?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2017-07-31 09:32王亨謙
博覽群書·教育 2017年5期
關鍵詞:學習主動性培養學生激發興趣

王亨謙

摘 要:“最精湛的教學藝術,遵循的最高準則就是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自覺學習?!痹谛抡n程標準中也提出“以學生的終身發展為本”的理念,可見讓學生學會自覺地學習是十分重要的,因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的教不能代替學生的學,應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下面就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和發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談幾點粗淺的想法。

關鍵詞:激發興趣;培養學生;學習主動性

一、保障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習興趣,讓學生學有動力

以學生為主體,突出學生的主體意識,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應是教學活動中心,教師、教材、一切教學手段,都應為學生的“學”服務,使學生從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參與。

數學教學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一旦學生對所學知識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就不會感到學習是一種負擔,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要讓學生愉快有效地學習數學,關鍵在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學有動力,數學課堂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抓住導人環節設下懸念,能喚起學生的好奇心。

如在學習“一元一次方程”時,教師可以請學生想好一個數,把這個數經過加減乘除一系列運算后的結果告訴教師,教師很快猜出學生想好的那個數是幾,在學生百思不得其解時,教師指出奧妙所在,引入課題,十分生動有趣。

又如在課堂教學中,引人數學實驗,讓學生以研究者的身份,參與包括探索、發現等獲得知識的全過程.使其體會到通過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的快感,從而產生濃厚的興趣和求知欲。

在學習“三角形三邊關系”時,教師提出如下問題:“三根木棒能組成一個三角形嗎?”大多數學生回答是肯定的,這時,教師拿出三根木棒進行演示,當學生看到居然不能組成一個三角形時,感到很驚奇,這時教師再演示把最長的木棒適當截去一段后,與另兩根組成了一個三角形,然后教師啟發學生自己動手用木棒去尋找三角形三邊長應滿足怎樣的關系才能構成一個三角形,這樣的教法既能促使學生探索,又能將思維引向深入,從而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加強學法指導,讓學生有“法”可依

“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這充分說明了學習方法的重要性,它是獲取知識的金鑰匙,學生一旦掌握了學習方法,就能自己打開知識寶庫的大門。因此,改進課堂教學,不但要幫助學生“學會”,更要指導他們“會學”。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努力做到以下五點:

1.教學生“讀一讀”,開始可以為學生編好閱讀提綱,并指導學生掌握“讀讀、劃劃、算算、寫寫”的預習方法,逐步學會歸納整理,善于抓住重點以及圍繞重點思考問題的方法,如學習“圓周角”一節時,可布置以下三個問題讓學生預習:①圓周角是怎樣定義的?對比圓心角的定義兩者有何不同?②圓周角定理的證明為什么要分三種情況進行。③圓周角定理有哪些推論,這些推論如何證明。

2.讓學生“講一講”.在教學中,要鼓勵學生大膽發言,對于那些容易混淆的概念,難以掌握的內容,應積極引導學生去議,鼓勵學生去講.在講的過程中,對于學生出現的差錯、漏洞,教師要特別耐心引導,幫助他們逐步正確地表述。

3.帶動學生“做一做”.讓學生在動手操作、實驗中得出結論,鍛煉學生的思維和動手能力。

4.引導學生“想一想”.養成解題后反思的習慣.反思自己的思維過程,反思知識點和解題技巧,反思多種解法的優劣,反思各種方法的縱橫聯系.適時地組織誘導學生展開想象,題設條件能否減弱?結論能否加強?問題能否推廣?等等。

5.引導學生學會“復習”。俗話說:“溫故而知新”,這就是說,對我們以前學過的知識和技能要經常復習。復習有多種,根據復習的時間和內容,可以把復習分為兩種,一種叫課后復習,即每次上課后的復習,一般在當天進行;另一種叫系統復習,是在較長時間后,集中一段時間對整體性的內容進行系統復習,包括單元復習、階段復習、考前復習等,教師要多向學生介紹復習方技巧。

三、發展學習能力,讓學生學有創見

在數學教學中,我們不但要讓學生學會學習,更要發展學生的學習能力,讓學生創造性地學習。

首先,要注意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能力,教師要深入分析并把握知識間的聯系,從學生的實際出發,依據數學思維的規律,提出恰當的富于啟發性的問題去啟迪和引導學生積極思維,同時采用多種方法引導學生通過觀察、試驗、分析、猜想、歸納、類比、聯想等思想方法,主動地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例如,一元二次方ax2+bx+c=0(a≠0) ,①的兩根如果相等,那么b2=4ac; 如果方程①的兩根之比為1:2,那么 2b2=9ac; 引導學生先發現并提出如下問題:如果方程①的兩根之比為m:n, 那么mnb2=(m+n)2ac., 然后證明這一結論.這種教法,顯然比直接出示題目,再演繹證明更創新思維.其次,要引導學生廣開思路,重視發散思維,教師要精選一些典型問題,鼓勵學生標新立異、大膽猜想、探索,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四、注重因人施教,讓學生有個性

教學本身就包括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生的個性差異,也是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的一個重要方面。

例如,在課堂教學中,可根據不同氣質的學生因人施教,對“興奮型”學生可采用“以忙制動”、“以動制動”等方法.根據他們反應快,愿意表達自己看法的特點,多提問,多讓他們發表意見,多讓他們操作、演示。讓善于思考又不愛發言的“抑郁型”學生發表不同看法;讓積極發言又常丟三拉四的“活潑型”學生講清算理,分析算式;讓機靈沉著又穩重內向的“安靜型”學生說一說別人講得對不對,并加以補充等等。這樣圍繞教學內容和要求,根據學生氣質差異因人施教,既有統一要求,又能發展學生的個性,使他們的長處得到充分發揮。

數學教學中學生個性的培養,有其廣闊的天地.教師可從學生的個性特點、興趣愛好,出發:幫助他們建立興趣小組,利用數學園地開辟“請你攻擂”、“一題多解”等欄目,推薦不中同解法,展現獨特見解.定期組織講座、競賽等活動;既要根據學生個性差異的相似性進行分組括動,又要留有個人自由支配的時間。這些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活動構成了數學學習的整體,保障了學生的潛能、特長有施展的空間。培養學生積極健康的個性,數學教學也要注入時代活水,創造條件,讓學生走出校門,開展與數學相關的研究性學習,既開闊了學生的眼界,又把數學與我們的實際生活聯系起來,讓學生學以至用,體現自我價值和成就感。

總之,要讓學生主動地學習數學,教師必須轉變角色,接受“教師應當作為學生學習活動的促進者,而并非知識的傳授者”的觀點,而應致力于“為學生的學習活動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和培養一個好的“學習共同體”,從而正確地發揮教師在教育體制和教育對象之間的“中介”作用,這樣才能把培養和發展學生學習數學的主動性落到實處。

猜你喜歡
學習主動性培養學生激發興趣
中小學生學習主動性培養策略
淺論小學生學習數學主動性的激發
培育情感之花 鋪就成功之路
提供語言交往平臺,促進幼兒語言發展
淺談如何在語文課堂上激發中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