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血通絡散結合西藥治療糖尿病性下肢動脈粥樣硬化病變效果分析

2017-08-02 01:39杭照鋒王軍超
河南醫學研究 2017年13期
關鍵詞:糖尿病足通絡活血

杭照鋒 王軍超

(汝州市人民醫院 老年病科 河南 平頂山 467599)

活血通絡散結合西藥治療糖尿病性下肢動脈粥樣硬化病變效果分析

杭照鋒 王軍超

(汝州市人民醫院 老年病科 河南 平頂山 467599)

目的 探討活血通絡散結合西藥治療糖尿病性下肢動脈粥樣硬化病變的效果。方法 選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2月于汝州市人民醫院治療的102例糖尿病性下肢動脈粥樣硬化病變患者,根據隨機數表法分為兩組,每組51例。對照組采用前列地爾注射液及貝前列素鈉片治療,觀察組加用活血通絡散。比較兩組治療前后踝臂指數(ABI)及糖尿病足癥狀評分變化,統計不良反應發生率。結果 治療前,兩組ABI、麻木、冷感、疼痛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ABI、麻木、冷感、疼痛評分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期間兩組均未發生不良反應。結論 活血通絡散結合西藥治療糖尿病性下肢動脈粥樣硬化病變效果更佳,可有效改善踝臂指數及糖尿病足癥狀,且安全性高。

活血通絡散;糖尿??;下肢動脈粥樣硬化病變

糖尿病是一種多發于中老年群體的疾病。近些年,隨著生活方式及膳食結構的改變,其發病率呈現出持續上升趨勢,對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質量均造成了極大影響。下肢動脈粥樣硬化病變是糖尿病的并發疾病,同時也是糖尿病足發病及進展的一項獨立危險因素,若患者病情未得到及時有效控制,極易繼發足壞疽及足潰瘍等,嚴重者可導致高位截肢、下肢截肢和再次截肢等[1]。本研究選取102例患者進行分組,以探討活血通絡散結合西醫治療糖尿病性下肢動脈粥樣硬化病變的臨床效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2月在汝州市人民醫院治療的102例糖尿病性下肢動脈粥樣硬化病變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每組51例。觀察組男27例,女24例,年齡51~73歲,平均(62.9±6.3)歲,病程6~18 a,平均病程(12.13±6.01)a,平均糖化血紅蛋白水平(8.81±1.76)%。對照組男26例,女25例,年齡52~72歲,平均年齡(62.8±6.2)歲,病程7~17 a,平均病程(12.10±6.10)a,平均糖化血紅蛋白水平(8.76±1.80)%。兩組年齡、性別等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1.2.1 對照組 靜脈注射前列地爾注射液(吉林省育華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20100179)10.0 μg和0.9%氯化鈉溶液10 ml,1次/d,出院后口服貝前列素鈉片(北京泰德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83589)40 μg/次,3次/d。

1.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用藥基礎上加用活血通絡散,藥方包括蟾酥2 g,大黃20 g,三七30 g,丹參30 g,穿山甲10 g,蜈蚣條、水蛭各30 g,全蟲30 g。研成粉末以水沖服,2 g/次,2次/d,共治療3個月。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治療前后ABI及糖尿病足癥狀評分情況,統計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糖尿病足癥狀評分依據糖尿病足癥狀量表[2]評定,分值越低表明癥狀越輕。

2 結果

2.1 ABI 治療前,兩組ABI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ABI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糖尿病足癥狀評分 治療前,兩組患者麻木、冷感、疼痛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各項指標評分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ABI變化情況比較±s,分)

表2 兩組治療前后糖尿病足各癥狀評分比較±s,分)

2.3 不良反應 治療期間兩組均未發生不良反應。

3 討論

糖尿病性下肢動脈粥樣硬化主要病變為動脈內膜纖維化、動脈壁中層鈣化、動脈粥樣硬化,易導致動脈管腔形成血栓或不規則狹窄,對患者生命健康造成嚴重威脅。糖尿病性下肢動脈粥樣硬化臨床癥狀隨病程延長而加重,易導致患肢缺氧缺血、供血不足,表現為間歇性跛行、肌肉萎縮及患肢麻木和發涼等癥狀。

臨床上西醫多采用前列地爾注射液及貝前列素鈉片治療該病,其中前列地爾屬前列腺素E1注射劑,貝前列素鈉片為前列環素(PGI2)類似物口服制劑,這兩種藥物可抑制血小板的黏附、聚集及活化等,提高紅細胞變形能力及細胞中內環磷酸腺苷水平,減少血栓素A2的生成量,維持內皮細胞中前列環素與血栓素A2的均衡狀態,具有改善微循環、擴張血管及抗血小板功效[3]。糖尿病性下肢動脈粥樣硬化病變在祖國醫學中屬“脈疽”、“脫疽”、“消渴”范疇,中醫認為該病主要病理機制為痰瘀阻絡,其治療原則應以破瘀、祛痰、通絡、活血為主?;钛ńj散中以穿山甲、蜈蚣、水蛭及全蟲為主藥,輔以三七及丹參,能化瘀止血、活血養血,使活血不傷血,破瘀不出血。同時,全方以蟲類中藥為主,使其疏經通絡、散瘀止痛、暢通血脈效果更強?;钛ńj散中穿山甲可鎮痛、促進血液循環、擴張血管及抗感染;蜈蚣含溶血性蛋白質及組織胺樣物質,有鎮痛、抗凝及擴張血管之功效;水蛭可改善微循環、擴張外周血管;全蟲可發揮延緩血凝、降低血小板黏附率和抗血栓形成之功效;三七能抗動脈粥樣硬化、活血化瘀及改善糖脂代謝水平;大黃可抑制纖溶亢進、減少血管平滑肌細胞增殖量及保護血管內皮細胞;丹參有防止動脈粥樣硬化及促進血液循環之效果;蟾酥能止疼解毒,減輕下肢疼痛癥狀。諸藥聯用可發揮顯著擴張血管、抗動脈硬化及降脂功效,提高治療效果。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ABI及麻木、冷感、疼痛評分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車立群等[4]研究結果基本一致,提示在常規西藥治療基礎上加用活血通絡散效果更佳,可有效改善患者臨床癥狀,延緩病情進展。此外,活血通絡散除具有擴張血管、抗動脈硬化功能外,還有抗感染、止痛、抗血栓、抗凝、改善血液循環之功效,因此能有效改善患者肢體麻木等臨床癥狀。

綜上所述,在西藥治療基礎上加用活血通絡散治療糖尿病性下肢動脈粥樣硬化病變效果顯著,可改善踝臂指數及糖尿病足癥狀。

[1] 蘇少飛,田玉峰,陳林寶,等.抗凝聯合抗血小板聚集治療預防糖尿病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支架植入后再狹窄的療效分析[J].中國普通外科雜志,2015,24(6):823-827.

[2] 單潔.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動脈硬化與血壓、血脂及內皮功能等因素的相關性[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34(20):5653-5655.

[3] 禹遠遠.糖尿病下肢動脈硬化與同型半胱氨酸關系及危險因素分析[J].當代醫學,2014,20(23):59.

[4] 車立群,趙文杰,徐紅雙,等.中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脂肪細胞因子與下肢動脈粥樣硬化的相關性[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5,35(16):4548-4551.

R 259

10.3969/j.issn.1004-437X.2017.13.036

2016-11-25)

猜你喜歡
糖尿病足通絡活血
2020年糖尿病足基礎及臨床研究進展
糖尿病足,從足護理
Multicenter Randomized Double-Blind Controlled Clinical Study of Huoxue Tongluo Recipe (活血通絡方) External Washing in the Treatment of 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
治療腰痹通絡止痛是關鍵
中醫綜合治療糖尿病足療效觀察
中西醫對血管病變致糖尿病足的認識
補腎活血祛瘀方治療中風病恢復期100例
活血舒筋湯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36例
活血化痰法在糖尿病治療中的應用
通絡止痛湯治療原發性頭痛68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