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優秀傳統文化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現代化轉換

2017-08-02 04:35馮元劉偉娟
東方教育 2017年11期
關鍵詞:校園文化傳統建設

馮元+劉偉娟

摘要:近年來,在黨和國家高度重視弘揚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大背景下,重新認真審視優秀傳統文化與校園文化建設的關系,思考如何充分發揮高校校園文化的潛在育人功能,如何實現傳統文化與校園文化的有機融合,成為大家共同的話題。本文立足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現狀,淺析了優秀傳統文化在高校校園文化建設中的必要性與可行性,探究了優秀傳統文化在校園文化建設中轉換的途徑,力求為我國校園文化建設提供相應的參考。

關鍵詞:優秀傳統文化;校園文化建設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國在五千年歷史中,通過人民的社會生活實踐,不斷積累和沉淀的思想文化、觀念形態的總體表征,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更是民族發展的根基。高校校園文化是以高校師生為主體,以課外活動為主要內容,反映校園特色育人精神的一種群體文化,她給高校帶來獨特的發展朝氣與活力。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多次在重要場合闡釋弘揚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性,并勉勵新一代青少年努力學習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1]。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要“建設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此背景下,高校作為優秀傳統文化傳播和發展的主陣地,校園文化作為高校文化的源頭,理應將優秀傳統文化與校園文化緊緊契合,在校園文化建設中把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一、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現狀分析

校園文化作為一所高校的個性化文化特色,承載著高校的育人精神,反映出高校的文化底蘊。她傾向于人文教育,實質是對學生的人性教育,核心是涵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她以其高雅的人文氣息輔助高校對人才的培養,是當代高校文化建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縱觀各大高校校園文化建設,面貌平平者居多,真正能反映出一所高校的差異化育人理念者著實在少數。究其原因,有如下幾個方面:

(一)管理者思想意識不足

在目前的高校校園文化建設中,普遍存在重物質文化建設、輕精神文化建設的問題。近年來,我國越來越重視高等教育的人才培養,不斷加大對高校的財政補助,使得高校得以投入大量物力財力于基礎設施建設中。高校物質文化建設水平的提高,雖使教學條件顯著改善,教學質量有所提高,但這對校園文化建設卻收效甚微。其中有很大一方面原因,是高校精神文化建設沒有跟上,校園文化建設的制度創新機制缺乏改善,以致高校校園文化建設沒有很好地落到實處。不得不說,重物質文化建設、輕精神文化建設的現狀,恰恰反映出管理者對高校精神、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視程度有待提高。

(二)學生傳承傳統文化意識薄弱

改革開放以來,市場經濟高度發展,互聯網帶來的快餐式信息充斥著各個角落,對傳統文化的悠久卻富有營養的信息構成了極大的威脅??v觀各大高校,熱門專業無一例外地都是商科類專業,高薪酬、高就業率對學生構成了極大的誘惑,蘊含濃濃人文氣息、富含深厚文化底蘊的專業卻鮮有人問津。在物欲橫流的當今社會,拜金主義悄然得到奉行,學生的歷史責任感有所下降,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面臨挑戰,誠實守信、無私奉獻和尊師重教等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思想有所缺失。學生精神世界的空虛,讓校園文化的建設、傳統文化的傳承無從談起。

(三)校園內外充斥著不良風氣

在外來文化潮流的沖擊下,難免會混入有一些低俗和嚴重西化傾向的文化,傳遞給學生亞健康的價值觀,影響學生的自我修養。反映在校園文化中,就是亞健康的文化氛圍。校園周邊,不乏吸煙、酗酒的不良風氣;宿舍里,難覓專心學習的學生,更多的是在虛擬世界中的廝殺;就連本該用來學習的教室里,桌面上、墻壁上也已不再潔凈如初,有些甚至還充斥著不雅文辭。校園內外的種種不良風氣,不但對學生的正常學習生活造成負面影響,更反映出學生人文素質的提高迫在眉睫。

二、優秀傳統文化在高校校園文化建設中的價值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強盛,總是以文化興盛為支撐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以中華文化發展繁榮為條件?!边@是總書記在袓國富強、民族復興的戰略角度上來定義中國傳統文化繼承與發展的價值和意義。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強盛尚且如此,一所高校若想打造一流品質品牌,更需深刻認識優秀傳統文化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價值。

(一)優秀傳統文化給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確立方向

“大學一定要有傳統文化的根,大學需要文化和精神?!盵2] 校園文化是一所高校人文價值觀的體現,這所高校有什么樣的校園文化,就有可能培育出什么樣的高等人才。優秀傳統文化發展至今,其中的人文觀念無不反映出中華民族的優秀品德,她所蘊含的中華民族優秀的哲理思想,所凝聚著的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所反映出的中華民族高尚的道德情操,正是亙古不變的校園文化建設主題。因此,高校校園文化建設應當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切實把握優秀傳統文化的本質內容,并對其進行合理吸收、發展和創新[3]。

(二)優秀傳統文化為校園文化建設提供豐富的資源

中華民族在上下五千年的悠悠歷史長河中,書寫了燦爛奪目的優秀文化,這些優秀文化涵蓋思想、文學、藝術等生活的各個方面,給世界留下了歷久彌新的精神財富。這筆精神財富,就成為校園文化建設中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寶庫。在思想教育方面,我們有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百里者半九十”、“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長百歲”等對當今青年學生仍有教育意義的美德思想;文學教育方面,《易經》、《老子》、唐詩宋詞、明清小說等,無一不蘊含著深厚的底蘊,閃耀著智慧的光輝,滋養著學生的心靈;藝術生活方面,中國傳統剪紙、書法、武術、曲藝等,充斥著濃厚的民族文化特色,點綴在校園文化生活的各個方面??梢哉f,以傳統文化為校園文化建設的依托,不僅可以找到豐富的素材資源,更可以從根本上達到立德樹人的目的。

(三)優秀傳統文化有助于形成和諧的校園氣氛

耳濡目染的校園環境可以陶冶學生情操,緩解學習壓力,助其養成陽光向上的良好心態。試想,如果學生有朝一日學習于陣陣書香的教室里,漫步在朗朗書聲的花園中,休息在健康歡快的寢室內,那么高校培養具有較高綜合素質水平的高等人才的能力將有顯著提升。傳統文化中所體現出的“仁愛孝悌、謙和好禮、誠信知報、精忠報國、修己慎獨、見利思義、篤實寬厚、勇毅力行”等中華優秀傳統美德,無一不蘊含著和諧健康、溫文爾雅的豐富內涵。高校作為“中國夢”偉大事業建設者和成就者的搖籃,若將傳統文化中和諧健康、溫文爾雅的精髓運用到校園氣氛的養成上,勢必會在無形中推動學校德育工作。

三、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校園文化建設的建議與措施

黨的十八大報告強調:“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關鍵是增強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边@一重要論斷為我們優秀傳統文化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現代化轉換指明了方向。在全球化高度發達的當今世界,只有時代的主題是永恒的。校園文化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是與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共同發展并完善的。因此,高校在推進校園文化建設的過程中,一方面要用凝重醇厚的優秀傳統文化為校園文化扎實根基,另一方面要用新時代所賦予的新內涵為校園文化添磚加瓦,從而形成富有深厚文化底蘊又體現時代發展要求、彰顯高校特色的校園文化[4]。具體到校園文化建設路徑上,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加緊校園基礎文化體系的建設

1.構建蘊含優秀傳統文化氣息的校園環境

相關研究表明,學生的成長和成才,60%來自師長的教育,40%來自校園文化環境的營造[5]。校園環境作為高校校園文化的重要載體,高校育人的無聲課堂,最能在特定的文化氛圍中潛移默化地陶冶學生關愛自然、關愛社會的情操,是一股無形而又有力的綜合教育力量,在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展中扮演著不可小覷的角色。學校在設計、建造景觀雕塑和教學建筑時,應立足地方文化,充分發掘地方傳統文化的內涵所在,力求達到使用功能與審美育人功能的有機融合。

2.構建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校園文化的管理體系

優秀傳統文化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轉換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這個漫長而又艱巨的過程中,她需要校方的有力領導、階段性計劃的實施和制度的約束。如,高??沙闪⑿@文化建設工作委員會,由各學院分管德育工作的副院長切實跟進工作的開展情況,對工作起到領導和監督的作用。委員會負責制定整體工作計劃,具體到各個學院,由各學院相關小組成員負責實施方案,做到每一個過程都有領導、有組織、有計劃,力求使每階段的文化建設工作有針對性、有重點,為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組織及制度保證。

(二)拓寬文化建設渠道

1.將優秀傳統文化融入課堂中

課堂教學是青少年學生接受教育、獲取知識的主要路徑,同時也是高校文化傳播的主陣地,高校育人的最主要途徑。高??梢詷嫿ň哂械胤絺鹘y文化特色的課程體系,一方面提供課堂教育的理論基礎,另一方面加強文化精神教育。在傳統文化教學制度上,高校尤其要重視傳統文化師資力量的培養,引進優秀教學理念。在將優秀傳統文化融入課堂的過程中,由教師引導學生感受當地的民間文學、文化習俗,了解地方傳統文化的光輝,可以大大增強學生對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感,既可以打造學校獨一無二的特色育人品牌,又可以提升學生的傳統文化素養。另外,也可以嘗試在思想政治課上穿插傳統文化素材,既豐富了思想政治課的內容、內涵,又在課堂中實質性地傳播、發揚了優秀傳統文化。

2.增設特色藝術社團

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不僅體現在書本知識中,也體現在許多民間藝術活動中。典雅的中國剪紙、傳統刺繡、軟筆書法等,無一不是優秀傳統文化的藝術表現形式,無一不體現出古人修身養性的高雅情操。學生社團是學生參加課外活動的主要路徑,是豐富學生文化生活的主要載體。學??梢栽鲈O傳統文化特色學生社團,給對某一種傳統藝術具有共同興趣的學生搭建互相學習交流的平臺,并在特色社團中廣泛開展與優秀傳統文化相關的表演、展覽等活動,讓學生在優秀傳統文化的特色活動中找到樂趣。通過這種形式,可以將優秀傳統文化有機地融入到校園文化生活中,讓學生在學校的大力支持下、在同伴的相互鼓勵中,通過豐富多彩的課外實踐活動,真正樂于參與到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過程中,一步一步地將傳統文化中的修身養性的品德思想真正內化為內心的修養。

(三)豐富校園文化傳播載體

1.充分利用傳統媒體

傳媒是信息傳播的中介,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與繼承離不開傳媒。以報紙雜志為代表的傳統媒體,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高校???、校園廣播作為傳統媒體的主陣地,理應承擔起優秀傳統文化與校園文化的輿論宣傳重任。如,可以在??笾虚_設傳統文化學習交流專欄,以征文、互動留言等形式,調動學生參與傳統文化建設的積極性;又如,高??梢栽谛@廣播中專門開設與傳統文化相關的節目,每周固定一個時間段,為全校師生朗讀美文,由名師進行鑒賞,與師生進行互動。讓廣大師生在學習生活中深入了解當地的特色傳統文化及本校的特色辦學理念,在耳濡目染中感受到傳統文化所帶來的正能量。

2.積極開拓新興媒體

信息時代的浪潮席卷全球,青少年學生作為新一代生力軍,已經成為互聯網信息的最大受眾群體。因此,在傳播校園文化的過程中,除了延續傳統媒體宣傳渠道外,還應緊跟時代發展腳步,積極開拓信息時代下涌現的新興媒體宣傳渠道。如,建立校園網內的優秀傳統文化資源網站,讓學生隨時掌握傳統文化學習動態;精選古文精粹,由優秀教師加以批注引讀,分享到學生QQ、微信群內;拍攝反映優秀傳統文化內涵的微電影,以簡短卻又喜聞樂見的形式傳播優秀傳統文化;選取學生關心的歷史文化問題,在學校文化學習論壇上展開網絡討論;購買優秀傳統文化電子讀物,豐富數字化圖書館,以滿足學生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的閱讀需求等等。利用及時便捷的現代網絡平臺,力求以生動活潑卻又不失豐富全面的內容形式在校園文化建設中傳播優秀傳統文化。

參考文獻:

[1]徐德志,曹睿嘉. 高校校園文化建設中傳統文化的缺失及對策分析[J]. 北方文學(下半月),2011,(10):126-127.

[2]肖一. 高校是文化繁榮的生力軍[N]. 光明日報,2008-03-13(005).

[3]劉紅英. 論中國傳統文化在大學校園文化構建中的作用[J]. 河西學院學報,2008,(03):113-115+106.

[4]時群. 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路徑——以泰山精神融入駐泰高校為例[J]. 人文天下,2016,(22):118-120.

[5]余榮華,姜明君. 中華文化的歷史機遇與大學文化建設[J].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04):9-13.

作者簡介:馮元(1997-),男,西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2015級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本科生;劉偉娟(1970-),女,大學本科學歷,山東省泰山馮玉祥小學教師,研究方向:優秀傳統文化的實踐與課題研究。近十年一直致力于在小學校園中推廣剪紙、經典國學誦讀及書法繪畫等優秀傳統文化的實踐與課題研究。2016年獲中國剪紙藝術大師資質。剪紙作品多次獲國家金獎并被國家級藝術博物館收藏。任教的學校也因剪紙課程的開發實施特色凸顯,多次接待來自美國、韓國、香港、德國孔子學院、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家漢辦漢語橋游學營等國際教育文化交流團體,被評為泰安市中華優秀文化藝術傳承學校和特色鮮明學校。

猜你喜歡
校園文化傳統建設
智慧校園在中職學校校園文化中的建設與應用
持續深化校園文化建設 助力基礎教育階段人才培養
寒露
新生態學校的校園文化
保障房建設更快了
少年力斗傳統
清明節的傳統
城市雕塑是一項文化建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