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變應性支氣管肺曲霉菌病治療效果中血清CEA的評估分析

2017-08-07 03:27王穎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7年14期
關鍵詞:曲霉菌變應性病患者

王穎

變應性支氣管肺曲霉菌病治療效果中血清CEA的評估分析

王穎

目的分析血清癌胚抗原(CEA)評估變應性支氣管肺曲霉菌病治療效果的臨床意義。方法24例變應性支氣管肺曲霉菌病患者, 對患者的影像學表現特點、臨床癥狀以及實驗室檢查結果進行詳細觀察, 對其隨訪狀況進行動態分析。結果24例患者經治療后, 痊愈10例, 好轉11例, 復發3例。治療后, 血清總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降低幅度達到了40%, 血清CEA降低幅度達到了37.34%,對比治療前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后白細胞計數、中性粒細胞計數、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計數、煙曲霉水平、血沉及C反應蛋白水平對比,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變應性支氣管肺曲霉菌病治療效果評估中, 血清CEA的臨床意義重大。

變應性支氣管肺曲霉菌??;血清癌胚抗原;血清免疫球蛋白E;治療效果

變應性支氣管肺曲霉菌病是臨床一種非炎癥性、非感染的肺部疾病。一般認為, 患有變應性支氣管肺曲霉菌病的患者, 經過為期6周的治療后, 血清總IgE水平會降低30%~35%左右, 視為疾病緩解的一種標志[1]。血清CEA, 即癌胚抗原水平, 反映的是惡性腫瘤, 有臨床實踐者發現, 經過治療后的變應性支氣管肺曲霉菌病患者, 血清CEA降低趨勢十分顯著。在此次實驗中, 臨床檢測治療前后的變應性支氣管肺曲霉菌病患者血清總IgE、CEA水平, 對其治療前后的指標變化進行分析, 判斷其是否可作為臨床治療變應性支氣管肺曲霉菌病患者療效的指標。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抽取本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24例變應性支氣管肺曲霉菌病患者, 所有患者均在本院予以診斷、住院治療?;颊咧? 男12例, 女12例, 年齡22~78歲,平均年齡(50±9)歲。臨床癥狀以喘息、咳嗽、咳出痰栓、胸悶、胸痛、肺部濕啰音、哮鳴音、咳痰、高熱為主要表現, 其中有7例輕度局限性通氣功能障礙, 14例阻塞性通氣功能障礙, 3例輕度彌散功能障礙。所有患者經支氣管鏡檢, 結果發現有4例粘液痰栓, 8例管腔狹窄, 12例嗜酸性粒細胞增多。

1.2 方法 對患者的臨床實驗室檢查結果、臨床癥狀表現進行統計分析, 內容涉及血清總IgE、血常規、煙曲霉特異性IgE、C反應蛋白、肺泡灌洗液真菌培養、血清CEA、痰液、血沉等, 胸部與肺功能CT表現、治療方式、纖維支氣管鏡檢查以及隨訪結果, 對比變應性支氣管肺曲霉菌病患者治療前后的結果。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觀察患者血清總IgE、血清CEA、白細胞計數、中性粒細胞計數、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計數、煙曲霉水平、血沉及C反應蛋白水平。評價標準:治療停止之后的3個月內, 疾病并未出現加重的趨勢, 復查結果發現恢復良好, 無惡化, 視為痊愈;經過3個月的治療后,患者血清總IgE水平至少降低35%, 但影像學檢查結果、臨床癥狀結果提示有所好轉, 視為好轉;經臨床檢查發現, 患者血清總IgE水平比正常水平高出2倍, 視為惡化或復發。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 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4例患者經治療后, 痊愈10例, 好轉11例, 復發3例。治療后, 血清總IgE水平降低幅度達到了40%, 血清CEA降低幅度達到了37.34%, 對比治療前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后白細胞計數、中性粒細胞計數、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計數、煙曲霉水平、血沉及C反應蛋白水平對比,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4例患者治療前后各指標變化對比

表1 24例患者治療前后各指標變化對比

注:與治療前對比,aP<0.05

指標治療前治療后tP血清總I g E(I U/m l)1368.5±840.1821.2±555.1a2.6630.010血清C E A(n g/m l) 5.45±4.343.38±1.67a2.1810.034白細胞計數(×109/L) 8.05±3.898.11±2.560.0630.949中性粒細胞計數(×109/L) 5.35±3.785.79±2.510.4750.637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計數(×109/L) 1.22±1.280.65±1.331.5130.130煙曲霉水平(k U A/L) 15.01±20.77 8.68±17.111.1520.255血沉(m m/h) 22.99±23.0214.56±12.891.5650.124 C反應蛋白(m g/L) 9.81±10.67 9.88±13.990.0190.984

3 討論

變應性支氣管肺曲霉菌病經臨床實驗室檢查, 結果提示曲霉菌特異性IgG、IgE水平升高顯著, 血清總IgE水平升高明顯, 增加嗜酸性粒細胞[2-5]。本次實驗中, 經統計分析發現,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計數、煙曲霉水平、血清總IgE水平以及血清CEA水平, 均比正常水平較高。變應性支氣管肺曲霉菌病患者, 其肺部功能以阻塞性通氣功能障礙為主要表現,當患者疾病進入末期, 則表現為肺部彌散功能降低, 可伴發局限性通氣功能障礙[6-8]。但肺部彌散功能并未顯著降低,表示為變應性支氣管肺曲霉菌病的早期表現。

現階段, 對臨床表現的改善狀況、影像學變化、嗜酸性粒細胞計數、C反應蛋白、血清總IgE水平以及血清CEA水平作為判斷變應性支氣管肺曲霉菌病的療效。經研究證實,發現血清總IgE水平以及血清CEA指標, 可作為判斷疾病的一項重要指標。究其根源, 或許是因為該病存在較為復雜的發病機制, 發病時, 所發生過的真菌菌絲, 可作為致敏原, 使IgE介導的變態反應誘發, 使外周血與組織中的特異性IgE水平提升, 經治療后, IgE水平降低趨勢較為明顯[9,10]。另外,在本次實驗中, 血清CEA與血清總IgE水平表現為正相關。治療后, 血清CEA降低明顯, 可作為判斷該病的療效指標。

[1] 陳娟, 崔學范.血清CEA在評估變應性支氣管肺曲霉菌病治療療效中的臨床意義.環球中醫藥, 2015, 8(S1):261-262.

[2] 陳娟, 崔學范, 吳巧珍, 等.糖皮質激素聯合抗真菌治療變應性支氣管肺曲霉菌病32例療效分析.醫學研究雜志, 2016, 45(5):160-164.

[3] 葉茂斌, 劉登華, 郭瑞敏, 等.變應性支氣管肺曲霉菌病的臨床特征.內科急危重癥雜志, 2013, 19(6):336-337, 341.

[4] 周康仕, 周宏花, 吳傳湘, 等.變應性支氣管肺曲霉菌病12例臨床分析.中國實用醫刊, 2014(12):38-39.

[5] 鄒敏芳.變應性支氣管肺曲霉病17例報告并文獻復習.山東大學, 2016.

[6] 韓波, 趙欣.變態反應性支氣管肺曲菌病13例臨床分析.中國臨床研究, 2015, 28(12):1597-1599.

[7] 胡紅, 張麗, 余丹陽, 等.變應性支氣管肺曲霉病七例臨床特點分析.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 2012, 35(1):37-41.

[8] 王雁冰.變態反應性支氣管肺曲霉病27例臨床分析.大家健康旬刊, 2014(24):87.

[9] 侯志云, 張永祥.變應性支氣管肺曲菌病臨床分析.中國醫刊, 2012, 47(8):37-39.

[10] 毛山.變應性支氣管肺曲霉病6例臨床分析.臨床肺科雜志, 2013, 18(1):135-136.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14.034

2017-04-13]

130021 吉林省人民醫院呼吸科

猜你喜歡
曲霉菌變應性病患者
生物制劑治療變應性支氣管肺曲霉菌病的研究進展
腦梗死合并變應性支氣管肺曲霉病行呼吸康復的探討
為罕見病患者提供健康保障
節能技術在呼吸病患者康復中的應用
自發性腦脊液鼻漏誤診變應性鼻炎一例
職業病患者應用高壓氧治療的效果研究
針灸配合中藥治療變應性鼻炎臨床療效分析
胸椎真菌感染誤診結核一例
肺曲霉菌感染患者的微生物檢驗與臨床診治研究
“角落生物”
——曲霉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