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孔法腹腔鏡膽總管探查Ⅰ期縫合術的護理

2017-08-09 04:00孫俊
特別健康·下半月 2017年7期
關鍵詞:探查膽總管腹腔鏡

孫俊

【摘要】目的:探討三孔法腹腔鏡膽總管探查Ⅰ期縫合術的護理措施及臨床效果。方法:選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間收治的86例膽總管結石患者進行研究,按照護理方法的不同將其分為兩組,其中43例患者采取臨床常規護理,納入對照組;另43例患者給予圍術期護理干預,納入觀察組,比較兩組患者護理效果。結果:相比對照組,觀察組手術時間、術后下床活動時間以及住院時間更短,且觀察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僅有2.33%,明顯低于對照組13.95%,組間差異顯著,P<0.05。結論:三孔法腹腔鏡膽總管探查Ⅰ期縫合術治療膽總管結石療效可靠,配合科學的圍術期護理干預可最大限度提高治療效果,降低并發癥,加快患者恢復進程。

【關鍵詞】三孔法;腹腔鏡;膽總管;探查;Ⅰ期縫合術;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7--02

膽總管結石是外科常見腹部疾病,發病率占所有外科疾病的10%,據統計,膽結石發病率正呈逐年上升趨勢[1]。目前腹腔鏡膽總管探查術(下簡稱LCBDE)是治療該病的首選方案,其中Ⅰ期縫合為腹腔鏡探查或取石后不放置T管即縫合,療效已被有關學者所證實[2]。但手術期間護理干預至今尚無統一標準,對此,我院選取2015.1-2016.6間收治的86例膽總管結石患者,在行三孔法LCBDEI期縫合術治療期間分別采取圍術期護理干預與常規護理,現將護理效果對比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病例資料均來源于2015.1-2016.6間接收的86例行LCBDEI期縫合術患者,均經CT、B超等檢查確診為膽總管結石。按照護理方法的不同,將其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3例,觀察組:男性27例,女性16例,年齡范圍23~78歲,平均(50.51±6.28)歲;對照組:男性25例,女性18例,年齡范圍24~79歲,平均(50.80±6.29)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中對比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值得比較。

1.2 方法

對照組接受院內常規護理,包括入院宣教、術前準備,術后病情觀察等基礎性護理措施。

觀察組在對照組護理基礎上實施圍術期護理干預,具體內容如下:(1)術前:協助患者進行相關檢查,掌握患者一般資料,了解患者身體素質,綜合實際情況制定個體化護理干預;術前與患者取得聯系,講解手術相關知識,可列舉手術成功案例增強患者信心,護士安撫患者情緒,提高患者心理應對能力,以良好心理狀態接受治療;做好術前準備,如備皮,清洗臍部周圍皮膚等。(2)術中:巡回護士與器械護士密切配合,協助醫師順利完成手術;并為患者進行體位護理,加強保暖工作。(3)術后:①生命體征監測:術后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重點觀察患者體溫變化,若體溫持續升高,應考慮是否有感染、膽瘺等疾病發生。②體位護理:患者術后取去枕平臥位,頭偏向一側;待麻醉清醒6h可調整為半臥位,術后24h指導患者早期下床活動,促進腸蠕動。③吸氧:術后給予低流量持續氧氣吸入,告知患者吸氧的必要性,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④疼痛護理:及時詢問患者疼痛情況,部分患者給予自控鎮痛泵,對疼痛嚴重的患者遵醫囑給予止痛藥,另外可指導患者通過轉移注意力的方法減輕術后疼痛。

1.3 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18.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患者手術時間及術后恢復情況。觀察組手術時間、術后下床活動時間以及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觀察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討論

近年來隨著微創技術迅速發展,腹腔鏡膽總管探查術在治療膽結石上已得到廣泛應用,其中LCBDEI期縫合術應用優勢為避免術后放置T形管導致的不便;已有多名學者證實LCBDEI期縫合術具有手術損傷小、術后恢復快等優勢[3]。但由于患者對手術知識缺乏了解,常存在不同心理問題,且術后護理不當將增加患者并發癥發生率,不僅加深患者痛苦,同時也延長患者住院時間,增加患者經濟負擔,對此,采取有效的護理干預尤為重要[4-5]。

本研究針對患者病情制訂系統圍術期護理干預,術前護士應了解患者病情、病史,術中密切配合醫師,落實細節工作,術后通過病情觀察、體位護理、疼痛護理等一系列措施為患者提供全面護理干預。結果發現,為觀察組患者實施圍術期護理干預后,患者手術時間、術后下床活動時間以及住院時間較常規護理對照組更短,提示有效的護理干預不僅能夠縮短患者手術進行時間,減少手術對患者造成的創傷,也能夠加快患者恢復進程,促進創面愈合。此外,觀察組患者術后僅出現1例應激性潰瘍出血,分析原因,主要與術中腹腔鏡對臟器造成的應激反應有關,經妥善治療后已有所好轉,并發癥發生率為2.33%,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3.95%,進一步表明,圍術期護理干預可有效降低術后并發癥,減少患者痛苦。

綜上所述,為行三孔法腹腔鏡膽總管探查Ⅰ期縫合術的患者提供圍術期護理干預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李建軍.腹腔鏡膽總管探查術后一期縫合與置T管引流的臨床對照研究[J].中華普通外科雜志,2013,28(11):836-838.

[2]陳盛,鄭江華,區應亮,等.兩種微創方式治療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的臨床療效比較[J].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2012,19(11):1213-1217.

[3]陸曉燕.三孔法腹腔鏡膽總管探查Ⅰ期縫合術的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13,28(17):1594-1596.

[4]劉東斌,徐大華.腹腔鏡膽總管探查一期縫合術并發癥及處理策略[J].國際外科學雜志,2015,42(1):46-48.

[5]韓娟,王超,任曉瓊等.三鏡聯合下膽總管探查并一期縫合加鼻膽管植入術的護理配合[J].護理研究,2013,27(16):1615-1616.

猜你喜歡
探查膽總管腹腔鏡
早期護理對腹腔鏡膽總管患者術后炎癥應激的改善探討
腹腔鏡疝修補與傳統開放疝修補的比較
腹腔鏡在子宮肌瘤治療中的應用分析
腹腔鏡下胃袖式切除術在基層醫院的運用
ERCP治療膽總管結石的術中配合及護理
腹腔鏡經膽囊管膽總管探查取石術與膽總管切開探查取石的對比研究
多尺度探查偷車案件的犯罪時空熱點
腹腔鏡治療結腸癌27例臨床觀察
瞬變電磁法物探技術在吉安煤業的應用
內鏡十二指腸乳頭切開治療膽總管結石的療效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