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華:溫暖與百感交集的旅程(6)

2017-08-11 10:49朱偉
三聯生活周刊 2017年33期
關鍵詞:阿方豬肝玉蘭

朱偉

在余華的長篇小說中,《許三觀賣血記》相對寫得很順,1995年春節后動筆,到9月我接手《三聯生活周刊》時,他已經寫完了。這部小說的結構是最簡單的:一個人物許三觀,橫跨了40年,只寫賣血一件事。

小說的開頭,許三觀剛過20歲。余華是用第三人稱,通過許三觀視角中衰老的爺爺、四叔,還有年輕女人的屁股,開始他的敘述。三觀乃從事物緣起中悟空、假、中三諦,許三觀的父親早夭,是個農民,不會有這覺悟的。因此,余華是要用這個符號,大約想讓讀者讀過這40年的賣血故事后,回味賣血這象征,琢磨一下這三觀?;蛟S,只是一個模糊的隱喻或暗示。

小說開頭,余華讓這個許三觀問他的四叔:“是不是沒賣過血的人身子骨都不結實?”四叔就告訴他,這地方,沒賣過血的人都娶不到女人,賣血是身體的證明,所以,許三觀到了娶女人的年紀,就要先賣血來證明自己。

但凡好小說,作家的敘述一定是氣沉丹田、游刃有余地舒展。讀過這部小說,最難忘的大約就是許三觀尾隨根龍與阿方,一碗接一碗喝水的場景。這是賣血的儀式感。阿方用碗來比喻,一次可以賣兩碗血。許三觀就感嘆:吃一碗飯只能長幾滴血,兩碗血要吃多少碗飯??!阿方就傳授他:賣血前要先喝水,喝到肚子又脹又疼,因為水會浸到血里,血淡了,就多了。水當然不可能浸入血液,這是余華的狡黠幽默,卻符合農民的樸素認識。于是,他們一共要喝八碗水,這儀式一直要喝到“脹鼓鼓的水”在肚里晃蕩,“像十月懷胎似的一步步小心翼翼走”。等輸完血,步履蹣跚走向廁所,在牙齒磕碰聲中一泄如注,然后進橋堍的勝利飯店,拍著桌子豪邁地要一盤炒豬肝,二兩黃酒,儀式才完成。豬肝補血,黃酒活血,堍是拱橋的腳,大約只有江南水鄉人才懂得“橋堍”。余華寫這過程,細節豐富,似身臨其境。其實,只有跟在根龍與阿方身后,不厭其煩提問的,才是他余華自己。

這小說的血脈是慢慢滲透到許三觀身上,又從許三觀滲透到許玉蘭,再滲透到他們兒子的身上。賣了血,許三觀就驕傲地可以找媳婦了。他找到許玉蘭的求愛方式、許玉蘭在他與何小勇之間的選擇方式、他給兒子的起名方式,余華都在熟稔農民的前提下,把質樸推到了極致,處理質樸的方式是幽默。這就是余華在這部小說出版后記里說的:“用現代敘述中的技巧,來幫助我達到寫實的輝煌?!边@部小說發表在1995年最后一期《收獲》上,余華那時喜歡在年底的最后一期《收獲》亮相,他一直感慨李小林對他小說的體貼。而我當時在凈土胡同焦頭爛額,記得是在樓上樓下盯版的間隙讀完的這部小說,讀完就急切地給余華打了電話。這小說1996年6月就在江蘇文藝出版社出書了,黃小初是責編,小初是幾乎天天跟范小天、葉兆言、蘇童混在一起的小兄弟。

余華小說之好讀,不僅因他的敘述疏朗,不用粘連糾纏的句式,且推進也快。許三觀以一籠小籠包子勾引許玉蘭,“一個月以后,許玉蘭嫁給了許三觀”,只寥寥幾頁紙篇幅,寫得妙趣橫生。許玉蘭成了媳婦,簡練跳躍過去,很快,兒子就生了三個。許三觀稱三個兒子:一樂、二樂、三樂。許玉蘭問他:“我在產房里疼了一次,二次,三次,你在外面樂了一次,二次,三次,是不是?”這就是余華所說的技巧,指敘述態度。

其實這部小說的選詞煉句很接近中國傳統,對話的功夫很深。按經緯結構說,經線是許三觀40年賣血記,他以賣血渡過了這個家經歷的一個個難關,因他之血,他家沒再夭折死人,維護了家的完整。賣血其實就是賣力氣,小說一開始,阿方就告訴許三觀:“力氣有兩種,一種是從血里使出來的,還有一種是從肉里使出來的,血里的力氣比肉里的力氣值錢多了?!倍谛≌f高潮中,為救一樂,許三觀蒼涼地說:“我三個月賣了三次,把身上的力氣賣光了,只剩下熱氣了。前天在林浦賣了兩碗,今天又賣了兩碗,就把剩下的熱氣也賣掉了?!边@其實還是“活著”的主題。這條經線按說是戲劇化的,但其中細節與氛圍的把握,始終能保持身臨其境感,就一點不感覺這賣血原是個概念。當然,這經線是由緯線支撐著,緯線不僅是40年所經歷的類似煉鋼的荒謬、三年自然災害的饑餓、“文革”的人性踐踏,更重要的是親情的淬煉。

這小說好在只用特別少的材料,就裁出一件合身的衣服,且穿在這衣服里的身體又特別飽滿。其實,緯線只著重寫了兩個人物:許玉蘭與大兒子一樂。余華有意讓許玉蘭在認識許三觀后,還讓何小勇“睡”了,有了一樂,使許三觀成了所謂“烏龜”。與許三觀只用不到10頁篇幅,就與許玉蘭有了三個兒子的大刀闊斧節奏比,余華用整部小說中接近一半的篇幅,綿密地寫許三觀與一樂完全融為一體的細致過程。一樂先因打破了方鐵匠兒子的腦袋,要賠錢,許三觀就說,這錢他不能出,因為一樂是何小勇的兒子,他已經白養了9年,這在樸素的情理中。何小勇不僅不出錢,還打了許玉蘭;許三觀讓一樂去找何小勇,何小勇將其罵走;許三觀任憑方鐵匠拉走家里屬于許玉蘭的所有東西去抵債,看似冷漠;然后,他婚后第一次去賣血,把這些東西都贖了回來,就有了一波三折的感動。隨后,再強化一次:三年自然災害,一家人眼看喝玉米粥熬不下去了,他第二次賣血,為“吃一頓好飯”。但去勝利飯店吃面條,獨減去了一樂,因為一樂不是他親生的,就只能花五角錢,吃一個烤紅薯。許三觀的邏輯是:“這錢是我拿命換的,我賣了血讓你吃面條,就太便宜那個王八蛋何小勇了?!边@也符合情理。一樂于是為吃面條去認何小勇,被何小勇趕出來而出走;許三觀先讓許玉蘭去找,許玉蘭找不回來,他才自己去找;又是一波三折。當他讓一樂爬到他背上時,才成為他悲喜交集,不是親生更似親生兒。這兩個橋段間,還有一個許三觀因與林芬芳偷情賣血敗露的插段,也符合樸素的農民心理。許三觀對許玉蘭說,“你和何小勇是一次,我和林芬芳也是一次”,扯平了。

作家余華(攝于2015年)

我佩服余華的是,他通過精心設置,一波推一波,使一樂和許三觀的親情邏輯樸素堅實,用音樂術語說就是,構成了很長很長感人的旋律線。這旋律線一直延續到“文革”中,許玉蘭被稱“妓女”,許三觀給她送飯,在米飯下藏紅燒肉;延續到一樂得肝炎后,他先是找遍熟人籌錢,何小勇老婆與她兩個女兒給的錢最多,就補了善良的一筆;然后就是他沿途一路賣血,進入結構中的高潮——賣到第三次,休克了,反輸700毫升血,將兩次掙的錢都輸了回去;隨后遇到兩個搖船兄弟,買了他們一碗血,再賣出去兩碗,因為他們的血濃,“一碗能頂兩碗”;這在現實中當然不可能,這就是余華用到出神入化的黑色幽默。

從高潮跌下來,許三觀到了上海,見到一樂,馬上就是結尾:他成了60歲老人,為想念豬肝與黃酒再去賣血,被年輕的血頭羞辱。許玉蘭就在勝利飯店給他點了黃酒與豬肝,溫馨中,儀式完成,不再是冷酷的基調了。這就是余華令我口服心服的又進一步。(待續)

猜你喜歡
阿方豬肝玉蘭
一半的婚姻,才是最好的模式
寶寶補鐵輔食
——豬肝泥
豬肝怎么煮才安全健康
Analysis 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Marketing and Social Media Marketing Strategy
豬肝熟透食用才安全
路過人間的姑娘
豬肝爆炒好吃不腥
用拔河繩上好耐久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