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戰地黃花分外香活躍在烽火歲月里的文藝輕騎兵

2017-08-12 06:48馮曉蔚
軍事文摘 2017年15期
關鍵詞:文工團渤海軍區

馮曉蔚


戰地黃花分外香活躍在烽火歲月里的文藝輕騎兵

馮曉蔚

在戰火紛飛的年代,有一支特殊的隊伍—文藝輕騎兵,他們用特殊的“武器”,在前方戰壕、在后方營地,在淪陷區、在統治區,用歌、舞、劇等形式鼓舞前方將士克敵制勝的勇氣。他們走到哪里,哪里就是歡聲笑語,哪里就是一陣吶喊。當時的這一支支文藝輕騎兵,以其巨大的聲勢、豐富的內容形式,感染和鼓舞了各界軍民,成為鐵馬金戈、烽火硝煙中的“戰地黃花”。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和抗日戰爭爆發80周年之際,筆者通過查閱大量資料,收集整理這些文字,以紀念這些不老的歲月。

中國工農紅軍長征途中,文藝輕騎兵用藝術的方式進行著一場戰斗

紅軍前進劇社:長征路上歌聲不斷

紅軍長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英勇奮戰的壯麗史詩,在中國革命史上具有偉大的戰略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毛澤東同志曾經指出:“長征是歷史紀錄上的第一次,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奔t軍前進劇社就是一支宣傳隊。

紅軍前進劇團創建于1933年2月,同年8月改為工農劇團,隨紅四方面軍轉戰南北,1935年參加長征,隨后在長征途中改名為紅軍前進劇社。

1935年3月,劇團隨四方面軍政治部和川陜省委西渡嘉陵江開始長征。在長征途中,劇團同廣大指戰員數翻雪山,三過草地。6月中旬,紅一、四方面軍先頭部隊,在夾金山下勝利會師,喜訊很快傳遍兩個方面軍。由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劉伯承、王稼祥等中央領導同志率領的紅一方面軍到了達維,紅四方面軍派紅9軍25師師長韓東山前往迎接。當晚會師部隊開聯歡會,以李伯釗為團長的中央軍委文工團為聯歡會演出了精彩節目。其中有一首歌是陸定一同志寫的《紅軍兩大主力會合歌》,表現了全軍指戰員勝利會師的歡樂,同時也表達了兄弟部隊的團結,因此深受廣大指戰員的歡迎。通過劇團演出教唱,很快在連隊唱開了。部隊行軍、宿營,到處都能聽到這首歌,它鼓舞了戰士的斗志,增強了勝利的信心。

中國工農紅軍長征會寧會師

1935年11月,在天全楊家坪,原工農劇團與總政慰問團合編在一起改稱中央前進劇社,簡稱前進劇社。社長李伯釗,政委易維精,把原來的4個劇團和各軍宣傳隊集中到蘆山前進劇社受訓,重新整編為3個團。集訓中,李伯釗親自教《農民舞》《海軍舞》《烏克蘭舞》《高加索舞》,還排演了歌劇等等,骨干力量加強了,節目質量有了明顯的提高。

1936年1月中旬,劇團又翻越夾金山回到紅五軍駐地丹巴,紅五軍37團調駐丹巴東南130余里的牦牛村抵抗敵人的追擊。劇團奉命慰問大炮山37團。這是一座很荒涼的雪山,人煙稀少,野獸很多,經過艱苦行軍,走了整整兩天兩夜才趕到大炮山腳下的牦牛村。從瞭望哨向南俯瞰,山下全是敵人駐守的營地。敵人萬萬沒有料到在他們看來這荒無人煙的雪山上,竟會有紅軍自天而降,更難想象還有這么一支紅色文藝輕騎兵飛臨到這冰天雪地的前哨陣地慰問演出。37團指揮員聽說劇團戰友冒著風雪,長途跋涉來前沿陣地演出,高興極了,提前為戰友做飯、燒水,并派人前往迎接,等劇團一到陣地就敲起了鑼鼓,整個陣地頓時有了生機。風像刀子一樣刮著戰士們的臉,面部肌肉凍僵了,手腳凍麻了,可這喧鬧的鑼鼓聲卻溫暖了每個戰士的心。演員登場前,凍得渾身發抖,可一上場就什么都忘記了,那惟妙惟肖、繪聲繪色的表演,撥動著每個戰士的心弦。演出結束,劇團戰士向指戰員們告別時,好多戰士激動地哭了……對戰士們來說,劇團給他們送來的不僅僅是一場文藝演出,而且送來了一顆火熱的心,在生死關頭,戰士們需要沉著的思考,也需要歡快的歌聲。

1936年2月中旬,劇團隨方面軍趕到了黨嶺山下,稍作休息為翻山做準備,劇團戰士每人準備了好幾個松明火把,為上山照明使用。第2天凌晨3點,部隊向黨嶺山進發,按規定必須在12點以前翻過山頂。劇團戰士不怕天寒地凍,在山高路滑的艱險行軍中,為鼓舞紅軍戰士奮勇登山,他們站在冰天雪地里當啦啦隊。在行軍的隊伍中間前后奔跑,唱著紅軍戰歌,山風卷著雪花,漫天飛舞。單薄的軍衣,抵擋不住風雪的吹打,臉上像被無數把尖刀刮著。戰士們凍得牙齒打戰,越往上爬,空氣越稀薄,呼吸越困難,一步一停,一步一喘,誰要是停步坐下來想休息一下,就很難再站起來了。因此每個人都拼盡全身的力氣,相互攙扶,有的被狂風卷進山谷,有的踏虛了腳連人帶槍墜落雪坑。劇團老炊事班長、共產黨員張德勝就是滑到雪坑里犧牲的。眼睜睜望著老班長滑下去,傾刻間被大風雪埋得無影無蹤,同志們失聲痛哭。這時,指導員廖赤健帶頭高唱劉瑞龍、李伯釗合寫的《雪山行》,用歌聲激勵同志們繼續前進??斓缴巾?,突然下起一陣冰雹,核桃大的雹子劈頭蓋臉地打來,打得滿臉腫痛,有的用手捂住腦袋,有的干脆把背包頂在頭上堅持向前。

1936年10月,3大主力紅軍在會寧勝利會師。劇團又進行了整編,將前進劇社的3個團縮編為1個團,叫前進劇團,隨方面軍西渡黃河,奔赴新的戰場—河西走廊。

新四軍五師師長李先念(左一)在行軍途中

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指明了文藝工作者的發展方向,圖為有關講話內容的宣傳海報

豫鄂邊楚劇隊:邊演戲邊戰斗

1941年秋,新四軍5師參謀訓練班搞了一個軍民聯歡晚會,會上幾個愛好楚劇的同志,演了一出《新送十里涼亭》。李先念師長看了詼諧地說:“我們的小參謀在臺上大出風頭!”演出的同志聽了心里樂滋滋的。

這個劇本出自黃振,他是武漢黃陂人,曾經拜師學過藝,就用楚劇《十里涼亭》的形式編寫了這出妻子送郎參軍的劇本。這時,領導指示邊區戲劇工作要充分運用民間形式,反映當前的抗日斗爭。5師政治部宣傳部長劉放指示文工隊同志要認真學習楚劇,3個月之后希望看到你們的楚劇節目。文工隊的同志為籌建楚劇組正在忙碌,他們從新兵連調來6個戰士,都是會唱楚劇的農民,加上黃振共7人,方西兼組長,黃振掛副組長。有了7個人,加上文工隊的同志作后盾,就可以開鑼演戲了。方西根據連隊戰士的思想狀況,編寫了一出新楚劇《趙連新歸隊》,不到半月時間,這臺戲就在師政治部作了首場演出,演出效果很好。

楚劇組成立不久,文工隊就到敵人的大門口演了一場戲。

那是1942年春天。文工隊一行8人中,7個演員,1個挑夫兼跑龍套,帶著簡單行頭,到了靠近縣城的建安集。建安集是個敵占區,那周邊駐有日偽軍。他們認為,這是部隊宣傳偽軍反正的好機會。

劇組通過地下黨的關系,一下子闖進了建安集。經過一番籌備,戲開了鑼,徐金山他們先演了一出舊戲。接著,文工隊的《趕殺記》就上了場。這出戲唱的是已經反正的偽軍王排長的愛人,被鬼子派來殺死他全家的偽軍趙連長捉住了。趙連長舉刀要將她殺死。她滿腔悲憤,歷數階級仇民族恨,嚴厲責問趙連長為什么要助賊作惡當漢奸。這大義凜然的控訴,終于使趙幡然悔悟,棄暗投明,也帶領部隊投向了新四軍。

當臺上唱到“為什么幫日寇屠殺自己的同胞”時,觀眾紛紛以憤怒與藐視的眼光看著偽軍,看得他們一個個把頭低下去,個別偽軍還慚愧得落下淚來。一出戲唱了一個多鐘頭。后來李先念看了這出戲,高興地說:“這個戲編得好,演得好,要多編多演?!?/p>

為了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1942年秋天,師文工隊改成文工團,楚劇組吸收了一批藝人,改編為楚劇隊,共20余人,黃振擔任楚劇隊隊長。這年年底,在突破日軍掃蕩以后,楚劇隊交由邊區政府行政公署領導。這時,文工團員學習了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進一步明確了楚劇隊工作的方向。

楚劇隊跨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隊伍進一步擴大了,創作繁榮了,演出水平提高了,戰斗作用增強了。當時演出的新劇目有《農家樂》《偷?!贰敦澪坂l長》《反共害民記》等現代戲,《風波亭》《王佐斷臂》等新編歷史劇,《葛麻》《打漁殺家》等優秀傳統戲也經常演出。楚劇隊還取材了當時的現實斗爭生活,編演了《周志堅三打孝感城》《偽軍月下嘆五更》等大鼓詞。特別值得提出的是還和文工團合演了自編的大型楚劇《長沙淪陷記》。這些戲劇和鼓詞都受到了邊區廣大軍民的熱烈歡迎。

1944年5月8日,國民黨桂頑借反攻日寇為名,突然向我大悟山進攻。頑軍壓境,情況緊急。李先念師長身體不好,正在病中。參謀處已下達命令,令各戰斗部隊整裝待發,后方機關迅速轉移。師長知道后,斬釘截鐵地說:“不能轉移,這是一場堅守大山寺的保衛戰,關系到我們要不要這塊根據地,要不要根據地的人民,我們轉移了群眾怎么辦?我們要堅決地打!打退頑軍的進攻!”

可是,這時后勤機關已轉移,群眾已堅壁清野,打起仗來沒有后勤支援怎么辦?師長當機立斷叫管理科長劉繼華:“跟我把楚劇隊找回來!”這時,楚劇隊正在向路西轉移的行軍路上,接到命令,要劇組趕回師部接受任務。同志們議論開了,任幼奎說:“打仗了,要我們去參加戰斗!”周佩芝說:“13旅那多部隊,要你去絆腳!”

到底調楚劇隊回去干什么?誰也猜不透。跑步前進,回到白果樹灣,同志們鴉雀無聲的等待著接受任務。隊長黃振接受任務后回來傳達說:“搭臺唱戲!”同志們以驚奇的眼光看著黃隊長,問道:“這個時候演戲,叫誰看?”黃振說:“就因為沒有人看,才要搭臺唱戲,把群眾都唱回來,把人民的信心唱出來,把部隊里戰斗士氣鼓起來!同志們高興得跳起來說:“我們的師長真英明!孔明用的是‘空城計’,我們師長用的是‘實城計’?!蓖緜兊男袆犹貏e快,不到半小時,搭起了土臺,掛起幕布,敲起了鑼鼓打響鬧臺,鑼鼓聲震天動地,回蕩在山間峽谷之中。

群眾聽見了鑼鼓聲,互相議論:“師部在唱戲,還怕什么,回去看戲喲!”師長有決心,勝仗有把握!群眾紛紛下山了??吹綆熼L一邊看戲,一邊拿著電話機指揮戰斗:“沖上去!奪回大包子?!?/p>

楚劇唱的是《盤腸大戰》等優秀劇目,演員唱得有勁,群眾看得精神,戰士聽到鑼鼓聲,精神抖擻,和頑軍拼殺。戰斗打得激烈,群眾邊看戲邊待令,一會兒地方干部跳上臺來傳令:“各農會派擔架,各婦救會送茶送飯?!?/p>

一會兒傳來勝利捷報:“大包子奪回來了!”“打退了敵人3次沖鋒!”那幾天,仗是日夜打,戲也日夜唱。唱戲的地方竟成了一個指揮陣地。師長就在這里指揮戰斗,行政公署就在這里組織各項戰勤工作。民夫隨叫隨到,要擔架,群眾已經砍來竹子樹枝扎好了。真是,前方后方打成一片,軍民打成一片,邊區政府和人民群眾打成一片,萬眾一心,終于贏得了保衛大山寺戰斗的勝利。

歌劇《白毛女》劇照

耀南劇團《白毛女》劇照

耀南劇團:演《白毛女》鼓勵戰士多殺敵

耀南劇團于1938年春建立,原是八路軍山東人民抗日游擊第3支隊宣傳隊。為紀念1939年6月在山東省桓臺縣牛王莊與日軍激戰中英勇犧牲的司令員馬耀南同志,1940年正式命名為耀南劇團。耀南劇團曾先后隸屬于八路軍清河軍區政治部和渤海軍區政治部。在抗日戰爭與解放戰爭的崢嶸歲月里,耀南劇團發揮了文藝兵的特殊作用,他們以精彩的文藝演出,生動的政治宣傳和密切聯系群眾、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給渤海區軍民留下了難忘的印象。

1945年8月,侵華日軍無條件投降,渤海區連成一片,耀南劇團隨軍區司政機關進駐惠民城。在勝利反攻的日子里,耀南劇團隨軍作戰。在這段時間里,劇院作家、團長彭飛等創作了話劇《八年》,馬厚棟根據高樹勛起義的故事創作了《第八軍起義》。不久,楊國夫司令員率渤海軍區主力挺進東北,劇團的領導成員做了較大的變動。劇團團長由從延安魯迅藝術學院調來渤海區的李毅漢擔任,劇團教導員先后由李劍夫、徐煥擔任。

1946年底,渤海軍區耀南劇團(1947年春改稱渤海軍區文工團)排演了大型歌劇《白毛女》。為了保證排演好這個劇目,專門成立了導演團。從1947年初開始,為渤海區軍民演出210多場。這年夏秋間,渤海軍區文工團在陽信縣參加“土改”復查。冬季排練了歌劇《周子山》,新年正式演出。這年,還和新安旅行團、山東省文協文工團進行了聯合觀摩演出。

解放戰爭時期,渤海軍區文工團成功演出了歌劇《白毛女》,在渤海區廣大軍民中反響強烈,影響深遠。1948年3月,渤海軍區部隊奉命配合山東兵團主力部隊發起膠濟線西段戰役。部隊即將出征那天,軍區首長向部隊做戰斗動員,指戰員們斗志昂揚、群情激奮,誰也沒注意天空零零星星飄灑的雪花。在這熱烈的氣氛里,渤海軍區文工團演出了大型歌劇《白毛女》,為出征的將士們送行。大幕一拉開,飄灑的雪花使舞臺上簡單的布景更增加了真實感,劇中“過年如過關”的悲慘情節,自然地和指戰員們的血淚苦情融合在一起。臺下爆發出憤怒的吼聲:“打倒地主階級!”“打倒蔣介石!”“不忘階級苦,牢記血淚仇!”就在這時,觀眾中忽然有位戰士哭得昏厥過去,衛生員急忙上前搶救,把他抬到后臺。過了一會兒,他清醒過來,頭一句話就是:“連長,我一定要參加突擊班,我要報仇!”等他完全平靜下來,他在后臺才哭著告訴大家,他家的遭遇比楊白勞還慘,地主逼債,搶走了他妹妹,逼得病在炕上的老娘上吊自盡……

演到最后“斗爭黃世仁”那場戲時,臺上臺下“打倒黃世仁!”“打死那個狗東西!”的口號聲連成一片。有幾位在臺上演群眾演員的拳頭、巴掌實打實地打在“黃世仁”身上,打得他齜牙咧嘴地直叫喊。到了后臺,演群眾的同志直向演黃世仁的演員道歉。那位演員說:“整個會場都憤怒了,挨幾下打也高興?!?/p>

1949年春節,渤海軍區文工團在淮海前線慰問時,華東野戰軍第10縱有個戰斗英雄對文工團的同志講:“看了你們在1947年演的《白毛女》后,我懷著滿腔的階級仇恨,立下志愿一定要打倒蔣介石為喜兒報仇。在歷次戰斗中,由于我作戰勇敢,消滅敵人多,所以被評為戰斗英雄?!?/p>

《白毛女》的演出,有力地配合了土地改革和“三查三整”等各項運動。當時有所謂“開十次會,還不如演一場《白毛女》效果大”的說法。該劇對于提高部隊戰士和廣大群眾的階級覺悟,積極開展反霸斗爭和參軍參戰、英勇殺敵,確實起到了不可估量的推動作用。

1950年5月,渤海軍區文工團除留下1個軍樂組和1個電影隊外,其余60多人并入山東軍區文工團。至此,渤海軍區文工團完成了歷史賦予的光榮使命。

責任編輯:彭振忠

猜你喜歡
文工團渤海軍區
渤海大學作品精選
安徽省軍區領導來淮委防汛勘察
湖南省軍區幼兒園
渤海競渡帆高舉——記渤海輪渡集團黨委書記、總經理于新建
嚴歌苓“文工團”敘事的懺悔意識
美麗與丑陋是一對雙生子
軍中“芳華” 文工團舊影
渤海國文化淺析
高梁紅了
渤海國后裔第一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