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環境下的高職應用文教學研究

2017-08-13 00:08郭艷秋
現代職業教育·中職中專 2017年12期
關鍵詞:應用文互聯網+環境

郭艷秋

[關 鍵 詞] “互聯網+”;高職;應用文;注意事項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35-0082-01

應用文寫作是高職學生必備的一項技能,陳耀南教授的《應用文概說》中曾這樣闡述:“應用文就是‘應付生活、‘用于務實的‘文章,個人、團體、機關相互之間,公私往來,用約定俗成的體裁和術語寫作,以資交際和信守的文字,都叫應用文?!彼?,高職應用文寫作的教學必須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緊密結合,將課堂教學與寫作練習置身于“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中,通過對網絡的合理利用,對教學資源的及時更新以及教學手段的不斷突破,將學生的關注點轉移到實用寫作的課堂學習中,達到學以致用的實際效果。

一、傳統課堂環境下應用文寫作課堂教學現狀

應用文常常涉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閱歷尚淺的學生面對實用性文書無從下手。且相對于其他文學形式而言,應用文實在缺乏“可讀性”,既不生動形象也不跌宕起伏,更不要說什么辭藻優美。這使習慣于接受形象思維的高職學生容易感到枯燥乏味,即學習時“讀無可讀”,寫作時“寫無可寫”。

教材中,應用文文種的整合是編者根據書本編排需要進行的選擇,不能完全考慮學生的實際需要,如學生的專業、年級、使用頻率以及學習中的易錯易混文種等。教師也只能根據自身教學經驗在原有教材的基礎上進行整合篩選,但整個教學環境是相對封閉的,缺乏有說服力的調研和科學性的數據作為指導。應用文寫作的課堂教學脫離于實際應用,因此被學生消極應付。

《應用文寫作》教材出版數量非常多,但編寫思路大都未能突破傳統,往往過于追求系統性和完整性而忽略當下不同人群的各種需要,且偏重理論的傳輸,而忽略寫作訓練的設計。加上傳統的應用文寫作教材受到各種資源和時間的限制,往往跟不上時代的發展,枯燥單一,脫離實際生活,一些場景模擬和實訓練習大都以靜態的文本形式表現,盡管教師費盡心機探索應用文教學的有效性,課堂卻一直處于相對靜態和封閉的格局,這顯然與應用文寫作的實際需要相矛盾。

二、“互聯網+”環境下的應用文課堂教學優勢

互聯網作為當下最高效的信息載體,資源多,內容新,時效強,能做到開放式互動和共享,“互聯網+”環境下的應用文課堂教學能夠打破靜態封閉的課堂格局,讓應用文的教與學呈現出多樣性、立體性、生動性和實踐性。

(一)應用文素材的豐富與立體

不少高職畢業生雖然學習過應用文,但實際生活中常常連求職信都是一個模板照搬來的。應用文的寫作絕不只是格式問題,還要學會對材料的把握篩選,對文字的歸納整理。

在“互聯網+”環境下,當前最熱門的社會新聞、最新鮮的校園生活、最有趣的話題現象都是最有力的應用文學習和寫作的素材,這些素材不僅打破了時空的限制,還能及時反映社會動態。

在大量的素材面前,學生要使用它們,必須先對其進行篩選和整理,這一過程正是應用文寫作需要在實踐中不斷練習的環節。素材的生活化與及時效性拉近了學生與應用文寫作的心理距離。在使用素材學習寫作中,學生應用文寫作的主動性得到了培養。

(二)教學格局的創新與突破

“互聯網+”環境下的應用文課堂,將教師、學生和網絡素材有機地聯系起來,在讓學生得到優質資源的同時,可以最大限度地實現教學多方互動,創新應用文教與學的課堂格局,調動學生的寫作積極性,培養學生的互助協作精神,大幅度提高應用文寫作學習效果。

應用文寫作教學中,寫作反饋是重要環節,在互聯網環境下,教師能夠通過網絡平臺對每一位學生的學習進展進行過程性記錄、跟蹤和檢查。及時了解每一位學生的學習進程,及時判斷出學生的個體差異,有針對性地對個別學生進行輔導,實現因材施教,更有利于進行課堂效果的觀察,及時發現應用文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進行適當調整。

三、“互聯網+”環境下的應用文課堂教學注意事項

“互聯網+”環境下的應用文寫作實踐中,網絡資源的種種優勢更容易轉變成偷懶抄襲的捷徑,這樣不僅不利于應用文教學的生成性寫作,更容易抹殺學生的寫作熱情與創新意識,因此,我們在互聯網環境下利用其資源組織應用文寫作的課堂學習時,一定要清醒地將其作為學習的輔助工具,利用它而不是依賴它,駕馭它而不是受制于它。

“互聯網+”環境下的應用文課堂教學不易于控制,因此教師要對課堂教學進程進行有效監控?!盎ヂ摼W+”的信息時代,資源極度豐富,在應用文課堂教學中,若缺乏有效的組織管理,容易出現由于資源繁雜而導致的無序和無效。所以,在教學實踐中,課堂對教師的主導作用要求特別高。教師首先要對網絡資源進行把握和整理,有的放矢地確立范圍,并教會學生在資源搜集和整理中學會鑒別與整理,確保學習材料的質量和規范,必要時采取一定的技術手段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實施監控。

“互聯網+”環境下,應用文課堂的一舉一動都能夠被記錄下來,教師的教學痕跡、學生的學習過程、課堂教學的生成性成果、教學有效性以及課后反饋,都能夠通過網絡平臺以數據的方式呈現出來,成為應用文寫作課堂教學研究的依據,使研究更科學、更可信、更有推廣價值。雖然基于網絡的應用文課堂教學模式尚在摸索,可我相信“互聯網+”環境下的課堂教學是一種必然趨勢,課堂實踐中必定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需要在實踐中不斷研究、改進和完善,也必定會在實踐中取得成果。

猜你喜歡
應用文互聯網+環境
構建有效的應用文教學課堂
創設寫作趣味張揚學生個性
環境清潔工
高中生·天天向上(2018年2期)2018-04-14
高校大學生應用文寫作現狀及應對策略
漫觀環境
論環境雕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