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常態下融入“互聯網+”的大學生創新創業優化路徑分析

2017-08-13 00:38劉莉莉鄭鵬
現代職業教育·中職中專 2017年12期
關鍵詞:常態互聯網+大學生

劉莉莉 鄭鵬

[摘 要] “互聯網+”是推動創新型創業的重要工具,為大學生的創業模式提供一條新的道路,我國處于創新創業的初期,應在政府給予正確引導的基礎上融入大學生的創新創業中。針對新常態下“互聯網+”的創新創業模式進行分析并提出優化路徑。

[關 鍵 詞] “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

[中圖分類號] G647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35-0028-01

時代的發展離不開科技的推動,隨著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飛速發展,互聯網早已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成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新的形勢也對我國大學生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學生面臨的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就是創業,傳統的實體商業模式已經漸漸不能完全滿足大學生的創業需求,那么如何將互聯網融入大學生自主創業中是一個值得討論的問題。

一、大學生新常態下的創業優勢

“互聯網+”的提出顛覆了以往大學生就業就職的觀念,形成了與時俱進的新的創業觀念。國家近年來不斷號召“大眾創新,萬眾創新”,是為了改變原有的傳統經濟模式,突破新技術、研發新產品、創造新的創業生態環境,為新興產業開拓空間,尋求更大的發展空間。新經濟常態下,互聯網占有的戲份也越來越多,“互聯網+”成為創新創業的新動力,在這樣的條件下大學生創新創業擁有了更多的機會和選擇?;ヂ摼W變成了傳統產業模式升級的催化劑,為傳統行業注入新的活力和機遇,也為大學生創新性創業孕育新的大環境。

二、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政策支持

“互聯網+”背景下國家和政府也出臺很多優惠政策為大學生創新創業保駕護航。國家工商部門開通了“綠色通道”,在實行注冊時給予優先注冊,其他相關部門在大學生辦理創業手續時也應當減免各類行政管理費用,可分期支付注冊資金,申請創業貸款也將享受一定程度的利率優惠。許多地方政府、高校也不斷投資興建“大學生創新創業產業園”,以優惠的條件為大學生提供創業場所,設立專業的大學生貸款補助金。此外政府部門為地方政府提供免費的大學生創業培訓服務,在社保、檔案管理、落戶等各個方面都有不同的政策支持。

我國創新創業教育相對起步較晚,但未來的發展空間不可估量,在國家的推廣下許多相關的課程也各大高校開始施行。利用“互聯網+”的思維模式來培養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有了政策在大方向上的指導和學校的技術支持,對提升大學生創新創業的能力具有深刻意義。

三、“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挑戰

大學生創新創業帶來了更多的機會,隨之而來的也有更多的挑戰。

(一)創業資金不足

學校以及社會上的創業資金并不充裕,政府部門設立的大學生創業貸款程序復雜且額度不足,新常態下創業資金需求量較大,起步階段多數項目很難盈利,容易發生資金鏈斷裂的問題,造成創業失敗。

(二)創業環境較差

我國創新創業環境處于中下水平,缺乏完善的政策法規保護,在知識產權保護、企業審批、政策扶持等各個方面都存在不足,企業制度、融資制度等方面對大學生創新創業活動的支持力度不夠?!盎ヂ摼W+”屬于新生事物,缺乏成熟的商業模式,一些新的商業模式還處于開發中,這也給大學生創新創業帶來了一定的難度。

(三)技術難度大

創新創業對技術要求較高,需要組建專業技術過硬的團隊,為項目開發提供屬于自己的核心技術,創業初期很難突破壁壘,容易被激烈的市場競爭淘汰。

(四)缺乏創業經驗

創業過程中需要睿智的戰略眼光和豐富的經驗,面臨風險一旦判斷錯誤,容易導致偏離原有目標。之前的學習打下了技術基礎卻缺乏社會實踐,難以與市場節奏合拍。

四、面對創新創業的優化路徑

(一)營造良好的校園氛圍

環境的影響也是有助于提升創業能力的一種方式,高校之間應當加強交流和溝通,多舉辦一些關于“互聯網+”創新創業教育活動,在校園內營造良好的創業氛圍,學校與社會之間構建創業平臺,開展創業競賽建立健全創業指導,形成新型創業教育體系。技術和經驗是創新創業的生命力和靈魂,大學生應當穩固基礎知識,學習新型技術組建團隊。

(二)增強社會實踐能力

創新創業的能力提升離不開創業實踐活動的經驗積累,建立完善的大學生創業實踐項目規劃,制定相關的創業實踐活動相關政策,加大教育成本,針對創新創業以師生合作的共同完成的方式提升大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為創新創業打下基礎。加大對創業項目的資金扶持,設立優秀創業項目的各項獎勵,著重于思維創造性、創造意識、創造能力、創造知識的全面培養。

(三)企業合作培訓計劃

加強與地方企業的合作,使大學生角色轉變過程有一個良好的過渡階段,企業相對于高校對人才能力的要求更為全面嚴格,針對大學生進行有效的崗前培訓,構建“互聯網+”教育培訓平臺,在工作中提升個人能力,為創新創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新常態下“互聯網+”模式的發展為大學生創新創業提供了新的機遇和挑戰,需要國家政府權力支持,學校社會高度配合,學生自我不斷提升能力。全方位地將自身融入創新創業中,共同努力把握機會迎接挑戰。

參考文獻:

[1]李莉,牟光慶,耿新英,等.協同視角下的校企創新創業人才培養融入路徑分析[J].中國輕工教育,2016(6):5-12.

[2]張楓.經濟新常態下我國“互聯網+流通”創新路徑探析[J].商業時代,2017(17).

猜你喜歡
常態互聯網+大學生
智珠二則
大學生就業趨勢
大學生“雙創”進行時
暑假調查 45%的大學生僅給自己放十天假
“5+2”“白+黑”是否應鼓勵?
黨中央給大學生留下啥印象?
習近平不要濫用“新常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