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戰時期南方局的文化統戰工作及其意義探析

2017-08-15 20:56熊維娜
黨史文苑 2017年14期
關鍵詞:周恩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南方局

熊維娜

[摘要]廣泛開展國統區的統一戰線工作是中共中央南方局的主要任務之一,團結愛國知識分子又是統一戰線工作的重要方面。以周恩來為代表的南方局領導人運用多種策略開展文化統戰工作:以報刊為陣地,積極宣傳黨的理論方針政策;以公演為平臺,揭露國民黨當局的妥協與倒退;以交友為依托,最大限度團結知識分子;以學術為抓手,鼓勵進步思想文化的創作與交流。南方局文化統戰工作維護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為國內和平民主的實現貢獻了力量;推動了新民主主義文化發展,為新中國建設準備了人才;發展和豐富了中共統戰思想和統戰實踐,為當今黨的知識分子工作提供了借鑒。

[關鍵詞]南方局 周恩來 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文化統戰工作

20世紀30年代后期,隨著抗戰相持階段的到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面臨著日本誘降、國內反動派破壞的危險。在此形勢下,1939年1月正式成立的中共中央南方局以重慶為中心,貫徹“發展進步勢力,爭取中間勢力,孤立頑固勢力”和“長期隱蔽,積蓄力量,等待時機”的方針,以“勤業、勤學、勤交友”為主要任務,創造性地展開了長期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工作。在文化工作方面,南方局充分利用公開文化機構,例如《新華日報》《群眾》等報刊廣泛團結進步文化人士,以學術研究、藝術創作等沖破頑固派的文化封鎖。以周恩來為代表的南方局工作人員克服重重困難,使黨在國統區的文化統戰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績:不僅極大地增強了中國共產黨對于愛國知識分子的凝聚力,造就了一支為民族解放而吶喊戰斗的文化大軍,為新中國成立后中共執政準備了廣泛的民意基礎和建設人才,而且豐富了黨的統戰思想和統戰理論,為當今黨的知識分子工作積累了經驗、提供了啟示。

一、南方局文化統戰工作的背景

南方局文化統戰工作是隨著抗日戰爭的深入而逐漸形成和完善的,是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重要組成部分。1937年8月22至25日,中共中央在陜北洛川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確立了“動員一切力量爭取抗戰的勝利”的方針,雖然此時中共中央尚未將文化統戰工作單獨列為一個工作方面,但廣大愛國知識分子被認為是爭取抗戰勝利的重要力量,是中共團結的重要對象??箲鹣喑蛛A段到來后,國人對時局日益感到悲觀。為維護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和增強國人抗戰信心,中共中央逐漸將開展文化統戰工作提上日程。1939年12月1日,毛澤東在為中共中央起草的決定——《大量吸收知識分子》中指出:“在長期的和殘酷的民族解放戰爭中,在建立新中國的偉大斗爭中,共產黨必須善于吸收知識分子,才能組織偉大的抗戰力量,組織千百萬農民群眾,發展革命的文化運動和發展革命的統一戰線。沒有知識分子的參加,革命的勝利是不可能的?!盵1]p6181940年9月10日,《中央關于發展文化運動的指示》明確提出:“在國民黨統治區域的黨(敵占大城市亦然)應對發展文化運動問題特別提起注意,應把對文化運動的推動、發展及其策略與方式等問題經常放在自己的日程上?!盵2]p198-199

具體來講,南方局在渝開展文化統戰工作還基于如下考慮。一是地理因素。重慶作為戰時陪都,是全國的政治文化中心,在渝開展文化統戰工作可以輻射全國,使統戰效用最大化??箲鹌陂g,隨著政府機關、黨派團體、各類學校等西遷的文化人匯聚重慶,僅北碚一地,就聚集了老舍、梁漱溟、晏陽初、顧頡剛、翦伯贊、洪深等資深文人。因此,在重慶開展文化統戰有著廣泛的人才基礎,并對引導全國其他地方的文化工作有著積極的帶動作用。二是人的因素??箲鸨l后,廣大知識分子有著迫切的抗戰愿望,但一時陷入了抗敵無路、報國無門的境地,十分苦悶。而此時,中共中央也認識到知識分子具有強烈的抗戰愿望,認識到在統戰工作中,“文化人及知識分子是非常重要的”,要“幫助各種贊成抗戰和民主的人們,形成有組織的力量”[3]p121。從推動各階層抗戰出發,以周恩來為代表的南方局工作人員積極展開了文化統戰工作。

南方局下設10多個部門,包括組織部、宣傳部、社會部、統一戰線工作委員會、文化工作委員會、青年工作委員會等等。其中文化工作委員會內設文化組(書店組)、社科組、宣傳組、新聞組、發行組等。周恩來、董必武、葉劍英等都曾參與了對文化工作的領導[4]p23-31。在周恩來等同志的領導下,南方局積極“爭取一切進步的知識分子于我們黨的影響之下”,堅決維護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為取得抗戰勝利貢獻了力量。

二、南方局文化統戰工作的策略

由于國民黨的阻撓和干擾,在陪都國民黨政府眼皮底下開展文化統戰工作困難重重,但南方局在黨的正確方針政策指導下,創新統戰策略,使文化統戰工作取得良好成績。概而言之,南方局文化工作的策略主要包括如下方面。

1.以報刊為陣地,積極宣傳黨的理論方針政策??箲鹌陂g,中共公開活動的文化機構十分有限,《新華日報》是國統區人民了解延安、了解中共的重要渠道。因此,宣傳黨的理論方針政策是《新華日報》的主要任務之一。董必武曾指出:“《新華日報》是中國共產黨的機關報,中共的決議和宣言,要在《新華日報》上登載,《新華日報》的政治主張一般的是反映中共的政治主張,這是公開的天天和讀者見面的?!盵5]p50-52因此,南方局十分重視運用《新華日報》開展文化統戰工作。

《新華日報》對黨的理論方針、政治主張的宣傳,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登載中共領導人對時局的主張。例如1939年10月19日的《新華日報》刊登了《中國共產黨領袖毛澤東同志與中央社等記者談話》一文,介紹毛澤東對于抗戰相持階段是否到來、民主政治如何實現等問題的看法。二是介紹進步書籍。例如,1938年2月12日的《新華日報》介紹了《周恩來論抗戰諸問題》《左派幼稚病》等書籍,1938年2月16日的《新華日報》介紹了《關于團結救國問題》《馬恩論中國》《英勇奮斗的十五年》等書籍。三是刊登共產黨人對戰爭形勢、作戰經驗的分析和介紹。例如,1938年2月3日的《新華日報》刊登了項英的《南方三年游擊戰爭經驗對于當前抗戰的教訓》,1939年10月7日的《新華日報》刊登了葉劍英的《論長沙的勝利》等等。此外,為加強對國統區文藝界的指導和影響,《新華日報》還創辦了富有特色的副刊,宣傳中國共產黨的文藝理論和政策,發表延安和其他敵后抗日根據地的文學作品,報道文藝運動的情況等。

《新華日報》對中共理論方針政策的宣傳常常受到國民黨反動派的阻撓?!胺磩咏y治扼殺《新華日報》的陰謀一方面是在發行上打主意,另一方面還在稿件上多方為難,訂出一套蠻橫透頂的新聞檢查制度,其蠻橫程度愈來愈惡劣”[6]p443。但是,《新華日報》堅持發行(直到1947年2月28日被國民黨政府封閉,工作人員或疏散,或從重慶向延安撤退),成為國統區人民了解中國共產黨政治主張和方針政策的橋梁。

2.以公演為平臺,揭露國民黨當局的妥協與倒退??箲饡r期,戲劇在重慶獲得極大發展,其中“霧季公演”開創了中國話劇史上的黃金時代?!办F季公演”的形成有三大因素:一是國民政府宣布遷都重慶后,大量戲劇團體和戲劇人士轉移到重慶,不僅聚集了中華劇藝社、上海業余劇人協會等10多個戲劇團體,還匯集了一大批話劇人才,包括曹禺、老舍、郭沫若、陳白塵等資深劇作家,張瑞芳、金山、白楊等著名演員。二是每年10月至次年5月是重慶的霧季,日機無法進行轟炸。從1941年至1945年,重慶的進步戲劇工作者有意識地將霧季作為話劇公演的季節,以此激勵國人抗日意志。三是皖南事變后,進步文化活動遭到查禁,進步知識分子處境危險,在南方局的安排下,大批文人轉移到延安、香港等地,而戲劇界的留渝人士相對較多。在此情形下,周恩來同郭沫若、陽翰笙等進行商討,決定把分散在“中電”“中青”“中萬”等處的進步編劇、導演、演員組織起來,以戲劇演出為突破口,貫徹“堅持抗戰,反對投降;堅持團結,反對分裂;堅持進步,反對倒退”的政治主張。

“霧季公演”盛況非凡,劇目多以抗日救亡和揭露國統區黑暗腐敗現象為主題。以中華劇藝社為例,從1941年起,先后演出了陳白塵的《大地回春》、郭沫若的《屈原》、夏衍的《法西斯細菌》、于伶的《長夜行》、吳祖光的《風雪夜歸人》等眾多優秀話劇,為抗戰戲劇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陽翰笙的歷史劇《天國春秋》揭露了國民黨反動派制造皖南事變的罪行,痛斥反動派“大敵當前,我們不應當自相殘殺”。郭沫若的《棠棣之花》借古諷今,以聶嫈之口道出現實的黑暗:“這目前的世界成為了烏鴉與亂草底世界”。這些劇目在觀眾中引起了強烈的共鳴,極大地激發了人們的愛國熱情與抗戰意志。周恩來等南方局的領導同志對抗戰戲劇極為重視,“在每次上演之前,周恩來總是同郭沫若一起研究修改劇本,并在上演之后又及時組織南方局文委的有關干部撰寫劇本”[7]。南方局文委工作人員張穎回憶,周恩來曾多次指導她撰寫戲劇評論,并在一次南方局文委擴大會議上,特別強調文藝評論的重要意義,并指示《新華日報》文藝副刊盡量做到每戲必評[8]。在南方局的引導和支持下,公演取得了良好的斗爭效果。

3.以交友為依托,最大限度團結知識分子?!扒诮挥选笔悄戏骄珠_展統戰工作的重要途徑,且貫穿南方局統戰工作的始末。在渝期間,周恩來多次指導青年工作者廣交朋友。例如,1941年春,周恩來會見龔普生,就勸導其去美國,多交朋友,爭取國際社會對中國抗日戰爭的支持和同情。

與知識分子交朋友,體現在南方局文化工作的方方面面,此處僅列舉二三例。一是關心知識分子生活??箲鹌陂g,大后方文藝工作者的生活極為困難。為保障文藝作家的生存,文協發起了“保障作家生活運動”,這一活動得到南方局的大力支持。1940年2月4日,《新華日報》發表了《給文藝作家以實際幫助》的社論,認為“必須給文藝作家以生活上的保障和改善”;1940年4月26日,南方局在《新華日報》上發布了《文化運動的總任務》,指出:“應在生活上和工作上幫助文化工作者,使他們有盡可能的優良的工作條件,使他們能更好地進行自己的工作?!盵9]p47-481941年2月5日,戲劇理論家、劇作家洪深在遭遇家國兩難的痛苦后,偕同妻女服毒自殺。幸得郭沫若聞訊搭救,才得以脫險。周恩來知悉此事后,派人前往慰問,并給予資助,將其送往桂林療養[10]p225。二是支持知識分子的愛國行動。1939年春,陶行知到重慶,決定著手創辦一所難童學校,南方局對辦校給予了全力支持。1940年9月22日,周恩來偕同夫人鄧穎超到北碚會見陶行知,并去育才學??赐麕熒?。三是引導知識分子爭取民主與自由??箲鹌陂g,馬寅初因公開抨擊國民黨的戰時經濟政策和官僚資本而被國民黨逮捕入獄,期間逢馬寅初六十壽辰。在南方局的支持下,重慶大學商學院師生舉行了“馬寅初六十壽辰大會”。周恩來、董必武、鄧穎超等人聯名書寫壽聯相贈,表達了中國共產黨對堅持進步的愛國知識分子的贊揚、關心和愛護。在周恩來等人的領導下,南方局工作人員和其他愛國人士一起設法營救馬寅初,國民黨政府迫于各方面壓力,不得不在1942年8月釋放馬寅初。

4.以學術為抓手,鼓勵進步思想文化的創作與交流。除關心知識分子的生活外,以周恩來為代表的南方局工作人員還積極鼓勵知識分子進行學術交流和學術創作。一方面,南方局鼓勵和支持各界學者進行學術研究和著述。皖南事變后,政治空氣十分沉悶,進步文化工作者的公開活動大幅減少。在這種形勢下,周恩來鼓勵進步學者“形勢不利于大規模地搞公開活動,但這也是一個機會。有研究能力的人,盡可以利用這個機會,坐下來搞點研究,抓緊時間深造自己,深入研究幾個問題,想寫點什么書趕快把它寫出來”[11]p106-107。在這一引導和鼓勵下,不少進步學者潛心學術,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郭沫若的《十批判書》和《甲申三百年祭》,侯外廬的《中國古典社會史論》《中國古代思想學說史》《中國近世思想學說史》,杜國癢的《先秦諸子思想概要》,呂振羽的《簡明中國通史》,鄧初民的《中國社會史教程》,都是這一時期開始醞釀或最終完成的。另一方面,南方局推動各界知識分子成立進步學術團體。1942年,在南方局的推動下,杜國癢、侯外廬等在重慶發起成立新史學會,該會以新史學為旗幟,批判反動倒退的史學觀,在政治上堅持抗戰、團結、進步的方針。在自然科學領域,1939年春,周恩來和潘漢年在重慶領導成立了“自然科學座談會”;1944年,竺可楨、李四光等發起組織了“中國科學工作者協會籌備會”,并于1945年7月1日正式成立“中國科學工作者協會”。從而推動了進步科學文化事業的發展。

三、南方局文化統戰工作的意義

南方局的文化統戰工作是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國內和平民主的實現貢獻了力量,為新中國準備了民意基礎和建設人才,對當今黨的知識分子工作具有啟示意義。

1.維護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為國內和平民主的實現貢獻了力量??箲饡r期,文化統戰工作是配合抗日軍事斗爭的一條重要戰線,中國共產黨將進步文化運動作為一項重要戰略?!霸趪顸h統治區域很可能廣泛發展與極應該廣泛發展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是抗日文化運動。這項工作的意義在目前有頭等重要性,因為它不但是當前抗戰的武器,而且是在思想上干部上準備未來變化與推動未來變化的武器”[2]p198-199。為完成這一任務,南方局團結國統區廣大進步知識分子,充分發揮他們的積極作用,將國統區抗戰文化運動的作用最大化。在南方局的多方努力下,國統區知識分子從對國家前途命運的憂思中解脫出來,開辟新戰線,在報刊、戲劇、美術等領域展開斗爭,積極為團結抗戰、爭取民主而奮斗,取得了良好的斗爭效果。毛澤東曾在《論聯合政府》中指出:“在過去半世紀的人民解放斗爭,特別是五四運動以來的斗爭中,在八年抗日戰爭中,廣大革命知識分子對于中國人民解放事業所起的作用,是很大的。在今后的斗爭中,他們將起更大的作用?!盵12]p1082

2.推動了新民主主義文化發展,為新中國建設準備了人才。通過長期的文化統戰工作,南方局在進行反帝反封建文化思想斗爭的同時,極大地發展了新民主主義文化,建立了一支革命文化大軍,推動文化朝著民族的、科學的和大眾的方向發展。正如李澤厚指出:“到了抗日戰爭……中國知識分子第一次真正大規模地走進了農村,走近了農民,不只是在撤退逃難中,而且更在共產黨領導下的戰斗生活中?!盵13]p250抗戰勝利后,這支文化隊伍繼續為爭取國內和平與民主而奮斗。新中國成立后,這支隊伍在新聞、外交、歷史、文藝等多個領域貢獻自己的力量。迪克·威爾遜在其所著《周恩來傳》中寫道:“在重慶的那些年中,周創立了一個后來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以及1949年后成為北京傳播工具的編輯機構的核心”;“他同知識分子和專業人員建立了聯系,這些人后來都投向1949年成立的人民共和國,填補了共產黨在管理界、教育界和商業界的許多空白”[14]p1429、1445。這段話生動地說明南方局文化統戰工作的巨大成效以及對新中國建設的巨大作用。

3.發展和豐富了中共統戰思想和統戰實踐,為當今黨的知識分子工作提供了借鑒。統一戰線是中國共產黨克敵制勝的三大法寶之一,知識分子問題是中國革命和建設的一個重大問題,知識分子統戰工作是黨的統一戰線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南方局在周恩來等同志的領導下,以鞏固和發展統一戰線為使命,始終貫徹執行黨中央的知識分子政策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在以重慶為中心的大后方廣泛開展知識分子統戰工作,從而團結和聚集了大批革命知識分子在中國共產黨的周圍。新時期,黨外知識分子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中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據國家統計局抽樣調查結果顯示,截至2015年底,我國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的知識分子有1.7億人,其中黨外知識分子超過1.3億人,約占知識分子總體隊伍的75%。南方局的文化統戰工作為當前解答“如何與知識分子交朋友”,“如何處理知識分子工作中一致性與多樣性的關系”等問題,提供了重要啟示?!?/p>

參考文獻:

[1]毛澤東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中共中央黨校黨史教研室選編.中共黨史參考資料(抗日戰爭時期,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胡大牛.中共中央南方局統戰史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4]中共重慶市委黨史研究室編.中共中央南方局史[M].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09.

[5]董必武選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6]中國社會科學院科研局組織選編.潘梓年集[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

[7]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西南地區文史資料協作會議.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在西南[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

[8]張穎.在南方局文委工作的日子[J].紅巖之光,2005(1).

[9]中共四川省委黨史研究室編.中共中央南方局的文化工作[M].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09.

[10]中共中央黨史資料征集委員會編.中共黨史資料[M].北京:中共黨史資料出版社,1986.

[11]侯外廬.韌的追求[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12]毛澤東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3]李澤厚.中國現代思想史論[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8.

[14]周恩來生平和思想研討會組織委員會.周恩來百周年紀念:全國周恩來生平和思想研討會論文集(下)[C].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9.

任編輯/馬永義

猜你喜歡
周恩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南方局
南方局歷史是一座富礦
抗戰時期中共中央南方局與蘇聯交往合作探究
周恩來對生態文明建設的思考研究
周恩來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貢獻研究綜述
心系雪域高原
羅登賢與東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
聶榮臻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思想的踐行與發展
中共中央南方局對中間勢力的統戰工作研究
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與黨的建設——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
共產國際中國問題研究小組評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