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戰時期中共中央南方局與蘇聯交往合作探究

2018-03-30 10:57丁英順
學理論·下 2017年9期
關鍵詞:南方局抗戰蘇聯

丁英順

摘 要:抗戰時期,以周恩來為書記的南方局依托蘇聯駐華機構與蘇聯在政治宣傳、軍事情報、文化活動等方面交往合作,加強了中共中央與蘇聯之間的聯絡,爭取蘇聯對中共和中國抗戰的理解與支持,增強中國抗戰力量,從而對中國人民抗日戰爭與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做出了特殊的歷史貢獻。

關鍵詞:抗戰;南方局;蘇聯;交往合作

中圖分類號:D00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7)09-0185-03

毛澤東曾指出“中國的抗戰是世界性的抗戰”[1],抗戰期間周恩來領導中共中央南方局(以下簡稱南方局)依托蘇聯駐華機構與蘇聯在政治宣傳、軍事情報、文化活動等方面交往合作,不僅書寫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史上互助合作的友好篇章,更為中國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做出了重要貢獻。本文擬以蘇聯駐華大使館為中心,梳理南方局在抗戰大后方與蘇聯的交往合作,深入闡述中共為建立國際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爭取中國抗戰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工作實踐。

一、皖南事變危機的應對

隨著抗戰進入相持階段,國共形勢日趨緊張,周恩來領導南方局積極加強對蘇聯等國的密切接觸,維護國共合作抗戰大局。而作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力量之一,蘇聯積極援助中國抗戰,努力維護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使中國能夠堅持抗戰,阻止日本北上。1939年新任駐華大使潘友新赴任時就肩負歷史使命:支持中國愿意抗戰到底的力量,不允許反動勢力抬頭[2]。1940年蘇聯駐華武官崔可夫臨行前被斯大林親自召見,再次叮囑:“駐華全體人員的任務就是要緊緊束縛日本侵略者的手腳?!盵3]

但這些蘇聯駐華使館人員通過與周恩來、葉劍英等人的交談,很快就意識到中國內戰的危險。此時“國民黨認為國際形勢于他們有利,認為日美斗爭尖銳化,日本已不敢攻華,美國必積極援華,而蘇聯亦非借重他們不可,遂放手發動第二次的反共高潮,造成皖南事變”[4]。1941年1月11日,周恩來獲知新四軍皖南部隊被包圍的密電時,立即趕赴蘇聯大使館,約見崔可夫,揭露事變經過。崔可夫表示,如果國民黨繼續內戰,他有權暫停援華軍火于途中。后來崔可夫先后拜見了了何應欽、白崇禧,對國民黨頑固派制造皖南事變予以譴責,并暗示中國內戰將可能導致蘇援停止。

周恩來還多次與大使潘友新進行商談,意欲促使蘇聯對蔣介石施壓。1941年1月25日,潘友新正式拜會蔣介石,并言“新四軍為數不過六七千人,何敢進攻鄰近之大軍”[5],揭穿其反誣新四軍禍端的企圖。在會談中,潘友新一再表示“蘇聯政府非常關懷,深恐由此引起內戰,因而損及貴國抗戰之力量”[6]。

此時,斯大林極為關注國共兩黨問題,要求國民黨團結抗戰,不要和中共發生軍事沖突。要求中共軍隊積極行動,發展壯大自己;要繼續抗戰,起模范作用,并加以宣傳;蘇聯接濟的軍火,中共也可向國民黨要求補給[7]。蘇聯《真理報》刊文稱這一行為是“黨派褊狹之動機”,“無異擴大內戰,而內戰唯有削弱中國而已”[8]。

關于這些意見,崔可夫也是及時向周恩來轉達。經過連日的奔波和對局勢的判斷,周恩來等向中共中央提出了“政治上全面進攻”,“軍事上局部反攻”的建議。中共中央和毛澤東根據這些建議,并采納蘇聯方面意見中的正確部分,在事變應對中正式確立了“政治上取猛烈攻勢,而在軍事上暫時還只能取守勢”的策略。

周恩來等人的政治宣傳取得了良好進展。1941年2月23日,蘇聯大使館舉行蘇聯紅軍建軍23周年紀念招待會。孫科、于右任、馮玉祥等先后到會場,向崔可夫表示祝賀。蔣介石也親自到會,其實就是做出妥協姿態。崔可夫將招待會上的事情告知周恩來,周恩來對此表示感謝。3月6日,蔣介石在國民參政會上表示:“今后將絕無剿共的軍事行為發生”后,又在14日和25日先后兩次約見周恩來,表明要緩和兩黨關系,國共合作抗戰的局面得以維持。

二、戰時軍事情報合作

抗戰初期由國共雙方合作創辦的南岳游擊干部訓練班為南方局與蘇聯的軍事合作提供一個契機。南方局常委兼軍事組組長葉劍英擔任副教育長,軍事組的李濤、邊章伍、吳奚如等任教員,周恩來被聘為國際問題講師。除日常授課訓練外,游干班還邀請了蘇聯軍事顧問季維諾夫向學員講授《炮兵與步兵協同作戰》。

但雙方最大的合作是在戰時軍事情報方面。受南方局領導、從事國際情報工作的中共秘密黨員閻寶航曾向蘇聯傳遞了三份重要情報。1941年6月,閻寶航在一次聚會中,從于右任、孫科等人口中探知德國即將進攻蘇聯的絕密消息。閻寶航立即托助手李正文向周恩來報告,并通知蘇聯大使館武官羅申。這份來自紅巖的中共情報引起斯大林的重視,為蘇聯贏得一天寶貴的備戰時間,從而減少蘇軍更為慘重的損失。斯大林為此向中共中央回電致謝。蘇聯駐華武官羅申更是當面贊譽閻寶航時:“你的情報工作第一,斯大林知道你?!盵9]

1941年日本加速發動太平洋戰爭的步伐,國民政府情報人員根據截獲的日軍電報,成功破譯日軍計劃偷襲珍珠港這一重大情報。獲知這一情報后,閻寶航立即向周恩來匯報,通知蘇聯,并轉告美國。事實也證明了情報的準確性。閻寶航由此受到共產國際情報局的表揚。

1944年,閻寶航通過與第三廳官員的交往,獲得了日本關東軍在中國東北地區兵力配置、布防計劃、部隊番號等詳細部署情況。周恩來從閻寶航處得到這些資料后,讓工作人員立即拍照發往延安,速報蘇聯。蘇聯在1945年8月9日對日宣戰,短時間內徹底摧毀關東軍防御體系,給予毀滅性的打擊。

1995年11月,俄羅斯為表彰閻寶航對二戰情報工作的貢獻,授予其“衛國戰爭勝利50周年紀念獎章”。授獎詞中寫道:“閻寶航同志1941年6月16日提前向蘇聯提供了關于德國進攻蘇聯日期的準確情報,在二戰最后階段,在蘇軍對日作戰前,提前向蘇聯提供了日本關東軍在東北的詳細軍事部署資料。這兩件事將載入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戰爭的史冊”[10]。

三、中蘇文化交流

抗戰時期的中蘇文化協會(簡稱中蘇文協)致力于溝通中蘇文化、增進中蘇友誼、爭取民主進步,是戰時中國中外文化團體中表現最為活躍的半官方性質的進步團體,被譽為“把中國爭取和蘇聯建立文化合作與友好關系的知識界的進步力量聯合了起來” [11]。其中蘇聯駐華大使鮑格莫洛夫,參贊卡爾品斯基等為名譽會長。

盡管孫科、陳立夫等國民黨要人為協會負責人,但并不過問具體工作,而一些與中共關系緊密的國民黨民主派人士邵力子、屈武、張西曼、劉仲容等,則支持國共合作,倡導增進中蘇友誼和發展抗戰進步文化。時任國民黨候補中央執行委員、中蘇文協常務理事兼秘書處主任的王昆侖,是周恩來直接聯系的中共特別黨員。

抗戰中,周恩來指示郭沫若、陽翰笙等陸續進入中蘇文協。1941年改組后,“黨員人數超過協會全體工作人員的 1/3,加上進步分子,占了協會工作人員中的絕大多數”[12]。周恩來還派戈寶權聯系中蘇文協同蘇聯大使館文化處、蘇聯對外文化協會中國代表處、塔斯社重慶分社。為開展中蘇婦女友好往來和文化交流,在鄧穎超的倡議下成立了中蘇文協婦女委員會,委員有鄧穎超、張曉梅、史良、勞君展等。

改組后的中蘇文協成為推動中蘇文化交流的中心,經常在蘇聯十月革命、魯迅誕辰、郭沫若壽辰等紀念日舉辦系列活動。1941年,蘇德戰爭和太平洋戰爭相繼爆發,深處抗日戰場的中國人民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前景憂心忡忡,中蘇文協為此多次舉辦“蘇德戰爭前途”“抗日戰爭前途”“太平洋戰爭的分析”等講座,向民眾詳細分析中國抗戰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形勢,指明勝利必定屬于世界和中國人民。

協會創辦的《中蘇文化》雜志是南方局和進步力量宣傳中蘇文化、堅持持久抗戰的重要輿論陣地,“起到了與黨報黨刊《新華日報》、《群眾》雜志相配合,相呼應的宣傳作用?!盵13]在周恩來和南方局的指導下,《中蘇文化》出版發行了《抗戰四周年紀念特刊》《紀念魯迅先生逝世4周年紀念特輯》《抗戰4年來之新文藝運動特輯》等刊物和《等著我吧》《日日夜夜》《前線》等蘇聯優秀的反法西斯戰爭文學作品。

現代文學翻譯家曹靖華來到重慶后,即被周恩來告知“由老舍負責的文藝界抗敵協會和中蘇文化協會,都在咱們手里,都是直接歸黨領導的。他們一點反對的余地都沒有?,F在你到中蘇文化協會擔任常務理事”[14],并擔任《中蘇文化》編委。除了翻譯出版蘇聯文學作品外,他還積極幫助蘇聯駐華大使館開辦漢語培訓班。據時任蘇聯駐華使館二秘的齊赫文斯基回憶說,曹靖華對教學工作極為認真,“不論烈日炎炎的酷暑或寒風凜冽的嚴冬,不論大霧彌漫或秋雨連綿,每天清晨,總能看到他穿一件長齊腳跟的中式藍布大褂,一只手拿著一把竹制的黃色油布雨傘,另一只手提著一個裝著書的藍布書包,登上蘇聯駐華使館所在地的枇杷山,給他的年輕的蘇聯學生上課?!盵15]后來,他們中的許多人都成為著名外交官或東方學家,如M·賈丕才、K·克魯季科夫、Б·韋列夏金等。蘇聯大使曾公開在一次大會上發言說:今天在座的曹靖華先生是中國和蘇聯的一座活的橋梁……”[16]

四、新聞輿論報道

抗戰爆發后,正如蘇聯大使潘友新履新時所言,凡蘇維埃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之人民,對于中華民族,無不具有極誠懇之友誼,并且對于“中華民國”人民為其民族獨立之英勇斗爭,無不具有極深切之同情”[17]。在國統區,南方局密切與蘇聯駐華機構的合作,積極與蘇聯報刊駐重慶記者加強聯絡和交往,如塔新社、《莫斯科世界新聞》等。對蘇聯媒體對中國抗戰的關注與聲援,南方局領導的《新華日報》《群眾》周刊等都給予及時報道。七七事變后,蘇聯國內的《真理報》指出:盧溝橋事變由日本挑起,中國軍隊乃迫于自衛進行還擊,中國軍隊的抵抗表達了中國人民反對日本侵略者的意志。共產國際亦發表宣言,強調“中國人民的解放戰爭,是世界無產階級和一切先進人類反對野蠻法西斯主義的壓迫的總斗爭之最重要的組成部分”[18],號召全世界無產階級和一切愛好和平正義的人士以實際行動來支援中國人民的抗戰事業。1938年《真理報》發表《中國之軍事行動》一文,深刻指出“步拿破侖后塵,日寇走上斷頭臺”[19]。徐州會戰失利后,《真理報》予以鼓勵,“不論日侵略者占據若干土地及獲得表面勝利,然最后勝利的獲得與保證終久屬于中國”[20]。

與此同時,《新華日報》對蘇聯反法西斯戰爭也進行有力的輿論聲援。蘇德戰爭爆發后,《新華日報》發表多篇社論和十幾篇文章聲援蘇聯。周恩來在1941年6月29日的代論中呼吁,“在現在,法西斯侵略的戰火已轉向蘇聯,蘇德戰爭已成為主體,蘇聯已站在全世界反抗法西斯奴役斗爭的最前線,背負著保衛世界自由的重任,而被法西斯奴役的人民和民族,將得到恢復自由獨立的機會,甚至被納粹攻打的英國,也得到喘息的機會”[21]。同天增刊還刊登了南方局常委、《新華日報》總編輯吳克堅和副總編輯章漢夫等人文章,號召發動最廣泛的反法西斯群眾運動,建立國際統一戰線,爭取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最終勝利。

為聲援蘇聯,每年的十月革命節、紅軍建軍節等重大節日,《新華日報》都以大篇幅進行報道宣傳。1942年2月23日是蘇聯紅軍建軍24周年,早在一周前,《新華日報》就刊登發起慰問蘇聯紅軍簽名運動的文告,“抗戰五年來,蘇聯一直是我們最忠誠的友人,在今日反侵略大戰中,我們真是患難與共禍福相連的摯友,趁此偉大紅軍節日行將到來之際,本報特發起寫慰問信的簽名運動,號召親愛的讀者,踴躍參加簽名……”[22]。文告最后還附有一封為簽名者代擬的致蘇聯紅軍將士的慰問信。文告在渝引起極大反響,陪都各界人士踴躍簽名,最后簽名總人數達到一萬多人。

在2月23日,《新華日報》發表毛澤東親自撰寫的代論,稱“現在的紅軍,在它歷史上是最強大的,經過八個月戰斗的鍛煉,又已經證實是全世界最強大的軍隊了……中國戰勝日本的主要援助,亦將期待于紅軍……一年之內,會把希特勒打敗,兩年之內,會把日本法西斯打敗,這種種因素便是蘇聯、英國、美國、中國和其他一切反法西斯的人民,而蘇聯人民更是這一切國家的模范?!盵23]周恩來在《在列寧斯大林旗幟之下,蘇聯紅軍勝利的前進!》一文中更是高呼“慶祝蘇聯紅軍紀念節,就是慶祝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也就是慶祝全世界反法西斯的團結!”《新華日報》對蘇聯紅軍24周年如此隆重而又別開生面的祝賀和報道,既聲援了蘇聯人民的衛國戰爭,也鼓舞了中國人民抗戰必勝的信心。

五、結語

開展國際交往,擴大國際反法西斯統一戰線是抗戰時期南方局外事工作的一項特殊使命。而南方局與蘇聯的交往合作正是其重要組成部分。它進一步加強了中共中央與蘇聯之間的交往與合作,爭取蘇聯對中共和中國抗戰的理解與支持,增強中國的抗戰力量,從而對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與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做出了特殊的歷史貢獻。

參考文獻:

[1]中央文獻研究室.毛澤東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46.

[2]沈強.抗戰時期蘇聯援華史論[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3:161.

[3][蘇]崔可夫.在華使命:一個軍事顧問的筆記[M].萬成才,譯 .北京:新華出版社,1980: 36.

[4]中央檔案館. 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13冊[M].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1:80.

[5]秦孝儀. 中華民國重要史料初編——對日抗戰時期:第三編:戰時外交:三中蘇關系[M].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81:387.

[6][日]古屋奎二. 蔣總統秘錄:第12冊[M].臺北:中央日報社,1978:115.

[7]中央文獻研究室.周恩來年譜(1898-1949)[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8:503.

[8]皖南事變資料選編選組. 皖南事變資料選[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478.

[9]閻明復. 我父親閻寶航的情報生涯 [J].新華月報:2006(1):108-114.

[10]閻明光. 從基督徒到紅色特工——我的父親閻寶航[C]//李菁. 記憶的容顏. 北京:三聯書店,2012:18.

[11][蘇]阿瓦林等.中國北京[M].陳昭廉,等譯.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216.

[12]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 中共黨史資料:第42輯[M].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1992:53.

[13]侯外廬.我在重慶的工作經歷[C]//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科研管理部,中共重慶市委黨史研究室.見證紅巖:回憶南方局(下).重慶:重慶出版社,2004:474.

[14]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河南省三門峽市委員會,學習文史資料委員會. 三門峽文史資料:第11輯[M].2002:318.

[15][蘇]齊赫文斯基. 我的老師——曹靖華[C]// 張德美. 曹靖華紀念文集. 鄭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2:391 .

[16]彭齡. 伏牛山的兒子:曹靖華傳[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212.

[17]歡迎蘇聯新大使與鞏固中蘇邦交[N].新華日報,1939-09-04(1).

[18]告國際無產階級宣言[J].群眾周刊:1938,2(10).

[19]日寇走上斷頭臺[N].新華日報,1938-02-07(3).

[20]最后勝利屬于中國[N].新華日報,1938-07-03(3).

[21]周恩來.論蘇德戰爭及反法西斯的斗爭 [N].新華日報,1941-06-29(1).

[22]慰問蘇聯紅軍[N].新華日報,1942-02-16(2).

[23]毛澤東.慶祝蘇聯紅軍廿四周年[N].新華日報,1942-02-23(1).

猜你喜歡
南方局抗戰蘇聯
武裝保護蘇聯
我們家的抗戰
我們家的抗戰
抗戰時期周恩來在南方局的統一戰線工作研究
抗戰時期周恩來在南方局的統一戰線工作研究
抗戰時期南方局的文化統戰工作及其意義探析
抗戰音畫
抗戰,在未被占領的中國
中共中央南方局對中間勢力的統戰工作研究
霧在做迷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