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塞姆·基弗:材料的物質感與厚重的歷史感

2017-08-15 21:12王蕊
藝術與設計 2016年12期
關鍵詞:基弗德國繪畫

王蕊

德國當代藝術家安塞姆.基弗(Anselm Kiefer)在倫敦白立方柏蒙西畫廊進行大型回顧展。1945年出生在德國多瑙艾辛根的基弗,1993年后,就一直生活工作在法國。作為上世紀80年代“新表現主義”代表畫家之一,基弗創作了多種不同的作品,包括繪畫、雕塑、裝置和攝影,他也是歐洲過去四十年來,最重要的藝術家之一。

基弗出生于德國戰敗的那一年,上世紀70年代,深受其師約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的影響。實際上,戰爭過后的陰影籠罩著幼小的基弗的內心世界,他的童年生活就在戰爭的廢墟和重建中度過,生活中的場景和活動影響著基弗的少年生活和心理狀態,從而就影響了基弗后來的藝術創作。

在學習了法律、羅斯曼語言與文學專業后,基弗徹底投身到繪畫事業中。他考入了弗賴堡藝術學院,后來又考進德國卡爾斯魯厄的藝術學院,并且他一直與當代極具影響力的前衛藝術家約瑟夫博伊斯保持聯系。很快,他就開始了個人對本土主題和符號的探索,對德國歷史身份和地位的探討。

在基弗強大的藝術語言中,物質的重要性和視覺的復雜性使他的繪畫主題更加活躍,繪畫內容更加豐富,繪畫手藝更加成熟。他從材料上選擇涉獵的創作主題范圍就像日耳曼語系神話和歷史那樣豐富多彩,信仰的魔力和本性,也都在那些令人眼花繚亂的材料中凸顯得淋漓盡致,無論是在油畫創作或攝影作品中,還是裝置中大量使用的稻草、灰土、蟲膠和各種形式的有機物質,通過這些各種各樣、常見或不常見的物質材料,使他的藝術語言豐富又神秘、簡單又充實。

基弗的作品有種強烈的悲愴、凄涼之感,沒有陽光照耀,大部分是被黑暗籠罩:沒有豐富色彩,大部分是暗黑語言。他使用著泥土、鉛、石頭、灰燼、鋼鐵、稻草等多種似乎被稱為垃圾的材料進行著創作。通過在他的巨幅繪畫創作表面上添加各種他喜歡的材料,在繪畫與雕塑中間,他發明了一個第三種空間,這也使他拓展了自己的創作空間。在2005年.他展出的一系列基于現代主義詩人赫列勃尼科夫(velimir chlebnikov,1885-1922)鮮為人知的詩歌創作的作品。一些當代藝術家與基弗對歷史的碰觸相配合.他的作品也一直在強大的視覺效果和嚴謹的批判分析中保持平衡。

正是他獨特的風格,才會使他和他的作品極具吸引力,不光是視覺上的強大沖擊和誘惑效果,更重要的是,在靜止畫面或物體視覺沖擊的背后,能夠讓人陷入不斷的沉思,其中可能會有對浪漫的遐想,對戰爭的反思,對歷史的正視,對未來的憧憬,對人生的期待,甚至是對人性的思考,這些才是基弗獨特的創作手法和創作材料的真正意義所在。很多時候,即使是站在他色彩稍亮一些或者看似并不黑暗的作品,比如《古代的女子》、《星空隕落》這樣的作品面前,觀者還是會感覺到背后的凝重氣息。使用了照片、拼貼畫和手工縫制的連衣裙創作的《星空隕落》完成于1995年,整個作品,整體上給人以破碎、衰敗的視覺表現力。油然而生的是一種沮喪和挫敗感,這恰好就是戰后德國人民和整個國家的心理狀態,人們需要重新振作起來。

基弗的作品在配合歷史和實際,肩負起歷史使命和抒發情感的同時,也會表現出一種哲學意義和對未來的期待。納粹主義的失敗使得戰后的德國更為迫切地需要重樹民族的信心和歷史的圖像?;ピ谒淖髌防餄B透著對德意志的民族精神和浪漫主義傳統的重新挖掘,其中既包含了對于歷史的反思,也有對于日爾曼民粹主義式的光榮夢想的隱晦召喚。他以圣經、北歐神話、瓦格納的音樂和對納粹的解讀為主題,努力正視納粹時期的焦躁及德國的歷史、文化和神話,并且希望為德國理想主義療傷,助其復興。

鉛是基弗創作中經常選用的材料?;蛟S對于基弗來說,鉛不算得上是一種金屬,它有一種物質的實在感,就像煉金術一樣,鉛被他視為精神變化的一種象征。鉛,相對于金、銀而言,顯得鈍又暗,但他從1974年就開始使用鉛,并且成為了一種習慣。

基弗以鉛作為創作材料基礎創作了大量的作品,他會在鉛皮表面壓刻出車輪印、鞋印、劃痕、凹洞,形成一種肌理,再作畫。1990年,他完成了《和平》(Shulamith)系列的書的創作,這一系列的作品是在鉛皮的單頁上,裝訂成書。更早之前,也就是在1988年,他創作了《西伯利亞公主》(The Princessof siberia),還有2001年的《秘密生活》(TheSecret Life of Plants),都是基弗以鉛作為創作主要材料的典型作品。

《初始》(1985年)使用了鉛、木頭和丙烯進行創作。根據鉛的傳統屬性,鉛具有密集性和穩定性?;蛟S這也是他對整個國家或民族的最大期待,他借用鉛,不斷地將之放在作品中,接觸它,觀察它,表達它,展示它,而這種具有特殊材質和色彩的物質,對于基弗來說,真正想要表現的就是他對整個民族的最大期許。他渴望用繪畫來重新界定整個德國歷史與文化的發展。

基弗也善用鹽進行創作,1990年他創作了《羅德的妻子》(LotsWife),這幅高350em、寬410cm的巨幅畫作,使用了鉛皮、食鹽,用噴火器灼燒,又覆蓋上煙灰,經歷了多種材料和技法才得以完成。上下兩部分拼接而成的畫作《羅德的妻子》,上半部分采用鉛皮做基底,下半部分則是油畫和材料拼貼相結合的畫布。畫面描繪的是混沌的天空下,荒涼的土地上,伸向遠方的鐵軌,暗示了戰爭中被運送到集中營的猶太人。

展開的畫布上層層疊疊地覆蓋著各種材料和涂層,有皮膠形成的裂痕、暗淡的灰色和黑色顏料,有的是被涂滿的,有的則是流淌著的狀態,然后薄薄地覆蓋上一層煙灰,用火焰燒出的破洞,織物自然而松弛形成的褶皺,種種這些材料和技法結合而成,形成了一片荒涼的土地,它可能是勃蘭登堡或是德國邊境邊上隨便的一片荒地,燒焦的草地、交匯的軌道,以及這些廢棄鋼鐵形成的無限想象,畫面上的種種元素和符號都是基弗在關注的主題,也是戰爭的痕跡,更是人類應該銘記的災難。畫面的巨大和復雜的肌理使作品充滿了力量,給人以震撼的視覺沖擊力。同時又結合了抽象和具象、幻覺和物質性,有著豐富的象征意義。其作品無論創作手法還是呈現面貌均極具現代意境,但往往主題晦澀下富含明顯的詩意,飽含著一種充滿痛苦與追索意味的歷史使命感。

巨大的作品尺寸以及暗色的金屬、晦澀的主題,進發出一股強烈的歷史重量感,給人威脅和壓迫的直觀感受。盡管這些作品產生于特殊的年代和地點,但是同樣引出了許多普遍存在的問題?;撟鞯闹T多巨幅綜合材料作品,在這些作品的各個涂層中,包括基底層、繪畫層和實物拼貼環節都能發現大量的材料堆砌,仔細總結這些作品中的材料會發現基弗對于材料的運用大概可以分為三個層次:畫面中使用的材料的形狀、色彩和肌理即為第一層次,也就是對材料質感的運用;材料屬性以及其所蘊含的文化內容或歷史背景是第二層次,也就是材料的記憶作用:而基弗使用材料的意圖和此材料在接受心理上的深入就是第三層次,簡而言之就是心理作用,在最后這一層次中,物質感才是得到了真正的實現。在《占領》系列作品中,他化身為納粹式軍禮的符號參與到納粹主義勝利的狂歡中,納粹軍禮這一符號本身,就將人類心中根深蒂固的對意志的激越崇尚屬性,付諸成果斷而直接的身體語言,藝術家本身也承接著讓自己和民族的靈魂,退回到慘痛的歷史當中去的責任,直擊藏匿于人類心底的秘密。在巨型油畫《圣像破壞之爭》系列出現后,他也因為這類題材的特殊性被指控為新納粹主義分子。這部作品的題材源自中世紀的宗教運動,在長達百年的反對偶像崇拜的運動中,基督教分裂,猶太人、穆斯林以及大批的東正教徒被殺害,伴隨著文化藝術上的一場浩劫,宗教藝術被封殺,這其中也包括大規模的焚燒書籍。偶像本身就是一個自我偏摯的體現,偶像的樹立和破壞皆是充滿浩劫的戰爭,這一文化上的隱喻為基弗的作品增添了對心理層面上的映射。

基弗的作品一再提及納粹時期,然而,人們無法判斷他對納粹的真實態度。但是,不管他是批評還是同情納粹,不可否認,他是一個偉大的藝術家,他的作品證明了這一點?;サ淖髌焚x予德國的神話以歷史的光芒,非但沒有一國的狹隘,相反他對人類內在心靈層次的深刻揭示,如同對每個人做生物學上的解剖,在荒涼、陰霾世界中執著地自我追復。如果喜劇就是要把丑陋的東西拉近了給人看,那么悲劇就是要把美好的東西撕碎了給人看。但縱觀歷史,優秀的戲劇往往就是悲劇,悲劇才是真正會戳人心窩的,悲劇才是真正折射美麗讓人銘記的,有了悲傷,人們才會渴望希望與美好,期待歡喜與未來。安塞姆基弗用他的悲和真、信與愛,回顧了歷史的真實,展現了神話的魅力,也恰恰傳達了自己對國家、對未來的美好期許。

猜你喜歡
基弗德國繪畫
The Wolf and the Seven Little Goats
楚雨的詩
德國豹2號
淺談基弗藝術
基弗不在中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