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進行初中地理閱讀

2017-08-18 08:43李平輝
課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27期
關鍵詞:繪圖讀圖探究

李平輝

【摘 要】現代教學注重以學生為主體、因材施教。初中地理閱讀,要求學生都有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老師要因人而異,善于發現學生的不同習慣,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找出適合的閱讀方法,調動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習興趣。地理學習要在閱讀過程中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使思維變得更活躍,不斷提高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關鍵詞】地理教學 有效閱讀 教學實踐 學習效率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7-0244-02

地理教學要重視對學生的閱讀指導和培養。從當前的教學活動來看,初中地理閱讀方法和形式比較單一,還沒有成熟體系和正確的路子,學生沒有認識到地理閱讀帶給自己的收獲,而教師也沒有科學地指導學生進行地理閱讀。本文主要是對初中學生地理閱讀的現狀進行分析,了解學生地理閱讀的動向,指導學生進行科學地理閱讀,增強學習興趣。如何指導學生進行地理有效閱讀,提高閱讀效率,開闊視野,我認為要進行以下的課內、外有效閱讀方法嘗試:

一、課內閱讀方法

1、增加地理閱讀材料的可讀性、趣味性。多年來,我校按照市教育部門的要求,狠抓教育質量。為了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良好習慣,對學生的閱讀作問卷調查:結果是學生大部分喜歡地理課外書刊和地理教材中的閱讀材料,有70%以上的學生很喜歡地理閱讀。有了這樣良好閱讀基礎,我們就應該給學生提供可讀性的閱讀材料,如果教師提供的閱讀材料古板、陳舊,那是不適合學生閱讀口味的。那么學生不是喜歡閱讀,很可能就是討厭閱讀,對閱讀有一種沉重感,時間久了,也就失去了對閱讀的興趣,由此也會慢慢對地理產生一種厭倦,失去了原有的熱情。教師應該在備課的過程中注意搜集新穎獨特的閱讀資源,調動學生閱讀,變以前的老師命令、強迫閱讀為現在的希望閱讀,樂于閱讀,我要閱讀。

2、增加地理課堂的閱讀時間,把閱讀還給學生?,F在依舊存在一些老師從上課就成為課堂的主角,在課堂上填鴨式灌輸,經常是講到下課還沒講完,老感覺時間不夠用,恨不得一節課60分鐘,讓自己把該講的都講完。老師談不上給學生留閱讀時間,也不會去想怎樣讓學生閱讀,因為老師對學生的能力不放心,擔心讓學生自己閱讀毫無收獲,沒有效果。長期下去,學生不知道自己在課堂上該讀什么,不該讀什么,當然談不上在閱讀中體驗樂趣。我們要以學生為主體,不斷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要給學生閱讀的機會,而且要留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讓學生在閱讀中有所收獲,體驗到閱讀的成就感。

3、增加地理閱讀形式的多樣性和變化性。

在地理課堂上,應該采取多樣的閱讀形式。如果材料難度較大,需要探討分析,可以采取分小組合作閱讀探究,這樣便于學生深入細讀,剖析問題,達到閱讀的深度。如果閱讀材料注重說明一個現象、結果,事實比較明確,顯而易見,那就可以集體朗讀,這樣在朗讀的過程中學生明白感受到材料的現象即可。如果一段材料現象明確,那就一個學生朗讀,其他學生認真傾聽、感受,從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這樣能夠集中其他學生的注意力,把閱讀思維印象深入。對于大段或幾段文字的閱讀材料,可以分組閱讀,比如第1、3組閱讀第1段,第2、4組讀第2段。這樣,可以在不同組之間形成一種競爭意識,當對方組在閱讀時,本組也可以認真傾聽和領會。還有可以根據需要分成女、男生組閱讀,使閱讀的氛圍更加濃厚。多樣化的閱讀形式和富于變化的內容,可以吸引學生積極主動閱讀,長期堅持,課堂閱讀氣氛將日漸濃厚, 學生學習地理的熱情也就得到了提高。

4、通過多看圖、多畫圖,提高學生的讀圖能力。問卷調查發現有72.%的學生對自己的讀圖能力沒有信心,認為自己的讀圖能力馬馬虎虎;有68%的學生認為在考試中讀圖題是最難的??梢?,提高學生的讀圖能力是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要提高學生的讀圖能力,首先是在課堂中給學生創造看圖的機會和時間,其次是要給學生畫圖的機會,學生只有在自主看圖和繪圖的過程中,才能真正深刻領會和理解地圖的含義及內容,提高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并在心中形成地圖的影像,變害怕看地圖為喜歡看地圖。

二、課外閱讀建議

1、老師要給學生推薦一些有趣、生動的課外地理書刊。在問卷調查中,有接近一半的學生都選了課外地理書籍閱讀,學生通過閱讀課外地理書刊、科普書籍來提高閱讀能力。教師不應該把地理閱讀簡單的定義為課堂閱讀,應該重視學生在生活中進行地理閱讀的重要性,注意課堂的延續性,擴大閱讀的廣度。要針對學生的認知水平,在不同的時期或定期給學生推薦一些有趣的地理書刊,以供學生選擇和閱讀,滿足學生的閱讀興趣,學生課外閱讀興趣和能力的提高,是為地理課堂教學做好知識儲備和鋪墊,為地理閱讀和其他教學活動奠定基礎。

2、組織學生參加地理競賽,激勵學生擴大閱讀范圍。我校近年來一直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各種地理競賽,如每年組織八年級學生參加省地理知識競賽,每學期七、八年級最少都進行一次校內地理知識競賽。校內競賽的主要內容分為主觀題和客觀題,客觀題必須要進行圖文結合,分析相關地理資料和日常生活來找到答案,學生為了完成這些有趣的地理題目,就必須認真查找和閱讀各種地理資料,學生閱讀能力也會不斷提高。主觀題的內容對學生閱讀量的要求更大,要求學生寫一篇有給定主題的地理小論文,學生只有通過大量的閱讀和老師的指導,有了一定的閱讀感悟,然后有感而發,寫出質量較高的小論文,這也是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體現,更重要的是提高地理知識水平。

3、通過課堂探究活動,調動學生課前有目的的閱讀。課堂上設計和組織一些學生喜歡,感興趣的地理探究活動,無疑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發揮學生課堂主體作用的關鍵。為了使課堂探究活動開展得扎實有效,活動進行的深入全面,教師要在課前把下次上課探究活動的題目告訴學生,學生都想在課堂上發言、討論,表現自我的機會,就會在課前利用網絡、書刊等途徑來閱讀和了解相關的知識來充實自己。比如在課堂上開展一種非常有趣的地理探究活動,學生為了展示自我,并得到老師的贊揚和贏得同學們的羨慕目光,都在課前做了大量的閱讀和材料搜集。通過這種探究活動,學生的閱讀興趣增強了,閱讀能力上升了。本學期,我在課堂上根據課時內容的特點設計了多次課堂探究活動,效果很好,大多數學生積極參與,興致盎然。

4、利用暑假、寒假等節假日,給學生布置讀圖、繪圖等探究作業,提高學生讀圖能力。學生讀圖、繪圖能力的提高,對學生學習地理而言是一個飛躍,但是要提高學生的讀圖、繪圖能力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我們可以利用假日給學生布置一些結合生活實際或聯系祖國、家鄉的讀圖、繪圖探究作業,既可以提高學生自主讀圖、繪圖的能力,也避免了一些文字性的作業過多,給學生造成的單調、枯燥感,使學生感受到動手作圖的樂趣。我在去年寒假期間給學生布置了一道選做作業,“請閱讀中國省級行政區劃圖,在寒假時繪制出來”。開學后,仔細看了學生繪制的中國行政區劃圖,學生們都能按時上交,雖然作業品質參差不齊,但是每個班都出現了不少繪制美觀,地圖要素完整,形象準確的地圖作品??梢?,只要教師科學的給學生布置讀圖、繪圖作業,學生的讀圖、繪圖能力是會不斷提高的,而普遍害怕讀圖題的現象也會慢慢消失。

通過地理閱讀教學實踐,學生既深化了對課本知識的理解,擴大知識面,又提高了運用知識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發展了學生的課內課外閱讀能力、讀圖繪圖能力,激發了學生對地理閱讀學習的熱情,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教師要轉變教學理念,致力于改革課堂教學,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把課堂還給學生。地理閱讀教學,只要善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發學生的智力因素與思維,活躍課堂氣氛,引導學生去探究,培養學生的綜合分析和動手動腦能力,就能提高對地理閱讀的興趣和課堂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李賢洋.如何培養學生地理閱讀方法[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08(S1):61.

[2]劉明維.談培養學生地理閱讀能力[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07(3):78.

[3]趙翠玲. 淺談地理閱讀活動教學 《地理教學》

猜你喜歡
繪圖讀圖探究
設問引導探究
叮咚鳥
一類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讀圖
讀圖
讀圖
讀圖
繪圖機器人
編輯部的故事
新聞浮世繪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