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例談“系統論思想”在高中生物學復習中的再滲透

2017-08-20 03:02許友超
生物學教學 2017年8期
關鍵詞:系統論高三整體

許友超

(福建省羅源第一中學 350600)

美籍奧地利理論生物學家L.V.貝塔朗菲(L.Von.Bertalanffy)提出“把生命看成是一個具有高度自主性,又與外界交換物質和能量的開放系統,強調生命的整體性、相關性、動態過程性、能動性和組織等級性”的一般系統論觀點。也就是生命系統的整體、關聯、動態和有序性的觀點。系統論的思想也是高中生物教材知識體系建構的重要理論基礎之一,在必修Ⅰ中的表現尤為明顯,有很多的標題就直接是“系統的… …”。但在學習知識時,常常過于強調局部以至于使學生忽略了局部間的聯系以及它們形成整體的特征。所以,高三的復習教學任務就需要把高一、高二模塊教學中分割的知識進一步整合,回歸生命系統,構建學生生命系統的知識網絡框架,以利于學生掌握知識,提升解題能力,發展思維能力。 下面主要從系統的整體性、相關聯性、動態性等方面例談系統論思想在高中生物學復習中的再滲透。

1 系統的整體性

系統是指多個相互作用、相互依賴的要素有規律而形成的整體,整體性是系統的基本屬性之一?!罢w大于部分之和”是系統科學的核心思想。因為系統需要從其要素、層次、各要素間的關系等方面來揭示其整體特征,所以不能把系統簡單地等同于要素的機械堆積。系統的各要素間相互聯系、相互作用形成的特定結構才能體現出系統的整體性。

高三生物復習就需要把相對零散的知識點,整合到生命系統的整體中,從生命系統的層面解決問題。例如,細胞的復習不僅需要將組成細胞的元素、物質、各種結構等回歸到細胞的整體,也需要引導學生回顧中學階段所學的各種細胞的功能及其組成的組織、器官等在整個個體中的作用。讓各種細胞回歸到個體,不僅需要從微觀到宏觀體現局部與整體間的關系,也需要宏觀到微觀的整體把握。如肌細胞主要是由C、H、O、N、P、S等二十多種常見元素組成的,這些元素組成了各種有機物和無機物,進而形成各種細胞結構;神經細胞、淋巴細胞甚至葉肉細胞、真菌、細菌等細胞都相似。細胞中的各種組分各司其職,按照一定的規律結合,才形成一個細胞的有機整體,如果細胞的結構遭到破壞,或者人為的把細胞的各種成分機械放在一起,細胞都無法實現其功能。包括細胞代謝中涉及到的細胞呼吸、光合作用等,把相關的知識整合到細胞的整體上,在一個細胞中講解相關的知識,會比單獨講解更容易讓學生理解、記憶。

2 系統的有機關聯性

系統是由各要素組成的,但系統通常還具有要素所不具有的特征。系統所遵循的規律既不同于要素所遵循的規律,也不是要素所遵循的規律的總和。但系統是由各要素組成,系統的規律、特征等也必定要通過要素之間的關系體現出來。這就要求在復習時,把相關聯的各塊知識整合到一個系統的整體中,不僅需要打破原有章節、模塊的限制,甚至學科間的聯系都是必要的。

例如,在蛋白質的復習中,可讓學生回憶高中階段學習過的各種蛋白質并寫出來,然后再回到蛋白質的組成、結構、功能及它與核酸的關系等的復習,初步構建一個以蛋白質為核心的知識網絡系統(圖1);并進一步聯系到蛋白質與酶、激素、神經遞質等幾種物質之間的關系,最后再讓學生在此基礎上,結合學生自身的情況,對相關聯的其他知識進一步補充。通過這樣的方法,引領學生對高中所學的蛋白質的相關知識進行全面的復習,效果較為良好。

圖1 以蛋白質為核心的知識網絡

3 系統的動態性

系統各要素間的有機關聯不是靜態的而是動態的:

①系統各要素的結構狀況都是會隨時間而變化的;②生命系統是一個開放的系統,必然與外部環境存在著物質、能量和信息的交換。動態是開放系統的必然表現。

在高三的復習過程中,需要把原先靜態呈現的知識動起來,還原生命的本身,如細胞分裂、穩態的調節等知識都在強調動態的變化。在高三復習后期,可通過講種子植物的生活史來復習高中生物學相關知識。通過板畫種子成長成一棵植株的過程圖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直觀地了解系統本身存在萌芽、發展、成熟、衰退各個階段,并直接在圖上構建知識網絡。將細胞呼吸、光合作用、物質和能量的變化,細胞分裂和分化、植物激素、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流動物質循環等知識在圖中逐漸展開,讓學生在課堂上感受生命的氣息,生命系統的魅力。通過平時教學中這種思想的滲透,讓動態的觀察、分析事物的思想深入學生內心。

猜你喜歡
系統論高三整體
新興權利保護中利益合法性判定的動態系統論
基于系統論SPO模型的導管相關血流感染干預實踐
歌曲寫作的整體構思及創新路徑分析
關注整體化繁為簡
高三·共鳴篇
設而不求整體代換
高三后期如何做到有效復習
2016年第20屆系統論,控制和計算國際會議
改革需要整體推進
我把高三寫成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