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作業成本法的應用及存在的問題

2017-08-21 13:56黃程蘭子
大經貿 2017年7期
關鍵詞:作業成本法問題應用

【摘 要】 隨著現代管理技術和會計理論的不斷發展,企業內部成本的分配和控制也逐漸孕育出了許多新方法,作業成本法作為其中之一,得到了眾多關注。本文在將作業成本法與傳統成本法比較的基礎上,簡要分析了作業成本法的應用及其存在的問題。

【關鍵詞】 作業成本法 應用 問題 成本分配

一、前言

成本的分配是企業計算對象化成本的前提,它不僅直接影響著企業各個產品和服務的價值,而且為企業對運行過程和經營工作進行績效考評提供重要的基礎。由于產品成本具有復雜性,簡單地使用傳統成本法分配成本已經不能適應當代許多先進行業的需求。作業成本法雖然較為繁瑣,卻是從源頭的企業資源使用開始一步步分析成本流轉的。為了讓核算方法更加貼合企業生產特點和實際經營需要,我們有必要去深入認識和學習作業成本法,以便企業應用新方法來加強內部控制、優化資源配置、改善經營狀況,從而提升企業的競爭力。

二、作業成本法概述

會計管理人員一般將作業成本法也稱為ABC成本法,從20世紀中后期開始,它就在西方國家得到了較好的研究和發展。應用作業成本法時,首先要明確企業擁有的資源,依據各個經營工作的資源使用狀況劃分多個作業中心,在根據資源動因將成本分配入各個作業中心后,還要再按照各個產品的作業消耗情況,將成本從作業中心分配進指定的產品對象中。

作業是成本的核心,從產品最初的研發設計到最終產成品的出售,它一直都貫穿于企業生產經營過程的始終。一個界限比較明確的工作即可認定為一個作業,每個作業就像是一個重要的成本中轉站,所有被利用的分散資源都會在這里進行一個中途的歸集,通過這個中轉站我們能更加清楚地知道到企業一個總生產過程中究竟有哪些任務,具體分析各個工作的成本耗費狀況。在充分了解經營狀況之后,我們才能將焦點轉向對成本進行有效控制的問題上,根據實際情況評價各個部分的工作效率,從而做出合理的督促和改進。

三、作業成本法與傳統成本法的比較

一般而言,產品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直接費用不需要具體分配,直接計入各自的產品對象中即可——這一點作業成本法和傳統成本法是相同的,兩者的區別主要在于對制造費用等間接費用的分配方法。

在使用作業成本法時要重點關注成本動因,即成本分配的依據。它的動因包括資源動因和作業動因兩個,因而分配的過程簡化來說也有兩個步驟:成本先從資源流轉到各個作業中,再從作業流轉到需要最終計算價值的產品對象中。而傳統成本法雖然在分配成本時也有較為合理的依據,但一般僅僅是通過考慮各個產品的生產機器工作時長、產品產量等比例作為依據,從而將材料、人工等費用轉移到特定產品上的分配工作一步到位。

由于兩者操作過程的不同,直接導致了作業成本法計算出的數字比傳統成本法更為準確和細致,便于進行工作人員的責任分配和獎懲處置。另一方面,了解不同流程的大致成本能為成本控制提供良好的條件,有助于產品開發、生產的選擇以及工作效率的提高。

雖然作業成本法是在傳統成本法的基礎上逐步發展出來的,但受到客觀因素的影響,傳統成本法不可能完全被作業成本法替代。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傳統成本法和作業成本法各有優劣。作業成本法雖然優勢明顯,但其可靠的成果必須要求企業有能力支撐起一個繁瑣高效的成本核算和分配的系統,否則會對企業產生較大的壓力,而傳統成本法相對而言則易于理解、使用簡單。所以在選擇成本分配方法的過程中,必須堅持遵循成本效益原則,對成本管理要求高、生產工藝較為復雜且發展較好的新興企業可以采用作業成本法,對于業務流程簡單、控制需求不高的一般小型企業,則適合采用傳統成本法。

四、實際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一)傳統成本法仍為主流

雖然近年來我國經濟發展迅速,企業的生產力也有所提高,但除了部分高新技術產業,大部分企業仍然以勞動力為中心,技術工藝水平和機械化程度尚沒有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因此傳統成本法仍然占據主要地位。在日常繁瑣的經營過程中,基層業務人員的工作內容相互之間有所交叉,管理人員也許不會給所有作業定下清楚明晰的界限,會計人員也可能不擅長分析兩個成本動因來分配成本。傳統工作模式下的觀念的根深蒂固,就難免容易影響會計核算體系的革新,抑制新生理念的進一步發展,企業員工也難以對作業成本法有更深的接觸和理解。當然,我國在不斷推進科學技術和生產工業化的新進程,在社會發展潮流下,作業成本法等新的會計核算方法的深度發展只是需要一定的時間。

(二)對企業和人員的要求高

作業成本法是否能夠有效應用要求企業擁有高效的管理水平和高素質的管理人才。一方面,作業成本法的實現需要大量的數據采集和分析處理工作,純手工模式的會計核算方法顯然已經不能有效率地完成這項任務,因此整個工作流程必須依靠電算化技術,在此基礎上建立一套完整的信息管理控制系統,這就要求企業擁有對內部工作的良好控制能力和充足的管理資金;另一方面,成本分配的過程也是各個部門相互合作和溝通的過程,不僅是管理人員之間要進行觀念的統一和工作上的職責分工,會計人員和基層職工也要進行業務上的合理協調;此外,作業成本法的整個應用過程并非是完全客觀正確的,在作業中心的分割、成本動因的選擇等問題上往往需要會計人員的專業素養和主觀判斷,帶有主觀性質的結果難免會與實際情況產生一些偏差。而對于我國中小企業而言,大多難以達到符合作業成本法的基礎適用條件。

(三)推廣困難

在現實中推廣作業成本法的阻礙主要有兩個方面。就外部環境來說,生產技術水平和工業水平尚未發展完善,大部分行業的傳統會計理念也較為濃厚,作業成本法相關的會計規章制度也沒有得到足夠的完善,如果企業選用作業成本法,可能會難以實現經營業績上的橫向對比;就內部因素來說,作業成本法對企業本身的實力要求較高,且一旦改變成本分配模式,對經營成果的縱向對比分析會產生一定的影響。

【參考文獻】

[1] 張雪嬌.作業成本法在中小企業的應用研究[J].商業經濟,2016(12).

作者簡介:黃程蘭子(1996—11月—12日) 女,漢族,浙江衢州人,長安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2014級本科生,研究方向:會計。

猜你喜歡
作業成本法問題應用
新經濟時代下管理會計的應用案例探索與啟示
作業成本法在酒店業成本核算中的應用研究
演員出“問題”,電影怎么辦(聊天室)
韓媒稱中俄冷對朝鮮“問題”貨船
“問題”干部“回爐”再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