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你們這些無感的人說說,有感的生活是何等的重要

2017-08-22 05:32袁岳
東方企業家 2017年7期
關鍵詞:無感動機決策

袁岳

什么是無感?就是不愛吃而去吃了,不愛玩而去玩了,不喜歡的專業上了四年,沒偏好的研究生考了,沒有了解的工作去做了,沒有愛的人去婚了。說實話,當我這么說的時候,太多的人就在這樣的狀態里活著,并且持續無感,無感到不知道自己是誰,不知道為何結婚,也不知道為何去學,更不知道要做啥工作,還不知道為啥創業,甚至不知道為何去山呼萬歲。

無感者往往在無感,或者從眾,又或者“看看人家”的氛圍中長大,然后無感者始終困惑于為何自己沒有愛好,更沒有沉迷,人生似乎在世界的表面飄蕩,無法深入到一米以下。

無感大半來自被安排。被父母安排學校、專業、業余班、要和哪個小朋友為伍,乃至于情感、職業、是否回鄉、是否聽從父母關于門當戶對的婚姻的勸導。被安排的結果就是行動的理由不是自己的動機,而自己的動機在長期的被安排中淡化消逝與衰竭,甚至不再有起碼的自信與行動發起能力。在長期的被安排中,別人的感覺,或者你所不了解的誰的感覺,成了你的生活軌跡的設定依據,因此你自己的感覺被排擠了,消除了。那些以為為自己孩子好的家長與朋友,用資源與好心安排了孩子的很多事情,卻不知道不知不覺中你消滅了他活生生的感知能力與決策意愿,他成了一個意志力不能者,一個無感而活的人,最甚者如同行尸走肉。

直到某個時候,你面對了一個考驗,比如投資人問你為何一定要做這個項目,你回答:“因為人家也做”?如果面試官問你,你為何來應聘,你回答:“因為人家都說這里好”?如果你的相親對象問你,“為何要和我來往”,難道你說:“我媽覺得你還行”?如果你去一個地方推銷你所在的公司的產品,消費者問你你們家的產品到底如何?難道你只是說:“我老板說的這個產品好”?我們經歷過萬事萬物,如果你自己都沒有感覺,便很難讓別人對它有感覺。換言之,不能感動自己的東西,又如何能感動他人?

“有感”無比重要,那是基于自己的生動動機而形成的獨立決策,這些決策或周全或臨時,但都充滿個人特性。這樣一來,你的思想與你的行動便帶有了自己鮮明,或還不錯的烙印與色彩,漸漸地,你在周圍人群中、用自己的行動方式、以自己的行動結果開始定義并塑造出不同的自我存在感。

是的,這個世界還是有很多無感的人,但是你想做那個只能“看看人家”,讓自己喪失存在感的人,還是做一個讓人家看看你,繼而用自己的存在感主導他人的人,又或者是做一個不僅自己有存在感,還能鼓舞并帶領更多人“有感”地活著的人呢?我們都可以選擇,而我選擇有感,也期待你有感。

猜你喜歡
無感動機決策
動機比能力重要
鍛煉動機對高校大學生體育課程參與積極性的影響
四大行紛紛推出無感支付產品
做決策也有最佳時間段
決策大數據
諸葛亮隆中決策
“無感”支付?與手機說“拜拜”!
無感蒸發
消費者購買動機分析
兇手的動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