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轉變思路,實施全民健康管理

2017-08-26 19:56崔靖芳
民生周刊 2017年16期
關鍵詞:康養長壽全民

崔靖芳

8月16日上午,在中國健康管理協會會議室里,《民生周刊》記者見到了精神矍鑠的郭渝成少將。

在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301醫院)副院長期間,郭渝成經手的最后一件大事是建設醫院新門診大樓。

當時,令她感到吃驚的是:盡管門診樓安裝了166部電梯,但前來看病的患者還是排起了長龍。這個現象讓她敏銳地察覺到,如果不抓好健康管理,不有效預防疾病的發生,病人只能越來越多。

2015年年底,由解放軍301醫院發起,囊括了全國400多家優質醫院的中國健康管理協會在北京成立,郭渝成出任中國健康管理協會首任會長。

郭渝成本是一位著名的心內科醫生。她常常感慨,防病于未然才是“上醫”,治病于已發只是“下醫”,與其在醫院里等待病人上門,何不增強人們的健康意識,讓大家不生病、少生病呢?

如今,人們追求健康生活的意愿越來越強烈,健康意識業已深入人心。正因如此,涵蓋養老、養生、醫療、文化、體育、旅游等諸多業態的康養產業引起了高度重視,開始遍地開花。

那么,發展康養產業的重要意義是什么?如何轉變思想,拓寬康養產業的發展之路?康養產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又將如何?為此,《民生周刊》記者專訪了中國健康管理協會會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原副院長郭渝成。

民生周刊:您認為,發展康養產業的重要意義是什么?

郭渝成:俗話說:“健康老齡化是幸福、多病老齡化是痛苦、殘疾老齡化是受罪、植物老齡化是災難?!蹦壳?,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已達2.22億,占總人口的16.1%。預計到2020年,將達到2.6億,2050年達到4.8億,屆時老齡化水平將達到30%以上。在2億多老人中,近1.5億為慢性病患者,而且多病于一身的很普遍。此外,還有4000萬失能老人。每年僅老人疾病治療費就超9000億元,占衛生費的40%以上,殘障照料費用超5000億元。我國人均預期壽命76.34歲,老人帶病生存期長達18年,而發達國家僅10年。這種“老而多病”“長壽不健康”的嚴峻局面,不僅拖累了子女、親友,一家人成天圍著老人轉,到處借錢,輪流值班,疲憊不堪,更談不上幸福;而且深刻地說明“未老先病”“未老先衰”的狀況相當嚴重,影響到社會的方方面面。

國家近年來全面持續的醫療衛生事業改革,雖然成績顯著,但是,“心理不健康、生理不健康、生活不健康、生產不健康、生態不健康”的問題仍然嚴重存在;“人口老齡化、疾病年輕化、醫療過度化、健康碎片化”的勢頭也未得到有效遏制。這就充分證明,開展全面性、全民性康養產業的極端重要性和其拯救生命的重大意義。

民生周刊:如何轉變思想,拓寬康養產業的發展之路?

郭渝成:可行的路徑,就是構建全面健康管理體系。美國從1929年即開始構建健康管理系統,人均壽命達78歲;50多年前,日本便將健康管理納入法制體系,人均壽命達78歲。301醫院的健康管理工作抓得比較實,也比較規范,形成了一套系統的流程,納入健康管理范圍的人均壽命是90.5歲。有專家計算過,在健康管理上花1元錢,看病就可以節省8元錢。我們現在需要的不僅是為病人服務的診斷治療系統,更需要的是為大眾服務的健康管理系統。我們必須要將有效的資源使用在更有效率的健康管理上,而不是僅僅消耗在疾病的治療上面。

實踐證明健康管理是極為實用而且有效的保障人民群眾健康的手段和方法。健康管理既不是簡單的健康體檢,也不是單純的疾病預防,而是對個體人群或全民健康進行全面監測分析評估,并對健康危險因素進行干預的全過程。只有構筑全民健康管理體系,才能讓醫生變為“上醫”。

民生周刊:“上醫”是指什么?那么,如何實施有效的健康管理呢?

郭渝成:防病于未然才是“上醫”。全民健康管理沒有信息化手段就是一句空話。如何盡可能多地尋找到人群的健康數據?政府擁有80%的數據,醫院掌握10%以上的數據,剩下的分散在社會各行業。要建立全民健康管理體系,必須由政府主導,開放數據,并提供政策支撐。當前要著重投資建設智慧家庭、智慧社區、智慧城市,構建遠程醫療手段,遠程醫療健康管理、遠程教育培訓網絡平臺,構建一組以物聯網、互聯網、無線網為載體的、無處不在、無時不在的健康管理全面覆蓋系統,構建以云計算、大數據、智能化為基礎的,集個體健康、信息收集、綜合健康評估和健康管理服務于一體的信息化管理系統。屆時,每個人都將擁有自己的私人健康醫生。

民生周刊:全面健康管理體系如何運作?誰來買單?

郭渝成:據權威專家預測,僅健康服務業市場總規模就達8萬億以上,很多企業都想涉足其中。保險公司、大型企業、藥業連鎖等社會優質資源,都可以參與到全民健康管理中來,聯合組建健康組織公益聯盟,取長補短,分工合作,共同打造全民健康管理的服務航母。依托全民健康管理體系,可以打造一批良性循環的健康服務產業集群,擴大內需,改變產業結構,增加數千萬人就業,讓經濟轉型升級。

民生周刊:全民健康管理與養老服務領域密切相關,您認為要如何在養老方面發力?

郭渝成:只有醫療、養老、保險三方面全面結合,深度融合,才能實現養老事業的健康發展。因此,為了實現全民健康管理,在養老領域先行實施,我們本著為國分憂、為老人造福、為子女盡孝、為健康添壽、為社會和諧的宗旨提出建設一個集人文化、生態化、信息化、國際化于一體的智慧長壽城。建設一個專替老人著想,專為老人設計,專賣老人商品,專供老人享受,集吃喝玩樂學游為一體的快樂長壽城。建設一個便捷化、保健化、舒適化,集養生、養老、養心、養病為一體的健康長壽城。使長壽城真正成為一個大家庭、大學校、大樂園、大農場、大康療的全國智能化養老示范基地。

民生周刊:“長壽城”這一理念是如何設計的?

郭渝成:初步設計有十大功能。

一是健康管理的示范基地。通過開展健康管理教育,簽署健康管理合約,采集規范健康信息,建立完整的健康檔案。開展健康風險評估,制定健康管理方案,實施健康動態跟蹤,實施健康個體干預,評價健康管理效果,構建醫院綠色通道,實現老年人的健康管理目標。

二是體制服務的保健基地。要做到醫療、保健、康復、生活體制化服務一條龍。中醫、西醫、心理、膳食綜合,綜合化調理一體化,吃住行醫便捷化一卡通。高齡老人病人、殘疾人無障礙化一路通。達到疾病能救治,大病能會診,小病能治療,新病能調理,未病能預防。

三是頤養天年的養生基地。開發適合老年人居住的、適應各類人員保健療養的、具有城市化功能和智能化人性化的田園樓區,樓區分為五個區,普通區、老齡區、高齡區、康復區、全護區。

四是長壽科學的研發基地。開展生物抗衰老研究,建立百歲老人基因庫,圍繞百歲工程從生命形成開始,開展長壽和抗衰老的科研及產品開發。爭取研究開發出長壽基因藥物和長壽養生的基本套路。

五是溫馨和諧的生活基地。在長壽城內建立新婚育兒宮、中華文化、世界宗教文化、養生體驗功能區,體育鍛煉、田園興趣、勞動基地等項目,并修建商業一條街,提供開展陪護、保安、飲食、家政等一條龍服務。

六是優秀文化的傳播基地。圍繞孝、壽、實、信、和五個方面,開展文化建設。包括古代二十四孝和當代道德模范廳,長壽文化博物館,傳統武術館,傳統養生飲食文化館,紅色經典和傳統文化的演示廳。

七是養老娛樂的教育基地。開設養生、詩詞、書畫、太極、音樂、舞蹈等適合老年人學習的課程。還要建立配套的中小學和幼兒園,讓需要照看孫子的老人既可安心休養,又能盡享天倫之樂。

八是療養休閑的旅游基地。結合中華長壽城建設所在地的文化旅游特色,集自然景觀的優勢加以提升和系列化,使之更加富有生氣和活力。使長壽城成為當地旅游景點,同時與國內外著名的旅游景區建立共享機制,互相交流。

九是老年商品的研發基地。在長壽城內建設具有全國影響的老年用品和高科技的保健產品研發銷售基地,引進國內外研發的老年用品,創建銀發商廈。爭取在全國各大城市開設中華長壽城銀發商廈連鎖店。

十是綠色食物的生產基地。開發各種有益長壽元素的產品,建立無公害蔬菜、糧食、肉食品、水果、茶葉等生產基地。建設綠色食品市場,專供長壽城居民食用,打造綠色食品,生物品牌。

總之,通過實施全民健康管理形成生老病死全歷程精細化管理,少青中老全人情階段化管理,春夏秋冬全天候治理化管理,吃喝玩樂全方位個性化管理。起居作息實施動態化管理。

民生周刊:您認為,康養產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將是怎樣的?

郭渝成:康養產業是一個朝陽產業,未來,一定大有可為,也一定會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新的增長點。

猜你喜歡
康養長壽全民
全民·愛·閱讀
閱讀使人更長壽
長壽還是短命
植物蛋白有助于長壽
康養太極:太極康養教學教研實踐創新初探
康養小鎮“康養+”發展模式探析
可持續全民醫保
笑能長壽,哭亦延年
森林康養地試點,可以先粗后細
全民環保是大勢所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