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鏟除傳銷“毒瘤”?

2017-08-26 23:03張兵
民生周刊 2017年16期
關鍵詞:毒瘤人員活動

張兵

23歲的東北大學畢業生李文星、25歲的內蒙古科技大學畢業生張超隕落慘劇尚沒被人遺忘,湖南長沙南方職業學院大二女生林華蓉的死因又被警方證實:“傳銷組織”猶如一個幽靈,“經濟邪教”仍在人們的視野中徘徊,所聽所聞幾乎都是悲劇。

好消息雖然來得遲,但是總比沒有強。不久前,工商總局、教育部、公安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四部門印發的《關于開展以“招聘、介紹工作”為名從事傳銷活動專項整治工作的通知》指出,對打著“創業、就業”的幌子,以“招聘”“介紹工作”為名,誘騙求職人員參加的各類傳銷組織,堅決鏟除。四部門決定開展為期三個月(8月15日—11月15日)的傳銷活動專項整治行動。

大學生為何成為了新的受害者群體?如何認定為傳銷?傳銷為何屢禁不止?如何鏟除傳銷毒瘤?

網絡傳銷

“我國目前法律只對傳銷的組織、領導者進行定罪處罰?!痹诮邮堋睹裆芸酚浾卟稍L時,北京市律師協會刑法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君永律師事務所李紅釗律師說,“構成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的,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5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罰金?!?/p>

李紅釗律師介紹,傳銷大約出現于改革開放后90年代。其形成和發展的根本原因則在于,參與成員快速獲得高額回報的利益欲望,高額回報和以成功就是有錢為誘餌,具有極大誘惑力。

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的《中國網絡傳銷調查報告》顯示,近年來,傳銷借力互聯網,已進一步發展成為互聯網傳銷。一些人打著“微商”“電商”“多層分銷”“消費投資”“愛心互助”等名義從事傳銷活動,越來越體現出高智商化的特點。上當受騙者中,不乏高學歷的年輕人。

與以往傳銷不同,新型傳銷普遍借助互聯網發展下線,傳播速度更快、傳播面更廣,甚至結合境外引進的新模式,危害更深、打擊難度更大。公安部數據表明,僅2016年全國公安機關立案偵辦的傳銷犯罪案件就高達2826起,同比上升19.1%。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認為,盡管新的傳銷模式多被套上不同的商業模式,隱蔽性變強,但本質是不變的——通過層層分銷機制,不依靠商品盈利,而是通過發展下線和向下壓貨來賺取利潤。

曹磊提醒,要想識別網絡傳銷,首先要看有無入門費,是否需要認購商品或交納費用取得加入資格或發展他人加入的資格,牟取非法利益。另外,有無拉人頭現象,是否需要發展他人成為自己的下線,并對發展的人員以其直接或間接滾動發展的人員數量為依據給付報酬,牟取非法利益。除此之外,還要看計酬方式,是否以直接或間接發展人員的銷售業績為依據計算報酬,牟取非法利益。如果符合以上特征,就有可能涉嫌傳銷。

“經濟邪教”

1998年國務院下發《關于禁止傳銷經營活動的通知》,2005年頒布《禁止傳銷條例》。2009年,刑法修正案(七)新增了“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從“通知”到“條例”,再到列入刑法,禁止傳銷的規格也一步步抬高,懲處力度上不斷加碼。

李紅釗律師解釋,構成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的4個要件為,一是行為主體是傳銷活動的組織、領導者,比如在傳銷活動中起發起、策劃、操縱作用的人員;承擔管理、協調等職責的人員可以認定為組織、領導者。二是以推銷商品、提供服務等經營活動為名,要求參加者以交納費用或者購買商品、服務等方式獲得加入資格。三是按照一定的順序組成層級,直接或者間接以發展人員的數量作為計酬或者返利的依據,其組織內部參與傳銷活動人員應當在30人以上且層級在3級以上。四是引誘、脅迫參加者繼續發展他人參加,騙取財物。

2010年頒布施行的《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二)》第78條規定,涉嫌組織、領導的傳銷活動人員在30人以上且層級在3級以上,應予立案追訴。但是,在人數方面采取化整為零的方法,犯罪分子的犯罪行為就難以被認定。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董邦俊認為,傳銷活動屢禁不止、屢打不絕的主要原因是,當前我國市場發展不規范,經營行為監管不到位,網絡經營信息發布與網上經營活動處于脫管狀態。組織者利用這些漏洞實施傳銷行為,如民間互助理財、特許加盟經營、原始股基金等。各部門在打擊傳銷犯罪中各自為政,尚未形成有效合作機制。

媒體評論員劉戈認為,傳銷組織屢禁不絕的深刻背景是,市場經濟下不少人想一夜致富的心態,社會上濃重的財富至上氛圍是其土壤。傳銷團伙的運行狀態、組織模式已經近乎邪教組織。

“原因很簡單,違法犯罪成本偏低?!敝磦麂N人士李旭透露,按照現行法律規定,對參與傳銷的人多以批評教育和遣散為主。這根本解決不了問題。傳銷人員既是受害者,同樣也會成為加害者。因此,對于參與傳銷者,應給予一定的刑事處罰,比如首犯可以教育,但第二次被發現,應作為屢犯將其列入誠信黑名單,并給予一定的刑事處罰。

“天上不會掉餡餅”

目前,大學生成為傳銷受害者已是事實,很多傳銷組織者就是利用了大學生普遍存在求職心切、心理較為脆弱、對于物質誘惑難以抗拒,個別人存在一夜暴富的心態,同時社會經驗嚴重缺乏等弱點。另外,目前網絡傳銷發展迅速,而大學生正是互聯網應用的主力軍,更容易接觸到這類“騙局”。

根據中國裁判文書網“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一審判決結果統計顯示,從2014年至今,全國各級法院共判決該項罪名案件2772起,其中2016年最多,達到893起。就地域分布來看,東部、南部省份“組織、領導傳銷活動”案例明顯高于全國其他地區,其中江蘇、安徽、廣西最多,分別達330起、315起和232起。

“我們需要重新認識傳銷的巨大危害性,加大對傳銷組織創立者和骨干的偵查力度,在罪行認定上從嚴,從根子上破壞傳銷組織體系?!眲⒏暾f。

“按下葫蘆浮起瓢”,很多傳銷組織將其活動與國家政策、領導人講話和地方經濟發展綁在一起,貌似響應國家政策的投資項目、捏造的高額回報率,以及傳銷分子的洗腦式灌輸,讓許多不明真相的人聞之心動,趨之若鶩。傳銷江湖甚至有著“南派”“北派”兩大門派的說法,與“南派”主要靠忽悠、來去自由的做法比,傳銷界的“北派”更依賴群居軟禁狀態下,對受害人施以洗腦,天天逼要錢款。

取得一致共識的是,打擊傳銷不應僅僅是公安系統的任務,而應該成為全社會的系統工程,有待各部門相互配合,跟隨形勢不斷創新監管方法。

猜你喜歡
毒瘤人員活動
“六小”活動
“活動隨手拍”
行動不便者,也要多活動
讓刑滿釋放人員找到家的感覺
暴力 親密關系中的致命毒瘤
三八節,省婦聯推出十大系列活動
不得與工會組織任職期內人員解除勞動合同
ISIS的毒瘤
急救人員已身心俱疲
第十一部分 會計組織機構和人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