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青海省大通縣公益林管理的探討

2017-09-01 11:05楊繼秀
中國綠色畫報 2017年8期
關鍵詞:管理探討公益林青海省

楊繼秀

【摘要】:強化公益林管理,保證森林資源安全,有利于改善生態環境。文中筆者結合生態公益林管理工作實踐,對大通縣公益林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對策,希望能夠進一步促進我縣公益林的保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進程。

【關鍵詞】:青海??;大通縣;公益林;管理探討

【前言】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地處青海省東部農業區北部,屬省會西寧市轄縣,全縣總面積3090平方公里,轄22個鄉、6個鎮。海拔2280-4622米,年均氣溫5.5度,年降水量450-800毫米,年內無霜期100-120天左右??h境東西最長95公里,南北最寬85公里,圖形呈桑葉狀,總面積3090平方公里。境內山巒起伏,溝壑縱橫,地形復雜,山區和丘陵地占總面積的94%。整個地勢西北高,東南低,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冬長冷而干燥,夏短涼而濕潤,屬半干旱,半濕潤兩性氣候。

大通縣公益林面積非常大,公益林面積為79333.3公頃,占全縣土地總面積的29.91%。公益林在美麗大通建設中有著重要的作用,管理好大通縣公益林,對大通縣森林資源的保護和大通縣林業事業發展具有重要的特殊作用。

1、 大通縣公益林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1.1缺少專門的管理部門

當前,雖然大通縣的管理部門中設置了公益林的管理部門,但并非為專職公益林管理部門機構,都是由林政資源部門兼管。目前的管理人員大部分也不是專職人員。大通縣的這種現狀給公益林的管理副作用巨大,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工作人員統籌兼顧困難,事實上,地方行政部門由于事物繁多,兼職工作很難兼顧工作的方方面面;缺乏專職管理,管理的力度和監督的力度還不夠,也無法充分考核。

1.2 補償標準亟待提高

我國的國家公益林補償標準過低。多年來,未曾有增長,然而我國目前的各種肥料、勞動力價格飛漲,經費一直停滯,對公益林的補償支持力度顯然不夠。自然無法充分調動林權所有者參與生態公益林建設和保護的積極性,從而制約了生態公益林管理工作的開展。

1.3 管理制度尚待完善

國家實施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制度是保護生態環境、促進生態建設的一項重大舉措。按照《森林法》要求,青海省亦建立了省級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制度,這項制度將長期存在并不斷完善和發展。各地根據國家的文件要求,結合本地實際進行著積極的探索,不斷將生態公益林建設、保護管理工作向前推進,但在實際工作中發現,雖然《森林法》對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制度有提及,但缺少對這項制度的詳細闡述,這就造成一些工作在執行中缺少法律依據。

1.4 生態公益林管理部門工作經費不足

依據《國家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管理辦法》規定,各級林業主管部門在開展生態公益林管理工作過程中所發生的工作經費列入同級財政預算,不得占用補償資金。但事實上,從工作實際情況來看,縣財政真正將公益林管理工作的工作經費列入財政預算甚少,工作經費短缺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生態公益林管理工作的開展。

1.5 管護隊伍整體素質不高

大通縣為做好公益林建設、保護管理工作,不斷擴大公益林管理隊伍建設,從社會上聘用了多名護林員,與每名護林員鑒定了管護協議,落實了管護責任。這樣一支管護隊伍的素質水平高低將直接影響到公益林管護效果。目前,我縣的公益林管理方面存在護林員總體素質不很高,管理難度大等諸多問題??梢哉f,提高管護隊伍管理水平是一項急迫的任務。

2、 如何推進大通縣公益林管理工作

2.1 設立專職機構,提高管理隊伍質量

縣林業主管部門領導應該充分認識到生態公益林保護工作的重要意義,設立生態公益林管理機構,并將公益林管理機構的人員及工作經費列入到財政預算中,形成生態公益林管理工作有專職機構管理、專人負責、資金保障到位的良好局面??h林業主管部門也要將這項工作納入到年終績效考核、評優工作中。

同時,繼續認真貫徹和執行省有關專職護林員聘用的要求,在專職護林員選拔過程中做到公開、透明,實行民主推薦和考核制度,將責任心及工作能力強的人員充實到護林員隊伍中來;做好護林員的培訓、日常管理和定期評價工作,實行末位淘汰制度,增加護林隊伍的危機感、緊迫感,從而保證護林隊伍的活力,保證護林質量。

2.2 多渠道籌措資金,提高補償標準

目前我縣的公益林管理中存在補償金未直接發放到農戶手中、群眾知情權少等實際情況。為打破這種局面,積極研究新的補償機制,努力不斷提高公益林的補償標準,充分調動林權所有者參與到生態公益林建設中來。結合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工作成效,將公益林以戶為單位核發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補償基金采取“一折通”方式予以兌付。此外,還可以尋求其他各種有效途徑,例如生態公益林的一項重要功能就是水源涵養功能,縣政府可以通過建立水資源補償基金制度,用于提高公益林補償標準。

2.3 健全管理制度,加強宣傳工作

事實上,健全管理制度和加強宣傳工作是我國做好任何行業的通用法則。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加大了依法治國和依法行政工作力度。當前,大通縣的公益林管理工作同樣需要健全管理制度并加強宣傳工作。筆者認為做好生態公益林立法工作,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1)借鑒其他林業管理的成功經驗,在其他林業管理的成功經驗中擇其可通用的管理制度引用到大通縣的公益林管理當中。(2)健全公益林管理的相關管理制度。健全管理制度可以使生態公益林管理工作走向法治軌道,使管理人員做到依法行政,促進公益林建設和保護工作的發展。(3)省級林業主管部門應配合政府法治辦積極開展立法調研工作,將生態公益林的區劃管理、建設與保護管理、機構設置、責任等方面以法律條文的形式加以規范和明確。(4)公益林的宣傳保護工作,可以利用各種媒體形式以及走訪的形式進行宣傳工作。通過宣傳教育,可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思想認識水平,使全縣達成管理保護生態公益林的共識,從而形成齊心協力、同心同德、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促進公益林生態效益補償和管護工作的順利進行。

2.4 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建設公益林信息管理系統

應當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建立公益林的動態信息管理系統,利用廣域網和局域網相結合的方式,及時掌握自身公益林的動態信息、國家政策、地區政策、人員管理等信息,為更好地完成管護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才旦,董得紅.青海林業發展區劃體系探討[J].中國科技博覽,2015(27):179-180.

[2]祁順蓮.淺談青海林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J].吉林農業:學術版,2014(7):182.endprint

猜你喜歡
管理探討公益林青海省
青海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開幕
龍泉七成公益林實現信息化管理
圖說:2019 青海省政府工作報告
淺談關于我國公益林管理的初步思考
國家級重點公益林管理現狀與發展對策研究
讓公益林保護利用有法可依
大數據背景下的商業銀行個人客戶關系管理探討
新目標英語九年級Unit?。保祮卧R中考鏈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