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媒體在博物館中的應用研究

2017-09-02 02:27彭冬然
美與時代·城市版 2017年7期
關鍵詞:古建故宮虛擬現實

彭冬然

隨著社會科技的發展,新媒體作為一種新的信息傳播媒介,為博物館展示、推廣和發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首先,何為新媒體。我們把新媒體拆分開來似乎就好理解了很多,首先是新,相較于傳統的,新的一種形式,媒體——傳播媒介。那么新媒體從字面上來看就是相較于傳統媒體而言,發展起來的一種新的媒體形態,是以新的技術為支撐出現的媒體形態。新傳媒產業聯盟秘書長王斌說:“新媒體是以數字信息技術為基礎,以互動傳播為特點、具有創新形態的媒體?!?/p>

隨著科技的發展,新媒體受到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新媒體在博物館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首先,在展陳展示方面,新媒體的形式為博物館的展示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從前,博物館只能走進去,通過實物展示和文字說明、照片、視頻手段展示給觀眾一種相對靜態的感官。而現在的展示手段更為豐富了。例如,在滄州博物館雜技展廳將天橋藝人賣藝的場景運用聲光電媒體藝術展示給觀眾,使得觀眾更直觀地體驗到展品的用途及天橋藝人的賣藝形式:大運河展廳體驗項目,運用模擬開船的技術,將古人在大運河開船的感受以及大運河滄州段氣候、地貌等展示給觀眾。

另外,在展示手段上,越來越多的博物館開設了虛擬博物館(數字博物館),運用虛擬現實的技術、三維圖形圖像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立體顯示系統、互動娛樂技術、特種視效技術,將現實存在的實體博物館以三維立體的方式完整呈現于網絡及多媒體平臺上。將傳統博物館數字化,實現三維數字存檔。對于觀眾來說,使觀眾擺脫了地域限制,不管是當地居民還是外地觀眾亦或者是國外友人,可以讓觀眾足不出戶就能參觀到博物館,通過技術的發展,還可以實現VR技術模擬真實參觀,實現電子化的邊走邊看,并且配合多媒體音效和解說,使觀眾更深入地了解博物館,并且可以讓觀眾近距離360度觀察展品細節,不受展柜等遮擋物的限制。

或者基于保護古建的目的,很多時候,觀眾只能在外圍參觀古建的內景,并且受到光線及距離的限制,室內陳列往往看不清楚,現在結合VR技術,將古建用數字化的形式展示給觀眾,例如故宮博物院出品的《天子的宮殿》系列大型虛擬現實作品,帶領觀眾在世紀展覽中無法進入的宮殿建筑中暢游,讓觀眾零距離觀賞宮殿內部陳設,結合語音導覽,讓觀眾更了解故宮的同時又保護了古跡不被損傷。

對于博物館來說,虛擬現實技術可以數字化記錄文物的現實狀態,跟蹤監測文物受損程度,預先模擬修復過程,從而避免了直接修復帶來的不必要的文物損傷。同時這些高精度數據可以保存起來,以便日后進行更精密的研究工作。

隨著虛擬現實技術的發展,虛擬現實技術為觀眾提供的感官體驗越來豐富,以及它在博物館界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和深入,使得它可以更好地發揮博物館的社會功能和教育功能。

在博物館的傳播方面,新媒體技術的應用為博物館的發展提供了更多的機會,讓更多的人關注博物館,了解博物館。

在人們的印象中,博物館是嚴肅的、莊重的,但是現在博物館更多的是承擔著文化服務的功能,宣傳和交互就顯得無為重要。近幾年,各大博物館為了這兩點也做出了很多的探索。例如故宮博物館推出了各種搞笑、活潑的文創產品,并組建數字產品研發團隊,推出了《韓熙載夜宴圖》《胤禛美人圖》《皇帝的一天》等多種APP,寓教于樂,使故宮博物館成為博物館圈里當之無愧的網紅博物館。既充滿趣味,又推廣介紹了故宮藏品,增進了大眾與博物館的互動。

在新的時代,新媒體技術已然成為日常人們不可或缺的一項技術,善用新媒體傳播,加強文物和參觀者的活動,這樣的新形態將博物館和群眾的距離拉近,將博物館真正建成沒有圍墻的博物館,讓更多群眾用到博物館資源,學習到一些文博知識,成為現在博物館需要深入研究的事情。endprint

猜你喜歡
古建故宮虛擬現實
古建軍
雪中故宮
古建抗震有絕招
高平古建 四個全國第一
千年古建看高平
REALITY BITES
虛擬現實技術向科幻小說借靈感
淺談虛擬現實
故宮大探索
寶島上的故宮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