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學“項目化學習”與“STEAM教育”的深度融合

2017-09-04 22:09謝仁松
數學教學通訊·小學版 2017年8期
關鍵詞:STEAM教育項目化學習深度融合

謝仁松

摘 要:“STEAM”視角下的數學“項目化學習”是一種無界學習,采用跨界融通的方法,指向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教學中,教師要聚焦數學思想,整合多元課程目標。通過設置綜合學習內容,融合現代教育技術,發展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關鍵詞:數學課程;STEAM教育;深度融合

當下中國的數學教育,更多關注的是數學的概念、判斷和推理,很少將數學的“出口”和數學的應用、力量等向學生展示,導致學生數學應用意識不強,創造性應用能力缺失。而在國外,數學與其他學科,與學生生活整合、跨界已經成為一種趨之若鶩的潮流,此即“STEAM”教育。學生數學課程跨界與統整學習能力是實施“STEAM”教育的出發點和歸宿?!癝TEAM”教育應該而且必須在數學教學中落地生根,與數學課程進行深度融合。

一、 項目化學習:基于“STEAM”教育視角

所謂“STEAM”,是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藝術(Arts)和數學(Mathematics)這五門學科首字母的組合?!癝TEAM”教育幾乎囊括了與科學技術工程及數學相關的所有領域,甚至與心理學、社會學和政治學也有關。這是一個偏理工的多學科交叉融合課程?!癝TEAM”是由美國弗吉尼亞理工大學學者Yakman首次提出。在小學“項目化學習”數學課程中實施“STEAM”教育,其主要目的是培育學生“創客精神”,發展學生數學核心素養。

1. 破壁無界:“STEAM”教育理念

“項目化學習”提倡培養學生綜合學習能力。正因為如此,在語文學科中我們看到了“非連續性文本”的學習倡導;在數學學科中我們看到了“綜合與實踐”活動課程的安排??梢哉f,破壁、無界已經成為學科教學的一種教育理念。世界是復雜的,事物是多變的,現實的技術運用往往是多元學科的交叉。具體而言,在小學數學“項目化學習”中,教師要重視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綜合運用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整個“STEAM”教育中,數學是基礎性工具。

2. 跨界融通:“STEAM”教育方法

在小學數學“項目化學習”中,實施“STEAM”教育,主要是跨界、融通。將“STEAM”教育融入數學課程,在內容上豐富多彩,在時間上長短相間,在空間上因地制宜。教師可以展開跨學科、跨學時(如微課、常規課、長課等)、跨地域(如課堂課、課外學習等)的課程設計。例如蘇教版教材五年級上冊的《蒜葉的生長》就是融通了“數學”與“科學”;蘇教版教材四年級上冊的《美妙的杯琴》就是融通了“數學”與“音樂”;蘇教版教材五年級下冊的《球的反彈高度》就是融通了“數學”與“體育”;……需要注意的是: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實施“STEAM”跨界教學,要充分尊重學生的認知特點和數學學科本質。

3. 指向素養:“STEAM”教育目的

實施“STEAM”教育的出發點和歸宿是什么?是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所謂“核心素養”,一般是指“在當前或者未來的生活中,為滿足個人成為一個會關心、會思考的公民需要而具備的認識、理解數學在自然、社會生活中的地位的能力,做出數學判斷的能力以及參與數學活動的能力”,其重要指標是“關鍵能力”和“必備品格”。此外,在實施“項目化學習”過程中,教師要融入“科學、技術、工程和藝術”中的諸多元素,讓其相互支撐、補充、碰撞,讓學生“項目化學習”從低階走向高階、從淺層走向深層。

二、“STEAM”視野:“項目化學習”教學建構

數學是“STEAM”的基礎性工具,數學教育是“STEAM”教育的重中之重。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實施“項目化學習”,就是要讓數學滲透、融通科學、技術、工程、藝術等學科中的多重元素,發展學生的STEAM素養,培養學生運用各種知識進行綜合性問題解決的能力。

1. 整合多元課程目標,聚焦數學思想

基于“STEAM”教育視野,數學“項目化學習”整合了多門學科的課程目標,充分體現了開放性、綜合性、探究性、實踐性和創造性的品格。其中,要聚焦數學的思想方法,正如《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所明確指出的,“課程內容不僅包括數學的結果,也包括學生學習數學的過程及其蘊含的數學思想方法?!薄绊椖炕瘜W習”從學生整體的生命成長視角出發,注重學生數學活動經驗的累積。例如《解決問題的策略——轉化》(蘇教版小學數學教材第10冊)可以設計成項目化活動,因為對于學生來說不僅僅是數學思想的轉化,同時還包括生活的轉化技巧、科學的轉化思維以及歷史故事中的轉化智慧等?;顒忧?,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如何計算不規則的石頭的體積,引導學生感悟轉化,進而引出歷史故事“曹沖稱象”,引出寓言故事“烏鴉喝水”。通過思考、感知,初步形成“化繁為簡”的轉化思想。在此基礎上,第一課時可以幫助學生系統梳理小學階段的“平面圖形的面積轉化”;第二課時可以系統梳理“數的轉化”,如“小數乘法轉化成整數乘法”“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轉化成除數是整數的除法”“異分母分數相加減轉化成同分母分數相加減”“解方程”等;第三課時可以教學“數形轉化”。通過項目化活動,讓學生系統生成“化未知為已知”“化復雜為簡單”的數學思想,集體展現數學轉化智慧。同時可以將“轉化”的策略予以放大,對“轉化”的策略運用予以拓展,形成普適性的轉化意識、轉化思想。

2. 設置綜合學習內容,發展數學素養

在數學“項目化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整合、運用科學、體育、音樂、美術等相關學科課程中的知識,發展學生數學素養。通過對比、甄別、糅合、改編、刪補,形成項目化學習活動主題。在設計、實施項目化學習過程中,教師要眼中有“學生”,腦中有“目標”,心中有“場域”。

例如教學《用數對確定位置》(蘇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在學生經歷了從“不能確定位置”到“能用數對確定位置”的過程后,對于“如何準確確定位置”“如何用規范統一的辦法來確定位置”“如何表達更簡潔”等有了體認、理解、掌握后,筆者將計算機“wps”中的插入表格融入其中,讓學生在計算機上設置三列二行的表格。通過信息技術與數學課程的整合,學生了解到數學知識在信息技術中的運用,感受到數學知識的意義和價值。不僅如此,在教學中,筆者將這一部分知識與學生的生活實踐聯通起來,引導學生思考生活中的數對運用,發展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師:生活中有哪些地方運用了數對的知識?

生1:我看到電影院的電影票上的座位是第幾排、第幾座,好像是數對。

師:對的,生活中第幾排、第幾座的數學本質就是數對。

生2:動車上的座位用的是數字和字母,我覺得也有數對表示的意思。

生3:地球儀上的經線和緯線確定位置,我覺得也有數對表示的意思。

……

師:同學們,只要我們用數學的眼光打量生活,用數學的大腦思考生活,就能感受、體驗到數學的價值和意義。

教學中,教師注重數學與其他學科課程的整合,向學生提供豐富的課程資源,將信息技術課程內容融入數學課程,能夠讓學生投身到探索性的數學活動中去。

3. 融合現代教育技術,開發綜合潛質

“STEAM”視野下的數學“項目化學習”聚焦于學生的綜合素養。教學中教師要融入互聯網、信息技術、多媒體技術等,打造學生的創客學習平臺、云學習平臺。從某種意義上說,STEM視野下的數學教育,其本質就是“互聯網+”“信息技術+”“多媒體+”等?,F代教育技術的融入,讓數學“STEAM”教育如虎添翼,開發了學生綜合學習潛能,形成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例如一位教師教學《圓的認識》(蘇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設置了一個大問題,即“車輪為什么做成圓形?”應該說,這不僅是一個數學問題,而且是一個涉及科學、信息技術甚至藝術、工程領域的問題。教學中,教師將學生帶入信息技術館展開研究,通過3D打印技術,打印出各式各樣的車輪,如長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橢圓形、圓形等。通過數學實驗,學生發現,3D打印機打印出來的車輪,隨著邊數的增加(正四邊形、正五邊形、正六邊形……),中心點到邊的距離相等的線段越來越多。同時,輪胎也行駛得越來越平穩。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自然體驗到“圓出于方,方出于矩”“圓,一中同長”的極限思想、轉化思想。不僅如此,通過現實的3D技術、測量知識以及相關的科學知識,學生發現,只要設置相應的路面,所有的車輪都能平穩地運行。應該說,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想象,學生不僅關注了車輪的形狀,而且開始關注軌道,具備了對問題進行解決的整體思維能力、想象能力甚至實踐能力。

當前,我國的課程正經歷著由分科到綜合的發展改革趨勢。在數學教學中,將科學、技術、藝術、工程等相關知識進行統合,實施數學的“項目化學習”,需要教師具備較強的課程開發、課程跨界實施能力。在具體實施時,教師應該注重學生數學知識的前接后連,注重學生關鍵能力的前沿后續,注重學生跨界經驗的前承后啟,注重學生核心素養的前通后至。

猜你喜歡
STEAM教育項目化學習深度融合
建構主義視域下的STEAM教育探析
STEAM教育在科學課堂中實踐與思考
基于大數據對STEAM教育進行師生互動研究
創客文化背景下的STEAM教育開展
當項目化學習遇見STEAM課程
信息技術與教學難以深度融合的成因及解決途徑探析
“項目化學習·多元呈現”教學模式的探究
項目化學習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