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我國家訓的研究綜述

2017-09-04 12:33焦科慧
新西部·中旬刊 2017年6期
關鍵詞:德育思想

【摘 要】 本文從我國家訓的內涵、起源和發展、德育思想和教育方法、現代化轉換、傳承與培育好家風這五個方面,對家訓進行梳理,以便更深入的了解家訓,為發揮其價值和作用奠定基礎。

【關鍵詞】 家訓內涵;德育思想;培育好家風

一、關于家訓內涵的研究

伴隨者國家領導人對家風家訓的倡導和重視,全民對“家風家訓是什么”的熱議,學者們對家訓的內涵進行進一步探究,主要從狹義和廣義兩方面進行闡釋。

1、從狹義上對家訓的闡釋

從狹義上對家訓的進行闡釋,溫克勤和陳瑛學者將家訓歸結為道德教育在家庭單位中的體現,認為家訓,或稱家誡是家族長輩用書面或口頭告誡子孫按照父祖認同的道德準則來加強道德修養,訓示家人為人處世要謹記以修身立命和揚名立萬為目的,將先祖傳承下來的家業繼承發展下去。徐梓學者將家訓理解為家人必須遵守的“家范”,是一種規范甚至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法度,其借助于先祖長輩的權威,旨在為后世子孫提供居家治生和安身立命的教條和原則,針對性較強并且目的相對更加明確。

2、從廣義義上對家訓的闡釋

從廣義上對家訓的進行闡釋,陳延斌和徐少錦學者認為,家訓不僅是父祖先輩對子孫后代的訓示,也包括族長、家長、兄長對家人、族人、弟妹的教導,還包含了賢達后輩、弟妹對長輩、兄長的建議和要求。此外,還特別指出,家訓在教育的主客體、內容和方法上具有特殊性,雖然較之社會教育和學校教育有共通之處,但更多只適用于家庭內部的成員,而不能作為一般兒童讀物使用全體兒童。包東坡學者側重于從內容上解讀家訓,認為家訓主要從為人處世和齊家守業兩方面對后世提出的規范和準則,其從屬于倫理范疇,是作者傾其畢生經驗的總結。

總之,狹義上的家訓界定,更側重于家法和族規角度,廣義上的家訓從主客體和內容等方面進行了闡釋,筆者認為應對家風、家訓和家規的內涵分別進行辨析,探討他們之間相互的聯系和區別,才能理清家訓的真正內涵。

二、關于家訓起源和發展的研究

1、關于家訓起源的研究

由于學術界的界定標準不一,關于家訓的起源,觀點不盡相同。有的學者從創始人的角度出發,認為我國傳統家訓的創始人是周公,記載于《史記》、《尚書》、《戒子通錄》之中,主要依賴于進入階級社會后,宗法制的確立。有的學者以時間為主線,從有文字記載來看,認為家訓源于上古時代祖先對子孫后輩的口耳相傳的生活是案件,早在堯舜禹時期就已產生,主要得益于以血緣為紐帶的家庭關系的確立。到殷周時期已得到迅速發展,內容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以著書的形式得以記錄。還有的學者從具體的文獻出發,認為最早的家訓文章是《大公家教》,最早的家訓專著是《顏氏家訓》,前者訓誡或教誨性的文章為著作的大量產生奠定了基礎。

2、關于家訓發展的研究

關于家訓的各個時期的發展歷程,大部分的學者都認為,家訓起于先秦,并以儒家思想為指導思想。一種觀點認為,傳統家訓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從先秦到兩漢,這個時期的家訓主體主要集中在達官貴族和士大夫階層,形式多種多樣,有遺訓、帝王家訓等。第二階段是從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到隋唐,這個時期的家訓著作種類齊全,空前繁榮。并且出現了對后世影響深遠的《顏氏家訓》,其開創了古代家訓的新體裁,成為研究整個家庭教育史上重要文獻。第三階段是宋元明清時期,這個時期的家訓更加完善,形式也更加通俗。另一種觀點認為,傳統家訓可以分為形成、定型、成熟、繁榮、衰退五個階段:家訓形成于先秦,此時期缺乏理論的歸納總結;定型于兩漢三國,注重儒家思想,形式多樣;成熟于兩晉到隋唐時期,理論更加系統化,以《帝范》為典型代表;繁榮于宋元時期,以《帝范》為代表;衰退于明清時期,伴隨帝國的衰落。

三、關于家訓德育思想和教育方法的研究

1、關于家訓德育思想的研究

傳統家訓德育思想十分豐富,涉及修身與處世,齊家和治國各個領域的內容。深受中國傳統道德儒家指導思想的影響,學者們對傳統家訓的德育思想的內涵和外延的看法基本認同,即“仁、愛”思想?!叭收邜廴恕彼枷虢涍^歷代家族家訓的傳承,其思想內涵相當豐富,但內容又十分樸素,幾乎涉及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在家庭教育的倫理關系中論述的尤為具體。在父母子女角色中,指出父母要慈愛,子女要孝順;在夫妻角色中,指出丈夫要重義,妻子要順從;在兄弟角色中,指出兄長要友善,弟妹要恭順;在君臣角色中,指出臣子要忠于君主,報效國家。除此之外,在處世方面,要求子孫后代要時刻謹記做好人,對待鄉鄰要和睦,對待仆人要寬容;行善事,樂善好施,扶危濟困。在治學方面,要做到立志成才、刻苦努力。在齊家方面,要慎獨自省、勤勞樸素。

2、關于家訓德育方法的研究

美德的傳承離不開教育方法的重視與運用,學者們對此進行深入挖掘古代家庭教育的生活實踐,總結提煉了出許多對后世極為重要也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陳延斌學者總結為:率先垂范、注重踐履、獎懲結合、情法并用等。郭長華總結為:身教示范、自我檢省、規范建設、養正于蒙??傊?,傳統家訓的家庭教育方法都比較重視言傳與身教的統一,對我們現代家庭的教育有重要借鑒意義。我們應順應當今時代的潮流,結合當代家庭的特點,探討出適合現代父母子女的家庭教育方法。

四、關于家訓文化中優秀德育思想現代化的研究

歷史應該服務于現實。學者們對家訓進行大量整理和研究,主要是為了將傳統家訓思想運用于現代道德教育之中,及其優秀德育思想在現代的轉化。王長金學者以現代家庭的變化為出發點,涉及家庭本身結構的變化、家庭倫理關系的變化和社會制度對家庭教育的影響等;從而達到傳統和現代家庭教育相結合的目的,但該學者并未指出如何做到兩者的有機結合,來更好地實現德育這個目的。張懷承學者從大局出發,站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高度,指出傳統道德的現代轉化主要是充分利用傳統道德資源,弘揚優秀道德傳統,從而建立和完善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現代道德。并且,他還強調,并不是對傳統的拋棄和恢復,而是結合社會實踐,緊扣時代主題,對傳統的創造和更新,以適應社會發展,形成現代道德體系,建立我們自己的傳統。辜偉節學者從道德文化教育出發,認為實現傳統道德的當代轉化,就要擺脫傳統與現代的對立,根本途徑就是通過教育。當然,他忽視了生活實踐對道德品質形成的重要作用。

五、關于傳承家訓,培育好家風的研究

學者們關于家風家訓的研究很多,但關于好家風的研究學者們并沒有特別強調,對于“家訓”“傳統家訓”“家風”“優秀家風”“好家風”并沒有做出嚴格的界定,所以首先應該回答的就是“所有家風家訓都是好的嗎”,徐梓學者認為,家風家訓就像文化一樣,是個中性詞,它反映的只是一個家庭區別于其他家庭的道德價值認同,盡管上到士族家庭,下到普通百姓都基本傳承著相同的道德價值觀念,但落腳到社會生活實踐中就表現各不相同,所以家風的好壞就由此區別開來??v觀家風家訓內容,學者們往往將向上向善的內容作為好家風,從好家風的正能量作用來理解好家風好家訓,從對個人品德發展和促進社會進步的作用方面去定義“好家風好家訓”,強調好家風家訓是社會正能量。界定和研究家風家訓的意義就在于要培養優秀的家風和好家訓,從而促進良好社會風氣的形成。

關于好家風好家訓的研究,主要有四方面的內容。第一,要立足于家庭教育,強調父母的言傳身教。第二,要立足于官德教育,強調社會風氣的進化。第三,要立足于中國優秀的傳統家風家訓之中,強調用其多彩的資源豐富好家風。第四,要立足于揚棄的觀點,強調時代性及現代化轉換。

此外,部分學者從家風與官德、黨風、作風的關系為切入點進行研究。趙達軍學者認為,領導干部的道德修養決定了家庭的門風,反過來家風又影響著官德,好家風是領導干部操守的重要保障。還有眾多學者關注傳承家訓與培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研究,都贊同好家風好家訓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的積極促進作用,筆者將不在這里論述。

總之,學者們家風家訓的研究,視野寬闊,從關注傳統家訓的含義、起源、發展、德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到密切關注其時代價值和現代性的轉換,借古鑒今,從而探討好家風好家訓培育的價值和途徑。正是源于研究者們古今中外的寬闊視野,才會有對家訓的客觀而全面的把握,研究才更有說服力。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在2015年春節團拜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5-02-18(2).

[2] 徐梓.家風的意蘊[J].尋根,2015(3)156-158.

[3] 張琳,周斌.弘揚傳統家訓文化培育當代優秀家風:“中國傳統家訓文化與優秀家風建”國際學術研討會紀要[J].道德與文明,2015(3)156-158.

[4] 張敏.我國古代家訓中的家庭教育思想初探[D].華東師范大學,2009.

[5] 周春輝.論家風的文化傳承與歷史擅變[J].中州學刊,2014(8)144-146.

[6] 魏雪玲.傳統家訓文化中的德育思想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3.

[7] 翟博.中國家訓經典[M],海南出版社,2002.

[8] 孫永賀.傳統家訓文化中優秀德育思想的現代轉換[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9.

[9] 王長金.傳統家訓思想通論.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334.

[10] 思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3.

[11] 朱明勛.中國傳統家訓研究.四川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4.18.

[12] 張艷國.家訓輯覽.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7.4.

[13] 姜衛星.傳統家訓倫理思想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2.

[14] 陳延斌.試論明清家訓的發展及其教化實踐[J].齊魯學刊,2003(1)115-180.

【作者簡介】

焦科慧(1992-)女,漢族,山西晉城人,西南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馬克思主義理論專業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歡
德育思想
如何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滲透德育思想
淺析初中歷史教學中的德育滲透
淺析初中歷史教學中德育思想的滲透
淺析初中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思想策略
借鑒儒家德育思想豐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內容
中職校德育在汽車專業課程教學中的滲透模式研究
儒家德育思想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滲透
淺議如何在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思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