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期中韓女性文學的比較研究

2017-09-04 00:11徐蘭花
祖國 2017年14期
關鍵詞:女性文學中國新時期

徐蘭花

摘要:中韓女性文學因發展歷史背景存在相似性,經歷過古代文學閨房文學、近現代的時代背景下的自我覺醒、愛國以及民族主義的主義文學,邁入新時期,兩者文學環境、文學內蘊更為貼近,新時期,兩國女性文學的敘事焦點、語言特點、讀者視點存在許多相似性,更符合時代背景下女性地位、命運。

關鍵詞:新時期 中國 韓國 女性文學

中韓兩個一衣帶水,早在先秦時期便有了交流,有相似的歷史。文化傳統,中韓文壇上,女性文學成為文學發展的突出現象,在發展歷史上存在高度契合性。在20世紀90年代引來高潮期。兩國當前女性文學都正處于蓬勃發展的上升時期。本文就新時期中韓女性文學進行比較研究,以供借鑒。

一、中韓女性文學發展歷史概述

中韓文學淵源由來已久,在朝鮮字發明之前,朝鮮將漢字作為書寫符號,時至今日,漢字在朝韓兩國仍然有獨特的作用,韓國身份證上便標注有漢字名。中韓量過歷史文化傳統存在相似性,在古代,《女書》等民歌民謠,盡管并不歸于正統文學,但李朝黃真伊等著名女詩人所做《寡婦歌》等閨房歌詞,說表達的內涵便于中國古代女性縮寫詩歌存在相似性。在封建時代,古代中國、朝鮮上層貴族女性的精神、物質生活都非常的豐富,擁有讀書學習的條件,由此可涌現了一批女性作者,文學作品多與閨房內容為主。近代,歐洲資本主義思想開始涌入到東亞,對中國、韓國的女性文獻都產生了膠囊深遠的影響,兩國都處于社會動蕩的時期,民族主義、愛國主義、實業主義等思想廣泛傳播,影響了一大批具有知識的女性,這是人“覺醒”的一代,中國韓國的女性作家開始審視自己、審視社會,中國誕生了一大批五四女作家,如冰心,與此同時作為日本殖民地的朝鮮,朝鮮同期出現了“三一運動”,留學朝鮮的女留學生們創辦了第一本宣傳女性思想解放的刊物《女子界》,雙方的女性不約而同將自我意識覺醒、人性解放作為文學創作的核心思想,引導人擺脫封建思想的束縛,追求人的平等,男女的平等。金明順代表作《疑心的少女》,便是其中代表作。在進入30、40年代,日本加大了對中國的入侵,與此同時朝鮮人民也卷入戰火,階級斗爭、民族矛盾日益突出,女性作家這個時期的作品也開始關注時代發展,早前關注的是現實社會,如蕭紅、丁玲,關注反封建的時代價值,到40年代,因朝鮮被日被鎮壓,女性作家開始傾向于細致心理描寫刻畫女性形象。在中國,因文革等特殊因素影響,女性文學作品較少,女性文學開始傾向于關注國家命運的作品,其中以楊沫、茹志鵬為代表,這一時期的作品缺少自覺的性別意識,過渡強調男女平等。此時朝鮮女性作家因社會的高速發展,描寫重點放在了浪漫愛情、神秘主義。進入70年代末期,我國問個結束,文化氛圍明顯更為寬松,與此同時時代變遷更為顯著,面對世界,女性作家開始參與到“傷痕”、“反思”文學思潮中,隨著生產、社會基礎恢復,中國涌現出張潔、張抗抗、殘雪等著名的作家,關注新時期的女性問題。在韓國女性作家也開始重新認識女性,開啟了以女性為主題的女性問題,此后兩國女性文學高速發展。

二、新時期中韓女性文學環境變化與比較

據資料整合與分析發現,中韓兩國女性文學之間,包括思想觀念、創作表現形式、風格以及形成影響因素存在的類似性,在一定成程度上與中韓所具有的文化以及社會環境具有密切的聯系性,具體分析如下:

(一)文化環境

中國與韓國所具有的文化傳統在一定上具有相似性,其中“女性社會地位的不公”以及“現代化進程對文化的沖擊”具有典型代表性。在中韓傳統文化史中,對儒家思想的崇拜一直是兩國所共有的特性,而儒家思想中“三從四德”思想理念致使兩國女性權利被剝奪,女性地位被壓制。以家庭為主、以家庭男性為主體是中韓女性的主導思想。自19世紀后期,中國與韓國受日本侵略影響,致使現代化進程出行形似性,并在20世紀80年代后期進入全新發展時期,中韓女性文學環境發生變化,女性經濟得到了獨立,社會地位得到了提升,女性文學思潮得到解放,女性作家迅速涌起。

(二)社會環境

在相似性的現代化進程中,隨著中韓兩國經濟的發展以及民主意識的提升,女性權利與地位得到了提升,在政治、社會工作、教育、家庭等方面實現了顛覆性變革。女性經濟的獨立、教育程度的提升、以及家庭觀念的轉變,促進了這一階段兩國女性創作質量的提升。然而,由于社會與經濟發展的不同,其作品展現也存在一定的差異性。這一點在中韓兩國女性文學創作題材中,可明確感知到不同經濟環境下社會內涵體現的相似與差異;不同文化環境下女性情感的相似與差異;不同社會環境中對事業認知相似與差異。

三、新時期中韓女性文學內蘊比較

(一)從政治視角比較中韓女性的文學內涵

中國的1980年之前一直處在社會比較動蕩的年代,在這種政治環境下,中國的女性作家采取與男性作家聯手的方式,批判一些政治活動。由于文化大革命的時間較長,其影響范圍和影響力度比較廣泛,中國的女性作家主要對文化大革命進行批判,最突出的是對知識分子“上山下鄉”運動的批判和反思。代表作品有茹志鵑的《剪輯錯了的故事》、劉真的《黑旗》等。

韓國在1900年以來,發生過三次影響深遠的政治運動,分別是南北分治?,F代化進程以及民主運動。韓國女性的大部分作品在這三次的政治運動中產生,例如樸婉緒的《裸木》,以戰爭為敘事背景,描述由于戰爭的原因,普通人性的扭曲,裸木一方面代表了被戰爭迫害的小人物的艱辛、困苦;另一方面也象征著人們對于生的渴望。

(二)從經濟視角比較中韓女性的文學內涵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嚴格的等級制度,其中女性的地位比較地下,因此在這種森嚴的等級制度下,女性作家只能通過一些文學作品發表自己心理的苦悶和不滿,例如張弦的《被愛情遺忘的角落》深刻批判了封建的婚姻制度,潦倒的經濟生活。

中韓女性的文學作品無論是經濟還是政治上都具有某些相似性,都是把在經濟或政治活動的痛苦和貧困轉換為一種文學思想,通過文學作品表達出來。endprint

(三)從生活視角比較中韓女性的文學內涵

1.家庭方面

中國女性在家庭方面存在一定的獨立心態,那就是不把婚姻當做衡量幸福的唯一標準,追求的是一種男女平等的家庭地位,代表作品有張抗抗的《北極光》,樹立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

韓國女性的文學作品大都表現與封建男權專制的婚姻決裂的決心,但是反抗終究沒有結果,只能在反抗與忍受之間,消耗生命。

2.事業方面

中國女性文學在獨立意識的表現方面比較突出,在揭示女性事業發展中的困難的同時,還表明了抵制男權的態度,主張用事業來實現自己的價值。韓國也具有同類思想的女性作家,無論是事業還是家庭上都在作品中表明獨立的意識。

(四)市場經濟學下的文學創作

新時期,受內蘊、文學環境影響,中韓女性文學藝術性也存在一定的異同,兩國女性都大量的采用現實主義的創作手法,并出現了許多新的手法,擺脫了以往的附屬地位,兩國女性文學的敘事焦點、語言特點、讀者視點存在許多相似性,更符合時代背景下女性地位。需注意的是,市場經濟下,文學創作與市場聯系更為緊密,女性職業作家也越來越多,女性職業作家也遵循市場規律,創作了一大批符合女性文學審美的文學作品,盡管其中絕大多數為網絡文學不被正統文學認可,但其中不乏文學價值較高的作品,許多作品也深刻的反映當前多元化的文化發展趨勢,同時相較于韓國,中國女性文學的發展更為迅速,受市場的推動,創作的內容更加豐富,其中揭露現實、體現個人情感與生活的追求的作品越來越多,作品體現出了越突出的審美追求。

四、結語

對女性文學現象的描述,既需要對性別內涵進行審視,還需要結合社會、歷史、民族、文化、階級等因素,綜合把握。女性文學當前似乎一直在在生命怪圈中循環,無論是中國韓國,女性文學總是在追求女性內涵以及時代內涵中螺旋變化。女性文學當前已充分認識到女性命運、自身生存狀態,同時不斷認識自我,認識女性與社會之間的關系,讓男性能夠更多的了解女性,隱射現實。研究中韓兩國的女性文學,需要能夠進行縱向以及橫向的評價。

參考文獻:

[1]方香玉.中韓女性文學比較[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3,(06).

[2]徐筱婷.論張潔與樸婉緒作品中的知識女性形象[J].昌吉學院學報,2013,(02).

[3]陳冰冰.中韓女性文人身份建構之策略研究——以柳如是與黃真伊為中心[J].遼東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02).

[4]魏天無,魏天真.女性主義文學批評的本土化歷程及其問題[J].外國文學研究,2011,(03).

[5]賀桂梅.當代女性文學批評的一個歷史輪廓[J].解放軍藝術學院學報,2009,(02).

[6]喬以鋼.在實踐和反思中探索前行——近20年中國女性文學研究簡論[J].婦女研究論叢,2015,(06).

[7]李榮.網絡文學之女性接受立場管窺——以“拒種樓”貼為例[J].山東女子學院學報,2017,(01).

[8]楊本明,董春燕.身份越境與自我重構──論林芙美子文學中的女性形象譜系[J].外國語文,2017,(01).endprint

猜你喜歡
女性文學中國新時期
明清時代女性文學的發展
新時期農村氣象觀測及防災服務探索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