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小細胞肺癌13組、14組淋巴結轉移規律探討

2017-09-05 05:39張磊布仁吉雅王宇飛韓巴特爾郭占林
中國肺癌雜志 2017年4期
關鍵詞:轉移率肺葉支氣管

張磊 布仁吉雅 王宇飛 韓巴特爾 郭占林

肺癌是我國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惡性腫瘤[1],非小細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是肺癌的主要類型,治療方法是以手術為主的綜合治療,其術后5年生存率僅為24.4%[2]。淋巴結轉移是NSCLC最常見的轉移途徑,也是影響預后和分期的一個最重要因素。全面、準確檢測淋巴結的病理狀態可以精確地進行術后腫瘤-淋巴結-轉移(tumor-node-matastasis, TNM)分期、指導治療、判斷預后,對提高肺癌生存率和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臨床意義。目前,國內外對NSCLC的N2淋巴結的研究較多,對N1淋巴結轉移,尤其是肺內13組、14組淋巴結和非原發腫瘤所在葉、段淋巴結轉移,相關研究文獻較少。因此,本研究探討NSCLC肺葉內13組、14組淋巴結及非腫瘤所在葉、段支氣管旁淋巴結的轉移情況,以提高術后TNM分期的準確性。

1 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2012年4月-2013年12月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胸外科共完成NSCLC根治性手術治療的患者112例。其中,100例患者符合入組標準,男性70例,女性30例,年齡31歲-75歲,平均年齡58.7歲;按國際抗癌聯盟(Union for International Cancer Control, UICC)第七版TNM分期,術后的TNM分期:Ia期12例,Ib期15例,IIa期22例,IIb期17例,IIIa期33例,IIIb期1例?;颊叩囊话阗Y料見表1。

表 1 患者一般臨床資料(n=100)Tab 1 The general clinical data of patients (n=100)

1.2 研究方法

1.2.1 入組標準 ①術后病理明確診斷為NSCLC者;②術前未接受過放療或化療者;③術前均行胸部計算機斷層掃描(computed tomography, CT)、頭部CT或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腹部B超或CT、發射型計算機斷層掃描(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ECT)等影像學檢查,檢查結果提示患者無遠處轉移,有手術指征,且患者心肺功能可耐受手術治療。④手術行肺葉或全肺切除,系統淋巴結清掃者。

1.2.2 手術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開胸手術治療,根據腫瘤部位與侵犯范圍,采取不同的手術方式,術式包括肺葉切除、全肺切除、部分伴血管或/和支氣管成形,均行淋巴結系統清掃。

1.2.3 淋巴結的采集方法 依據Mountain/Naruke淋巴結圖譜,N2淋巴結包括2組-9組淋巴結;N1淋巴結包括10組-14組淋巴結[3],第13組淋巴結是指段支氣管周圍淋巴結,第14組淋巴結是指亞段支氣管周圍淋巴結。

2組-12組淋巴結由術者在術中常規清掃,術中同時注重清掃非腫瘤所在肺葉、段的淋巴結,肺內非原發腫瘤所在葉、段支氣管旁淋巴結分別單獨記錄送檢,以便與原發腫瘤所在葉、段支氣管旁淋巴結區分。

13組、14組淋巴結在肺葉切除離體后剖取,具體方法:將切除的肺葉放置在標本盤中,確定腫瘤所在位置,剪斷結扎的肺動、靜脈斷端,肝素生理鹽水浸泡標本約5 min后,輕輕擠壓使肺積血排凈,清洗標本表面血液,辨認葉支氣管斷端,沿支氣管走行方向解剖,使支氣管樹完全顯露,其間清掃所有肉眼可見淋巴結。

1.3 統計學處理 數據分析采用SPSS 19.0統計軟件處理,頻率分析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有統計學差異。

2 結果

2.1 全組清掃淋巴結個數與轉移率 全組共清掃淋巴結2,723枚,平均每例患者27.2枚。清掃10組-12組淋巴結699枚,轉移82枚,轉移率11.7%;13組淋巴結416枚,轉移49枚,轉移率為11.8%;14組淋巴結199枚,轉移12枚,轉移率為6.0%;清掃N2淋巴結1,409枚,轉移88枚,轉移率為6.3%。10組-12組、N2、13組、14組淋巴結陽性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25.947, P<0.001),10組-12組、13組的淋巴結轉移率明顯高于N2、14組,見表2。

表 2 清掃淋巴結個數、轉移個數與轉移率Tab 2 The number of lymph nodes, transfer number and the transfer rate

2.2 單純13組、14組淋巴結轉移情況與漏診率

2.2.1 單純13組、14組淋巴結轉移情況 全組共有13組、14組淋巴結轉移者30例,其中,有10組-12組和/或N2淋巴結轉移,同時伴有13組、14組淋巴結轉移者17例;無10組-12組、N2淋巴結轉移,僅有13組、14組淋巴結轉移(即單純13組、14組轉移)者13例。單純13組、14組轉移率與不同的臨床分型、T分期、腫瘤原發部位、病理類型無相關性(表3、表4)。

表 3 單純13組、14組淋巴結轉移病理特點Tab 3 Pathologic characteristics of lymph node metastasis in groups 13, 14

表 4 不同病理類型的單純13組、14組淋巴結轉移率Tab 4 The transfer rate of lymph node metastasis in groups 13, 14 of different pathological types

2.2.2 13組、14組淋巴結轉移的漏診率 本組中,若不剖取檢測13組、14組淋巴結,則N0患者有28例,而13組、14組淋巴結病理檢測結果顯示:發生單純13、14組淋巴結轉移患者13例;N1期漏診率為46.4%(13/28)。統計分析N1期漏診率在不同臨床病理特征的差異,結果發現:不同T分期中,T1、T2、T3、T4的N1期漏診率具有統計學差異(χ2=8.640, P=0.034);而不同的病理類型、腫瘤部位,N1期漏診率無統計學差異(表5)。在全組患者中,因單純13組、14組淋巴結轉移致患者術后TNM分期提高者8例,分別為:Ia提高到IIa期4例,Ib期提高到IIa期3例,IIa期提高到IIb期1例。

表 5 不同臨床病理特征的N1期漏診率Tab 5 The N1 phase missed diagnosis rate of different 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

2.3 非腫瘤所在葉、段支氣管旁淋巴結轉移情況 本組100例患者中,手術同時清掃了76例相鄰肺葉11組、12組淋巴結,發現12例患者有非腫瘤所在葉、段支氣管旁淋巴結轉移(表6),其中,有3例患者僅有非腫瘤所在葉、段支氣管旁淋巴結轉移,其他的肺內、縱隔淋巴結均未發現淋巴結轉移。3例患者的TNM分期均被上調,調整后的TNM分期分別為T2aN1M0、T3N1M0、T2aN1M0,包括中央型2例,周圍型1例;腺癌2例,鱗癌1例。

表 6 非腫瘤所在葉支氣管旁淋巴結轉移情況Tab 6 The transfer situation of non-tumor adjacent lymph nodes

3 討論

目前,NSCLC的手術治療對胸內淋巴結清掃較為完全,但較少關注肺內的淋巴結,尤其是肺葉深部的第13組、14組淋巴結及非腫瘤所在肺葉支氣管旁淋巴結轉移情況[4],導致部分N1患者漏診,降低了部分患者的TNM分期。由于Ia期的NSCLC患者不被推薦術后化療或放療[5],這樣就使此類患者術后無法得到正確的治療。

吳楠等[6]剖取了90例NSCLC患者切除肺葉標本內的13組、14組淋巴結,并進行病理學檢查分析,結果發現N0期診斷準確率僅為77.8%,N1期的漏診率高達44.4%,這與本研究的N1期漏診率為46.4%基本一致。本研究發現不同T分期NSCLC,N1期漏診率也有不同,T1、T2期漏診率明顯高于T3、T4期,提示N1期淋巴結在腫瘤較小的時候可能就已經發生肺內淋巴結轉移。此外,本研究結果顯示N1期的漏診率與組織學分型、臨床分型、原發腫瘤所在葉無關,這與賀政等[7]的研究結果類似。

曹磊等[8]對52例肺癌根治性手術患者術后淋巴結病理進行研究,發現不同組的淋巴結轉移率有顯著差異。Naruke等[9]的一項1,815例NSCLC患者術后病理檢測結果顯示,第13組淋巴結轉移率為8.4%-17.6%,第14組淋巴結轉移率為2.5%-4.7%。本研究發現,10組-12組、N2、13組、14組淋巴結的轉移率分別為11.7%、6.3%、11.8%、6.0%,且10組-12組、13組淋巴結轉移率顯著高于N2、14組淋巴結的轉移率,可能的原因是14組淋巴結在肺內的位置深在,有時與13組淋巴結相互融合,14組淋巴結的取材較13組困難;也可能與本組中央型、周圍型患者所占比例基本相當有關??梢钥闯?,不論中央型還是周圍型患者,13組、14組淋巴結均可能出現轉移,提示我們在臨床上應該注重13組、14組淋巴結的剖取和病理檢測。

本研究中,單純第13組、14組淋巴結轉移率在不同的病理分類無明顯差別,Yamanaka等[10]報告周圍型T1期腫瘤單純13組、14淋巴結轉移率為10.6%,本組病例T1期單純13組、14組淋巴結轉移率為18.2%,周圍型T1期腫瘤單純13組、14組淋巴結轉移率為9.1%(2/22),與國外報道資料基本一致。

宋平平等[11]的研究發現,非腫瘤所在肺葉的淋巴結轉移率為19.44%;國外Scott等[12]的研究發現非原發腫瘤所在葉支氣管旁淋巴結轉移率為19.0%,本組非腫瘤所在肺葉的淋巴結轉移率為15.8%,均與上述結果基本一致。此外,本組有3例患者只有非腫瘤所在葉支氣管旁淋巴結轉移,其他的肺內、縱隔淋巴結(包括13組、14組淋巴結)均未發現淋巴結轉移,提示在肺癌手術中,一定要重視系統的淋巴結清掃,同時也要注重相鄰肺葉淋巴結的清掃。

猜你喜歡
轉移率肺葉支氣管
了解并遠離支氣管哮喘
不同肺復張方法應用于胸腔鏡下肺葉切除術中的臨床效果比較
廣義Markov跳變系統在一般轉移率下的魯棒無源控制
支氣管哮喘的藥物治療
經支氣管肺泡灌洗術確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1例
超聲支氣管鏡引導下的經支氣管針吸活檢術在肺和縱隔占位性病變診斷中的應用
快速康復外科在胸腔鏡肺葉切除圍手術期中的應用
CT肺葉血流分布造影在診斷肺栓塞中的應用價值
甲狀腺乳頭狀癌右側喉返神經深層淋巴結轉移率及影響因素
離散廣義Markov 跳變系統在一般轉移率下的魯棒穩定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