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數據分析的聽評課制度改革

2017-09-06 04:12吳海練
科教導刊 2017年20期
關鍵詞:制度改革數據分析

吳海練

摘 要 聽評課是目前課堂教學評價最常用的可行方式之一,大數據時代背景下,需要構建一種符合要求的聽評課評價新模式, 引領課堂教學評價的變革。通過采用數據統計分析的方式,將教學內容、教學語言、教學方法、教學態度等四個維度的十個評價項目以定量或定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提供有用信息,從而借助它們為教學質量提供個性化的服務,進一步改善教學的方式與方法,促進教學相長。

關鍵詞 數據分析 聽評課 制度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7.07.025

聽評課是目前課堂教學評價最常用的可行方式之一,是交流教學信息、改進教學質量和提高教學技能的有效途徑,也是觀摩教學成果、創新教學行為的有效措施。其目的就是根據既定的教學目標,實施聽評課活動,運用科學、有效、可行的方法,對教學內容、過程和效果進行分析,優化全程教學活動,提高整體教學水平。大數據時代背景下,我們需要構建一種符合要求的聽評課評價新模式, 引領課堂教學評價的變革。

1 聽評課制度的重要性

眾所周知,聽評課一般由同行專家組成評價小組,采用隨機聽課、課堂評價、量化打分的形式,對授課教師及其課堂教學活動進行評價。根據課堂教學的運行狀況,在分析研究的基礎上謀求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改善學生課堂學習的深層次教研活動。通過同行專家的評定和觀摩,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互相學習、促進教學的效果。

隨著高等教育日新月異的發展,新形勢下對傳統聽評課方式也提出了變革與創新的要求,通過改進聽評課機制,抓實過程管理,推進深度研究,提高教學效益,打造教研特色,促進教師發展。特別是新進教師,通過學習借鑒他人教學特長,促使自己快速成長,有效適應環境,融入教學團隊,提高教學技能。

2 數據分析助力聽評課改革

數據分析,一般而言是指通過收集、統計獲得數據信息,再經過分析,得出一些有說服力的結論。教育教學逐漸被公眾認為是大數據時代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應用領域之一。對于具體的課堂教學來說,數據分析能夠解釋教學效果,成為教學改進最為顯著的指標,將給教育帶來革命性的變化。

教育領域中的數據分析最終應用目的是為了改善制度的制定、教師的教學、學生的學習。利用數據的分析能夠提供有用的信息,從而借助它們為改善教學質量提供個性化的服務,進一步改善教學的方式與方法,促進教學相長。

教學改革的關鍵環節在于深化課堂教學研究、提高課堂教學評價效能,只有課堂教學發生變革, 真正的改革才算發生。課堂教學變革主要有兩種類型:一種是由教師自發地改進教學方式造成的,另一種是通過改變一些外部因素如教師年度考核評價、日常的聽評課制度等引起的。然而, 現行的聽評課制度存在著一系列問題,使得課堂教學的改進功能不僅得不到有效落實,甚至可以忽略不計,諸如評價數據簡單處理、無法及時統計分析等,因此亟需聽評課制度的轉型發展,構建一種符合大數據時代要求的評價新模式,引領課堂教學的變革。

經過多年積累的經驗,聽評課已經明確“教學改進”的目的,形成一種指向改進課堂教學的實踐模式,其操作過程是:找到共性問題,針對共性問題改進課堂教學,形成問題的解決方案。為適應高等教育發展新常態,積極運用信息技術方法,嘗試創新聽評課評價手段,我們通過同行專家微信登記、1對1身份邀請碼、書面聽課記錄等進行三重身份鑒別,加強同行專家聽課過程記錄。同時,聽評課評價手段從之前的“書面聽課記錄的評價手段”嘗試轉變為現在的“書面聽課記錄與微信評價相結合的評價手段”。同行專家在每次聽課過程中,使用1對1身份邀請碼,實時填寫“書面聽課記錄”,實時點擊“微信評價”,做到每聽1次課、實時做1次記錄,實時做1次評價。長期、多次獲得同行專家的評價數據信息后,借助數據分析平臺,我們便能及時得出評價項目的結論。

3 題目設計及量表分析

聽評課的評價指標應該圍繞著課堂教學主體的活動進行,要兼顧“教”與“學”兩方面,既要評價教師教得怎樣,又要評價學生學得怎樣,問題的設計和運用要根據具體的觀察點而定,重點關注學生如何在課堂上學習的,教師是如何教的,哪些行為是恰當的,課堂教學的整體感受如何等等。

學校應當有計劃地設計出適合本校各學科實際情況的量化評價表,并根據實踐經驗加以改進。我們認為,可以從學生學習、教師教學、課程性質與課堂文化等方面構建聽評課評價框架,確定教學內容、教學語言、教學方法、教學態度等四個維度的十個評價項目(詳見表1),通過大數據統計分析的方式,將定量和定性評價方式相結合,及時反映各典型行為的分值比例等(詳見圖1、2)。

4 預期實施效果

課堂教學評價的目的是優化和改進教學。聽課者要“有備而聽”,評價過程要注重交流和反饋,以使聽評課機制能真正切實優化和改進教學。聽評課旨在改進課堂教學,關注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問題的有效解決,一次聽評課之后將緊跟著一次或數次針對問題的改進措施,在一次又一次的改進過程中,加強教學信息交流,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做到以聽督教、以評促教,不斷完善教師的教學實踐,從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通過完善現有的聽評課機制,介入數據分析的元素,可以提高課堂教學評價的效能,促進教師深入思考教學方法,有效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促進教師進步和成長。同時,教師參與研討的熱情也進一步得到激發,喚醒教師自我提高與專業發展的意識,形成一批會上課、善研究的教師團隊。

參考文獻

[1] 王志慧.改進聽評課機制,提高課堂教學評價效能[J].文教資料,2011(23): 184-185.

[2] 王乃寧.關于觀察法聽評課的思考與探索[J].中學課程輔導(江蘇教師),2011(6):7-8.

[3] 崔允漷.聽評課:一種新的范式[J].教育發展研究,2007(18):38-41.

[4] 周坤亮.指向課堂教學改進的聽評課[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1(26):52-53.endprint

猜你喜歡
制度改革數據分析
借力供給側改革提升服務業發展水平
從一起工傷賠償案件談我國勞動爭議處理制度改革
淺議中國死刑制度改革
對建立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幾個難點問題的思考
新常態下集團公司內部審計工作研究
淺析大數據時代對企業營銷模式的影響
基于讀者到館行為數據分析的高校圖書館服務優化建議
淺談實驗室管理與改革
社保制度改革之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