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連續性文本的閱讀教學新策略

2017-09-06 17:11胡川華
科教導刊 2017年20期
關鍵詞:非連續性文本閱讀教學

胡川華

摘 要 語文作為一個重要的工具性學科,可以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分析能力以及語言交際能力,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能獨立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非連續性文本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內容,它與連續性文本有著本質區別,是通過圖片、圖表等形式呈現,有著更加淺顯、易懂的教學優勢。因此非連續性文本的教學工作非常重要,筆者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以人教版的教材為例闡述了如何更好地運用非連續性文本進行教學。

關鍵詞 非連續性文本 閱讀 教學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7.07.049

非連續性文本,又被稱為“間斷性文本”,主要的表現形式為圖表、目錄、圖解、廣告等,在中小學教學中被廣泛應用,其中以語文教學最為突出,主要有目錄、課前導讀、課下注釋,穿插在課文中的圖表、文字等。最新的語文課程標準對于語文教學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在教學過程中,要學生清楚地認識到學生、教師及文本之間的關系,在教授閱讀的時候并不是單純的教師為學生講解課文,而是在學生、教師、文本三個要素之間建設起溝通渠道,通過學生、文本以及教師三者進行對話來獲取信息。本文通過介紹非連續性文本的特點并且通過教學實例來闡述如何更好地進行閱讀教學。

1 非連續性文本的特點

1.1 實用性

語文是一門特殊的學科,其綜合性比其他學科要更強一些,在課堂上講述課程的時候,往往要包含一些歷史、政治、地理等相關知識,一些難度比較大的課文還會考驗到學生的邏輯能力。由于語文比其他學科更具有實用性,因此在教學中對學生實際操作能力及生活方式要求更加強烈,這一點上非連續性的文本很好地做到了。在閱讀非連續性文本時,往往會要求學生領悟或者分析信息,學生通過學習后掌握這方面的能力,可以將它更好地應用到實際生活中,而實用性文本的內容也更加傾向于生活中的事物。

1.2 靈活性

初中生的年齡特點導致他們處于由具體的形象思維向抽象的邏輯思維轉變的關鍵時期,在閱讀非連續性文本時,由于其構成形式多為獨立的信息組成,相比連續性文本的呈現方式是更加富有跳躍性、吸引力,學生能夠從不同的角度進行理解,既能鍛煉學生的創造性與發散性思維,更是吸引了學生的目光。

2 應用非連續性文本的教學策略

閱讀對于學生的各科目學習都至關重要,通過閱讀可以豐富學生的各方面的知識,通過非連續性文本的閱讀,對學生來說更具有積極作用,可以讓學生的多學科知識體系得以更好的構建和發展,現如今非連續性文本的教學在當前較為普遍,但是要讓這種閱讀更加有效,就需要教師的努力和策略運用。

2.1 貼近生活

與傳統的語文教學不同,新課改對語文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動手能力、實踐能力,傳統的教學模式是將課堂只局限于書本上,學生所學到的內容是與現實割裂開的,這種教學方式是落后又畸形的,顯然已經不適應當前的教學環境,如今的語文課堂是要更加貼近生活。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針對課堂教學內容做好篩選辨別工作,在綜合性學習、口語交際、寫作等課程中,要注重依據語文教材在實際生活中取材,比如:講授人教版語文八年級上冊的某一單元的寫作課《怎樣搜集資料》時,教師可以擴展學生查找資料的范圍,不讓學生只去找與課文相關的資料,而是遠離課堂走進生活,讓學生去找一些電器設備的說明書,說明書上的內容大部分都屬于非連續性文本,一方面能夠提高學生閱讀非連續性文本的閱讀水平,同時也將課外的資源引進課堂之中。

2.2 確定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一堂課的靈魂所在,對于不同年級的學生教學目標的選擇也有所不同,如在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上冊的綜合性學習《成長的煩惱》中,教師要注重把握教學的難度,對于剛剛升入初中的學生,他們還處于迷茫期,在生活中也有很多煩惱,教師在這節課要注重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與傾聽能力,這就是這節課的目標,確立這個目標后,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地表達自己的看法,可以根據不同特點的學生通過多種形式,包括口頭表達,文字書寫,甚至通過繪制圖畫,再由其他學生對這些表達內容進行討論,在潛移默化中增強學生對于非連續性文本的認知能力。

2.3 擴展教學資源

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研究者,同時也是教學資源的開發者,傳統的教師,由于條件的限制,課程資源十分有限,但是在科技發展迅猛的現代社會,移動互聯網快速傳播,各種類型的新媒體應運而生,教師獲取資源的途徑也是多種多樣的,教師要善于開發并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資源來進行課堂延伸,使課堂呈現的方式更加多樣化,如在開學之初,同學之間還比較缺乏了解,可以利用相關綜合性學習的活動課來進行學生之間的相互了解過程,教師可以讓每個學生用簡短的話,即非連續性文本,來介紹自己比較熟悉的同學,既能夠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還能讓學生全面認識自己。

基于語文非連續性文本閱讀的特點,結合語文新課標強調閱讀教學過程要與生活相接軌的理念,筆者認為非連續性文本引入初中語文閱讀,不僅能夠豐富學生文本閱讀的多元化體驗,提高整體把握文本內容的閱讀能力和語言綜合運用的能力,更是對整個語文閱讀教學生活化具有重要意義。

3 學生非連續性文本閱讀能力的培養

由于非連續性文本存在著直觀、簡單、明了、醒目及概括性強的特點,因此在學生非連續性文本閱讀能力培養上,我們不能僅僅依靠傳統閱讀教學法開展,而應當涵蓋整個語文教學的全過程,從閱讀教學、口語交際、寫作教學等多個方面開展。

3.1 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在人教版語文教《愛蓮說》課文的教學中,通過對連續性閱讀材料的轉換,我們可以深入地引導學生理解文章。而本文因為主題明確、脈絡清晰的特征,我們不用過多地講解文章,學生便能夠從課文中明白含義。在本文教學中,教師可以以“蓮”作為主要的對象,設計一個綜合性的教學活動,我們可以將這一活動設計為四個方面:首先,查找有關蓮花的資料,如蓮花的種類、名稱、作用等,并將其整理為一個科普性的資料;其次,收集各種蓮花圖片,也可以讓學生嘗試繪畫蓮花,并附加蓮花介紹,從而突出蓮花的形態美與內在美;再次:以小組為單位組織學生通過課外閱讀、網絡等方法查找有關蓮花的詩詞及名言名句,將這些內容作為蓮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最后:以“蓮”為主題讓學生寫一篇作文。這種綜合性的教學不僅融合了閱讀材料,且提升了學生的閱讀能力拓展學生的知識面。endprint

3.2 口語交際中的應用

口語交際需要師生查找大量資料,這些資料就是非連續性文本,學生要從非連續性文本中獲取信息為己所用,再用自己的語言組織后進行表達。在這一階段,教師要有意識地為學生查找相關資料,并引導學生閱讀,獲取信息,并相機表達,為學生做示范,并逐步放手讓學生自己查找資料,搜集信息。比如在《醉翁亭記》一文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按照“我印象最深刻的佳句是……,因為……”的固定句式說話,在“拓展訓練”這一教學環節中,教師需要讓學生分享自己印象最深或者最向往的地方是哪里,描繪該地的美景或者自己所熟悉的風土人情。另外讓學生在學習中通過想象的方式,真正讓非連續性文本閱讀為口語交際服務,從而也提高學生閱讀非連續性文本的能力。

3.3 寫作教學中的應用

3.4 跨學科教學中的應用

為了能夠讓學生的閱讀能力得以全面提升,在進行閱讀教學中可以通過多個學科相互融合的方式,讓學生能夠在閱讀同一篇作品中體會到其他學科的內容,比如科學與生活之間的相互融合,也可以生活與品德之間的相互融合,甚至可以多學科同時融合,比如科學、生活與品德之間等等形式,還可以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著重于圖表的解讀,讓學生學會從圖表中獲取相關知識點,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學習多科目知識,還能提升閱讀能力,并能夠舉一反三應用到其他讀物的閱讀中,學會各項科目的知識應用與實際生活。

4 結語

非連續性文本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內容,其教學方式是多樣的,教師應當在教學時間中不斷創新對于非連續性文本的教學方法,無論采用哪一種方法,都不可脫離現實與學生的實際情況,在進行非連續性文本教學前,教師必須先了解學生的學習習慣與特點,根據學生的需要來進行閱讀課堂設計。

參考文獻

[1] 陳美蘭.從非連續性文本談語文的《綜合性學習》教學[J].語文學刊,2015(3).

[2] 劉燦林.走進“非連續性文本”考點,提高圖文互換的實效[J].福建教育,2015(Z2).

[3] 孫旺.非連續性文本的閱讀教學策略[J].語文教學與研究:讀寫天地,2015(34):28-29.

[4] 唐麗瓊.挖掘教材資源開啟探索之門——第三學段非連續性文本閱讀教學策略初探[J].語文教學通訊:小學,2014(18):65-66.

[5] 軒穎,李榮冉.基于比較的小學語文非連續性文本閱讀教學策略[J].教學與管理,2016(26):34-36.endprint

猜你喜歡
非連續性文本閱讀教學
“自我診斷表”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在遺憾的教學中前行
高中英語閱讀與寫作有效結合
語文課堂中的小組合作學習研究
“騎驢”出發在思辨中前行
閱讀教學:“吻醒”文本的過程
計算教學要做到“五個重視”
教育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