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經驗的教學

2017-09-06 06:28仇莉莉
科教導刊 2017年20期
關鍵詞:預設經驗教學

仇莉莉

摘 要 教育是經驗的綜合運用,教育是在經驗的基礎上開展起來的,教育是經驗的生長和經驗的改造。教學過程中要有經驗的參與,在課前的設計中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已有經驗;在課中要激活、利用經驗,讓學生生成新的經驗;課后要對此類經驗進行反思與提升。

關鍵詞 經驗 預設 生成 教學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7.07.060

理論課尤其是教育理論課,區別于其他類型的課程,教材提供的內容往往是基本理論的羅列,邏輯嚴密,論證嚴謹,如果參照教材的體系來講課,盡管不會有邏輯上的錯誤,但是往往由于理論性太強而導致趣味性不足,其后果是學生的課堂參與程度不高,課堂學習效果不佳。這個問題怎么解決?在邀請聽課《少先隊主題活動的設計》中,筆者嘗試將課堂知識與學生的經驗對接,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

實用主義者杜威非常強調經驗的重要作用,他認為經驗既不是主體對客體的反映,也不是獨立的精神實體,而是主體和對象、有機體和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反映了主觀的人和客觀世界的統一。教育是經驗的綜合運用,教育在經驗的基礎上開展,教育就是經驗的生長和經驗的改造。蘇聯教育家維果茨基認為經驗就是學生原有經驗與新知識之間的相互作用,“最近發展區”的概念就是用來描述這種相互關系。筆者的觀點是:在課前的設計中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已有經驗;在課中要激活、利用經驗,讓學生生成新的經驗;課后要對此類經驗進行反思與提升。

1 課前預設充分考慮學生的已有經驗

1.1 教學目標的預設,充分考慮學生的已有經驗

“少先隊工作”這部分內容選自黃濟主編的《小學教育學》,內容比較繁雜,有眾多零碎的知識點,如果課前設計在主題上不明確,那教學就淪為少先隊工作常識的介紹。同時,學生都曾經是少先隊員,少先隊工作常識性的知識已經是其過往學習經驗中的一部分,教學何以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何以能是一種“生長”呢?少先隊的活動是少先隊的生命,一開始我的選題是少先隊的活動,然而具體操作下來發現少先隊活動的內容太多了,要想讓學生既了解少先隊的活動,又想讓學生掌握開展某種活動的方式方法,一節課的容量根本不夠,怎么辦?再改。也曾經想過以“新時期少先隊活動的工作思路”為題,但新時期的少先隊活動的工作思路比較抽象,課堂內容還是要落實到每一次的活動中來,少先隊主題活動的設計是其中很重要也是師范生成為教師后必須要面對的內容,權衡再三,最終確定了“少先隊主題活動的設計”這樣一個主題。根據主題,將教學目標設定為:認識少先隊的活動是少先隊的生命,了解少先隊活動的種類與主題活動的要素,認識少先隊儀式的重要性,掌握少先隊主題活動設計原則與設計程序,使師范生初步具備根據現階段少先隊工作的基本思路,創造性地開展少先隊活動的能力。

1.2 課程內容的組織上,重組學生的已有經驗

在課程內容的設計上,少先隊的主題活動可以有很多的內容講,比如:少先隊的主題活動的設計、少先隊主題活動的實施、少先隊主題活動的組織等內容。這些內容如何呈現?如何取舍?反復權衡最終確定了少先隊主題活動的四個要素,即:P1輔導員 、 P2少先隊組織及隊員、 P3活動的儀式、 P4活動的目的、任務、內容。前兩者是活動的主體,全程參與活動過程,后兩者是活動的對象,是教學設計的重點所在。如何讓學生明確儀式的重要性呢?筆者讓學生在課堂上模擬表演少先隊入隊儀式,營造情境重溫入隊儀式,體會儀式的重要性。作為曾經的少先隊員,學生作為直接的活動參與者經歷了很多少先隊的活動,這些過往的經驗需要喚醒,重現相關的儀式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這些經驗。

讓學生結合自身的經驗,在課堂營造的“入隊儀式”情境中體驗儀式的重要作用,讓學生的想法找到一個出口,問題的設計就顯得至關重要。在教學中,我讓學生合作討論設計少先隊主題活動的主題,同時結合法國著名作家安尼· 德· 圣-艾克蘇佩里的童話《小王子》中有關“儀式”重要性的闡述,讓學生明確:少先隊禮儀教育能夠使少先隊隊員感受到組織的力量,形象地認識到少先隊的共同奮斗目標和組織紀律性。一個儀式“就是一個充滿意義的世界,一個用感性手段作為意義符號的象征體系”。①兒童參與發生在各種環境維度中的儀式活動,借助自身感知、仿效、參與、表現的方式,體會現場氣氛、產生情緒共鳴、實現認識提升,從而獲得不同的生命體驗,得到成長發展的養分和支持。

2 課中激活、利用經驗,并生成新的經驗

2.1 創設情境,激活經驗,促進學生認知、情感和行為的參與

五年制師范英語班的同學,學習認真踏實,他們愿意傾聽老師的講課,認真做筆記,卻很少愿意發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課堂的參與更多是屬于教師運作的參與,課堂的參與程度不高??紤]到他們的特點,我設計了儀式教育的內容,提供少先隊入隊儀式的流程,放手讓他們自己來表演,激活其有關少先隊的記憶,從而達到讓他們的認知、情感和行為都參與課堂活動的目的,使其能更好地掌握課程所學的內容。盡管是非常簡單的少先隊員入隊儀式,甚至只是展示其流程,學生們卻非常樂意參與這樣的活動,隔了多年之后,再次戴上紅領巾,唱著隊歌,敬隊禮對他們而言是很新鮮的體驗,這樣儀式活動的參與本身就構成了很好的教育資源。當然,事實也告訴我在課前準備中,教師要積極指導,否則儀式的流程會出現不少瑕疵。

2.2 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動態生成新經驗

時光流轉,師范生完成了從兒童成長到即將成為少先隊輔導員的轉化。激活入隊儀式的經驗是作為學生兒童時期的經驗,而設計少先隊的主題活動卻是作為輔導員的責任。在充分尊重和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的同時,還要使他們超越自身經驗的局限,利用已知基礎對未知領域進行探究。

在本課的教學中,師生共同提煉了主題活動的設計原則,即:每個主題活動要設立鮮明與時俱進的主題;每個主題活動要努力設計完整而詩意的流程;每個主題活動要感染與浸潤濃濃的書香氣息;每個主題活動都要重視學生當下與未來的編織;主題活動都要考慮前后的連續性與階段性。每個設計原則輔以生動的例證。比如:“新生入學”的儀式中,可以有認識熟悉校園的“我愛校園”的內容,可以有教育學生尊敬師長、團結同學的“敬師愛友”的內容,也可以有培養努力積極上進的“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內容等,這么多的內容,可以有所選擇,如“開學——贈送一束康乃馨”、“升旗——成長展示臺”、“清明節——銘記紅色的記憶”、“兒童節——我和父母同游藝”等。endprint

主題活動要感染與浸潤濃濃的書香部分,有關夢想的主題活動,有教師帶領學生閱讀繪本中的一個個心懷夢想的故事,如:《犟龜》、《大腳丫跳芭蕾》、《達芬奇想飛》?!蛾颀敗分械闹魅斯觚斕仗諡榱藚⒓佑惺芬詠碜顭狒[的婚禮,一步一步向前爬去,雖然很慢,但它一直沒有停下,最后雖然沒有趕上獅王二十八世的婚禮,但卻意外趕上了獅王二十九世的婚禮,實現了它的夢想?!洞竽_丫跳芭蕾》中愛跳舞的女孩貝琳達有一雙大腳,被排斥在舞臺之外,但是她堅持不懈練習跳舞,終于等到機會實現自己的舞蹈夢想?!哆_芬奇想飛》中的達芬奇是一只有著一雙小翅膀的企鵝,但是他有一個浪漫的夢想——在天空中自由地翱翔。雖然達芬奇每天辛苦練習,但小小的翅膀根本沒法飛上天去。執著的達芬奇沒有放棄自己的夢想,有一天,他結識了一個會飛的好朋友,還找到了一架可以飛的飛機,達芬奇終于飛上天空了!經歷了天空之旅的他也終于明白:只要堅持和努力,任何困難都能克服;只要有夢,就一定能實現。通過各種例證的描述,讓學生生成與提升主題活動設計的經驗。

在此基礎上,我讓學生合作討論設計少先隊主題活動的主題,學生的積極性比較高,在匯報環節說出了許多讓人驚喜的答案,比如設計“少年兒童的安全問題”、“動畫片利弊的分享”、“環境保護”等主題。這些課堂隨機生成的資源經過學生課后的加工設計,被學生設計成了很好的主題活動,對課堂生成性資源的關注進一步促進了學生對課程內容的參與。這也讓我明白,對于課堂中動態生成的資源,教師要善于捕捉并有效利用與整合這類信息,教學設計有限,教學過程善變,課堂教學中既要重視預設,更要重視課堂教學中的生成性問題,巧妙地應對,以促進課堂的動態生成,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同時,生成性問題的研究也有助于提升教師的教育智慧和實現專業化發展。

3 課后對教學進行反思,提升與優化生成的經驗

課后的反思來自教師與學生兩個方面。

從教師的層面來說,反思來自多個領域:(1)反思教學目標的落實程度:教學的內容是否達成了教學目標的要求,是否把握了教學的重點,突破了教學的難點。(2)反思學生聽課的各種狀態:要關注學生的目光是否追隨教師、追隨發言的學生。注意學生的理答是否具有針對性,學生的傾聽是否全神貫注。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否全員全程參與學習?是否積極投入思考或踴躍發言?是否自覺進行練習?有沒有一些學生參與教學?考查學生的語言是否流暢而有條理?學生是否敢于質疑并提出有價值問題,學生的回答是否有自己的見解。是否全面投入學習?是否有滿足、成功、喜悅等體驗?對后續的學習是否有信心?學生能否總結當堂學習所得,或提出新的問題。(3)反思教學的表達狀態:教學中是否正確表達了預設的內容?是否合理運用了教學的策略等等。

從學生的層面來說,可以通過布置作業來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果。作業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可以是某一個思考題,可以是某種教育實踐活動,本節課請同學合作設計完成一個少先隊的主題活動,檢驗學生的所學知識,提升與優化學生所生成的經驗。

注釋

① 安尼·德·圣-艾克蘇佩里著.張小嫻譯[M].湖南:湖南文藝出版社,2015.

參考文獻

[1] 陳琦,劉儒德.教育心理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2] 姚利民.有效教學論:理論與策略[M].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2005.

[3] 施良方,崔允漷.教學理論[M].課堂教學的原理、策略與研究.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

[4] 杜威.我的教育信條[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endprint

猜你喜歡
預設經驗教學
樂淘淘“先進”經驗
樂淘淘“先進”經驗
一課三磨:淺談化學課堂教學中的預設與生成
“自我診斷表”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論德語網絡新聞標題中的預設觸發語
一道中考試題解答的預設與生成
在遺憾的教學中前行
計算教學要做到“五個重視”
教育教學
Can lucid dreams kill you?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