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沙市學校體育與全民健身融合發展研究

2017-09-06 12:35鄭青周徐娜
科教導刊 2017年20期
關鍵詞:全民健身學校體育長沙市

鄭青+周徐娜

摘 要 學校體育是全民健身的重要組成部分。兩者如何有效融合發展,將對長沙市建設“健康之城、體育名城”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在運用文獻資料法、專家訪談法和數理統計法對長沙市學校體育進行調研后發現:長沙市學校體育經過多年發展后雖已形成了自身的3大優勢,但也在5個方面與全民健身割裂得較為厲害,且制約兩者融合發展的4點因素依然存在。在結合長沙市體育事業發展的方向和目標分析后得出結論:要將學校體育的開展主體——“學?!焙蛯W校體育的執行主體——“教師及學生”兩者納入到全民健身的利益分配體系里,才能最大程度地調動長沙市學校體育參與全民健身的積極性,實現長沙市學校體育與全民健身的融合發展。據此,提出了6條具體建議。

關鍵詞 長沙市 學校體育 全民健身 融合發展

中圖分類號:D925.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7.07.067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學校體育是全民健身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將長沙市全民健身和學校體育兩者的融合發展作為研究對象。希望能為長沙市實現建設“健康之城、體育名城”的戰略構想,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1.2 研究方法

文獻資料法、實地調研法、數理統計法、邏輯分析法。

2 研究結果與分析

2.1 全民健身與學校體育的關系

長沙市全民健身和學校體育割裂的現象非常嚴重。既有管理主體的不同,也有目標的不同。全民健身由體育行政部門(或行業)管理。因此,開展的經費主要來自社會體育事業的經費投入和進入體育行業的社會資本。反觀學校體育,參與人群是在校學生,管理權限在教育行政部門(或學校),活動費用來源于教育經費。而從事學校體育的體育教師,其動力也只是基于本職工作的必要條件,僅此而已。

綜上所述,現階段在理論上學校體育是全民健身的重要組成部,但實際上學校體育如同自己建立了一個圍城,外部的進不去,內部的也很難出來。造成這一現象的根本原因就是利益,學校體育和全民健身沒有形成一個利益共同體。

2.2 長沙市學校體育的開展形式

學校體育由3個主要部分或要素構成:(1)體育教學;(2)專項訓練(運動隊訓練和體育比賽);(3)課外體育活動(自由鍛煉或社團活動)。

2.2.1 體育教學

體育教學是學校體育開展的最基本形式,自2011年國家對“新課程標準”修改后,體育課越來越受重視。從數量上來看,長沙市小學的體育課以增加到每周四次,中學和大學也開到了每周三次;從質量上來看,小學每個月都會依照體質檢測標準對學生進行測試。在中學,體育已列入了必考課程,且所占比重也大大提高。許多大學則將體育課從形式上進行了大膽的改革,以俱樂部的活動的方式體現,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具體情況和興趣愛好選擇參與的項目。

2.2.2 專項訓練

每年的各類學生體育競賽是檢驗各校學校體育工作開展情況的重要標準,長沙市的各類學校對此一直都非常重視,其中許多學校在某項體育運動中有著突出優勢。

2.2.3 課外活動

課外活動主要是為了使學生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和學會科學保健措施。在中、小學階段,因自由支配時間不多,主要以早操和課間操的形式體現,前者多由學生自由鍛煉,后者多為有組織的徒手操。在學生自由支配時間較多的大學階段,則多以校園體育社團的形式開展。

2.3 長沙市學校體育的優勢

現代學校體育在中國經過多年的發展,尤其是新中國建立之后越來越受到重視,學校體育的優勢更加明顯。就長沙市而言學校體育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硬件優勢、軟件優勢和平臺優勢。

2.3.1 硬件優勢

硬件優勢主要指的是體育場館和體育器材設施的配備條件。長沙市現共有各級各類學校1286所,在校生人數達153.62萬人,其中中、小學共計1235所。根據湘教發[2016]4號文(以下簡稱4號文)要求。小學校均應根據學校規模和在校生人數,配備合理數量的運動場地。長沙市51所普通高校,在教體藝廳[2004]6號文的指導下,也配備了完善的體育場地、器材和設施。

2.3.2 軟件優勢

軟件優勢主要是指學校的體育教師和從事相關工作的體育工作者。由于無法得到長沙所有學校體育教師的具體統計數據,在此,根據2015年長沙市在校學生總數和學校體育教師配備的相關文件做一個估算。

2015年長沙市在校學生總數153.62萬人,根據4號文的要求每班學生數量應控制在45人左右,考慮到大學班級人數與之相當,長沙市的在校學生班級數約為34138個。在教體藝[2008]5號文里。對學校體育師資的配備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平均每7個班要配備1名體育教師。據此估算,長沙市一共約有4877名一線體育教師。

2.3.3 平臺優勢

長沙市具有學校體育平臺資源優勢的學校涵蓋了從小學到普通高校的各級各類學校。首先,學校體育的參與人群大部分是學生,包括了6、7歲的兒童至20歲左右的青少年,這一時期貫穿了每個人三觀形成的每個階段。因此,學校體育是傳播全民健身理念、樹立終身健身觀念的平臺;其次,基于學校不斷開展專項訓練和體育科研,學校體育又是體育運動技能和體育科研成果交流的平臺。這都能對長沙市全民健身的發展起到積極的作用。

2.4 制約因素

制約長沙市學校體育參與全民健身的因素,可總結為四點:缺乏有效政策、安全風險因素、缺乏評價體系、后備人才缺乏。

2.4.1 缺乏有效政策

學校體育沒有明確的的產業政策,加上沒有合理的價格指導機制,使得學校體育社會化程度不高。學制的安排也使得部分學校的體育場地和設施,在假期形成了空置性的資源浪費。endprint

2.4.2 安全風險因素

安全風險主要是指人身安全,包括在校師生和鍛煉者,以及學校財物安全。長沙市曾在2010年將部分學校試點對社會開放,在得到肯定的同時也引來了關于安全的質疑。其中,不僅有對孩子上學安全的擔心。同時,一些學校也顧慮萬一市民在健身中出了安全事故,是否由學校來承擔。

2.4.3 缺乏評價標準

首先,由于學校體育資源參與全民健身的評價體系目前尚未建立,就沒有一個科學客觀的考核標準來對學校體育參與程度和參與滿意度進行判定,這打擊了學校參與的積極性。其次,對教師個人事業發展至關重要的職稱評定,在其評審指標里也沒有關于參與全民健身工作的要求。最后,對于健身者的健身效果也缺乏監測,也就無法掌握其健身的實際效果。

2.4.4 后備人才缺乏

在長沙市“健康之城、體育名城”的建設程中,需要大量體育專業的職業人才在一線崗位工作。但開設有體育專業,培養此類人才的高職院校長沙市只有一所,且每年招生人數維持在1000人左右。體育職業人力資源需求與供給的矛盾制約了長沙市全民健身的發展。

3 結論與建議

3.1 結論

在長沙市實施“健康之城、體育名城”的建設過程中,要結合《長沙體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的4個方向和5大目標,需充分利用長沙市學校體育的現有優勢,努力消除制約因素。同時要將學校體育的開展主體——“學?!焙蛯W校體育的執行主體——“教師及學生”兩者納入到全民健身的利益分配體系里。才能最大程度的調動長沙市學校體育參與全民健身的積極性,實現長沙市學校體育與的全民健身融合發展。

3.2 建議

(1)政府統籌協調,出臺政策引導。在現有的行政管理模式下,長沙市市政府應積極統籌協調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和體育行政主管部門,改變現在學校體育資源出不去,全民健身需求進不來的現狀。尤其要盡快出臺切實可行的政策加以引導,如制定并落實針對全民健身進校園的安全事故應對方案和價格指導機制,消除學校對校園體育資源開放的不安全感。

(2)科學管理布局,推動持續發展。在長沙市新建體育設施的規劃和建設過程中,要與現有學校體育資源分布,及當地人民群眾對健身設施的實際需求相結合。減少同一類型體育設施在同一地區的重復建設。在有效節約建設資金的同時,又能使各運動項目在各地區合理布局,標推動全民健身的可持續發展。

(3)抓住特色優勢,建立自身品牌。圍繞“山、水、洲、城”特色主題,狠抓傳統優勢項目建設。以學校體育為基礎,建立各級體育傳統項目學校、青少年體育俱樂、訓練基地及高水平體育后備人才基地,扶持和培養一批本土體育產業,爭取創建優質體育品牌。

(4)加大開發利用,利益合理分配。充分認識學校體育資源社會化、產業化的必要性,加大開發利用,減少空置率。多種模式并舉,在滿足學校正常教學和訓練的前提下,允許社會資本適當參與學校體育設施的管理和運營。如分擔場地器材購買費用,優先聘請學校體育教師和有體育特長的學生等,并將收益進行合理分配。

(5)建立評價體系,鼓勵優質服務。針對學校體育參與全民健身建立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評價標準不僅要能衡量全民健身數量和質量,更要根據健身效果來制定,評價指標也要注意直觀性和可操作性,讓人民群眾真實感受到學校體育帶來的好處。對全民健身開展得好的單位和個人不但要給予物質獎勵,在評優、評先和職務、職稱晉升方面也要予以適當加分,使其得到物質與精神的雙重工肯定。

(6)加強專業建設,培養后備人才。支持有條件的職業院校開設體育類專業,加大體育職業人才的培養力度。對今后有意向去往基層一線開展體育工作和在體育產業創業的學生,在招生政策和創、就業政策上予以適度優惠,緩解體育招生難的矛盾。

參考文獻

[1] 李艷翎.體育課程論[M].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06:3,5.

[2] 楊雅婷.長沙市體育產業現狀調查與分析[D].湖南師范大學,2014.

[3] 石怡.湖南省《全民健身條例》實施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4.

[4] 廖勇娟.公共服務視域下的學校體育資源開放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3.endprint

猜你喜歡
全民健身學校體育長沙市
愛上寫信的大樹
A Few Thoughts on Learning English Well in High School
探討體育產業與全民健身協同發展
論當今社會對體育教師成見問題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全民健身體系的開展研究
淺議高職院校健美操教學新策略
就“題”取材 讀寫相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