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學檢驗質量控制中出現的問題及策略

2017-09-07 08:41康春義
關鍵詞:問題策略

康春義

【摘要】目的 對醫學檢驗質量控制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然后制定有效的解決策略。方法 隨機選擇了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患者200例作為對象進行研究,對所有患者的醫學檢驗質量進行回顧性分析,了解和掌握其中存在的問題,從而為制定應對策略提供一定的參考。結果 所有患者中共有25例檢驗結果存在誤差,其誤差率為15.5%。其中12例由于儀器自身的問題引起、7例由于標本不合格引起、6例由于檢驗人員操作不當引起。結論 在對患者進行醫學檢驗質量控制過程中,要對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全方位的了解和掌握,然后根據實際情況制定有效的解決策略,以確保檢驗結果的準確性,為患者后期的治療及康復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醫學檢驗質量控制;問題;策略

【中圖分類號】R44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7.05..02

醫學檢驗是對患者進行臨床診斷的主要參考依據,其一般是借助現代化的分子學、生理學、生物學及其他學科知識來共同決定。如今,隨著醫學檢驗技術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其可以有效提高檢驗指標的準確性,從而為患者病情的診斷提供一定的參考,提高患者疾病的診斷準確率。但是在進行醫學檢驗質量控制過程中,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難免會出現一系列的問題,此時就需要對其進行系統的分析,然后制定有效的解決策略,以更好的提高醫學檢驗質量控制效果,提高檢驗結果的嚴謹性和準確性。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擇了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患者200例作為對象進行研究。其中男123例,女77例,年齡在21~82歲,平均(44.6±1.9)歲。所有患者在性別、年齡等方面的數據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所有患者醫學檢驗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了解和掌握醫學檢驗質量控制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為制定有效的解決策略提供一定的參考,以更好的提高醫院檢驗質量控制的效率。

2 結 果

通過系統性的調查和統計發現,所有患者中共有25例檢驗結果存在誤差,其誤差率為15.5%。其中12例由于儀器自身的問題引起、7例由于標本不合格引起、6例由于檢驗人員操作不當引起。

3 討 論

3.1 醫學檢驗質量控制中常見的問題

3.1.1 儀器自身的問題

在進行醫學檢驗質量控制過程中,經常會出現因為儀器自身問題而導致檢驗結果出現誤差。在醫院檢驗過程中,由于每天儀器都處于長時間、高負荷的運轉,并且長年累月的運行下去,導致檢驗結果出現或大或小的誤差是在所難免的。同時,對儀器缺乏定期的保養和維護也是誘發儀器故障的主要原因,從而導致醫院檢驗質量無法得到保障。在儀器使用過程中,要對其進行定期的維護和保養,任何小毛病都有可能引發檢驗結果的準確性。

3.1.2 標本引起的問題

實際上,標本采集質量合格與否將會直接決定醫學檢驗結果的準確性高低。因此,在進行標本采集過程中,要盡可能提高其采集質量,避免外界因素的干擾,而且要對血液的采集體位、采集時間進行合理的控制,以確保標本的整體質量。掌握真空采血的基本操作流程和順利,避免標本發生溶血現象。采集的尿液標本要保持新鮮、干凈,嚴禁混入精液、分泌物等。影響標本采集質量的主要因素包括:(1)患者因素。其又包括了固定因素和可變因素兩個方面,而固定因素包括患者的性別、年齡、地域和民族等??勺円蛩匕ㄟ\動、藥物、飲食等。盡可能在患者正?;顒踊虬察o狀態下進行標本的采集,并且24 h內停止一切藥物。在進行血液標本采集時,直接從患者輸液的手臂進行血液采集時,所得到的血液標本已經被輸入的液體所稀釋,從而對檢驗結果的準確性造成了一定的影響。(2)檢驗因素。其常見的問題是隨意使用抗凝劑和檢驗標本不合格。如今,大部分血液檢驗引用了血細胞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進行檢測,僅需5 ml就能完成蛋白、血糖、肝功能、腎功能等多項檢查。(3)標本的運送、儲存和檢驗問題。標本離體后需要給予特殊的保存,并委派專業人員進行運送,避免對標本進行震蕩和污染。但是部分運送人員并未按照要求進行運送,從而導致標本不合格,影響其檢測結果的準確性。

3.1.3 檢驗人員操作不規范

檢驗人員操作不當也是誘發醫學檢驗質量問題的主要原因。如今,大部分醫院都引進了先進的檢驗設備,并且這些設備的操作規范、流程與以前的檢驗設備存在一定的差異,大部分一些操作人員并未對新設備進行針對性的學習,而且沿用老設備的操作方法來對其進行操作,這樣不僅會對檢驗結果的準確性產生影響,而且還會影響設備的使用壽命。

3.2 解決醫學檢驗質量控制問題的策略

3.2.1 對檢驗儀器設備進行定期檢查與維護

要想確保醫學檢驗質量控制工作有條不紊的進行,就需要對檢驗儀器設備進行定期檢查與維護,以更好的提高檢驗儀器的精準性,確保檢驗結果的可靠性。因此,醫院要委派專業人員定期對檢驗設備進行系統性檢修和保養。一旦發現儀器設備故障,不管大小都需要對其進行及時的檢修之后,才允許其繼續使用,從而有效提高醫學檢驗質量控制工作的效率。

3.2.2 提高標本采集的質量

標本采集不合格所得到的檢驗結果與患者的實際情況會存在比較大的偏差,從而影響患者疾病的確診和治療。因此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來進一步提高標本采集的質量。(1)選擇標本的最佳采集時間。為了確保所采集標本的各化學成分均滿足檢驗精確度要求,則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來選擇標本的最佳采集時間。因為在不同的時間段內,人體內的化學物質是處于不斷變化的,從而使檢驗結果出現一定的差異,如血液標本的采集一般在清晨8點鐘進行,并要求患者保持空腹狀態,這樣所檢驗出的各項指標才能與患者的身體狀態保持一致。同時尿液標本的采集一般選擇清晨起來第一次排尿,此時的標本中各項成分比較完整,具有比較高的穩定性;(2)采集的標本要有代表性:最具代表性的標本有痰液避免混入唾液;抽血要求采集通暢,并且止血帶在回血后立刻放松不能夠扎太久;穿刺避免潰殤、紅腫、癲痕等處;末梢采血避免混入組織液;(3)采集樣本時的操作要求:在進行標本采集過程中,要按照相關要求來 正確的選擇防腐劑和抗凝劑,避免材料被污染,因為一旦材料被污染將會出現假陽的反應,從而影響檢驗結果的準確性。在輸液同側不要采集標本;將止血帶的壓迫時間控制在30 min之內,如果過長會導致血液濃縮,血液淤積。抽血過程中要盡可能避免泡沫的產生,如果出現溶血現象,將會導致標本內的紅細胞數量出現異常,從而影響血液生化指標檢測結果。抽血完成之后,需要對血液進行適當的搖晃,以保證血液和抗凝劑充分混合,避免發生凝固現象。

3.2.3 提高檢驗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

檢驗人員的技術水平高低對檢驗結果的準確性將會產生決定性的影響,因此檢驗科要對檢驗人員進行專業知識和技能的教育與培訓,以更好的提高他們的專業技術水平。例如,可以在檢驗科內定期開展一些知識競賽和知識講座活動,對于表現比較優異的員工要給予適當的獎勵。當醫院購置先進儀器設備的時候,要對檢驗人員進行新技術、新知識的培訓,以確保檢驗人員對新儀器的使用方法有個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并對其實際操作進行考核,符合要求之后才允許對新儀器進行操作,以確保檢驗結果的準確性。

總之,醫學檢驗質量控制工作的效率和質量高低將會直接決定檢驗結果的準確性高低,決定患者疾病的診治和康復快慢。因此,需要對醫學檢驗質量控制工作中常見的問題進行全面、系統的分析,然后制定針對性的預防和解決策略,確保醫學檢驗質量控制工作朝著系統化、規范化的方法發展,為患者疾病的診治和康復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 郭永聰.淺談醫學檢驗質量控制常的問題與對策[J].保健文匯,2016,8(3):181-182.

[2] 馮立峰.統醫學檢驗對提出檢驗質量的效果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6,1(18):47-48.

[3] 王俊羽.臨床檢驗質量控制問題研究[J].養生保健指南,2016,3(31):35-36.

本文編輯:吳宏艷endprint

猜你喜歡
問題策略
基于“選—練—評”一體化的二輪復習策略
例談未知角三角函數值的求解策略
我說你做講策略
高中數學復習的具體策略
避開“問題”銀行股
演員出“問題”,電影怎么辦(聊天室)
韓媒稱中俄冷對朝鮮“問題”貨船
“問題”干部“回爐”再造
Passage Four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