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生態論的林業企業勞動計量技術研究

2017-09-11 12:59徐將
時代農機 2017年6期
關鍵詞:勞動效率功能性結構設計

徐將

(安徽省潛山縣林業綜合行政執法大隊,安徽 潛山 246300)

基于生態論的林業企業勞動計量技術研究

徐將

(安徽省潛山縣林業綜合行政執法大隊,安徽 潛山 246300)

勞動(labor,work),是人類在生產經營活動中,有目的地進行的運動。勞動權是重要的基本人權,包括就業機會的公平與平等地分享勞動成果。張國慶提出了勞動鏈(labor chain)理論,即復雜勞動是由具體勞動的有序序列構成,實現對林業企業勞動的科學計量,為林業企業勞動管理提供依據。

生態論;勞動;計量;林業

張國慶在2013年的《發展學》和《系統企業學:再生·進化》等書中,根據其提出的生態論原理,探討了勞動的基本內涵、勞動計量基本理論、原理與技術方法。張國慶認為,勞動(labor,work),是人類在生產經營活動中,有目的地進行的運動。勞動權是重要的基本人權,包括就業機會的公平與平等地分享勞動成果。因此,科學的勞動計量技術方法,是實現勞動公平與分配公平乃至社會和諧的基礎。

1 勞動計量理論基礎

抽象勞動(abstract labor),是指撇開具體形式,一般的、無差別的勞動。抽象勞動沒有質的差別,只有量的差別。具體勞動(concrete labor),是指人們在特定的具體形式下所進行的勞動。人們常說的勞動,一般多是指具體勞動。正是抽象勞動的無差別性,就為公平計量勞動成為可能;具體勞動的可計量性,為準確計量勞動提供了理論基礎。

現代社會勞動越來越復雜,具體勞動已經很難孤立地進行,多是在別人的勞動基礎之上進行的。為此,張國慶提出了勞動鏈(labor chain)理論,為復雜勞動計量提供了理論支撐。勞動鏈理論認為,勞動鏈就是指不同的具體勞動之間構成的序列,也叫做勞動網(labor net)。

如果勞動鏈用S表示,S必須滿足下列兩個條件:①S中包含n個不同元素,n≥2,這些元素就是具體勞動;②S中的元素按一定方式相互聯系;則稱S為一個勞動鏈,S的元素為勞動鏈的組分。

這一定義還可以更精確地描述為:

勞動鏈S(n)是指由n個存在關聯的具體勞動e(i)(i=1,2,…,n,n≥2)構成的整體。

當n=1時,為孤立的勞動。

2 具體勞動的差別與計量

具體勞動的差別,是勞動計量的基礎。具體勞動的差別,源于具體勞動效率、數量與質量上的差別,可以分別用勞動效率、勞動數量與勞動質量表示。

勞動效率的倒數,即單位勞動產出成果所耗費的勞動量,為做勞動生產率。要實現科學的按勞分配,首先需要確定某一項具體勞動的標準勞動效率,再將各人的勞動效率與之相比較,就得到個人勞動密度。

勞動數量可以用勞動成果或勞動時間表示,勞動質量可以用有效勞動成果與勞動數量的比率表示,勞動質量是勞動能力水平的一種描述。

具體勞動的計量,應該考慮勞動密度與勞動質量,也就是要把勞動水平與勞動效率因素考慮進去,這樣才能有利于勞動水平和勞動效率的提高。

3 林業企業勞動計量基本方法

(1)一般勞動計量方法。對于一般的勞動計量,可以采用計件、計分或計時的方法,對勞動進行計量。

(2)勞動價值-成本計量方法。對于復雜勞動,劉綺菲(1999年)提出了按照勞動的價值減去成本來計量勞動的方法。主要方法包括按照勞動者創造價值的計量方法、勞動者節約價值的計量方法、勞動力成本的計量方法、勞動力價格國際比較的計量方法。

(3)勞動量計算方法。樂群星、魏法杰(2004年)提出了按照勞動量計算方法來對勞動進行計量。其中體力勞動計量方法主要有直接工作測定法和間接工作測定法,腦力勞動計量采用問卷法、工作日志法、工作量分析法,對于決策性或創造性腦力勞動計量,則采用面向過程基于知識數量的勞動計量模型計量、面向對象基于知識處理的勞動計量方法。

(4)面向工程設計的勞動計量。劉剛(2001年)提出了面向工程設計的關鍵因素法、知識處理和非功能性結構設計的勞動計量方法三種勞動計量方法,其中關鍵因素法和知識處理方法是基于功能性結構設計的勞動計量方法。①基于關鍵因素的功能性結構設計的勞動計量方法。功能性結構設計勞動計量的關鍵因素法,是通過分析功能性結構設計的基本組成及其相應的特性,基于同類功能性結構設計過程在信息處理方式上的相同性或相似性,尋找該過程勞動量的影響因素,并篩選出關鍵因素,在僅對同類功能性結構設計過程若干樣本進行測時的基礎上,應用人工神經網絡建模技術,建立基于關鍵因素的勞動計量方法與模型。首先將勞動功能抽象后得出的功能集F={Fn},n=1,2,…,N,任一功能Fn有Mn個基本功能單元,即Fn={fg},g=1,2,…,Mn,Fn一般為有序集,再假設基本功能單元f1的技術原理集Hl={h1p},p=1,2,…,N1,f2的技術原理集H2={h2q},q=1,2,…,N2,fMn的技術原理集HMn={hMnr},r=1,2,…,NMn,Hg通常為無序集,則功能性結構設計過程可分解為樹形圖。然后,采用人工神經網絡建模技術,確定同類功能性結構設計過程中各具體過程之間的勞動量差異,實現對勞動的計量。②基于知識處理的功能性結構設計的勞動計量方法。從系統的觀點出發,將功能性結構設計看作是一個黑箱,是一個知識處理系統,系統的輸入和輸出是具有不確定性特點的知識,即通過研究同類設計對象的基本特性,建立同類設計對象的知識表示結構模型,應用人工神經網絡與腦神經系統在結構、功能及知識處理方式上的相似性,模糊集理論在信息處理時,依據系統外部表現進行系統建模的原理等,研究功能性結構設計勞動計量的知識處理方法,建立基于知識處理的功能性結構設計勞動計量方法與模型。③非功能性結構設計的勞動計量方法。對非功能性結構設計,是通過引入層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建立非功能性結構設計的遞階層次結構,確定各操作的影響因素、影響因素權重集、操作屬性的判定方法,建立非功能性結構設計的勞動計量方法與模型。在此基礎上,應用已建立的計量理論、方法與模型,建立面向工程設計的林業企業復雜勞動計量系統。

4 林業企業勞動管理

林業企業勞動管理(working management),是指對林業企業內勞動者的領導、計劃、組織、協調和控制等一系列管理工作的總稱。它包括對林業企業員工的錄用、考核、調配、組織、安排、使用、工資、獎金和福利、工作績效評價等事宜的管理活動。勞動管理的主要內容,一般包括職位分類、崗位責任制、設置精干高效的管理機構及制定科學合理的勞動定額等。

[1]張國慶.復雜系統生態論方法及其應用[J].現代農業科技,2013,(11):190-193.

[2]張國慶.基于減商化提高財政投入效率途徑研究[M/OL],大成編客,(2016年11月16日)[2017年4月3日],http://bianke.cnki.net/ Home/Corpus/9602.html

[3]張國慶.系統法學與我國生態法制建設探討[J].現代農業科技,2013,(10):158-159.

Research on Labor M easurement Technology of Forestry Enterprises Based on Ecology

XU Jiang
(Qianhan Counry Forestry Administrative Law Enforcement Brigade,Anhui Province,Qianshan,Anhui 246300,China)

Labor(labor,work),is a movement with purpose in the human production and business activities.The right to work is an important fundamental human right,including the fair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and equal share of labor fruits.Zhang Guoqing put forward the labor chain theory,that is,complex labor is composed of the orderly sequence of specific labor,to achieve the scientific measurement of forestry enterprises,and provide the basis for labor management of forestry enterprises.

ecological theory;labor;measurement;forestry

S718.56

A

2095-980X(2017)06-0143-02

2016-06-14

徐將(1964-),主要研究方向:林業生產及保護。

猜你喜歡
勞動效率功能性結構設計
基于十二指腸異常探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醫研究進展
超限高層建筑結構設計與優化思考
結構設計優化在房屋建筑結構設計中的應用
一種功能性散熱板的產品開發及注射模設計
油公司模式下采油廠生產運行和勞動效率提升研究
油公司模式下采油廠生產運行和勞動效率提升研究
綜采工作面安撤雙臂機械手研制與應用
BIM結構設計應用
不同功能性聚合物在洗滌劑中的應用
某排水虹吸井結構設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