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初中數學有效教學

2017-09-11 06:34王玉娟
祖國 2017年15期
關鍵詞:實現有效教學初中數學

王玉娟

摘要:目前,初中數學教學有一個非常突出的問題,那就是教師教得很辛苦,學生學得很痛苦。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教育體制方面的原因,更有教師本身素質和能力的問題。為此,筆者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淺談如何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初中數學 有效教學 實現

初中數學是義務教育階段最重要的一門學科,它對于學好其它學科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長期以來,數學給許多學生的印象是枯燥的計算、刻板的公式,學生怕學,甚至厭學,作為一線教師,我們應當努力提高教學質量,實施有效教學,力求改變這種現象。

一、何為有效教學

所謂“有效”指的是學生在教師教學一段時間后,獲得了具體的發展和進步。如學生對知識和技能從不會到會,從知少到知多,從解決問題能力較弱到較強,最終從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教學是否有效,是指學生有沒有學會或學得怎么樣。

二、實現有效教學,教師必須提升學科知識素養

教師的學科專業素養指的是所任教學學科以及相關學科的基本知識和素養。如果教師只有半瓶水,那么給學生的就微乎其微了。因此,教師要不斷提高專業知識水平,優化知識結構。

(一)鉆研任教學科,豐富本體性知識

數學知識結構中,既包括具體知識,也包括數學方法論知識,也就是說,既要了解具體的概念原理、解決問題的方法為何,又要知道從一個知識到另一個知識是怎樣過來的,知識之間從方法論上的關系是怎樣的。因此,對知識結構的研究非常有利于教師對數學學科知識的深入理解和認識。

(二)養成讀書習慣,積累文化知識

培根說過,讀書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學習數學使人精密。教師為了順利實施有效教學,應該博覽群書,具有淵博的知識,用自己的才情影響學生。

三、實現有效教學,老師必須提升教材解讀和處理能力

教學設計有效的課堂教學,要求老師有深厚的教學功底和教材解讀能力

(一)關注學生的現有知識

在教材的解讀與處理中關注學生的現有知識,對教材進行再加工、再創造,關注學生的學習方法,避免對學生灌輸,徑直獲得答案。

例如,我在“一元一次不等式組與盈余問題”的教學中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學校要為我們七年級新生安排住宿,如果每間住4人,則20人沒床位;如果每間住8人,則最后一間宿舍不滿也不空,問宿舍有幾間?學生有多少人?在備課時,我認為學生的難點應該是找不等關系,然而在教學中,學生找不等關系沒有絲毫障礙。實際上,找不等關系是這節課的新問題,而學生的困難卻是在將最后一間宿舍的人數表示出來。學生的困難不在于新知識,而困難在于教師看來已經學過、學生應該掌握的知識上。

(二)兼顧預設與生成的內容

教材是靜止的,但課程是動態的?!胺彩骂A則立”,教師精心備課能保證課堂教學目標的完成,教師又應該具有課堂生成意識,能夠靈活地應對學生的問題。教師在課堂上把握教學契機,靈活地調整教學行為,讓學生的個性得到發展。

“二元一次方程組”單元的第一課時筆者所使用的滬科版教科書給出了這樣的一個實際問題:某班同學在植樹節時植樟樹和白楊樹共45棵,已知樟樹苗每棵2元,白楊樹每棵1元,購買這些樹苗用了60元,問樟樹、白楊樹苗各買了多少棵?教科書中,這一問題的提出旨在揭示知識的價值,既當遇到求兩個未知數的問題時,可直接設兩個未知數,使得列方程更容易,而方程組的解法放在第二節。其實當這樣的實際問題解決后學生會對問題的解更感興趣。而這種安排僅僅將實際問題當作“情境”,在學生感到有趣后,卻又不給學生深入探究的機會。而筆者這次根據課堂氣氛,調整了教學思路,給了學生大膽探索的機會,發現學生竟然給出了方程組的解法,經過類比概括,得到了兩種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方法:代入消元法和加減消元法。

四、實現有效教學,教師必須提升課堂教學調控與管理能力

課堂是教師的主陣地,有效教學需要教師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課堂活動。

(一)營造相互信任的課堂環境

和諧的師生關系是教師教學工作順利進行并且取得成果的保障。教師信任學生,學生信任教師,有了教和學的默契。誠然,現在的學生自我意識增強,越來越難教,教師應明確每個學生的需求,反思自己是否盡力去關心他們,建立信任的基礎和前提是師愛。

(二)發現課堂教學能動性

在課堂教學中要給予學生機會釋放他們的學習天性。教師應適時放手,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去實踐,去探索。課堂教學的能動性還包括靈活改變教學方法,合理調控教學節奏,適時調整教學內容,巧妙處理失誤等。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須具備一定的隨機應變能力,恰到好處地調整教學程序,確保課堂教學順暢地實施。

五、實現有效教學,教師必須發展創新能力

創新是信息時代的主旋律,也是今日教育的必經之路。有效教學關注學生的進步與發展。教師必須確定學生的主體地位,關注每一個學生。其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新精神是教育工作者的重中之重。

(一)更新教學觀念

教師對學生的影響直接而且深遠。這就要求教師順關注學生共性的同時,更多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教師要認識到師生關系要平等,在培養創新人才的征途中,教師要不斷改革管理方式,推動創新教育和教學的不斷前進。

(二)掌握現代技術

對教師而言,教學數字化校園建設已經深入到課堂,課程等多方面。新時代的教師要關注學生的不同需要,促進學生可持續發展。教師還可以借助數字化平臺,發揮自己的優勢,在創造與創新中發展課程。

六、實現有效教學,教師必須提升教學反思能力

教學反思是教師把自己的課堂實踐作為研究對象,對其進行全面、深刻的總結與反思。通過反思能力的發展,教師的自主、自覺意識增強,對教師的專業成長意義斐然。

教學反思能力的是對教師的基本要求,它不但是教師提高專業素養的方法,更是改進教學實踐的必經之路。正如幾何空間中的坐標系為描述每個物體的空間位置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工具一樣,教師的反思為教師分析自己的教學行為提供了有力的支撐,具有較強的實踐指導意義。教師通過反思不斷更新教學觀念,改善教學行為,提高教學水平。

總之,有效教學過程是教師“學會教學”和學生“學會學習”的互動過程。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之間互相影響,“以學促教,以教促學”。有效教學是大膽探索教學互相促進的教學思維,因此,教師要通過學生與自身的有效鏈接,使學生和教師保持可持續的持續性和終身性。

參考文獻:

[1]谷丹.守望·成長[M].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8.

[2]曹一鳴.十三國數學課程標準評介(小學初中卷)[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3]黃榮金,李業平.數學課堂研究發現及啟示[J].浙江教育學院學報,2009,(01).

(作者單位:安徽省宿松縣柳溪初級中學)endprint

猜你喜歡
實現有效教學初中數學
辦公室人員尚需制定個人發展規劃
淺談高中英語有效教學策略
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策略
淺析鐵路通信傳輸的構成及實現方法
新理念下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分析
例談數學教學中的“頓悟”
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創建策略
學案式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培養團精神,開展合作學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