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鈴薯包膜尿素田間肥效試驗分析

2017-09-11 09:47朱憲軍
西部論叢 2017年2期
關鍵詞:結薯包膜生物量

朱憲軍

利用率包膜尿素作為一種緩釋肥料,能夠在施用過程中緩慢釋放、逐步提供給作物養分,提高肥料利用率,減少土體及空氣污染[1]。據魏玉琴、姜振宏等對西市半干旱地區馬鈴薯應用包膜控釋尿素的研究表明,較普通氮肥增產8.7%[2]。據張海樓等對水稻的研究,50%包膜尿素和50%普通尿素的處理氮肥利用率最高,顯著優于不摻混的100%普通尿素和100%的包膜尿素,能較好的滿足水稻生育期的養分需求[3]。為進一步研究馬鈴薯應用包膜尿素減量及包膜尿素跟普通尿素不同摻混的肥料效應,特安排本試驗。

1材料與方法

1.1供試土壤

試驗在中國農業科學院德州實驗站陵縣試驗基地進行。該區位于魯西北黃河下游平原,屬于暖溫帶半干旱大陸性季風季候,年平均降水量550mm。試驗地屬于鹽化潮土,土壤質地為輕壤,耕層有機質含量12.40g/kg,全氮0.74g/kg,無機氮10.42mg/kg,有效磷9.87mg/kg,有效鉀80.56mg/kg,pH值為8.3,土壤肥力水平中等。前茬作物為小麥。

1.2供試品種

大豐一號。生育特性:極早熟,生育期在60d左右。株型直立繁茂,分枝少,株高60cm,生長勢強。葉片肥大,葉色濃綠,莖粗壯,間有紫色,花冠大,花藍紫色。結薯較集中4~5個,塊莖膨大速度快。休眠期短,耐貯藏。薯塊較大且勻稱,呈長橢圓形,外表光滑,芽眼少而淺,皮淡黃,肉鮮黃色,淀粉含量高、肉質脆嫩爽口,商品性極高。植株對A病毒和癌腫病免疫,抗Y病毒和卷葉病毒,易感晚疫病,塊莖中感病,輕感環腐病和青枯病。一般畝產2000kg左右,高的可達2500kg以上,經濟效益佳。

1.3供試肥料

包膜尿素含氮量為41%,普通尿素含氮量為46%,磷鉀肥為過磷酸鈣(16%)、硫酸鉀(50%)。

1.4試驗方法

播種前整地,耕耙整平,劃分小區,小區面積20m2。每小區施純P2O5和K2O均為6kg/畝,作基肥于播種前施入。100%包膜尿素和100%普通尿素處理氮肥用量按純N15kg/畝,其余處理按試驗方案分別施入相應處理區。8月16日播種,病蟲害防治和其他田間管理均按常規進行,每處理隨機取10株進行生育性狀調查,取其均值,按小區分別收獲稱重計產。

1.5試驗時間

2016年8月16日至11月。

1.6試驗設計

1.6.1包膜尿素施用量減量試驗處理分別為:①100%包膜尿素(T1);②80%包膜尿素(T2);③70%包膜尿素(T3);④50%包膜尿素(T4);⑤100%普通尿素(T5);⑥對照(CK)。1.6.2包膜尿素摻混比例試驗處理分別為:①100%包膜尿素(T1);②70%包膜尿素+30%普通尿素(T2);③50%包膜尿素+50%普通尿素(T3);④30%包膜尿素+70%普通尿素(T4);⑤100%普通尿素(T5);⑥對照(CK)。試驗采用隨機區組設計,每處理設3次重復,小區面積均為20m2。

2結果與分析

2.1包膜尿素施用量減量試驗

2.1.1包膜尿素施用量減量對馬鈴薯生物學性狀的影響各施肥處理的平均株高、平均單株結薯數、平均單薯重均高于對照(無N)。與100%普通尿素即T5相比,T1和T2處理的株高、平均單株結薯數差異不大,T3和T4處理略低;T1平均單薯重增加31.1g,T2增加11.4g,T3和T4與之無明顯差異(見表1)。

2.1.2包膜尿素減量對馬鈴薯經濟學產量及生物量的影響各施肥處理的馬鈴薯經濟學產量和生物量均高于對照(無N)。與T5相比,T1的經濟學產量和生物量分別增加10.28%和9.32%,達到5%差異顯著水平;T2和T3處理與之差異不大;T4處理產量降低。說明在相同氮肥用量條件下,包膜尿素減量30%對經濟學產量沒有顯著影響,但減量50%會降低經濟學產量(見表2)。

2.1.3包膜尿素減量對馬鈴薯氮肥農學利用率的影響所有施用包膜尿素處理的馬鈴薯氮肥農學利用率都比100%普通尿素處理高,均達到差異顯著水平;大小順序為:50%包膜尿素>100%包膜尿素>70%包膜尿素>80%包膜尿素>100%普通尿素;施用100%包膜和70%包膜尿素兩處理差異不顯著(見表3)。

2.2包膜尿素與普通尿素不同摻混比例試驗

2.2.1包膜尿素與普通尿素不同摻混比例對馬鈴薯生物學性狀的影響各施肥處理的平均株高、平均結薯數、平均單薯重均高于對照(無N)。各施肥處理間株高差異不大;與T5相比,各摻混比例處理的單株結薯數均高;T1和T2的平均單薯重略高;T3和T4與T5差異不大(見表4)。

2.2.2包膜尿素與普通尿素摻混不同比例對馬鈴薯經濟學產量及生物量的影響所有施肥處理的產量均高于對照(無N)。與T5相比,T1經濟學產量和生物量分別增產10.28%和9.32%,達到5%差異顯著水平;T2增產7.10%和10.88%;T3增產9.79%和10.53%;T4增產7.91%和8.94%(見表5)。

2.2.3包膜尿素與普通尿素不同摻混比例對馬鈴薯氮肥農學利用率的影響與T5的農學利用率相比,T1增加6.67,提高67.51%,達到差異顯著水平;T2增加4.58,提高46.36%;T3增加6.35,提高64.27%,T4增加5.13,提高51.92%(見表6)。

3小結

(1)與施用100%普通尿素處理相比,100%包膜尿素和80%包膜尿素處理能增加馬鈴薯的平均單薯重。100%包膜尿素處理的經濟學產量和生物量分別增產10.28%和9.32%;80%包膜尿素和70%包膜尿素處理與之差異不大;50%包膜尿素處理產量降低。說明相同氮肥用量條件下,包膜尿素減量30%對產量沒有顯著影響。各處理的氮肥農學利用率大小順序為:50%包膜尿素>100%包膜尿素>70%包膜尿素>80%包膜尿素>100%普通尿素。(2)與100%普通尿素處理相比,各摻混比例處理的單株結薯數均高;100%包膜尿素和70%包膜尿素+30%普通尿素處理的平均單薯重略高;100%包膜尿素處理的經濟學產量和生物量分別增產10.28%和9.32%;70%包膜尿素+30%普通尿素增產7.10%和10.88%;施用50%包膜尿素+50%普通尿素增產9.79%和10.53%;30%包膜尿素+70%普通尿素增產7.91%和8.94%;100%包膜尿素處理的氮肥農學利用率增加6.67,提高67.51%;70%包膜尿素+30%普通尿素增加4.58,提高46.36%;50%包膜尿素+50%普通尿素增加6.35,提高64.27%;30%包膜尿素+70%普通尿素增加5.13,提高51.92%。

參考文獻:

[1] 毛穎盈,鄔曉君,程杰,等.應用包膜控釋尿素實現氮肥減量試驗[J].浙江農業科學,2016,57(8):1175-1176.

[2] 張海樓,于濤,葉鑫,等.包膜尿素和普通尿素混施肥效研究[J].吉林農業科學,2014,39(5):34-37.

[3] 魏玉琴,姜振宏,陳富,等.包膜控釋尿素對馬鈴薯生長發育及產量的影響[J].土壤肥料,2015,29(4):219-221.

猜你喜歡
結薯包膜生物量
壓蔓平栽技術對甘薯生長、結薯及產量的影響試驗
地球上每種生命有多重?
“生命之重”:每種生命有多重
不同NPK組合對芳樟油料林生物量的影響及聚類分析
生態環境影響評價中的植被生物量調查探究
不同激素及添加物對馬鈴薯組培苗生長的影響
YK5959型秸稈打捆包膜一體機
不同培養基對馬鈴薯試管薯形成的影響
包膜復混肥提高油菜產量與生物量
保留纖維包膜的乳房假體置換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