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體育運動對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響

2017-09-13 10:44閆曉廣
關鍵詞:衰老心理疾病

閆曉廣

【摘 要】在進入老年期,人類所要面對的各種生理上的、心理上的和各種社會問題是嚴峻的。而健身運動特別是群體性的體育活動對延緩衰老,預防疾病和消除老年失落感,寂寞感和抑郁等心理疾病有意義非凡的作用。全社會應重視體育對社會角色變遷中老年人的作用,大力提倡老年人通過體育實踐實現自己的價值。培養老年人正確的體育價值觀,建立科學健身和健心的觀念。

【Abstract】In the old age, the various physical, psychological and social problems that mankind has to face are serious. Fitness exercise, especially the mass sports activities are important for delaying senility, prevention of disease and elimination of old age, loneliness and depression and other psychological diseases. The whole society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role of sports in the change of the role of the elderly, and vigorously promote the elderly through the practice of sports to achieve their own value.To cultivate the correct sports values of the elderly, and establish the concept of scientific fitness and heart building.

【關鍵詞】老年期;衰老;心理疾??;健身運動;體育價值觀

【Keywords】old age; senility; mental illness; fitness exercise; sports values

【中圖分類號】G804.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1069(2017)08-0089-02

1 引 言

進入21世紀人口老齡化越來越成為我們所關注的話題,已引起國際社會的普遍關注。它帶來的老齡問題是一個復雜的社會問題,即老齡者個體承受心理及生理障礙,以社會承擔巨大的壓力為表現形式的。老年人心理及生理障礙最容易形成在退休初期,就其原因在于其不能經受退休后角色的變化,產生一種失落心情。所以,老年人適應新的環境與角色,幸福地健康地度過晚年是我們的希望[1]。

2 老年期的概念及面臨的衰老問題

一個人從何時才真正進入老年期呢?當前存在四種估算依據,即年代,年齡,生理年齡,心理年齡和社會年齡。當前,許多學科均以年代年齡來劃分,譬如,人口統計學家確定60歲以后為老年期;社會學家界定男性55歲;女性45歲以后;心理學家認為55歲或60歲以后為老年期。聯合國規定:60歲和60歲以上的人為老年人??吹揭陨蠘藴?,我們認為將年齡界定在55歲以上比較符合一般人的標準。

老年人為健康所要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機體的衰老問題。一個人從胚胎,生長,發育,成熟甚至衰老,死亡,是一個不可改變的規律。但一個人體質的好壞,衰老的快慢卻是可以調控的。眾多事實證明:人體的發展變化可以向不同的方向發展。在有利條件下,生活方式科學、合理可以推遲衰老,健康長壽。在不利條件下,人的體質衰弱較快,甚至未老先衰。

3 何謂衰老

衰老是指生命周期中隨著年齡而發生的功能退化。但隨著年齡的增長,由于抗氧化酶活性不斷降低,機體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下降,致使自由基在體內積累過多,最終破壞細胞的正常代謝和功能,產生各種生理絮亂,病理改變,這可能是引起人類衰老的最重要原因。

那么,健身運動在減少自由基生成,增強抗氧化酶活性,加快自由基的清除,提高機體抗氧化物質水平及阻斷脂質過氧化鏈式反應,減少膜脂質過氧化損傷有其獨特的效果。長期堅持體育鍛煉,可提高機體的抗氧化反應,達到延緩衰老的目的。長期有氧訓練,增強機體有氧能力,延緩衰老進程;適宜運動還能降低細胞癌變幾率,從而延緩衰老。

4 健身運動可以延緩衰老的進程

健身運動還可以維持或提高機體神經——內分泌系統網絡的功能,延緩衰老的進程[2]。許多科學資料也論證,運動特別是長期中等強度運動可以促進免疫系統功能,推遲免疫器官衰老;適量健身訓練能促進和維持神經系統的正?;钚?,調節內分泌系統的平衡,促進一些器官的正常代謝,防止其老化。

中國傳統的健身方法如武術,氣功等,其推遲老化,防病治病的功效,不勝枚舉。 原國際運動醫學聯合會主席善羅科教授研究證明:“不鍛煉的人,30歲起身體機能開始下降,到55歲,身體機能就相當于他最健康的三分之二”而經常鍛煉的人到四五十歲,身體機能還能相當穩定,當他60歲時,心血管系統的功能大約相當于二三十歲不鍛煉的人,這就是說,經常鍛煉的人比不鍛煉的人要年輕二三十歲?,F代國際運動醫學聯合會主席霍爾曼教授指出:能每天堅持跑步10分鐘的人,心臟可以年輕20歲。

老年人群中出現骨礦含量和骨基質隨年齡的增加會逐漸降少,骨組織的顯微結構發生改變,使骨組織正常載荷能力變化,骨折危險性加大,并伴有周身骨骼疼痛,導致體態變型;如“O”型腿,“龜背”出現等。即平常所研究的骨質疏松現象的發生成為當務之急。除傳統藥物補鈣以外,因骨骼受到的應力將是維持骨量的基礎,所以體驗鍛煉特別是長時期的有氧運動有助于維持老年人骨礦含量和骨密度,或者說有氧運動可有效減輕老年人骨礦含量的下降幅度,延緩骨質隨年齡增長而丟失。

經常參加體育運動,不僅鍛煉機體,延緩衰老,預防疾病,提高身體對環境的適應能力意志,驅散消極心理,防止性格變異,陶冶良好的心境。參加集體體育活動還能協調人際關系,增加美的感受與生活樂趣,提高生命的活力和幸福感[3]。(表2)

5 體育運動在老年人心理和社會性方面的作用

體育活動能保持心理健康和豐富的閑暇生活。老年期由于角色的劇烈變換,容易引起心理疾病,相對講,是心理上的脆弱期。老年人保持心理健康,就等于生活中有了堅強的精神支柱,充沛的生命力,對環境的良好適應能力。老年人具有健康的心理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去開創愉快而有意義的晚年生活。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可以使老年人產生積極的心理活動,是消除失落感,孤獨感和抑郁感的有效心理療法,例如登山旅游,垂釣,奕棋,太極拳等體育活動有助于協調平衡神經系統,使神經系統更好地調節全身各系統和各器官生理活動,可激發生活信心,調節情緒,使大腦得到積極休息和調節。集體體育活動如門球,網球,健美操,秧歌等活動還可使老年人克服“退休不適宜癥,釋放角色變換產生的寂寞,失落等不良感覺,萌發積極向上;開朗樂觀的健康情緒,加強社會交往。

6 結論

適量體育活動不僅可以改善老年人的生理機能,延緩衰老,還能促進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全社會應重視體育對社會角色變遷中老年人的重要作用,大力提高老年人通過體育實踐實現角色定位。同時培養老年人的正確體育價值觀,建立科學健身和健心的觀念。

【參考文獻】

【1】全國體育學院教材委員會.體育概論[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5.

【2】張勇.我國老年人生活方式和體育鍛煉的現狀調查[J].體育科學,2003(9):5.

【3】喬梁.城市老年人社會角色變遷過程與體育[J].體育與科學,2002(1):67.endprint

猜你喜歡
衰老心理疾病
莫擅自貼上心理疾病標簽
能治療心理疾病的耳機
研究稱心理疾病史與癌癥死亡風險相關
大學生心理疾病污名概述
拉住“衰老”的馬車
香煙煙霧提取物對外周血內皮祖細胞衰老的影響及其機制研究
淺談衰老與抗衰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