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時代內涵與價值意蘊

2017-09-13 21:45汪楊夢笛
世紀橋 2017年8期
關鍵詞:時代內涵價值意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汪楊夢笛

【摘 要】在當前我國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時代背景下,為了充分挖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與作用,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日益深入人心,本文從時代與價值的視角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進行分析。在充分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時代內涵與價值意蘊的基礎上,深刻把握培育和踐行的關系,并根據我國現階段國情,就如何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出了可行途徑。無論對于當前還是今后,都具有深遠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時代內涵;價值意蘊;可行途徑

【中圖分類號】A8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0475(2017)08-0045-03

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三個倡導”為基本內容,其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國家層面時代意蘊的精髓,是國家層面倫理價值的中心思想、生命線、前進方向和奮斗目標;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會層面時代精神的高度凝練,是社會層面倫理價值的終極目標、必然要求、現實基礎和根本保障;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公民個人的基本道德規范,是個人層面倫理價值的主線、實現手段、提升途徑和促進因素。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時代內涵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我國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體現,融合了國家、社會、個人三個層面,三者互為補充、互為前提,構筑起一個具有中國特色的、完整的社會主義道德體系大廈,為將我國建設成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提供了有力的理論支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反映了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的美好夙愿,集中表達了社會主義國家的內在精神,是社會主義國家政治、經濟、文化不斷向前發展的動力源泉。

(一)“國家層面”的內涵解析

富強是道德國家的基礎。富強即為民富國強。富強是促進社會進步與發展的不竭動力,是人的全面自由發展的物質保障,也是中國共產黨人不懈追求的奮斗目標?!案粡姟卑鴥纱髢r值追求:一是人民的富裕,二是國家的強盛。首先,“富強”在于富民,即人民富裕,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凡治國之道,必先富民”之說。其次,“富強”還在于強國,即國家強盛,意味著國家要擁有雄厚的經濟基礎和強大的綜合國力。

民主是道德國家的本質。民主即人民當家作主。人民當家作主是人類共同的理想信念,中華民族對民主政治的渴望促使國家不斷向前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是一個不斷進步的過程,我們不僅要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還要在借鑒和吸收一切人類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的基礎上,將民主精神內化為公民的內在素養。

文明是道德國家的象征。文明不僅是社會進步的精神動力和文化象征,也是個人涵養的外在表現。社會主義文明是迄今為止最先進的文明形態,它繼承了先前人類文明的一切積極成果,并在全新的基礎上發揚光大。我們應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社會主義文明與時代進步同行、與時間發展同步。

和諧是道德國家的主題。和諧是世界萬物存在的根據和發展的動因,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的根本屬性。追求和諧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也是中國共產黨始終不變的價值訴求。我們不僅要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和諧價值理念,還要與構建和諧社會的實踐相結合,做到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共同致力于打造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內心和諧相處的社會。

(二)“社會層面”的內涵解析

自由是道德社會的最高追求。自由是改革和發展的必經途徑,是完善社會主義制度的必然要求,核心是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僅僅是個人的、群體的自由不是社會主義自由,廣泛的、全面的自由才是社會主義自由。社會主義自由的實現是一個漫長而又復雜的過程,既需要社會主義制度的不斷完善,也需要全體公民覺悟和素質的提升。

平等是道德社會的基本原則。平等是現代社會中人與人之間交往的最基本要求,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體現,也是人類向往的理想社會關系。平等從宏觀層面看,包括政治平等、經濟平等、社會平等等;從微觀內容看,包括權利平等、機會平等、身份平等等。社會主義平等的實現不能一蹴而就,要根據實際情況分階段、分步驟地予以實現。

公正是道德社會的價值取向。公正作為一種根本價值理念,是國家昌盛、社會穩定的基礎。公正即公平和正義,核心是分配公正。分配公正就是在一個符合公理的尺度下,對公共利益和社會資源進行恰當合理的分配。一個社會的凝聚力與向心力的強弱,取決于這個社會的制度安排是否正當合理。

法治是道德社會的可靠保障。法治是現代國家治國理政的重要手段,它不是一種個人力量,而是一種社會力量,因而在不同的時代具有不同的內涵。法治是一種治國理念或治國方略,強調法律的權威性和普遍適用性,核心是依法治國。國家的長治久安、社會的安定有序、人民的安居樂業,都離不開法治的保障。

(三)“個人層面”的內涵解析

愛國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愛國是中華民族最穩定的文化基因,強調的是個人與國家之間相互支撐的關系。從古至今,愛國始終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社會的主流價值觀。國家為公民提供了一個安全、自由的環境,個人價值的實現,也需要得到國家和社會的認可。我們應當大力提倡愛國主義,抵制那些不和諧的聲音。

敬業是職業道德的靈魂。敬業即熱愛工作、勤奮努力。熱愛工作是敬業的前提和基礎,勤奮努力是敬業的關鍵。個人價值的實現、社會的進步、國家的發展,必須依靠公民的努力工作才能得以實現。敬業不僅是一種理念,更是一種行為。任何職業都有其神圣性,我們要熱愛和尊重自己的職業,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誠信是公民道德的基石。誠信即誠實守信,是中華民族千百年傳承下來的優良品質,是與人交往的道德底線和基本原則,也是社會正常運行不可或缺的條件。古人講:人無信不立。目前社會上存在著誠信缺失的問題,國家應加強對公民的誠信教育,建立制度化的引導。有了個人的誠信,才會有整個社會和國家的誠信。endprint

友善是社會和諧的橋梁。友善即友好和善,其對象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友善是公民的基本道德規范,也是每個公民都能夠從中獲益的社會氛圍。友善是處理人際關系的基本準則,當前我國社會友善精神的普及仍具有可提高的空間。踐行社會主義友善觀,應懷著仁愛之心,待人平等,待人如己,待人寬容,助人為樂。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價值意蘊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高度概括和現實表達,代表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文化屬性和理論特質,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時代內蘊和現實意義。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展開,是其形成、存在和發展的必要條件、理論依據和時代要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和諧社會的精神支柱,其根本目的是要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展。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繼承并創新了我國傳統文化的的思想精華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提出,是馬克思主義科學價值理念與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產物,同時吸納了人類共有的精神文明成果。我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價值理念,體現著中華民族最獨特的精神追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源頭活水。中華傳統美德是傳統文化的精髓,根植于中國人的內心,循序漸進、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國民的思想方式與行為方式,蘊含著豐厚的思想道德資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正是繼承并豐富了這一思想道德資源,使其成為我國改革與創新的精神動力。

(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利于整合喧囂多元的社會思潮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提出,正值中國發展進入新階段、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的關鍵時刻。30多年的改革開放,促使中國社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人們的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呈現出多元、多樣、易變的特點。我國當代社會發展方向就是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統攝紛繁復雜的社會意識,整合喧囂多元的價值秩序,構筑好中國道路、中國精神、中國力量,做到“形于中”而“發于外”,從而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的思想基礎和精神紐帶。

(三)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助于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

一個國家,其核心價值觀的生命力、凝聚力和感召力是決定這個國家文化性質與發展方向的最根本要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僅是國家“文化軟實力”的精髓,也是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關鍵因素,在建設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過程中居于統攝和支配地位。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僅能增強人們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從而樹立高度的文化自信和道德自覺,還能有效應對西方價值觀的沖擊和挑戰,提升我國當代先進文化在世界的影響力和競爭力。

三、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可行途徑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既是一種德,也是一種特殊的精神理念,代表著全國各民族的核心需求與共同愿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關鍵在于統一思想,這樣才能達成共識,為進一步實踐打下堅實的思想基礎。我們只有掌握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把“總鑰匙”,才能用它來打開社會主義的大門,進而為我們實現“中國夢”指引前進方向,使我們的腳步更加堅定、目標更加明確。

(一)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廣泛開展道德實踐活動

培育和踐行,二者是一種遞進的關系,培育是基礎,踐行是根本。積極開展“講文明樹新風”“道德講堂”“學雷鋒志愿服務”等教育活動,確?;顒映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屬于意識形態中的精神理念,道德是其內在表現,也是社會主義的首要內涵。所以只有當我們更好的去學習和貫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時,時代內涵才能發揮出其精神價值,進而在國家、社會、個人三個層面落地生根;價值意蘊才能不斷地得到豐富和發展,引領我們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二)通過教育實現公民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廣泛認同

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人民群眾既是受教育對象,也是帶頭踐行人。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首先要深入基層,發揮輿論媒體的導向作用,運用微博、微信等新媒體手段,傳播主流意識形態,提升公民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感。其次要多方面、全方位的開展實踐活動,做到知行合一,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精神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營造良好、積極的社會氛圍。通過內化的價值觀教育,轉化為外化的自覺行為,是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最終目標。

(三)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充分發揮榜樣的引領作用

榜樣是社會主義建設不可或缺的角色,公民通過榜樣的引導去學習他人的模范行為,從而提升個人的思想道德素養。黨員干部首先要發揮引領示范作用,以身作則,用道德建設引領社會風尚,增強公民的使命感和責任感?!袄卒h精神”“最美女教師張麗”,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尊重和學習的榜樣,以身邊事教育身邊人,內心認同才能自覺踐行,從而產生潤物無聲、潛移默化的效果。其次要完善法律法規,制度保障是關鍵。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制建設,以法律為載體,能夠加快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現。

參考文獻:

[1]李建華.核心價值觀是一種德[N].中國教育報, 2014-05.

[2]鐘明華,黃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涵解析[J].山 東社會科學,2009,(12).

[3]李社.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J].理論與當 代,2014,(3).

[4]崔治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價值意蘊[J].理論探 索,2015,(3).

[5]張濤.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道德哲學意蘊[J].長安 大學學報,2016,(1).

[責任編輯:秦 超]endprint

猜你喜歡
時代內涵價值意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論儒家“自強不息”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價值意蘊與模式建構
當前我國民歌文化產業發展模式的價值意蘊析論
在高校有效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途徑探索
IP影視劇開發中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構建
高中政治教學中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機融入
讀懂名師
魏晉風流的時代內涵分析
論黨的群眾路線的時代內涵
長征時期黨堅持群眾路線的價值意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