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期護理干預在腦梗塞患者語言、肢體康復中應用研究

2017-09-15 06:39
實用臨床護理學雜志(電子版) 2017年18期
關鍵詞:腦梗塞肢體康復

方 芳

(江蘇省張家港市中心醫院,江蘇 無錫 214062)

早期護理干預在腦梗塞患者語言、肢體康復中應用研究

方 芳

(江蘇省張家港市中心醫院,江蘇 無錫 214062)

目的 探討早期護理干預在腦梗塞患者語言、肢體康復中的應用方法和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腦梗塞患者40例,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分別對其實施早期護理干預和常規護理干預,對其治療護理效果進行觀察比較。結果 在語言,肢體功能評分及護理滿意度的比較結果上觀察組患者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早期護理干預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語言、肢體功能,提升其在治療期間的滿意程度,可作為臨床首選護理方案加以推廣。

早期護理干預;腦梗塞;語言;肢體康復;臨床效果

腦梗塞在臨床上較為常見,發病原因主要是因為腦組織因為腦部血液循環障礙發生缺血,缺氧,組織壞死,患者出現腦部功能障礙,臨床主要表現為偏癱失語等癥狀,如在患者患病早期進行治療的同時加以科學有效的護理干預,對于改善患者病情的效果顯著[1]。為了研究早期護理干預在腦梗塞患者語言、肢體康復中的應用方法和臨床效果,本文對40例腦梗塞患者進行了疾病發展及治療相關問題的研究,得到如下結論。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腦梗塞患者40例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20例。觀察組男11例,女9例,年齡52~72歲,平均年齡(61.13±3.1)歲;對照組男12例,女8例;年齡58~83歲,平均年齡(68.02±3.5)歲。兩組性別、年齡等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護理方法

在接受相同的藥物治療的基礎上,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實施早期護理干預,具體措施如下。

1.2.1 早期肢體功能康復護理

病情恢復早期采取健側臥位,墊高軀干的前后位置,保證身體平穩,上肢充分前伸,肩關節處于生理曲度,手掌五指分開,上面放置重量合適的沙袋,保證關節呈伸直狀態,每2 h更換體位1次。治療后患者生命體征平穩后開始實施個性化的肢體康復鍛煉。從被動運動過渡到主動運動,從小關節過渡到大關節,從小幅度過渡到大幅度,每天練習3~5次,每次時間在20 min左右[2]。

1.2.2 早期語言功能鍛煉

練習從最簡單的音節開始,先練習單音節的拼音,逐漸過渡到單個漢字,詞組,短句,日常多為患者播放電視,廣播等,囑其學習發聲方式,練習期間多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多使用鼓勵性的語言,提升患者對疾病治愈的信心[3]。

1.2.3 早期心理護理

該疾病在患病后起病迅速,患者極易出現緊張恐懼等心理,負面情緒嚴重時患者甚至拒絕治療,耽誤最佳治療時間,影響治療效果,故護理人員應早期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保證患者配合治療,提升治療效果。囑患者家屬多探視陪伴患者,與患者共同面對疾病,給予其足夠的心理支持[4]。

1.3 觀察指標

(1)通過FMA評分法及漢語失語檢查表對患者的肢體功能及語言功能進行觀察比較。(2)護理滿意度評價標準:根據醫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百分調查問卷,囑患者根據自身主觀感受進行不記名填寫,根據得分將其分為滿意,部分滿意及不滿意三個梯度,統計每一梯度人數所占比例。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兩組患者在護理前后肢體及語言功能比較

在統一護理前,兩組患者的兩項評分均較低,(P>0.05),經不同方法護理后,觀察組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護理前后肢體及語言功能比較(±s,分)

表1 兩組護理前后肢體及語言功能比較(±s,分)

注:與對照組相比,*P<0.05

組別肢體功能語言功能觀察組(n=20)護理前36.87±6.151.33±4.2護理后66.36±4.6*83.89±5.3*對照組(n=20)護理前37.84±5.850.75±5.1護理后52.47±6.4*66.41±6.2*

2.2 兩組患者在護理滿意度比較

經過不同方法的護理,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護理滿意度對比(n,%)

3 討 論

腦梗塞因為起病突然,患者及其家屬常在患病后出現巨大的心理沖擊,加之疾病所導致的各種不良癥狀,患者負面情緒加重,對治療失去信心,影響治療效果。在疾病恢復期間實施早期護理干預可有效消除或緩解患者消極情緒,在病情恢復早期給予其足夠的心理支持及肢體語言康復相關的鍛煉指導,與患者共同面對疾病,樹立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提升治療效果[5-6]。

綜上所述,早期護理干預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語言、肢體功能,提升其在治療期間的滿意程度,可作為臨床首選護理方案加以推廣。

[1] 孫玉玲,謝 萍.早期護理干預在腦梗塞患者語言、肢體康復中應用研究[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2,31(4):731-732,765.

[2] 曾明梅,李瑞英,馬 玲,等.早期護理干預在腦梗塞患者語言、肢體康復中應用研究[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4,(16):83-85.

[3] 于 華.早期護理干預在腦梗塞患者語言、肢體康復中應用效果觀察[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6,1(3):78-79.

[4] 席 紅.早期護理干預在腦梗塞患者語言、肢體康復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12):136,138.

[5] 趙冬艷.腦梗塞患者早期護理干預對語言、肢體康復的應用效果研究[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3):128-129.

[6] 龔叢芬, 朱紅霞, 劉永麗,等. 早期護理干預在腦梗塞患者語言、肢體康復中應用研究[J]. 中國婦幼健康研究, 2016(S2).

本文編輯:蘇日力嘎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18.10.02

猜你喜歡
腦梗塞肢體康復
肢體語言
腦卒中患者康復之路
肢體寫作漫談
28例老年糖尿病合并腦梗塞的護理體會
抗血小板聚集治療在大面積腦梗塞中的應用分析
VSD在創傷后肢體軟組織缺損中的應用
殘疾預防康復法制建設滯后
補陽還五湯治療腦梗塞恢復期患者41例
中醫康復學教學方法探討與實踐
補陽還五湯聯合康復治療腦卒中35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