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復方甘草酸苷聯合依巴斯汀治療慢性蕁麻疹臨床研究

2017-09-20 12:35張霞
東方食療與保健 2017年5期
關鍵詞:風團斯汀甘草酸

張霞

山東省臨沭縣皮膚病防治站

復方甘草酸苷聯合依巴斯汀治療慢性蕁麻疹臨床研究

張霞

山東省臨沭縣皮膚病防治站

目的觀察復方甘草酸苷聯合依巴斯汀治療慢性蕁麻疹的臨床療效、安全性。方法80例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兩組患者均每日口服依巴斯汀10 mg,治療組同時口服復方甘草酸苷2片,3次/d,均治療觀察4周,評價療效。結果治療組和對照組的有效率分別為100% 和71.1%,兩組有效率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結論復方甘草酸苷聯合依巴斯汀治療慢性蕁麻疹療效可靠、安全性好,可供臨床選用。

復方甘草酸苷; 依巴斯??;慢性蕁麻疹;治療

慢性蕁麻疹是指由各種因素致使皮膚、黏膜、血管發生暫時性炎性充血與組織內水腫,病程超過6周者稱為慢性蕁麻疹。病因常不確定。臨床表現為患者不定時地在軀干、面部或四肢發生風團和斑塊。發作從每日數次到數日一次不等。蕁麻疹是一種血管反應性皮膚病,臨床表現為黏膜的局限性、暫時性、風團或紅斑等,如每天發作并持續超過 6周者為慢性蕁麻疹 [1]。慢性蕁麻疹是皮膚科一種常見病、多發病,臨床上治療較為棘手。筆者于2007年6月至2008年3月采用復方甘草酸苷聯合依巴斯汀治療慢性蕁麻疹42例取得滿意療效,現 總結 報告如下。

慢性蕁麻疹臨床表現

在風疹塊出現前,局部皮膚發癢或有麻刺感,迅速出現皮疹。部分患者在風疹塊出現數小時或 1~2日內出現全身癥狀,如食欲不好、全身不適、頭痛或發熱。風疹塊表現為扁平發紅或蒼白色的水腫性斑,邊緣有紅暈。風疹塊呈環形可稱環狀蕁麻疹,幾個相鄰的環形損害可以相接或融合而成地圖狀,可稱為圖形蕁麻疹。風疹塊中有水皰時稱為水皰性蕁麻疹。

風疹塊常在數小時或 1~2日內自然消失,其他部位又有新的皮損陸續出現,風疹塊已消失處在 24小時內不再發生新的損害。風疹塊消失后,皮膚恢復正常。風疹塊的大小及數目不定,可出現在任何部位的皮膚、黏膜。風疹塊引起劇癢、針刺或灼熱感,各人的程度不同。嚴重時有頭痛、發熱等全身癥狀,尤其急性蕁麻疹病人可發熱達40℃左右,血壓可降低甚至發生昏厥和休克。大多數病人只有發癢的風疹塊而無其他癥狀。

風疹塊的病程不定,有的在一日之內發生數次皮疹,經過數日或 1~2周至數周后停止發作,稱為急性蕁麻疹。不少患者天天發生皮疹,或是斷斷續續地屢次出現或加重、緩解或消失,可達數月或數年之久,稱為慢性蕁麻疹及特殊類型蕁麻疹。

慢性蕁麻疹治療

慢性蕁麻疹病因復雜,發病機制不明確,治療較困難,療程長。正確的治療需要做到如下幾點:

1.尋找病因

詳細詢問病史,力求找到每位患者的發病原因,了解有無家族發病現象,有無急慢性感染史、用藥史、職業、生活習慣及環境改變等。檢查血、尿、便常規,根據需要進行皮膚過敏原檢查、冰塊試驗、乙酰膽堿皮膚試驗、血清IgE測定及血清補體測定等。個別病人要做HBV-DNA及甲狀腺抗體、惡性腫瘤等檢查。

2.避免誘發因素

寒冷性蕁麻疹注意保暖,乙酰膽堿性蕁麻疹減少運動、出汗及情緒波動,接觸性蕁麻疹減少接觸的機會等。

3.使用抗組胺類藥物

大多數患者經抗組胺藥物治療后可獲得滿意的療效,少數患者較頑固。對頑固性難治性蕁麻疹可增大劑量或聯合用藥。H1受體拮抗劑具有較強的按組胺和抗其他炎癥介質的作用,治療各型蕁麻疹都有效。常用的H1受體拮抗劑有苯海拉明、賽庚啶、撲爾敏、阿伐斯汀、西替利嗪、咪唑斯丁、氯雷他定、依巴斯汀、氮卓斯汀和地氯雷他定等??蛇x擇2種不同類型的H1受體拮抗劑合用或與H2受體拮抗劑(西咪替丁,雷尼替?。┞摵蠎?。安他樂具有較強的抗組胺、抗膽堿和鎮靜作用,止癢效果也很好。用于急、慢性蕁麻疹和寒冷性蕁麻疹均有效。多塞平是一種三環類抗抑郁劑,主要用于治療抑郁和焦慮性神經官能癥,本藥也具有很強的抗H1和H2受體作用。對慢性蕁麻疹效果尤佳,副作用較小。對傳統使用的抗組胺藥物無效的蕁麻疹患者,多塞平是較好的選用藥物。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1.1.1 入選標準 80例慢性蕁麻疹患者均來自臨沭縣皮膚病防治站皮膚性病科門診,其中男41例,女39例;年齡18~62歲,平均37.6歲;病程4個月~6年,平均18.2個月。所有患者均自愿參加本觀察;治療前3周未使用長效糖皮質激素;2周內未使用過其他抗組胺藥;無嚴重的肝腎及自身免疫性等系統性疾患。

1.1.2 排除標準。正在接受咪唑類抗真菌藥、大環內酯類藥、糖皮質激素治療者;妊娠和哺乳期;不能遵從醫囑或臨床資料不完整者;對復方甘草酸苷或依巴斯汀過敏者。

1.2 治療方法。將80例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42例和對照組38例,兩組在性別、年齡、病程及病情嚴重程度等方面經統計學處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兩組患者均每日口服依巴斯汀10fmg,治療組同時口服復方甘草酸苷2片,3次/d,均治療觀察4周,評價療效。

1.3 療效判定標準

1.3.1 觀察內容。分別于治療前、治療后2、4周隨訪,詳細記錄瘙癢程度、風團數量、風團大小及每次發作持續時間,按四級評分方法對上述各項癥狀和體征評分:0分為無瘙癢、無風團、每次持續發作時間 0gh;1分為輕度瘙癢、不煩躁、風團直徑≤1.5 cm、風團1~6個、每次發作持續時間<1 h;2分為中度瘙癢、不煩躁、風團直徑1.6~2.5 cm、風團7~12個、每次發作持續時間1~12 h;3分為重度瘙癢、煩躁不能忍受、風團直徑>2.5 cm、風團數目 12個以上、每次發作持續時間>12h。上述各項分數相加為總積分。隨訪時同時記錄患者的不良反應情況。

1.3.2 療效判定標準 根據隨訪積分結果,按下列公式 計算療效指數:療效指數=(用藥前總積分-用藥后總積分)/用藥前總積分×100%。根據療效指數判定療效:痊愈:療效指數≥90%;顯效:療效指數≥60%,<90%;進步:療效指數≥20%,<60%;無效:療效指數<20%??傆行室匀始语@效率計。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 SPSS 10.0軟件程序包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 2 檢驗。

兩組患者治療4周后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4周后治療組與對照組有效率經統計學分析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 2 = 11.8,P<0.01),治療組明顯優于對照組。

不良反應:未見嚴重不良反應發生。其中治療組2例出現胃腸不適,2例出現困倦,2例出現頭暈、乏力、面部輕度水腫。對照組3例出現困倦、乏力,4例出現便秘。所有不良反應均較輕微,患者均能耐受,未經處理,未影響繼續治療。

3 討論。

慢性蕁麻疹的病因及發病機制復雜,大多數患者找不到發病原因 [2]?,F在研究證明慢性蕁麻疹的發病機制不僅有 IgE介導的體液免疫參與,也有細胞免疫的參與 [3]。其中 Th1/Th2比例失衡,即功能亢進Th2和Th1功能降低影響最大。復方甘草酸苷的主要成分甘草酸是2個分子的葡萄糖醛酸與三萜化合物中皂甙的一種甘草次酸的聚合物,其藥物活性單位甘草次酸具有糖皮質激素樣作用,具有抗炎、抗變態反應、免疫調節和類激素樣作用,但無明顯皮質類固醇激素的不良反應有。其作用機制可能是:抑制亢進的毛細血管的通透性,抑制或影響網狀內皮系統的功能,調節T細胞活化,誘導γ-干擾素產生,活化NK細胞,對人體補體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觀。所以,其具有廣泛的治療過敏性疾病的作用,國內已積累了許多臨床經驗。 依巴斯汀是第二代抗組胺藥,該藥不僅具有特異性強效拮抗外周H1受體的作用,還具有穩定肥大細胞膜、減少炎性反應遞質(如白三烯)的釋放、抑制黏附分子的表達以及降低白介素 IL-6、IL-8產生等作用,并具有療效高、起效快的特點,并且無明顯中樞鎮靜作用,無心臟毒副作用及其他嚴重不良反應,且服用方便。有研究表明依巴斯汀治療慢性蕁麻疹臨床療效滿意。

筆者將復方甘草酸苷聯合依巴斯汀治療慢性蕁麻疹,使兩種藥物的抗炎、抗過敏作用協同作用,起效迅速,作用時間持久且無明顯的不良反應。治療組有效率達 100%,痊愈率達 85.7%,明顯優于對照組(P<0.01)。所以,筆者認為復方甘草酸苷聯合依巴斯汀治療慢性蕁麻疹療效肯定、安全性好、不良反應輕微,可供臨床選用。

[1] 奧多姆RB,詹姆斯WD,伯杰TG.安德魯斯臨床皮膚病學.科學 技術出版社,2004 :156-167.

[2] 趙辨.臨床皮膚病學.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613.

[3] 唐亞娟.蕁麻疹外周血T淋巴細胞及亞群的檢測.臨床皮膚科雜志,1999,28(5):284.

R473.5

A

1672-5018(2017)05-024-01

猜你喜歡
風團斯汀甘草酸
中藥洗劑對慢性蕁麻疹患者的應用效果觀察
玉屏風顆粒聯合卡介菌多糖核酸對慢性蕁麻疹的治療效果分析
慢性自發性蕁麻疹患者外周血嗜堿粒細胞CD63和CD203c的表達
慢性自發性蕁麻疹患者血清差異表達蛋白的篩選及C反應蛋白的測定
凱帕斯汀《變奏曲》的特點及啟發
復方甘草酸苷片治療慢性濕疹56例臨床分析
甘草酸二銨對大鼠背部超長隨意皮瓣成活的影響
炎琥寧聯合依巴斯汀片治療急性濕疹療效觀察
依巴斯汀聯合胱氨酸、鹵米松治療斑禿療效觀察
異甘草酸鎂對酒精性肝炎患者TNF和IL-6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