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對高職高專院校教育的作用

2017-09-27 08:02李彥敏
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 2015年25期
關鍵詞:院校傳統大學生

李彥敏

摘要:本文通過對高職高專院校學生存在的現狀分析,說明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對高職高專院校學生教育的重要性,高職高專院校開設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是迫在眉睫,亟待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傳統文化高職院校作用

【中圖分類號】G711

中華民族在五千年的發展歷程中創造了舉世矚目的物質文明,也留下了燦爛的文化遺產,成為了每一個華夏子孫的心靈基因。

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要弘揚中華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將弘揚中華文化寫進黨代會報告,這充分體現了當代中國共產黨人對繁榮發展民族文化的強烈歷史責任感。高職院校擔負著培養社會所需的能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一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質勞動者的重任。隨著社會經濟的迅猛發展,人才競爭的加劇,社會對高職院校學生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良好的人文素養也成為人才心智健康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一定的專業技能加上良好的人文素養和心理素質,也越來越受到社會和用人單位的重視,因此,加強高職院校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是高職院校培養身體健康心智健全的學生的重要使命。反觀現實,高職院校長期重知識教育勝過重素質養成的意義,在實踐中強調知識和技能的傳授及訓練,輕視對學生人文素養的熏陶,輕視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致使相當一部分學生對自己優秀的民族文化缺乏基本的了解和欣賞能力,更缺少一種對真理、對真、善、美價值的的堅定追求,造成了人格的價值方向不清、基礎不牢、內在結構不健全,并因此成為滋生嚴重社會問題的一個重要內在因素。由此可見,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中華民族五千年以來形成的核心價值觀、倫理道德觀念、信仰觀念等應該成為高職高專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在當前形勢下,如何加強提升高職高專院校學生的人文素養是我國教育界目前亟待解決的一個問題。

一、 高職高專院校學生的現狀

就一般特點而言,高職院校在教育方面更多偏重于職業知識和技能的教育,專業設置因片面強調適應市場需求而忽視了人格養成等基礎教育,一些院校甚至出現了以追求功利為目的的教育傾向。毫無疑問,高校是培養人才的機構,而人才的基本構成則少不了“人”與“才”兩個基本的方面。只是一味強調知識技能教育而忽視人格養成教育,就難以培養出社會需要的真正的人才。中華文明源遠流長,中華傳統優秀文化在人格養成和做人境界方面的智慧是舉世公認的,歷史上偉大的人物和有成就的精英,無一不是受益于傳統優秀文化的熏陶。因此,現代高等教育也需要借中華傳統優秀文化的力量,培養“又紅又?!薄暗虏偶鎮洹钡恼嬲瞬?。遺憾的是,近些年來教育系統中對知識與科技現代性的教育成為主流,而人格養成教育則受到忽視,導致很多學生對中華五千年燦爛的文化知之甚少,甚至一無所知,更談不上從中受益。如此下去,我們花費很多資源教育出來的學生,很可能是那種“只專不紅”“有才無德”之人。若是高等教育產出的是這樣的“產品”(指畢業生),就無法讓這些學生在社會和市場中受人歡迎,也無法為學校贏得聲譽,更有可能因為人格與道德的“短板”阻礙他們的發展,甚至會給社會造成危害。毫無疑問,一旦造成這樣的局面,教育就很難說是成功的。時至今日,高等院校對中華傳統優秀文化教育的忽視,已經造成了一些我們不愿意看到的后果。認識這些后果及其嚴重性,也是我們改革當前教育模式與內容的重要前提。學生因為缺乏中華傳統優秀文化熏陶和人格養成教育,已經產生了下列一些具有一定普遍性的問題:

1、 由于對中華五千年傳統文化知識的匱乏,許多學生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產生了錯位與扭曲。由于缺乏人格方向的指引,很多學生將自己的精力導向了追求生活另類的目標,如追星、上網、穿名牌、打游戲,等等。當一個人失去了理想的追求,迷失了人生的目標,就會變得精神空虛,生活就會變得蒼白,現實的追求就會變得低級和庸俗。

2、 文化的功能是引領個體與群體合一的價值方向的。沒有優秀文化的熏陶,人就會對他人和組織以及社會缺乏應有的責任感,就會陷入個人名利的狹隘追求中,就有可能變得唯利是圖,甚至沖破道德與法律的底線,成為社會的破壞力量。

3、 如果一個國家的公民沒有了民族優秀文化的指引,“國家興亡,匹夫有責”這樣的豪情壯志就會成為空談,人們就會喪失民族集體意識,國家內部就會失去團結的力量。如今,大學生們由于缺乏中華傳統優秀文化的教育,已經出現了過分追求享樂主義、自由主義、個人主義的生活方式,他們滿足于享受現狀,不思進取。這種狀況對于一個國家來說,是需要高度重視的。

4、 缺乏文化的指引,一些人就會陷入物質利益的片面追求中,他們通常會變得缺乏政治熱情,對社會責任冷漠,以“憤青”的心態譏諷時政,以現實的姿態嘲笑利他主義的價值方向,以追求和攀比物質享受作為生活的素材,以突破道德底線為樂,在自己缺乏基本素養的同時挖苦其他同類人的言行(如對正準備跳樓者的歡呼),等等。在這樣一系列思想混亂的同時,有些學生甚至將打架、斗毆和蓄意傷人視為取樂的游戲。

5、 由于課程安排中只重視專業和技能知識的培養,一些學生失去了做人的基本素養,他們不懂得如何在同學間建立健康友誼、誠信和溫情的重要性與方法,個人在群體中的生活都面臨著很多障礙。這樣的一些學生,雖然專業知識提高了,但在人間友誼和情感方面卻變得淡漠了。試想,一個不懂得與人相處的人,又如何發揮自己的專業長處?如此狀態的人,又如何與他人合作?未來又如何去帶領團隊呢?

6、 誠信是一個道德范疇,為人處事要言必信,行必果,可是當代大學生誠信意識淡薄,缺乏誠信的屢見不鮮,如考試作弊,補交學費,借同學錢不還,不遵守時間,不遵守承諾等。

7、 心理脆弱,承受挫折能力差。不經歷風雨怎么見彩虹,人的一生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挫折,當代大學生大多都是獨生子女,家庭經濟條件比較好,也養成了他們較強的個性,一旦遇到挫折和困難容易產生過激行為,如跳樓、自殺、自殘、攻擊他人等行為。

二、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對高職院校教育的作用endprint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為中華民族五千年以來的精神之根和文化之魂,歷史源遠流長,內容博大精深。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中名言名句千百年來一直在激勵著人們,“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吾日三省吾身”“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等這些古代文明的結晶對高職高專院校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等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1、 有利于激發大學生強烈的愛國情感和民族責任感。

愛國主義和民族責任感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中貫徹始終的主流。也是對當代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內容。從古至今,中華民族就有著愛國主義的傳統,歷史上的英雄和偉人無不是因為高尚情操而成就了自己生命的偉岸,如司馬遷“常思奮不顧身,而殉國家之急”的舍身取義,李白的“中夜四五嘆,常為大國憂”的憂國憂民,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人生理想,岳飛的“精忠報國”的愛國情懷,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愛國氣概。因此,對高職高專院校的學生進行中國傳統文化教育,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有利于促進學生團結奮進,樹立崇高理想的情懷,有利于培養學生積極進取,健康向上,堅韌不拔,百折不撓,為實現理想和遠大目標執著追求的斗志。

2、 有利于培養大學生誠實守信,寬以待人的優秀品格

誠信是大學生走向社會的通行證,是為人處事的根本準則,在現今社會,物欲橫流,享樂主義,拜金主義,個人主義盛行,社會群體道德在滑坡,見利忘義,金錢至上的風氣日囂塵上,許多大學生道德感缺失,尤其是缺乏誠信。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誠信美德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中國最早的歷史文獻《尚書》中已經出現“誠”和“信”的概念,后來成為經世致用的道德規范。春秋時期著名政治家法家創始人管仲明確講:“先王貴誠信。誠信者,天下之結也”。他認為誠信是集結人心,使天下團結一致的保證。儒家的誠信觀念與其“仁”的理論緊密結合在一起的。道家以老子為代表的《道德經》中說:“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輕諾必多寡信,多易必多難?!闭\信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倫理美德,也是人際交往的重要粘合劑,是中國傳統道德體系中重要的美德,因此在高職高專院校加強大學生的誠信問題是弘揚傳統文化的一項重要任務。

3、 有利于培養大學生的倫理道德觀念,養成尊老愛老敬老的道德品質

部分大學生忽視中華民族優良傳統的美德,生活上追求安逸享樂,以自我為中心,他們不知國家和社會的培育之恩,不知父母的養育之恩,不懂得尊老愛老敬老助老的美德。所以在高職高專院校開展以傳統孝道文化來加強大學生感恩教育是迫在眉睫的事情。教會大學生感恩認知、感恩情感、感恩行為、感恩習慣培養大學生的感恩意識,提升他們的道德修養,特別注重培養大學生的尊老、愛老、敬老、助老的光榮傳統。孝道貫百代,上下五千年,孝道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在中國歷史上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鬃永^承了商周的倫理思想,強調“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孟子發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仁、義、禮、智、孝、悌、忠、信以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思想,告訴人與人相處中,應當推恩及人,使孝道得以升華,達到博愛的境界。古人尚且如此,作為當代大學生更應該學習這種精神。

三、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方法和途徑

對中華民族傳統優秀文化的傳承,許多思想家和教育家都付諸了畢生的心血。當代思想家任繼愈先生認為一個民族的歷史和文化是“國家興亡之學,民族盛衰之學”,重視傳統文化和歷史知識的普及和教育工作是提高全民歷史意識,弘揚傳統文化精髓的重要舉措,也是現代化教育不可推卸的責任。

第一,提高對傳承傳統文化意義的認識

國家要實現現代化,必須物質與精神兩個文明一起抓,而歷史知識、歷史智慧則構成了精神文明非常重要的部分。因此,作為教育機構的高職院校,繼承民族文化優秀傳統,用優秀的文化教育培養下一代,是教育者和教育機構的使命,也是責無旁貸的。其次,通過提煉傳統文化中的優秀因子,結合現代人的心理特點,培養國民對歷史文化的認同感,是建立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的基礎。再次,文化不僅僅是一個民族的靈魂,也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經濟全球化時代,我們應當保持并努力發展民族性的文化,并使之與現代文化相結合,使學生充分認識到傳統文化的價值與重要性。

第二,改進傳統文化教育的形式

傳統文化的教育不能淪為簡單的歷史知識教育,更不能出現簡單復古的傾向,否則,就無法調動學生學習傳統文化的興趣。有必要加快歷史教學改革的步伐,加快傳統文化教材編寫,緊密結合社會現實,盡量呈現生動的史實,避免過多的結論和簡單的說教。教學方式也要多樣化,充分利用現代技術和歷史實物材料,將理論環節和實踐環節結合起來,使之與歷史教育的育人目的結合起來。將傳統文化學習與學生的愛國情懷結合起來,發揮學生學習和研讀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采用各種靈活方式給與學生以有效的激勵。

第三,將傳統文化教育納入學校教育大綱

民族優秀文化的傳承,需要有制度的保障。國家已經做出了弘揚傳統優秀文化的戰略決策,學校也應該相應地做出與之相配套的制度安排,將傳統文化教育納入學校的教學大綱,設計專門的課程,培養專門的教師,開展專門的教學活動,組織相應的開始考核方法,并從學校各方面活動入手,體現傳統文化的特色,做到全方位覆蓋,貫徹到教師、干部和學生的所有言行中去。只有這樣,傳統文化教育和全方位育人教育才能得到制度化的保障。

第四,制定新的全面育人的目標

時代和社會發展的趨勢表明,單純的技術型、經濟型人才已經不是適應社會發展的綜合型人才,文明的前進需要更多不僅具有專項知識與技能,同時更具備良好的道德、文化修養的高素質人才。清末文人龔自珍曾說:“滅其國不如先滅其史”,可見傳統文化教育對一個國家來說有多么重要。大學生是國家和民族的希望,應該努力學習人文知識,自覺吸收傳統文化精髓,不斷提高自身的人文素養和綜合素質,更加全面地塑造自己成才。傳統文化將“修身”與治國平天下聯系在一起,推崇推己及人,正己正人,成己成物。傳統重視調解人際關系,推崇以誠待人,孜孜追求人與人的和諧,人與自然的和諧,對于營造安定的局面有積極作用。所謂“推己及人,正己正人,成己成物”都是推崇“忠恕之道”,正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傳統文化重視剛毅自強,抱負遠大,持之以恒?!吨芤浊浴氛f:“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碑斍笆澜缃洕胃窬职l展變化速度很快,大學生作為將來國家建設的中堅力量,就需要具有剛毅自強的品格和持之以恒的精神。曾參說過:“士不可無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遠乎?”當代大學生只有勇于擔當責任和不屈不撓,只有具備自我修行、不斷突破自我的自強不息的精神,才能在中國和世界的未來挺立潮頭。

【參考文獻】

[1]劉家和.關于傳統文化與教育的一些思考[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

[2]朱耀廷. 中國傳統文化通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4-5.

[3]葉漢林.弘揚民族傳統文化,促進高校教育工作[N].光明日報.

[4]蔡炎武,劉鐵芳.當代大學生思想道德現狀及對策分析 [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1996,1(1):45-47.

[5]劉綠絲.加強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之管見[J]. 湖南財經高等??茖W校學報,2001.6(18)22-24.

[6]趙吉惠.中國傳統文化導論[M]. 江蘇:江蘇教育出版社,2007.endprint

猜你喜歡
院校傳統大學生
2020年部分在晉提前批招生院校錄取統計表
2019年—2020年在晉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類院校錄取統計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晉招生錄取統計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簡章審核對照表
大學生就業趨勢
大學生“雙創”進行時
暑假調查 45%的大學生僅給自己放十天假
少年力斗傳統
黨中央給大學生留下啥印象?
清明節的傳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