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在數學教學中開發學生的思維能力

2017-09-27 06:35施悅
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 2015年25期
關鍵詞:加數加減法基準

施悅

【分類號】G633.6

執教小學數學也有些年頭了,怎樣在教學中利用教學資源去開發孩子的思維能力,我一直在關注和研究這個問題。多年的教學經驗讓我明白了,數學的教學不能單單停留在教和學的過程,要引導和開發學生的思維,因為一個題目往往有多種解決方法和思路。怎么樣去打開學生的思路,讓他們能夠有活躍的思維能力呢?我總結了以下的幾點教學經驗。

一、明確數學在小學學科中的地位。

基礎教育階段,主要就是數學、語文和英語的學習。相對于語文和英語來說,數學的變化空間比較大,不能靠單純的背誦和理解來解決的,也不是靠多寫、多看可以徹底解決的。數學就是靠腦子活,思維的邏輯性要強,思維能力的靈活性不夠,往往很難把數學學好。所以,我覺得數學教學在小學的教學中要以開發學生的思維能力為主,要以引導和開發為主,培養學生的思維習慣,養成有條理有邏輯的推理,盡可能多的用多種途徑去尋找答案,使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切忌搞題海戰術,禁錮學生思維的活躍,造成把學生教死了的現狀。

二、開發學生的思維能力要體現在每個年級的數學教學中。

思維能力的培養要從低年級就開始抓起,以后在中高年級的教學中也要不斷地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例如,在一年級學段,教授10以內的加減法的時候,我們要引導學生去分析、比較、思考10的不同分層組合,逐漸形成10以內加減法的概念。有的老師一開始就讓學生去死記硬背,把10的分層組合當成兒歌來背,或搞大量的題目去讓學生做,這樣固然會節省教學時間也可以在較短的時間里見到教學成果,但這樣可能會降低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而且也形成了一種很不好的死學數學的學習習慣。而我在教學過程中,通常是用實物和游戲來教學。我會讓孩子們在課堂上一起數自己的手指頭,我和孩子們一起做,全班的小手都舉得高高的,愉快地扳著自己的小手指,做對了就開心的回答,做錯了還會互相指正,孩子們在輕松的環境里學會了知識,不知不覺中也開發了自己的思維能力,漸漸會明白加和減的含義。有時候我也會通過老鷹和小雞的游戲來解決。老鷹抓走幾個小雞就是減,母雞救回幾個小雞就是加。孩子們的理解能力逐漸提高,很快他們就明白了加減法的概念,這也對以后的教學奠定了很好的基礎。通過我的引導,避免學生死記硬背,不去機械的背誦加減法得數,使我班學生的數學基礎打得扎實牢固。

三、開發學生的思維能力要始終體現在課堂教學中。

我在進行數學教學的時候,不論是進行新的知識的教學,還是在組織學生復習已學過的知識,都會在課堂上有意識的對學生進行思維能力的開發。例如,在復習乘法口訣的時候,我沒有讓學生機械的背誦乘法口訣表,而是利用學生愛做玩的特點,邊做游戲邊背誦乘法口訣。首先,我找了兩個同學用兩條凳子做了個蹺蹺板,讓他們用數字的大小來翹起對方。二三得六,我翹起你;四五二十我翹起你;五七三十五,我再翹起你……然后,我玩了一個接龍,讓一個同學隨意說出一個數,下面的同學將這個兩位數的十位和個為相乘,并計算結果,如果結果又是一個兩位數,讓下一個同學來接著接龍,最后的數肯定是一個小于10的數。比如,一個同學說了“9 2”,另一位接龍:9×2=18,下一個接:1×8=8。一位同學說了“7 8“則7×8=56→5×6=30→3×0=0.作為復習課,出示的游戲都是孩子們喜聞樂見的,他們感悟到數學其實可以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通過這樣組織教學,有效的把課堂和生活結合在一起,開發了思維能力,讓學生體會到數學的魅力和價值所在。在學習新的知識的時候,不能簡單的就是去講解定義和公式,去講解結論或計算法則等,而是要引導學生去分析去歸納:這到底是怎么來的,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定義和公式等數學中的知識點。學生通過自己的推理論證,將自己的想法也融入到數學的學習中,掌握知識點的同時,既培養了學生學數學的興趣,又開發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學會走不同的路徑也能達到同一個目的的。

四、開發學生的思維能力要在教學和思考的過程中同時進行。

在教學中,學生才是教學的主體,我覺得要把課堂的思考更多的讓給學生,我們只是引導和開發,讓學生在課堂上不斷的思考。思維能力得到開發的同時也會愛上數學這門有趣的課。數學教學不是簡單的概念的教學,要把客觀的和實際的結合在一起。例如,我在教學圓的認識的時候,不是直接畫個圓,告訴學生這是圓。而是拿一些生活中常見的物體,比如:圓形的花盆、硬幣、呼啦圈等實物,引導學生去思考發現,圓的物體具有哪些特點。再拿一些餅干和鑰匙等生活中常見的東西來比較和圓的區別。然后我再引導對圓來抽象的概括,對圓的概念特點等做出具體的概括,這種教學中思考的方式,會讓學生積極動腦積極參與,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再比如,計算的時候我們要使用簡便方法,這就需要思維能力的靈活性。計算56+69+75+31+25+44=? 根據加法交換律、加法結合律,把加數適當交換位置并分組結合,使運算簡便. (56+44)+(69+31)+(75+25) =100+100+100=300.計算計算72+75+70+67+69+74+68+73=?可以從這些數中間選擇一個數作為計算的基礎,這個數可以叫做“基準數”.計算的時候,找出每個數與基準數的差.大于基準數的部分作為加數,小于基準數的部分作為減數,并且把這些“差”累計起來.再加上基準數與項數的積,就是所求的結果.72+75+70+67+69+74+68+73 =70×8+(2+5-3-1+4-2+3) =560+8 =568 。計算683+994=?告訴學生遇到某些加數接近整千、整百時,就先按照整千、整百去加,然后再把多加的數減掉,這樣,也可以使運算簡便。683+994 =683+1000-6 =1683-6 =1677.如果把學生教死了,在做這類的題目時,學生往往會無所適從,不知從何下手。

總而言之,數學的學習是一個持久的過程,學生思維能力的開發也是一個持久的過程。作為一線的數學教師,我們要始終關注學生思維能力的開發,更要使其在課堂教學中始終體現出來,努力培養學生多元化的思維和正確合理的邏輯推理,讓學生的思維能力在基礎教育的學習中得到最大限度的開發。endprint

猜你喜歡
加數加減法基準
根據常用關系來推算
奇數湊20
圖畫里的加減法
淺談機械制造加工中的基準
加減法的錯中求解
喜羊羊的比較方法
滑落還是攀爬
家具用材干燥基準的靈活運用
20以內的進位加法難嗎
單詞加減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