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崗位能力的中職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技能訓練體系初探

2017-09-27 06:14林育萍
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 2015年25期

林育萍

摘要:職業教育“五個對接”的相關要求中,明確提出專業課程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為能夠讓幼師專業的學生更好的掌握崗位工作技能、盡早的適應就業崗位的要求,必須對幼教的舞蹈技能訓練進行改革。本文以幼教崗位能力為背景,針對當前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技能訓練中存在的問題,對如何構建基于崗位能力的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舞蹈技能訓練體系進行了初步的探索和研究。

關鍵詞:幼教崗位,舞蹈技能,訓練體系

【分類號】J70-4;G652

一、中職學前教育專業舞蹈課程在崗位能力培養上存在的問題

筆者在2014年7月到9月間,走訪了多家幼教機構,通過現場座談等形式,深入了解幼教舞蹈教師的崗位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通過現場與幼兒園教師的座談以及對學前教育專業舞蹈課程的梳理,我們發現,目前的中職學前教育專業舞蹈課程在崗位能力培養上還存在著如下問題:

1.沒有將專業舞蹈課程與兒童舞蹈相結合

學生在校學習的舞蹈課程,很多在幼兒園里無法實際應用。在專業的舞蹈課程和兒童舞蹈之間,需要一個轉換的過程和方法。而這些,正是目前中職學前教育專業舞蹈課程中所缺乏的。學生需要一個實際的任務,來學習將專業舞蹈應用轉換為兒童舞蹈的方法和技巧。

2.只具備模仿能力,缺乏舞蹈的編排能力

很多學生在進入崗位之后發現:當她需要編排一個兒童舞蹈的時候,感到無從下手,她無法編排出一個完整的兒童舞蹈作品,只能從網上搜索相關的作品進行模仿和照搬。這是因為:在兩年的學習中,她沒有學到創編舞蹈的方法和技巧。這是舞蹈課程的教學內容與崗位能力之間最大的差距。

二、中職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技能訓練體系改革的具體措施

通過對前期調研結果以及反映出的問題的總結與分析,我們開展了多次的組內研討,并邀請了相關專家進行了專門的指導,在專家的悉心指導和組內的交流下,我們決定開展以下幾個方面的改革:

1.調整教學大綱,完善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模式

以往的學前教育舞蹈課程,第一年以基訓和民舞為主,第二年以兒童舞蹈和民間舞為主,缺少同幼教崗位對接的教學內容。導致學生畢業后無法將自己所學的舞蹈用于崗位上,因此,教學大綱中堅持培養學生舞蹈教學能力為核心,加強專業理論知識與實踐學生的整合力度,面向工作崗位,實現學生能力與素質的全面提高。

在教學內容上,要優化課程內容,突出內容的專項性,凸顯出崗位的基本要求。第一年主抓基本功,體驗多民族舞蹈;第二年學習幼兒園教授的動律,早操,并且鼓勵學生創編兒童舞蹈,而后在創編的基礎上進行模擬教學實踐。

而在教學模式上,為了讓學生的學習情境更加貼合崗位實際,我們采用任務驅動式教學,將學生需要掌握的知識點,技能點融入一個個學習任務中去,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保證學生的學習質量。

2.構建三段式的幼教舞蹈技能訓練體系

三段式技能訓練體系,針對的是中職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技能的三個階段,即基礎技能階段,表演技能階段和教學技能階段的訓練體系。具體的論述如下:

(一)努力夯實基礎技能

在這一階段,主要以舞蹈基訓為主,目的是夯實學生的舞蹈基礎,建立牢固的舞蹈功底。我們綜合考慮了學生舞蹈基礎的差異性以及評價標準的統一性,采取了過關考核的方法:

這種考核的做法是,將舞蹈基礎功底歸納為若干個考核點。學生在訓練到一定程度后即可向教師申請考核。所有考核通過后,學生的基礎技能即為合格。通過這樣闖關任務式的教學,可以激發出學生的競爭意識,促進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切實抓牢表演技能

舞蹈表演能力是舞蹈基礎功底的再升華,是舞蹈節學能力的前提,是整個三段式技能訓練體系的關鍵階段。在這一階段,為了達成教學目標,我們采用綜合實踐的方法來提高學生表演技能。通過組織組織學生參加各類市內文藝表演,公益演出活動和社區服務,為學生提供了寶貴的舞臺實踐表演機會。通過這樣的形式,來幫助學生提高舞蹈表演的綜合能力。

(三)著重提高教學技能

學生的教學能力最終體現于崗位能力。培養學生的教學能力我們采取了以下兩種做法來提升學生的教學技能

(1)崗位體驗

崗位體驗主要包括了兩個方面。一是專業認知,讓學生在進入學校的初期,走進幼兒園感受工作氛圍,了解崗位需求,確立學習目標。二是工學交替,組織部分學生進入幼兒園親身體驗幼教崗位,找出自身不足,回到學校后再進行針對性的訓練和學習。

(2)微格教學

微格教學是師范類專業常用的教學方式,它可以有效的提高師范生的教學能力。所以,在中職學前教育專業里,我們也嘗試著引入這種教學模式。以“課中課”的方式來讓學生嘗試開展舞蹈教學,體驗真實的崗位情境,提升學生的教學能力。

3.改良評價模式

為了提高學生對技能訓練的積極性,我們將校內技能鑒定作為舞蹈課程的評價方法。通過組織校內外教師對學生進行每學期一次的技能鑒定,開展技能教學評價工作。尤其在最后一次鑒定中,我們會對學生的崗位教學能力進行評估和鑒定,真正實現了與崗位能力對接的要求。

三、改革后仍存在的不足

1.沒有充分激發學生內驅力

在夯實舞蹈功底的階段,較枯燥,單調,很多學生難以堅持,導致學習效果不佳。其原因是教師沒有充分激發出學生訓練的內驅力,只是依靠說教,監督等方式來管理學生。如何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是一個重要問題。

2.缺乏讓學生充分理解舞蹈內涵的手段

在嘗試理實一體教學的過程中,我們一直在尋找一種好的方法來幫助學生理解舞蹈動作,掌握各民族舞蹈的特點,但是效果都不是太好。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里,這將是我們繼續努力的方向。

3.實踐技能的教學時間仍顯不足

由于教學內容與時長的緣故,崗位能力的實踐技能訓練顯得略為倉促,以舞蹈的創編為例,通常都是融合在民族舞蹈教學當中,或者以選修課的方式供學生學習。缺少一門教學時長相對集中,專門針對學生舞蹈教學能力的課程來深化鞏固學生的實踐技能。endprint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