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氣壓帶、風帶對氣候的影響”教學設計

2017-09-29 10:41劉青
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 2017年4期
關鍵詞:風帶移動分布

劉青

【摘要】“氣壓帶風帶對氣候的影響”是在三圈環流、全球氣壓帶風帶分布規律的基礎上,對知識進行聯系實際的應用,是考試中對三圈環流分布知識考查的切入點。本節編排遵循學生認知規律,循序漸進,前呼后應,教材緊緊扣住大氣與人類生存及發展這一主線。

【關鍵詞】氣壓帶 ; 風帶 ; 分布 ; 移動 ; 氣候 ; 海陸分布 ; 季風環流

【中圖分類號】G633.5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4-0279-01

一、教學設計

(一)教材版本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三節“大氣環境”中“氣壓帶、風帶的分布和移動規律對氣候的影響”。

(二)課標要求

說出氣壓帶、風帶分布及其移動對氣候的影響。

(三)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人教版教材必修一第二章第三節氣壓帶風帶對氣候的影響?!皻鈮簬эL帶對氣候的影響”是在講授三圈環流、全球氣壓帶風帶分布規律的基礎上,對知識進行聯系實際的應用,是考試中對三圈環流分布知識考查的切入點。所以根據不同氣候類型成因的差異選取重點氣候類型熱帶雨林氣候、地中海氣候進行氣候分布和特征描述細致講解,意在使學生通過案例學習掌握分析氣壓帶風帶與氣候關系的方法。

(四)學情分析

經過初中學習一些基本的自然地理常識,學生已具備基本的地理素養,正處在一個從現象到本質、從感性到理性的轉型階段。學生不但想知道其然,更想知其所以然。

(五)學習目標

知識與技能:了解全球氣壓帶、風帶的分布和移動對氣候的影響;理解海陸分布對大氣運動的影響;掌握東亞、南亞季風環流及成因。

(六)過程與方法

通過對各種圖像、材料閱讀分析,提高讀圖、析圖能力。

(七)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大氣環境中出現的一些實際問題的探究,激發求知欲、培養熱愛科學的思想情感。地理是一門集趣味、實用為一體的科學,指導學生透過現象,反思原理究其本質是我們學習、生活中的高級品質。

(八)學習重點、難點

學習重點:氣壓帶、風帶的分布和移動規律及其對氣候的影響;東亞和南亞季風環流的成因、風向和性質。學習難點:氣壓帶、風帶移動對氣候的影響;季風環流的成因。

(九)教學方法

合作探究、案例分析、圖像導學

(十)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以2022年將會在我們張家口舉行一場體育盛會-冬奧會,申辦成功后,也促進了當地崇禮滑雪場發展,播放視頻讓學生了解滑雪場地氣溫低,降雪多。提問:“氣候應該從那兩個方面描述呢?”

過渡:氣溫主要受緯度的影響,降水主要受大氣環流的影響。那么形成降水需要具備什么條件呢?(師生互動)得出結論。

二、氣壓帶、風帶性質及對氣候影響

合作探究一:材料1:氣壓帶所在緯度位置不同,其氣溫特點也不同。一般而言緯度高,氣溫低,緯度低,氣溫高。且上升氣流降水多,下沉氣流降水少。材料2:受風帶控制的地區,一般而言風帶的緯度高,氣溫低,緯度低,氣溫高。水平方向上氣流由低緯流向高緯,在流向高緯的過程中,氣流中水汽分子易凝結,降水多。相反,水平方向上氣流由高緯流向低緯過程中,氣流中的水汽分子不易凝結。降水少。

結合材料1和材料2,填寫課本52頁“活動”2題。三分鐘后請學生展示,其他同學針對其成果進行補充、質疑,最后教師總結。

三、氣壓帶風帶影響形成不同氣候類型

合作探究二:分組探究A、B、C地區所處氣壓帶或風帶、氣候特征、氣候類型。2分鐘后請學生展示結果,全班同學可針對其成果進行補充和質疑。

點撥:C地中海沿岸氣候的成因較難,利用動畫展示氣壓帶風帶的移動,讓學生掌握地中海氣候夏季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炎熱干燥;冬季受盛行西風帶控制,溫和濕潤。

概括:熱帶雨林氣候是受單一氣壓帶控制的;溫帶海洋性氣候是受單一風帶控制的;地中海氣候是受氣壓帶和風帶交替控制的。并在板書上畫出剛才所說四種氣候類型的分布規律。

設計意圖:讓學生自己展示學習成果,可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通過參與評價與質疑,可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能力。教師教給學生認識事物規律的思維方法,教會學生如何掌握知識,使學生學會學習。

承轉:全球性氣壓帶和風帶分布是在地球表面均一的情況下形成的,但實際上地球表面海陸相間分布的狀況十分明顯。

四、海陸分布及熱力性質差異對氣壓帶影響

材料展示:讀書本 P53 第 1~4 段文字,回答問題。

合作探究三:根據材料三提問:(1)7月份,北半球哪個氣壓帶被切斷了?被哪個氣壓中心切斷了?(2)1月份,北半球哪個氣壓帶被切斷了?被哪個氣壓中心切斷了?(3)30°S以南地區與北半球氣壓帶在形狀上何差異?原因是什么?學生自主學習后回答,師生共同評價、討論,并適當地給予贊賞、指正,最終達成共識。

設計意圖:通過問題,指導學生看書、讀圖,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并考察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培養學生知識遷移、讀圖析圖、實際應用與合作探究能力。

承轉:正是因為在北半球,氣壓帶被分成了塊狀的高、低壓中心,同一水平面上有了氣壓差異,就會產生風。不同的風向又會對氣候產生影響。

五、亞洲季風環流

合作探究四:根據課本圖2-34,提問一月份、七月份圖分別說出東亞、南亞地區的風向、成因、性質 。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的模型意識,讓學生學到的不是孤立的知識點,而是知識塊、知識模型,學生得到的知識是系統的、有邏輯的,也為今后知識的整合、遷移打下基礎。

課堂小結:(1)氣壓帶風帶性質及對氣候影響;(2)氣壓帶風帶影響形成氣候類型案例;(3)海陸分布及熱力差異對氣壓帶影響。

課后作業:以小組為單位,搜集崇禮滑雪場的資料,列舉滑雪場發展的有利條件,并以報告的形式呈現出來。

參考文獻

[1]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 2011年版[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潘樹榮.自然地理學(第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

[3]陳強.《氣壓帶和風帶的形成》教學設計[J].教育觀察:中下旬刊, 2013, 2(1):69-71.endprint

猜你喜歡
風帶移動分布
觀安順黃果樹瀑布(新韻)
初見
帶雨梨花
大葉千斤拔活性成分分布及積累動態
28例醫療糾紛起訴案件特點分析
移動有聲閱讀讓兒童文學回歸故事本身
“全球氣壓帶、風帶的分布和移動”教學設計
如何有效發揮課間操的鍛煉作用
移動版教學督導聽課評價系統建設初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