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困生的特點與轉化策略

2017-09-30 22:35林培川
甘肅教育 2017年14期
關鍵詞:轉化策略特點學困生

林培川

【關鍵詞】 學困生;特點;轉化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25.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

14—0040—01

21世紀,教育走向生本已成為教育發展的主流,新課程的實施將實現我國中小學課程從學科本位、知識本位向關注每個學生發展的歷史性轉變。在新課程背景下,如何促進每個學生特別是學困生的發展,一直是學校和教育工作者面臨的重要課題,也是落實素質教育的關鍵所在。學困生客觀地存在于每一個教學班中,對學困生的成因及轉化策略的探究也一直是教師倍受關注的話題。下面,筆者結合工作實踐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一、學困生的特點

1. 貪玩懶惰。小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決定了他們的貪玩性和自控力差,這也導致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容易出現馬虎、懶散等情況,所以對教師留的作業有一種本能的抵觸,在寫作業的過程中也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寫完作業后不愿意檢查,甚至發現錯誤都不愿意改正。在課堂上也經常有小動作,容易出現開小差的情況。

2. 知識出現斷層。小學數學是一門系統性比較強的課程,數學知識都是一環套一環的,如果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某一環出現缺失,那么就有可能出現“跟不上”的情況。如果學生不能及時地對知識進行查缺補漏,那么學習的債務就會越欠越多,最后失去學習的興趣。

3. 學習信心不足。數學學困生并不意味著其他的科目也都不好,我們經常發現雖然一些學生的數學學習成績不好,但是語文、英語等科目的學習成績卻很好。這與學生的學習信心有著很大的關系。因為很多學生從小是在聽父母的故事下成長起來的,這為他們學習語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但是由于初接觸數學,而且在之前并沒有接觸過相關的知識,所以在學習的過程中難免會缺乏自信,進而影響到數學的學習。

二、轉化策略

1. 教師要用平等心對待學困生。教師在教學中除了要起到為學生傳授知識的功能,還需要在情感上給予學生一定的關懷,做到一視同仁。特別是對于學困生來說,這部分學生本身會存在一定的自卑感,如果教師不能一視同仁,就會使得他們的自卑感加劇,所以,教師要能夠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訂合理的教學策略,認真分析每一個學困生的問題所在,然后采取針對性的方式來幫助學生進行查缺補漏,使學生感覺到教師對自己的重視,進而幫助這部分學生樹立信心。同時,在課堂教學中,需要注意增加知識的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后作業的布置中,要能夠督促學生認真完成作業,對于取得進步的學生應及時給予肯定。

2. 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加強對學困生的引導和激發。新課改下學生的主體地位被進一步的強調,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能夠將其作為教學的核心,使學困生認識到自身在教學中的重要性和主體性,這樣這部分學生才能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同時,為了幫助學生建立自主學習的信心,教師可以在課堂上設置一些比較簡單的問題,指定學困生進行回答,當學困生回答正確后,教師要給予高度的表揚,從而建立學困生學習和探索的信心。如,在“加減法”的混合運算中,教師在布置課堂練習時應盡量給學困生布置一些簡單的計算題,讓他們感覺到自己也是有一定的計算能力的,并不是什么都不會。當學困生在做完練習之后,教師要對學困生進行恰當的引導,給予他們在學習上的肯定,鼓勵他們繼續努力學習,樹立良好的信心。

3. 利用群體力量,提升幫扶和競爭效應。班級是一個群體,而群體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所以在學困生的管理上也需要發揮群體的力量,通過組織活動,調動學困生參與的積極性。教師可以采取分組教學的方式,將學困生與優等生分到一個小組中,這樣在學習的過程中,優等生就能夠給予學困生一定的幫助,而且學生們的年齡相仿,在心理上具有一定的相通性。優等生能夠從學生的角度來給予學困生一定的學習意見,這種幫扶方式比教師的強調和講解更有作用。如,在學習“四則運算”的相關內容時,無論教師怎么強調先算括號內,再算乘除,最后算加減學生都記不住,在做題的過程中仍然會出現順序的錯誤,但是在小組學習中,一個學生從自己的理解角度提出了有效的解決辦法,他認為帶括號的就如同我們去飯店吃飯的VIP包間,所以服務員需要首先照顧他們,而乘除法是后學的說明他們更難更重要,因此他們是僅次于括號內VIP的一部分,而加減法我們在幼兒園就已經接觸了,說明他們比較普遍,所以應該放在最后。通過學生角度的講解,學困生在非常愉快的氛圍下就了解了四則運算的順序。

編輯:郭裕嘉endprint

猜你喜歡
轉化策略特點學困生
“轉化”在數學教學中的運用
從語用學角度看英語口語交際活動的特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