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課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

2017-09-30 14:15李作昌
甘肅教育 2017年14期
關鍵詞:物理教學微課應用

李作昌

【關鍵詞】 物理教學;微課;應用

【中圖分類號】 G633.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14—0114—01

微課是信息技術與教育結合后的產物,作為一種新型教學手段,對初中物理教學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和作用。它主要依托于教學視頻,具有時間短、針對性強的特點,將教材內容進行重新規劃與整理,能提高教學內容的簡潔性與準確性,增強教學資源的利用率。下面,筆者結合教學實踐,談談微課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

一、微課在課前預習中的應用

進行課前預習前,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進行微課視頻的制作,提煉出物理教材中的重點與難點,將抽象化的物理知識轉化為更為直觀的動態表達,幫助學生對重點知識和難點知識理解與掌握。

例如,在教學“光的直線傳播”一節內容時,由于“光的直線傳播”是初中階段學生接觸到光學的第一個規律,是幾何光學的基礎,又是學習光的反射定律、折射定律的必備知識,同時要求學生會用光的直線傳播解釋影、日食和月食等生活中和自然界中的重要現象。對此,設計的微課視頻內容要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教師要由淺入深地進行內容設計,使得學生對光的直線傳播具有一個初步的認識與理解。

二、微課在物理教學中的應用

1.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初中階段的物理知識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復雜性,在實際教學中,學生興趣不高,不利于教學質量的提升。而適當地引入微課,能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興趣,并集中課堂注意力。例如,在教學“聲音的產生與傳播”,時,本節課的教學重點為聲音的產生條件以及聲音傳播需要介質,而教學難點則是聲音在介質中以聲波的形式傳播。以此為依據,教師可以在學生用音叉、鼓、鑼等聲音器材感受聲音產生時伴隨的現象后,播放微課視頻,從物理學的角度解釋聲音產生的現象,并展示物理聲音傳播實驗,即聲音在空氣中可以傳播,而在真空中無法進行傳播,進而幫助學生歸納出聲音產生所需要的條件,讓學生更為直觀地理解“聲音傳播需要媒介”的含義。同時透過聲音傳播中引發振動這一現象,帶學生探究聲音傳播過程中的聲波形式,進而實現課堂教學目的。

2. 優化教學方式,突破教學重、難點。初中階段的物理,各個物理知識點之間存在很大的聯系性,學生對一個物理知識點了解得不夠深入,就會影響對下一個知識點的理解與掌握。對此,教師要把物理知識點、物理實驗要點以及規律探究等內容以微課為載體進行教學呈現;還可以讓學生在課余時間觀看微課視頻內容,對課堂教學內容進行回顧,加深對教學重點知識與難點知識的理解與掌握。例如,在教學“牛頓第一定律”時,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對此,教師在課前導入環節中,可播放滑板車運動視頻,并提出“滑板車在運動過程中停止施加動力,滑板車還會繼續運動嗎?為什么最終要停下來”的問題之后引導學生帶著問題觀看滑板車運動實際過程,并帶領學生進入實驗,讓小車從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靜止開始滑下,逐漸減小平面的粗糙程度,并讓他們分別用毛巾、棉布和木板測量小車的運動距離,填入表中。引導學生思考:“實驗中要控制哪些條件保持不變?要改變哪些條件?要注意觀察什么?”得出結論:物體所受阻力越小,運動得越遠,進而推出牛頓第一定律。這樣的方式可以幫助學生更為直觀地理解與掌握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進而實現初中物理教學的目的。

總之,在初中物理教學中適時利用微課對教材內容進行重新規劃與整理,可以強化教學內容的簡潔性與針對性,實現教學資源利用率的最大化。同時還在激發學生興趣、提高學生課堂注意力、優化教學方式、突破教學重難點等方面,都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

(注:本文系2016年度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開展“互聯網+”在線職業教育的線下活動對促進中職教師專業發展的研究》的研究成果,課題立項號:GS[2016]GHB1776)編輯:謝穎麗endprint

猜你喜歡
物理教學微課應用
微課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
提高物理校本作業有效性的教學探索
與“微課”的首次親密接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