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古典紋飾應用于現代設計的文化秩序

2017-10-09 08:36
福建質量管理 2017年16期
關鍵詞:吉祥紋飾古典

(南京理工大學 江蘇 南京 210094)

中國古典紋飾應用于現代設計的文化秩序

李超

(南京理工大學 江蘇 南京 210094)

時下“中國風”設計正逐漸成為流行風尚,然而對于“中國風”元素的提取與運用卻存在諸多混亂與誤區,不僅破壞了古典元素的美感,也不利于正確弘揚民族文化。本文從裝飾領域出發,通過分析中國古典紋飾常見的形式,根據特征屬性、功能用途等進行簡單的分類,談論了古典紋飾的歷史淵源及容易觸碰的誤區,志在梳理其中的文化內涵,為混亂的“中國風”現象確立一個文化秩序,為現代設計中古典紋飾的合理運用提供一個可借鑒的規范。

文化;中國風;古典紋飾;秩序

一、文化復興熱與混亂的“中國風”元素

源于中國傳統文化深厚的人文底蘊與獨特的的藝術魅力,時下國內正掀起一股復興中國古典文化的潮流,諸如“漢服社”、“國學講堂”之流的活動方興未艾,近期影視作品如《秦時明月》、《羋月傳》也引發了國民對先秦文化的濃厚興趣——中國古典文化的復興呈現出生氣勃勃的大好勢頭。同時,“中國風”設計也正逐漸在國際間成為流行風尚。

在浩瀚的中國文化歷史中,古代先民留下了無數珍貴的文化遺存。而古典紋飾作為最貼近生活的一類文化資源,縱向看從遠古的神獸圖騰,到明清的吉祥花紋多個朝代,橫向看從建筑、家具、服飾、民間工藝等多個領域,不僅鮮明地反映了華夏民族獨特的精神內質與風俗習慣,也具有極高的藝術境界與鑒賞價值。因此古典紋飾作為濃郁的“中國風”元素,在現代設計中被廣泛運用。

如何處理傳統元素與現代設計的關系,是橫亙在設計師面前的挑戰。就國外而言,西方人對中國元素的理解就很不同于國人,一些外國設計師的“中國風”作品在我們看來往往不倫不類;就國內設計而言,對古典元素的運用也普遍停留在“裝飾”的層面,許多古典紋飾往往被牽強附會地隨意套用,不免因堆砌而顯俗氣,更甚者,設計師對古典紋飾所蘊含的文化背景、思想情感一知半解,卻想當然地錯用這些元素,不僅破壞了古典紋飾的美感,而且造成了文化的曲解與混亂。

譬如交通,只有遵守約定的規范與秩序,道路才能暢通——對于 “中國風”元素也是如此。要想在現代設計中展現“中國風”的古典之美,亟待形成一個文化秩序,規范古典紋飾的應用,否則只會貽笑大方。

二、古典紋飾的歷史淵源與分類

中國古典紋飾的發展不斷吸收前代裝飾的傳統,從西周的神秘抽象,隋唐的豐腴艷麗,五代的寫實細膩,元代的粗獷剛勁,發展至明清的吉祥寓意,按照特征屬性與功能用途,常見的古典紋飾可分為下列五個大類。

(一)瑞獸類

1.遠古圖騰與龍鳳紋

龍與鳳都是遠古先民臆造的圖騰神獸,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已經成為民族的一種象征與標志。在西周時期,華夏民族的禮樂衣冠體系逐步形成,以“禮”為核心的森嚴等級制度是貫穿華夏文明的主線。古代的服飾始終與等級觀念緊密相連,特別是宋元以來,隨著理學的發展,在裝飾領域反映意識形態的傾向性越來越強,龍鳳紋成為天子、諸侯以及皇室成員的專屬紋飾。

在大眾印象中,似乎龍紋就是帝王與陽剛的代表,而鳳紋則用于陰柔的女性,如皇后、公主的服飾器物。這里存在著誤區,傳統紋樣常見“呼應式”的裝飾形式,在裝飾位置上彼此關聯,相互配合,如明朝孝靖皇后的鳳冠就飾有九龍九鳳(如圖2-1),龍鳳對應。此外,古人認為鳳是百鳥之王,“出于東方君子之國”,“非梧桐不止,非醴泉不飲”,華貴美麗又具有高尚的品德,與君子的形象相符合,“見則天下安寧”,代表安定的社會秩序,因而盛行于西周玉器、青銅器的裝飾藝術,與性別并無聯系??鬃又苡瘟袊?,知其不可而為之,楚狂放歌“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就以鳳鳥暗喻孔子。

圖2-1 九龍九鳳冠

2.祭祀文化與禮器

關于祭祀文化與禮器的古典紋飾,與青銅器有密不可分的聯系。夏商時代的紋飾多以動物為主,青銅器作為主要的載體,也使其紋飾蒙上了一層古樸、莊重與神秘的色彩。除經典的饕餮紋外,還有夔龍紋、鳳鳥紋、蟠螭紋等奇形怪狀的虛擬怪獸紋,顯示出肅穆與冰冷的歷史厚重感。但隨著春秋戰國時期禮崩樂壞,青銅器的功能也逐漸由祭器、禮器向日用器具轉化,紋飾也逐漸自由化與大眾化,發展出表現宴樂、狩獵、攻戰等主題的紋飾,如象紋、魚紋、蟬紋、鹿紋等。

但需要注意的是,遠古先民在器物上繪制紋樣,進行禱祝、祭祀、占卜等活動,刻畫的符號帶有對天地與神明的敬畏[1],并不都如饕餮紋一般逐漸衍變為日常裝飾,在現代化較為落后的地區,當地的人們仍然相信這樣的紋樣具有納吉求福、辟邪祈禳的神性。另外,古人重視死者與喪葬,如漢代棺飾物“翣”,以及棺木上繪制的各種具有驅鬼能力的神怪圖案(如圖2-2的鎮墓獸),代表著亡者的世界。因此運用這類紋飾務必要慎重,如果只看到圖案的精美而盲目將之應用于日常生活用品的裝飾,顯然是不合時宜的。

圖2-2 銅鎮墓獸座

(二)植物類

中國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與自然觀,反映在裝飾藝術上就是植物紋樣的大量運用。除去那些有寓意的植物,一般植物紋樣多以輔紋出現在裝飾中,如漢代的四葉紋、樹紋、蔓草紋,唐代的對稱性小簇花等。

1.植物紋飾與宗教屬性

魏晉南北朝時期,由于政治的黑暗與社會的動蕩,佛教作為當時人們心靈的慰藉隨之興盛。受此影響,植物紋樣大大增加,出現了忍冬紋、鋸齒紋等紋飾,尤其是蓮花紋的大量運用體現了佛教獨特的藝術表現力[2],從南朝至清代一直盛行不衰(如圖2-3)。

圖2-3 蓮花紋瓷器

2.哲學文化與階級精神

以梅、蘭、竹、菊為代表的花卉,其獨特的生長特性暗合儒家的“君子”形象,常用來比喻君子高潔的品格與氣質。儒家哲學為了生動地形容君子的品格,塑造了很多這樣有象征意義的事物,類似的紋飾還有松柏、菊花等,“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些都是在長久的歷史文化發展中逐漸被賦予了內在的社會價值,代表了士人階級的哲學文化與精神境界。

(三)器物類

用寓意吉祥的器物組成的吉祥圖案,或借用諧音與其他物體組合成吉祥圖案,是古代較為常用的吉祥紋飾形式。以明代的八吉祥紋為代表,八吉祥又稱八寶,指的是八種佛教的法物:法螺、法輪、寶傘、白蓋、蓮花、寶瓶、金魚、盤長。其中的盤長象征連綿不斷,明清時期被廣泛采用,有四合盤長、萬代盤長、方勝盤長等多種變化,也是“中國結”的一種(如圖2-4),顯示出別致的東方神韻。另外器物類的還有如意紋、寶杵紋、古錢紋等,在瓷器上尤為多見。

圖2-4 盤長結

(四)抽象類

1.幾何形式

幾何紋飾興起于新石器時代的陶制器皿,因而早期的紋飾顯得相對簡單粗略,但實用性高,包括三角形、方形、菱形、回形、線性、繩形、錐形、弦形、逗點形等(如圖2-5的彩陶紋),具有鮮明的遠古社會的烙印。隨著社會生產力與技術工藝的進步,人們的審美意識與藝術水平也逐漸提高。到秦漢時期,幾何紋飾的發展在漆器裝飾上已趨于成熟,最常見的主要有菱形、三角形、圓、直線等,多用于輔紋,與其他紋飾配合在一起,互相印襯,共同構成一幅和諧的圖案。

圖2-5 彩陶紋

2.文字、符號類

由于歷史的文化傳承,客觀對象逐漸固定化為觀念的替代品,以“卍”符為代表,“卍”原為梵文,是佛教的吉祥標志,最常見于寺廟的如來佛像。但在唐朝武則天長壽二年,“卍”符被采用為文字,定音為“萬”,寓意吉祥萬福之所集?!皡d”符向四面八方縱橫延展,相連成各種花紋,寓意綿長久遠、富貴不斷[3]。因此“卍”符此后也常被用于地毯、絲織品和木制品花邊的裝飾,而不僅僅局限于寺廟、佛像、經幢等,宗教色彩就相對弱化了。對于此類紋飾的運用,一定要深入了解這些符號的歷史淵源與發展過程,不能只是片面、斷層地參考、沿用某個時期的紋飾形式,否則就會有斷章取義之弊。

此外一些代表吉祥意義的漢字如“?!?、“壽”、“喜”等,古人對其情有獨鐘。但需要注意的是,當這些文字成為裝飾紋樣,必然經過了藝術的加工變化,如“囍”會被刻意拉長,寓意天長地久、新婚歡喜,然而這在現代裝飾藝術中很容易被忽略??梢娂词故巧钪凶畛R姷脑?,其視覺造型背后也蘊含著古人的形式藝術之美。

(五)諧音與寓意類

象征吉祥的圖案藝術是我國民族文化的特色。明清時期的紋飾吸收前代裝飾傳統,造型已趨于程式化,在思想方面則把社會政治、倫理、道德、價值觀念、生活理想與紋飾形象地結合起來,從日月星辰、花鳥蟲魚到日用器皿,都表現一定的含義,即所謂“圖必有意,意必吉祥”,如石榴——多子,牡丹——富貴,鯉魚——富余,諸如此類。

同時,多種紋飾之間往往互相搭配,構成多種復合圖案,使原本不成寓意的紋飾獲得新的吉祥內涵,如“蝙蝠,壽桃,靈芝——福至心靈”,“梅花、喜鵲——喜上眉梢”,體現了漢語言的趣味性。此類紋飾更多意義上是一種民俗文化,要注意地域之間存在的文化差異。

三、結束語

中國古典紋飾種類之繁多,形式之復雜,可以說浩如煙海,每一種紋飾背后都掩藏著一部厚重曲折的文化史,寥寥數言不能盡其意。故而本文只能粗淺涉獵一些常見的古典紋飾,簡要進行分類與闡述,管中窺豹,提倡古典元素運用的文化秩序觀念。

研究古典紋飾的歷史淵源與情境氛圍,強調其文化秩序,不是意圖復古封建社會等級制度的糟粕,更不是把古典元素的使用程式化與僵化,而是要求設計師立足于歷史背景與文化內涵,合理正確地選取、運用古典元素。只有在學習與繼承的基礎上,才能突破舊有程式,再現民族文化中的古典之美,并使之符合現代社會的審美與價值觀念,開辟出現代設計藝術的新道路。

[1]王志強.傳統紋樣和當代裝飾設計藝術[J].美與時代,2006(04)

[2]陳路.中國傳統紋樣對于當下設計的意義[J].中華文化畫報,2006(10)

[3]陳譽.雕梁畫棟——淺析中國傳統紋飾在古典建筑中的運用[J].藝術科技,2014(04)

李超(1993.05-),男,漢,碩士研究生,南京理工大學,傳統文化/交互設計。

猜你喜歡
吉祥紋飾古典
紋飾藝術在石材裝飾中的應用
蠟染的紋飾探討
同敲吉祥鼓 共度歡樂年
同敲吉祥鼓 共度歡樂年
從不同側面求解古典概型
與人為善 一路吉祥
出入于古典與現代之間
雕漆紋飾的修復
敦煌莫高窟第285窟龕楣紋飾研究
怎樣讀古典詩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