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管圈活動在ICU質量管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

2017-10-10 12:13韓燕
醫學信息 2017年20期
關鍵詞:ICU患者品管圈活動應用效果

韓燕

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品管圈活動在ICU質量管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5月收治的80例ICU患者及護理記錄作為研究對象與研究資料,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40例。觀察組患者實施品管圈活動管理,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記錄管理,對比觀察兩組患者護理記錄的缺陷率。結果 采用品管圈活動管理的觀察組患者,護理記錄缺陷率為5.00%;采用常規護理記錄管理的對照組患者,護理記錄缺陷率為22.50%,兩組相比,差異顯著,且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 在ICU患者的護理記錄中采用品管圈活動進行管理,能有效減小護理人員的出錯率,極大地提升了醫療護理的效果,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關鍵詞:品管圈活動;ICU患者;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1959(2017)20-0163-02

品管圈是近年來較為新型的一種管理模式,此模式是相關工作人員為了解決存在的問題和研究相關策略而產生的,目的是為了實現更佳的護理效果和提高工作效率[1]。主要是由護理人員自發的組成一個團體,用簡易品管的方式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將工作質量提升至更高的層次[2]。在ICU病房的護理中,患者的每一項生理數據都為主治醫師實施治療的主要參考依據,所以護理記錄必須規范化、嚴謹化、全面化,不能因為護理記錄的缺陷而引發醫療安全隱患[3]。在本文研究中,實施品管圈活動管理,極大的減少了ICU病房的護理記錄缺陷率,詳細內容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5月收治的80例ICU患者及護理記錄作為研究對象與研究資料,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40例患者。對比觀察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性別、年齡、疾病類別),發現差異較小,且P>0.05,無統計學意義。兩組參與記錄書寫和護理的相關人員的一般資料(年齡、學歷、工作年限)也均無明顯差異,且P>0.05,無統計學意義。兩組患者及護理人員差異較小,可以進行比較。

1.2方法

1.2.1對照組 醫護人員給予常規的護理記錄管理,主要由當日的護理人員根據患者的疾病給予相應的護理,并進行記錄。

1.2.2觀察組 醫護人員給予品管圈活動管理,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2.2.1組建品管圈 組織相關的醫護人員進行系統的學習品管圈的主要內容,再進行相應的分組,組間應包括4名護理書寫質控護士,8名責任護士。圈長由1名護理書寫質控護士擔當,ICU的護士長則作為輔導員。

1.2.2.2選擇適合的主題 品管圈的最終目的就為降低護理書寫的錯誤率,所以主題應以降低書寫錯誤率為中心,各護士之間相互探討,選擇出適合本次品管圈管理的主題。

1.2.2.3主動查找問題 護理記錄的主要問題有內容不全面、不確定、記錄存在疏漏等,護理人員若沒有進行及時的記錄則會與患者的病情動態發生極大的誤差,影響主治醫師的診斷效果。所以,護理人員應改善漏記、涂改、用詞不準確等問題,并且在記錄后反復確認,降低錯誤率。

1.2.2.4小組分析問題 品管圈的圈員可針對以往在護理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討論,或者對本次品管圈活動有任何疑問的也都可以提出,例如方法、機械、材料、護理書寫等問題,ICU護士長參與討論,將問題逐一解決。

1.2.2.5全面實施改進 制定好本次品管圈活動的主題和流程后,可在護理過程中全面實施,在此過程中加強護理人員的法律意識,針對不同層次的圈員進行分批培訓,使針對性更強,護理效果更佳,書寫記錄更完整。在每次培訓完畢后,進行測試,不達標者再次進行培訓,最終目的為每位圈員的成績均達標。

1.2.2.6相互檢查書寫情況 每次完成護理書寫后由護理人員自行檢查,再交由圈長進行檢查,最后由ICU護士長進行檢查,或采取抽查模式,若一旦發現問題,則立即進行整改,犯錯護士則進行培訓。

1.3觀察指標

對比觀察兩組的護理記錄缺陷率(缺乏完整性連續性、缺乏全面性準確性、與醫生記錄存在差異)。

1.4統計學處理

數據均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處理,(x±s)表示計量資料,使用t檢驗,使用χ2檢驗計數資料,若P<0.05則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經過記錄比較發現,兩組護理人員在護理記錄書寫上均存在相關的缺陷,但實施品管圈活動管理的觀察組中僅出現了2例缺陷,缺陷率為5.00%,而實施常規護理記錄管理的對照組中則出現了9例缺陷,缺陷率為22.50%,兩組相比,差異顯著,且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3討論

在患者的治療與護理過程中,護理記錄屬于非常重要的文字材料,不能出現絲毫的錯誤,其還作為法律舉證和醫療研究的重要文件,所以護理人員在書寫的過程中,需要非常的嚴謹與認真[4]。如果因為護理人員的不確定性,導致書寫缺陷的發生,會引發較為嚴重的后果。品管圈活動管理運用了團隊合作的方法,使工作更加細致、全面,有效的提高了醫護人員的工作質量和工作態度,顯著降低了護理記錄的缺陷率[5]。從本文研究中就可看出,使用品管圈活動管理的觀察組缺陷率僅為5.00%,而使用常規護理記錄管理的對照組缺陷率卻高達22.50%,兩組比較,差異顯著,且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傊?,品管圈活動管理在未來的護理書寫管理中擁有更廣泛的應用前景[6]。

綜上所述,使用品管圈活動管理對ICU患者的護理資料進行書寫,能極大降低缺陷率,保證護理效果質量,與常規護理記錄管理相比更具有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李月美,張玉清,羅明琴,等.品管圈活動降低ICU非計劃性拔管[J].護理學雜志,2014,29(16):61-62.

[2]柏興華,臧爽,韓笑.開展品管圈活動減輕頭頸部腫瘤患者放射性皮膚損傷[J].護理學雜志,2013,28(13):7-8.

[3]徐英,張颯颯,秦敏.品管圈活動在ICU護理質量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醫學創新,2012,9(29):88-67.

[4]呂芳,周凱云.品管圈活動在提高ICU護理文書記錄質量中的應用[J].中國臨床護理,2014,6(01):63-64.

[5]徐曄.重視及加強ICU青年護士帶教的體會[J].醫學信息,2011,24(01):201-202.

[6]劉婷婷,張藝,鄭旭東,等.運用品管圈提高體檢者靜脈采血滿意度的實踐[J].中國護理管理,2013,7(06):9-11.

編輯/王海靜endprint

猜你喜歡
ICU患者品管圈活動應用效果
影響ICU住院患者心搏驟停后綜合征預后相關因素分析
品管圈活動在提高住院患者痰標本留取率中的應用效果
ICU患者家屬關愛中應用護理關懷的價值
化療聯合CIK細胞治療卵巢癌的臨床觀察
負壓封閉引流技術治療四肢創傷復雜創面的臨床應用分析
護理干預對ICU患者腸內營養耐受性影響的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