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層次分析法的我國油菜適度經營規模評價尺度研究

2017-10-13 01:28陳云飛馮中朝
武漢輕工大學學報 2017年3期
關鍵詞:經營規模經營者排序

陳云飛,馮中朝

(1.武漢輕工大學 經濟與管理學院,湖北 武漢 430023;2.華中農業大學 經濟管理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0)

基于層次分析法的我國油菜適度經營規模評價尺度研究

陳云飛1,2,馮中朝2

(1.武漢輕工大學 經濟與管理學院,湖北 武漢 430023;2.華中農業大學 經濟管理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0)

運用層次分析法,設立經營者年齡,勞均耕地和勞力轉移程度三個準則層,建立基于經營者收入、基于直觀評價、基于經營者能力、基于交易成本和基于經營者社交網絡5個適度經營規模評價尺度方案,結合相關領域專家的意見和筆者在我國油菜最重要的省份湖北的調研,進行了油菜的適度經營規模評價尺度研究。研究表明,目前,我國油菜適度經營規模的首選評價尺度是基于經營者能力確定適度經營規模,然后分別依次是基于交易成本、基于經營者收入、基于直觀評價和基于經營者社交網絡評價尺度確定適度經營規模。

油菜;適度經營規模;層次分析法;評價尺度

Abstract:Combined with the opinion of experts related and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author in Hubei ,the most important rapeseed production province in China, through the AHP, taking the 3 items of age of a farmer, farmland per farmer and transit rate of farmers in the locality as the criteria layers, taking the 5 items of appropriate agricultural operation scale based on income of a farmer production, directly judgment from the land, management capacity of a farmer, trade-cost in the production and social intercourse network of a farmer as the plans, this research has given an analysis of evaluation criterion on the appropriate agricultural operation scale of rapeseed. The research makes it clear that the 1st plan of appropriate agricultural evaluation criterion of rapeseed is that based on the management capacity of a farmer, and the next in turn is that based on trade-cost in the production, income of a farmer production, directly judgment from the land and social intercourse network of a farmer now.

Key words:Rapeseed; Appropriate agricultural operation scale; AHP; Evaluation criterion

1 引言及文獻回顧

1987年中央五號文件及其后歷年中央一號文件均明確我國將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更是提出,國家將發揮多種形式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引領作用,研究建立農業適度規模經營評價指標體系,鞏固主產區棉花、油料、糖料生產[1]。

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確定適度經營規模是關鍵。油菜適度經營規模的評價尺度是什么?學者們進行了較多的探索。但是,這些探索內容較為繁雜。層次分析法作為通過定性指標模糊量化方法算出層次單排序(權數)和總排序,以作為目標(多指標)、多方案優化決策的系統方法[2]。顯然,基于層次分析法研究油菜適度經營規模的評價尺度,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國內外目前專門的油菜生產適度經營規模研究較少,散見于一些油菜生產文獻中,沒有形成系統,較多的相關研究集中于農業適度經營規模方面。其研究內容可分為規模經營有效性及適度經營規模評價尺度兩個方面。其中,學者們在規模經營的有效性研究方面雖然存在一定的分歧但有效已成為主流共識;在適度經營規模尺度方面,學者們則進行了基于效率、能力、收入等評價尺度的規范或實證研究。

在規范研究上,學者們提出了評價適度經營規模的尺度。如基于收入的農戶收益最大(成本最小)(張瑞芝、錢忠好,1999;Arthur Yung,1770)[3],農村機會成本、交易成本(張忠根、黃祖輝,1995)[4],;基于效率的勞動生產率(郭慶海,2014)[5],當地戶均承包地面積10-15倍(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文件,2014-11-21)[6];基于能力的社交網絡(李永安、孫捷,2014)[7],農戶自身經營能力(張瑞芝、錢忠好,1999)等。

在實證研究上,國外數量較少,因為國外發達經濟體的農業規模經營更多的是由農業機械要素價格與勞動力要素價格的相對運動所推動,是一個自然的經濟過程和市場博弈過程。國內數量則較多,其研究結論可以概括為三類。第一類為一個確定值,如戶均22.2畝(魯莎莎、劉彥隨,2011)[8]或21.3畝(周厚智、楊鋼橋,2012)[9];第二類為一個范圍值,如戶均50-60畝(吳楨培、蔣和平,2011)[10];第三類為一個動態值(張立中、潘建偉、陳建成,2012)[11]。

學者們的研究對于分析油菜生產適度經營規模無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及應用價值。然而,學者們研究的評價尺度較為繁雜,各種評價尺度所得到的適度經營規模值并不一致。因此,這些規范或實證研究對于指導油菜生產適度經營規模實踐,仍然缺乏可操作性。

2 模型設定與估計

2.1 模型設定

使用層次分析法建立的油菜生產遞階層次結構如下:

目標層:油菜生產適度經營規模決策,記為G。

準則層:依據作者對我國最重要的油菜生產省份湖北的調研,設立年齡,勞均耕地和勞力轉移程度三個準則層[13],分別記為C1-C3。

方案層:依據國內外適度經營規模的研究文獻資料,建立基于經營者收入的短期、長期適度經營規模;靜態、動態適度經營規模;基于經營者效率的適度經營規模;基于經營者能力的適度經營規模;基于直觀評價的適度經營規模;基于交易成本的適度經營規模;基于社交網絡的適度經營規模共9個方案??紤]到油菜生產適度經營規模的長期特征,基于經營者收入的靜態、動態經營規模和基于經營者效率的可能性。最終選擇基于經營者收入的長期適度經營規模、基于直觀評價的適度經營規模、基于經營者能力的適度經營規模、基于交易成本的適度經營規模、基于社交網絡的適度經營規模等5個方案進行比較,記為A1—A5。

2.2 模型參數估計

2.2.1 構造油菜生產判斷矩陣

為了使因素之間進行兩兩比較得到量化的判斷矩陣,引入1—9的標度,見表1。

表1 油菜生產規模影響因素標度值

標度定義1i因素與j因素同等重要3i因素比j因素略重要5i因素比j因素較重要7i因素比j因素非常重要9i因素與j因素絕對重要2、4、6、8為以上判斷之間的中間狀態對應的標度值倒數j因素與i因素之間的比較,自比為1

為了建立兩兩比較矩陣,本文在湖北省對6位專家(其中油菜生產專家和經濟專家各3位)進行了調查問卷(取整數算術平均,精確到整數(四舍五入)),得到的結果為[12],如圖1所示:

GC1C2C3C1131/2C21/311/5C3251

C1A1A2A3A4A5A1151/323A21/511/31/31/3A333135A41/231/313A51/331/51/31

C2A1A2A3A4A5A1121/215A21/21215A321/211/23A411215A51/51/51/31/51

C3A1A2A3A4A5A1121/313A21/211/31/22A33311/34A412315A51/31/21/41/51

圖1 油菜適度經營規模評價尺度量化的判斷矩陣

2.2.2 油菜生產層次單排序及其一致性檢驗

用和法進行單排序并進行一致性檢驗,得到的結果為,如圖2所示:

G單排序權值C10.3091C20.1096C30.5813C.R.0.0032

C1單排序權值A10.2479A20.0675A30.4288A40.1574A50.0985C.R.0.0740

C2單排序權值A10.2515A20.2391A30.1993A40.2604A50.0498C.R.0.0846

C3單排序權值A10.1997A20.1017A30.2833A40.3559A50.0594C.R.0.0834

圖2 油菜適度經營規模評價尺度層次單排序

對層次排序進行一致性檢驗。

通過計算,矩陣G的λmax=3.0037,

CI=0.0018,CR=0.0032.

通過計算,矩陣C1的λmax=5.3314,

CI=0.0828,CR=0.0740.

通過計算,矩陣C2的λmax=5.3789,

CI=0.0947,CR=0.0846.

通過計算,矩陣C3的λmax=5.3737,

CI=0.0934,CR=0.0834.

可以看出,所有單排列的C.R.<0.1,所以每個判斷矩陣的一致性是可以接受的。

2.2.3 湖北油菜生產層次總排序及其一致性檢驗

用和法進行層次總排序,見圖3:

計算

圖3 油菜適度經營規模評價尺度層次總排序

從圖3可以看出,我國油菜適度經營規模評價尺度決策結果,首選為方案3,第二為方案4,第三為方案1,第四為方案2,最后為方案5。即油菜生產適度經營規模評價尺度的首選是方案3或基于經營者能力評價尺度確定油菜生產適度經營規模。

2.3 結果分析

從研究結果可以看出,油菜生產經營規模的主要影響因素包括經營戶能力、經營戶當地的自然條件和經營戶的社交網絡。油菜生產經營規模選擇的主要方案包括基于經營者收入尺度的長期適度經營規模、基于直觀評價法的適度經營規模、基于經營者能力尺度的適度經營規模、基于交易成本法的適度經營規模、基于社交網絡法的適度經營規模等。

其中,油菜生產適度經營規模的首選方案是基于經營者能力評價尺度確定油菜生產適度經營規模,其次是基于交易成本評價尺度確定油菜生產適度經營規模,第三是基于經營者收入評價尺度確定油菜生產適度經營規模,第四是基于直觀評價尺度確定油菜生產適度經營規模,最后是基于經營者社交網絡評價尺度確定油菜生產適度經營規模。這說明在油菜生產適度經營規模評價中,目前最重要的制約因素是經營者的經營能力;最不重要的制約因素是經營者社交網絡能力。

3 政策建議

3.1 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

經營者的經營能力是油菜生產適度經營規模決策的準則之一及最主要影響因素。沒有經營能力再好的自然、經濟和社會條件都是枉然。這種經營能力是經營者身體體質的體現,更是文化知識、技術水平、管理水平等的綜合體現。

經營者身體體質首先體現在年齡或者說是接班人上。當前,“誰來種地”已然是擺在我們面前的現實問題。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農村經濟社會發展,說到底,關鍵在人。沒有人,沒有勞動力,糧食安全談不上,現代農業談不上,一切都談不上。而“誰來種地”這個問題,實際上就是愿不愿意種地、會不會種地、什么人來種地、怎樣種地的問題。因此,“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體面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大力培養新型職業農民,最終解決接班人問題成為油菜生產的關鍵問題[13]。

經營者除了身體體質外,其它素質也是影響油菜生產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年齡越小的農民文化知識水平總體越高。但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等還有待提高。加強農民技能培養成為培養新型職業農民的關鍵。應創新機制、政府宏觀統籌,遵循以人為本的理念,堅持開辦各種性質的各類職業教育學校、各類職業技能培訓學校,行業組織和用人單位多管齊下、全方位開展培訓工作,整合各類教育資源,構建起由農業院校牽頭、各類職業技能培訓機構共同參與的培訓網絡。抓好并繼續實施“綠色證書工程”、“跨世紀青年農民科技培訓工程”、“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培訓陽光工程”和“農業遠程培訓工程”等四大“工程”和“百萬中專生計劃”等工程[14]。

3.2 加強土地流轉,促進農業規模經營

雇傭勞動成本隨著經濟的發展而上升,已成為一個難以逆轉的增長趨勢并成為影響油菜生產適度經營規模決策的第二位因素。事實上,在油菜生產成本中,最主要的就是勞動成本,約占總生產成本的70%。

在勞動力投入不減少的前提下,必須實現規模經營。據相關資料介紹,世界主要油菜生產國如加拿大、歐盟、澳大利亞等都是實行規模種植的典范。以我國油菜籽主要進口來源地的加拿大為例,目前該國戶均油菜種植規模為我國的302倍,而且全部實現機械化作業,大大降低了油菜的生產成本,增強了產量,提高了競爭力。

與生產成本相關聯的是經營者收入,這也是影響油菜生產適度經營規模的第三位因素。在產品銷售價格一定的情況下,生產成本的下降才能增加經營者的收入。

當前,土地流轉是形成規模經營的有效手段。我國應在當前實行土地承包責任制的政策下,在合作社制、股份制等成熟方式的基礎上,積極運用并探索土地流轉的方式促進油菜生產規模經營。

3.3 加大“三冬田“的利用

在油菜生產適度經營規模的決策中,采用基于直觀評價即若主要考慮土地等自然條件的影響來評價適度經營規模其評價值最小[13],但是,在適度經營規模的選擇影響因素中土地卻處于最次地位。同時,基于經營者社交網絡的適度經營規模處于最弱地位。這說明目前農村仍有大量的“三冬田”未得到充分利用,經營者無需多考慮土地的來源問題。據統計,全國目前可以利用的“三冬田”達到8000多萬畝且呈不斷增長態勢,應鼓勵廣大農戶充分開發利用[15]。

“三冬田”若不被充分利用,農業規模經營尤其是基于效率尺度評價的適度經營規模則無法實現,農業生產成本無法降低,經營者的收入也無法實現,會進一步影響經營者油菜生產的積極性及全國食用油籽大量依賴進口的現狀。所以“三冬田”的有效利用,刻不容緩。政府應出臺政策,鼓勵并引導農民積極開發利用。

[1] 新華社. 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全文)[EB/OL]. http://www.81.cn/dblj/2017-02/05/content_7476633.htm,2017-2-5

[2] 宋奕修. 基于層次分析法的軌道交通運營管理評估[J]. 城市軌道交通研究,2013(1):74-76.

[3] 張瑞芝,錢忠好. 農業適度經營規模初探[J]. 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99(1):74-78.

[4] 張忠根,黃祖輝. 機會成本、交易成本與農業的適度經營規?!嬲撧r業的組織制度選擇[J]. 農業經濟問題,1995(5):19-22.

[5] 郭慶海. 土地適度規模經營尺度:效率抑或收入[J]. 農業經濟問題,2014(7):4-10.

[6]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資源部.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引導農村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意見》[N]. http://news.mlr.gov.cn/xwdt/jrxw/201411/t20141121_1335876.htm.

[7] 李永安,孫捷. 基于社交網絡的家庭農場經營規模探討[J]. 廣東農業科學,2014(10):228-231.

[8] 魯莎莎,劉彥隨. 農地流轉中規模經營的適度性分析—以山東利津縣為例[J]. 地理科學進展,2011(5):600-606.

[9] 周厚智,楊鋼橋. 基于農戶調查的農地適度經營規模研究—以長沙市兩個郊區縣為例[J]. 湖北農業科學, 2012(3):1274-1277.

[10] 吳楨培,蔣和平.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理論與實證研究——以湖南省農戶水稻種植規模為例[D]. 北京:中國農業科學院,2011.

[11] 張立中,潘建偉,陳建成. 不同草原類型區畜牧業適度經營規模測度[J]. 農業經濟問題,2012(4):90-97.

[12] 陳云飛.湖北油菜生產適度經營規模研究[R].2015,4.

[13] 人民網.人民日報社論:高度關注明天誰來種地[N]. http://finance.sina.com.cn/review/hgds/2014-01-10.

[14] 王初升,眭慧琴. 加強職業技能培養 培養懂技術的職業農民[J]. 教育與職業,2006(10):74-76.

[15] 傅廷棟,鐘漲寶,李崇光. 湖北省農村科技服務體系建設的思考[R].2005(10).

Research on the evaluation criterion of rapeseed’s appropriate agricultural operation scale based on AHP in China

CHENYun-fei1,2FENGZhong-chao2

(1.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Wuh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Wuhan 430023,China; 2.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0,China)

2017-06-10.

陳云飛(1966-),男,副教授,博士研究生,E-mail:chenyf@whpu.edu.cn.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6BJY102);湖北省教育廳人文社科項目(17Y069);湖北省糧食局糧食軟科學研究項目(2016);湖北省縣域經濟發展研究中心研究項目(2017XY002).

2095-7386(2017)03-0068-05

10.3969/j.issn.2095-7386.2017.03.014

F 326.12

A

猜你喜歡
經營規模經營者排序
排序不等式
《經營者》征稿啟事
恐怖排序
節日排序
發電集團技術監督創新的思考
家庭農場經營規模效率評價
做一名聰明的集團醫院經營者
蘇家屯區水稻收獲機械化適宜經營規模分析
阿特拉斯·科普柯空壓機——精明采石場經營者的不二選擇
國有上市公司經營者薪酬激勵模式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