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勛伯格:偉大的音樂革新者

2017-10-15 08:34樂音
小演奏家 2017年8期
關鍵詞:林斯基作曲作曲家

樂音

二十世紀中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十二音作曲法”是由勛伯格創建的,勛伯格說,這種方法并不像人們所想的那樣可怕,它是一種實現邏輯的方法,目的是為了讓人理解。

勛伯格作品欣賞

阿諾爾德·勛伯格1874 年9月13日出生于奧地利首都維也納的一個猶太人家庭,父親是商人。八歲那年,勛伯格開始學習小提琴和大提琴,并同時開始練習作曲,由于酷愛音樂,他學習起來如饑似渴,只要有音樂會或歌劇演出便會想方設法去聽。少年時期的勛伯格家境非常窮困,父親去世后,他不得不早早在一家銀行謀了一份辦事員的差事。

十九世紀九十年代末,勛伯格結識了三位朋友,這三位朋友對勛伯格產生了終生受用的影響。第一位是小提琴家阿德勒,他使勛伯格了解到音樂理論的存在,激發了他對詩歌和哲學的興趣,并幫他對古典音樂有了真正的了解。另一位是文學家、哲學家和數學家大衛·巴哈,他對勛伯格性格的形成起到了很大作用。而其中最重要的一位是勛伯格心目中偉大的作曲家捷姆林斯基,勛伯格曾跟隨他學習作曲理論,并為他的歌劇《薩列馬》編寫過鋼琴曲。勛伯格在《我的發展》一文中曾談到捷姆林斯基對自己的影響:“在認識捷姆林斯基之前,我曾是一個‘勃拉姆斯派,而他一視同仁地熱愛勃拉姆斯和瓦格納。認識他不久,我也變成了對這兩位作曲家不偏不倚的堅定崇拜者,所以當時我所寫的音樂中反映出這兩位大師的影響也就不足為怪了?!?/p>

1899年,勛伯格完成了他的第一部重要作品——弦樂六重奏《升華之夜》。這首樂曲根據德國詩人德麥爾的同名詩作寫成,樂曲深沉凝重、感情濃郁,是勛伯格最受歡迎、上演最多的一部作品。

第二年,勛伯格開始動手創作另一部力作《古雷之歌》,但因為與捷姆林斯基的妹妹成婚后需要養家糊口,他不得不中途擱筆前往柏林,在那里的一家藝術酒吧編寫輕歌劇并擔任指揮。勛伯格在柏林逗留了兩年,雖完成了交響詩《佩里亞斯與梅麗桑德》這部杰出的作品,卻一直未能找到合適的工作。1903年,他攜妻子返回維也納,寄居在捷姆林斯基家中。這時,《古雷之歌》已完成的第一部分被理查德·施特勞斯看到大為贊賞,于是他推薦勛伯格到斯特恩音樂學院任教,勛伯格的生活總算有了著落。不久,他的名字漸漸引起了維也納藝術界的注意,但截止到這時的作品,包括斷斷續續完成的《古雷之歌》,仍然如勛伯格自己所說,看得出瓦格納和勃拉姆斯的影子。1906 年,勛伯格完成了自稱為自己第一創作階段的高峰作品《室內交響曲》,這部作品已反映出勛伯格對一些新手段的追求。

1912年,勛伯格根據比利時詩人基羅的詩作創作了《月迷的皮埃羅》,在這部作品中,他使用了半說半唱的朗誦曲調,到處是滑上滑下的音高感覺,連調也不清楚了。于是,人們把這種音樂稱為“無調性音樂”,但勛伯格自己對這一說法很不以為然。

有人曾對《月迷的皮埃羅》在柏林的一次演出做過如下描述:“我聽到了什么?最初好像是精細的瓷器碎為千百塊發光碎片的聲音,在那些來回摩擦的一片混亂中,在那些幾乎使耳朵流血、眼睛流淚、頭皮發緊的聲音中,我簡直控制不住自己。這是什么音樂,沒有通常意義上的旋律,沒有主題,但是每個樂句中每個細節的發展卻又非常精巧熟練?!?/p>

斯特拉文斯基聽過《月迷的皮埃羅》后在《自傳》中寫道:“我對這一作品中的唯美主義一無熱心,但作為器樂上的成就,《月迷的皮埃羅》的總譜無疑是成功的?!?/p>

從這部作品起,勛伯格作為一位富有創新思想的作曲家,漸漸獲得了世界性聲譽。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勛伯格因在奧地利軍隊中服役兩年而中斷了創作。軍隊中有人聽說勛伯格是位作曲家感到十分神秘,悄悄問勛伯格為什么要當作曲家,勛伯格淡淡地說:“有這么一份職業總得有人干,別人都不想當,只好我當?!边@種因無可奈何才當上作曲家的“解釋”一時間在軍中傳為笑談。

1918年,勛伯格回到維也納,召集他的學生成立了“非公開音樂演出協會”,會中規定:“謝絕評論家參加,事先不公布曲目,禁止鼓掌?!边@個組織對勛伯格作曲學派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之前,勛伯格的寫法被稱為“自由無調性”,按照勛伯格自己的話說就是“用音來寫作”。進入二十年代后,勛伯格漸漸摸索到一種新的方法,這就是非常有名的“十二音作曲法”,并由此引發出所謂“序列音樂”。根據這種方法,無調性不再那么“自由”,多少有了些規則。十二音作曲法在二十到三十年代間非常盛行,而且至今余波未減,許多剛出道的年輕作曲家更是對它趨之若鶩。不管怎么說,勛伯格的努力具有一種劃時代的意義,他為人類的作曲技術提出了一種令人眼界開闊的新思想。

勛伯格自己運用這種方法在二十到三十年代之間寫了一系列作品,其中最重要的是1927到1928年之間完成的《樂隊變奏曲》。拋開別的不談,這部作品還有一個非常重大的意義,那就是向人們證明運用十二音技術不僅能寫小型作品,即便寫大型作品也毫不含糊。用勛伯格自己的話說,就是用十二音技術寫出來的音樂是可以理解的,它能夠塑造形象、表達意境,能夠動人心弦,同時也并不缺乏趣味和幽默感。

1925年,勛伯格應邀去柏林普魯士藝術學院教授作曲。1933年,由于奧地利政治局勢惡化,身為猶太人的勛伯格被納粹解職后被迫出走,幾經輾轉,后定居美國洛杉磯并入籍美國,在加州大學擔任作曲教授。

二戰期間,勛伯格懷著對法西斯獨裁者的刻骨仇恨寫下了《拿破侖頌》,戰后,他又創作了《華沙幸存者》這部傳世佳作,對法西斯殘害猶太同胞的罪行提出了強有力的控訴。

勛伯格的工作作風據說與斯特拉文斯基恰恰相反。斯特拉文斯基有條有理、按部就班,寫作離不開鋼琴,每曲必定完成;勛伯格則從來不用鋼琴,興至而寫,盡興則罷,所以留下了許多未竣的作品。有趣的是,這兩位現代音樂泰斗同居一城,相距亦近,雖雞犬相聞,卻一直未曾往來。

勛伯格的作品聽起來非常復雜,但對他自己來說井然有序、條理分明,因為他的音高聽辨能力極其發達,異乎尋常。據維也納出生的美籍指揮家齊佩爾說,他少年時曾隨勛伯格去聽《樂隊變奏曲》排練,樂隊中的每一個錯音勛伯格都聽得一清二楚,指揮偶有疏忽,他立刻出面予以糾正??梢?,如此復雜的樂曲全是勛伯格殫精竭慮周密思考的結果,他對其中的每一個細節都如數家珍,了若指掌。

勛伯格一生中的教學工作也值得大書特書,他自己主要靠自學成才,為人師表后,仍然堅持踏實嚴謹的治學作風。他對學生要求非常嚴格,尤其強調傳統基礎的重要性,從不教學生所謂的現代手法,他說如果學生對前人的手法如數盡悉,新的手法便會應運而生,這話實在是至理名言。他在多年的教學生涯中,不僅著有非常著名的《和聲學》《對位法》《作曲基本原理》《和聲結構功能》等教學著作,還培養出一批相當出色的學生,其中最重要的有貝爾格,他的歌劇《沃采克》和《小提琴協奏曲》都已成為二十世紀的音樂經典。

1951年7月13日,在毀譽參半中度過一生的勛伯格于洛杉磯逝世??梢哉f,勛柏格的偉大不僅在于他的創作本身,還在于他的藝術膽略以及對二十世紀音樂強烈而深遠的影響,人們可能因他有所爭議,但并不妨礙對這位偉大革新者的衷心崇敬。endprint

猜你喜歡
林斯基作曲作曲家
Task 1
AI作曲的諾亞方舟將去往何處?
“冰人”殺手:殘忍殺害200多人,家人一無所知
長大可當作曲家
他為什么令人敬仰
伍光輝作曲三首
我的夢
淺談王西麟的音樂道路
貓咪成長史
作曲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