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故宮,看無所不能的趙孟頫

2017-10-17 20:54毛晨鈺
看天下 2017年27期
關鍵詞:圖卷趙孟頫羅漢

毛晨鈺

“當了幾十年的官,最后靠幾幅字畫讓人記住”

在故宮展出的“趙孟頫書畫特展”

讓無數國人知道了這么一個

“名字生僻到輸入法都打不出來”的人

公元1316年,63歲的元朝官員趙孟頫在案前寫下《自警詩》:“齒豁童頭六十三,一生事事總堪慚。唯余筆硯情猶在,留與人間作笑談?!睂σ堰^耳順之年的趙孟頫來說,這是一首“自嘲”:當了幾十年的官,最后只能靠幾幅字畫讓人記住罷了。

《水村圖》局部(fotoe)

2017年9月6日至12月5日,故宮博物院武英殿的“趙孟頫書畫特展”讓人再一次記起書畫家趙孟頫。

展覽陳列了整整107件趙孟頫及其相關的作品。它們有些剛從故宮地庫重見天日,有些來自上海博物館、遼寧省博物館等地,其中包括趙孟頫現今存世最早的行書《秋興詩》卷,也有最出名的《紅衣羅漢圖卷》。

這次特展是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趙孟頫作品展。展出的消息一經發布,就有網友稱其為“爆炸性新聞”,紛紛準備進宮膜拜。

在中央美術學院副教授邵彥看來,如果沒有這個聲勢浩大的展覽,現在大多數中國人不會知道這么一個“名字生僻到輸入法都打不出來”的人。

南宋遺民在元朝

因為與最近大熱的“千里江山——青綠山水畫展”撞期,武英殿前顯得有些冷清。但走進展廳,里面觀眾還不少。為了讓觀眾心無旁騖地欣賞作品,策展團隊別出心裁地將半透明貼膜覆蓋展柜玻璃面,只在畫卷周邊開一“小窗”,供人玩味。時常有人在那一道道窄窗前停留十來分鐘甚至更久,直到把書法長卷從第一個字看到最后一方印章才罷休。

這次特展主要分為三個單元,用一百多幅書畫作品串聯起了一代藝術巨匠趙孟頫的一生。

在第一個展區,主要展出的是趙孟頫同時代或是前人的作品,它們都曾為趙孟頫提供創作靈感。在6幅展品中,最讓觀眾流連的是宋末元初畫家錢選的《八花圖卷》,三米多長的畫卷上精致勾畫著海棠、桃花、桂花、水仙等八種花卉。

錢選也是浙江吳興人,既是趙孟頫的老鄉,也是他的老師。

結識錢選是在趙孟頫最落魄的時候:當時的少年趙孟頫正處于國破家亡的巨大變故中。

出生于1254年的趙孟頫是個不折不扣的“官三代”,甚至是皇室的遠房親戚。他的爺爺和父親都在南宋朝廷當官??恐赣H每年500兩白銀的俸祿和600畝封邑,趙家在湖州的日子過得很是滋潤。

雖然是不受寵的庶出兒子,趙孟頫還是受到了很好的教育。那時他最常呆在房間里寫《千字文》和儒家經典,這些都是當時的教科書。為了解悶,他用各種字體變著法兒地抄寫《千字文》,寫完就隨手一丟,也不可惜。

趙孟頫11歲的時候,父親去世,安穩日子也到頭了。按當時的封邑制度規定,人在封邑在,人亡則要收回封邑,趙家陷入財政危機。幸好,3年后他沾父親的光當了個芝麻官,只領俸祿不用干活。

1279年,南宋滅亡,趙孟頫的破落貴族生活隨之破碎。之前還是個官兒的趙孟頫一下子成了無業游民,便跟著錢選學繪畫。他還時不時搜羅名帖,揣摩學習,書法功力大增。這段時間他在書畫圈里打響了名號,與老師同為“吳興八俊”之列。

趙孟頫此時還一心只想做個南宋遺民,可他的母親不樂意。她對兒子說:“元朝一定會到江南來招人才”,暗示趙孟頫要把握機會入京當官。1282年,果然有人舉薦趙孟頫去當官。為了給剛剛去世的母親守孝,他拒絕了這個機會。

第一單元中展出的趙孟頫行書《秋興詩卷》正是創作于這一時期,他選寫了杜甫憂國感傷的組詩。1322年,趙孟頫在詩卷后重新題字,寫明是“吾四十年前所書”。那年趙孟頫68歲,可以推測他最初書寫《秋興詩卷》時只有28歲,這也被認為是目前存世趙書最早的作品。

1286年,趙孟頫再次收到了元朝皇帝忽必烈的橄欖枝。負責在江南挑選人才的官員一共列了二十多個人名,“趙孟頫”被寫在推薦表的最前面。

最終還是踏上了去北京的路。忽必烈在大殿上初見趙孟頫,第一印象就是“孟頫神采秀異,世祖稱為神仙中人”。兩年后,形象氣質佳的趙孟頫被任命為五品的兵部侍郎。

當官不如作畫

原本打算在京城大展拳腳的趙孟頫很快就后悔了。跟他一起赴京的吳姓友人棄官歸家,趙孟頫寫文自白:“吳君幡然有歸志……吳君之心,余之心也?!?/p>

他也想回家了,但到底還是不甘心。邵彥認為這個機會畢竟是趙孟頫“憋了十幾年的氣好不容易掙來的”。不管多么難以下咽,他總要吞一口元朝的俸祿嘗嘗。

南朝遺民的身份注定了趙孟頫不可能握有實權,只不過占個虛職。他后來在詩中寫道:“昔為水上鷗,今如籠中鳥?!边M京四年后,他更是把自己當官的生活稱為“誤落塵網中”。

《紅衣羅漢圖卷》

1292年,趙孟頫申請調離北京。后來更是一口拒絕各道任命,實在推脫不了就請假還鄉。

這是官員趙孟頫最壞的時代,也是藝術家趙孟頫最好的時代。

無心官場的趙孟頫重新回到山野,寄情書畫,眼前的風光一下子松快了。這段輝煌時期都被濃縮進了這次特展第二單元的展示中。

在這個單元展出的有趙孟頫最負盛名的《紅衣羅漢圖卷》。畫中一位身披朱紅僧服的西域羅漢正在古樹下凝神靜坐。他頭頂高聳、高鼻深目、須發濃密。endprint

這幅畫創作于1304年,那時的趙孟頫在杭州謀了個閑職,每天就和學生們談古論今。在《紅衣羅漢圖卷》的題記中,他還改不了討論的口吻,問了一句“不知道看的人以為怎么樣?”回答他的是圍簇的觀眾和響個不停的快門聲。

因為在書畫藝術上的成就,57歲的趙孟頫引起了元朝第四位皇帝元仁宗的注意。這位比趙孟頫小31歲的皇帝總是親密地稱他為“子昂”。這是趙孟頫的字。蒙古人向來對人直呼其名,更不要說是高高在上的皇帝。元仁宗不叫趙孟頫的名字,其實是把他當作自己的朋友。

元仁宗甚至列舉了趙孟頫的七大優點:“帝王苗裔、狀貌昳麗、博學多聞、操履純正、文詞高古、書畫絕倫、旁通佛老、造詣玄微”。簡而言之就是“出身好、長得帥、學問高、零緋聞、文采好、筆墨佳、見解深、道家佛家儒家學問都懂”。

可欣賞和重用是兩碼事,趙孟頫依舊是沒有實權的文學侍從。好在晚年的趙孟頫對此并不在意,專注書畫,第二單元展示的不少精品都創作于這一時期。

元代書畫魁首

盡管后來人們用“元代書畫界扛把子”形容趙孟頫,但“元代”這個詞也讓他受了不少圈內人的白眼。

作為宋朝宗親、還吃過南宋俸祿的遺民,趙孟頫出仕元朝,被認為是“變節”。當時文人圈流行“人品即書品”的說法,趙孟頫因此為人不齒。后來甚至有人在他的畫上題詩:“千金千里無人識,笑看胡兒買去騎”,直白地嘲笑趙孟頫是被胡人買去騎的千里馬。

郁郁寡歡的趙孟頫有一段時間喜歡給自己的書畫作品署名為“孟俯”。一個“俯”字,擺盡小心翼翼自卑菲薄的姿態。這種情緒也隨筆墨入紙三分,邵彥表示,趙孟頫的作品中的壓抑會讓人欣賞贊嘆,“卻唯獨不會興奮”。

對趙孟頫的爭議仍遮不住他的才華?!对贰愤@樣評價趙孟頫:“詩文清邃奇逸,讀之使人有飄飄出塵之想。篆、籀、隸、真、行、草書,無不冠絕古今,遂以書名天下……其畫山水、木石、花竹、人馬,尤精致?!鄙蹚┥踔琳J為,寫詩書法作畫樣樣精通的趙孟頫劃分了元代書畫史,那個時代在趙孟頫去世的那天一分為二。

在本次展覽中,第三單元通過展出趙孟頫后輩的作品強調他對后世的深遠影響。

趙孟頫看不慣南宋精巧濃艷的畫風,他的主張是“復古”。他偏好晉唐北宋含蓄質樸的畫風,比如那幅《紅衣羅漢圖卷》就充滿了古典氣息。而將這種淡雅的氣質發揮到極致的是《水村圖》。

畫《水村圖》的時候趙孟頫已經49歲,他從當官大夢中醒來,希望靠書畫重獲文人圈的認可。這幅畫就是他為好友父親所畫,畫的是淡雅的江南水墨山水。好友將這幅畫裝裱之后請趙孟頫題詞,因此表示和解。這幅畫也標志著元代文人畫的新開端,也是他第一次正式提出“文人作畫”的說法。在趙孟頫之前,中國文人畫始終發育不良。從此時開始,平淡簡單的文人畫在元明清成熟興盛。

1322年的一天,69歲的趙孟頫還和平時一樣看書寫字,談笑如常,入夜就去世了。對他來說,以“書畫家”的名義被記住也許是最好的結局。endprint

猜你喜歡
圖卷趙孟頫羅漢
杭州六品書院作品展
臨帖趙孟頫《洛神賦》
上篇 筆走龍蛇 冠絕古今
臨帖趙孟頫《洛神賦》
乾隆《具有生趣》圖卷初考
李宏禹作品
少林秘傳小羅漢拳(中)
傳是推出“名家留韻”專題
愁羅漢
故宮藏歷代書畫展(第一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