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孟頫

  • 淺析元代章草典型特征
    草;典型特征;趙孟頫;急就章一、元代章草典型特征——程式化(一)方折加強孫過庭《書譜》曰:“草以使轉為形質”,“草乖使轉,不能成字”,“使,謂縱橫牽掣之類是也;轉,謂鉤環盤紆之類是也”。[1]草書貴使轉,通過連續的使轉達到一種有質量的筆畫形態。草書的用筆忌單一的橫線或直線,否則就很容易使作品看起來沉悶、機械、沒有活力。從晉、隋章草墨跡中,我們可以看到大量的絞轉筆法,線條莊重渾圓。元代章草囿于唐楷方折,章草的圓成了方折,呈現出棱角分明的特點,失于章草渾圓古雅

    書畫世界 2023年9期2023-11-30

  • 趙孟頫書法批評探賾
    張利國關鍵詞:趙孟頫 書法評價 心性修養趙孟頫在中國書法史上的影響很大,明清以來有關趙孟頫書風與人格的評價呈現褒貶不一的情況。梳理并探析其中的評價觀念,探討他的身世背景、逸民向往、仕途經歷、清正廉潔的修養和儒釋道學養等方面,有助于進一步清晰趙孟頫的形象,理解相關評價的產生原因,啟發當下書家注重修養和學養。趙孟書法與人格評價梳理及分析趙孟頫一生飽受爭議,明代中前期的書家受趙孟頫影響較大,此時對趙孟頫的書法評價正面、肯定者居多。比如,何良俊對趙孟頫給予極高評價

    中國書法 2023年6期2023-07-25

  • 董其昌對趙孟頫的書法評論研究
    鍵詞:董其昌 趙孟頫 書法評論董其昌對趙孟書法的三種評價董其昌(一五五五—一六三六)生活于明代晚期,從中國書法發展史來講,這是趙孟頫(一二五四—一三二二)和文徴明(一四七〇—一五五九)書風流行的時代,也是董其昌對趙孟頫不斷進行書法評論的時代。董其昌對趙孟頫的書法評論是有層次的,既有對趙孟頫在繼承古法上的由衷贊許,也有不經意間流露出來的肯定,還有呵佛罵祖般毫不留情的貶損。確切來講,董其昌對趙孟頫的書法批評可以分為三個態度:自相矛盾的贊許、明褒暗貶的肯定、毫不

    中國書法 2023年6期2023-07-25

  • 批評史視角的人物品評與書家形象的塑造
    關鍵詞:元代 趙孟頫 書法批評 書家形象趙孟頫書風一統元代,書法批評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是書法批評內部理路演變、推進的結果,另一方面是外部批評輿論導向作用的結果,趙孟頫書法風格與其時書法批評趣味相合。正是趙孟頫同時期的各類人物對趙孟頫的關注、評論與推崇,以及趙孟頫本身條件和書法的特點,在帝王朝臣、文人等群體中形成了對趙孟頫的共識,并引導社會輿論的形成和學習書法風氣的轉向,對學書者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在趙孟頫個人身上,正好體現了書法批評在人物品評時的

    中國書法 2023年6期2023-07-25

  • 清代嶺南鑒藏家對趙孟頫書法的鑒定
    郭懷宇關鍵詞:趙孟頫 吳榮光 孔廣陶清代嶺南鑒藏家對趙孟頫書法的收藏與寓目清代嶺南鑒藏家多有書畫著錄并參與法帖刊刻。目前筆者以此為線索,進一步結合鑒藏題跋和印章,共收集到這一群體寓目或收藏過的趙孟頫書法作品(存世)共十二件套[8]:(1)《元趙文敏行書洛神賦冊》(私人)成親王舊藏,吳榮光[9]、潘仕成遞藏[10],潘正亨[11]、伍良、葉夢龍、英和等寓目。(2)《趙孟頫與石民瞻等書十通》(上海博物館)王鴻緒舊藏,羅天池、伍元蕙[12]、潘佩裳[13]、潘延

    中國書法 2023年6期2023-07-25

  • 黃河沿岸的精神文化傳承
    要】元代畫家趙孟頫的《鵲華秋色圖》是中國繪畫史上的重要作品,描繪了黃河沿岸濟南華不注山與鵲山的秋景,表達了趙孟頫對其為官三載的濟南的深深眷戀之情。這種情感以畫卷為載體,歷經多年傳承,逐漸成為黃河沿岸精神文化的組成部分。對趙孟頫《鵲華秋色圖》相關問題進行梳理,能讓我們以此為例發現更多黃河文化遺產,進一步推進黃河文化的保護、傳承和弘揚?!娟P鍵詞】趙孟頫;《鵲華秋色圖》;黃河文化【中圖分類號】I0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4198(2023

    中國民族博覽 2023年7期2023-07-10

  • 米芾與趙孟頫書學思想比較研究
    摘要:米芾與趙孟頫是魏晉古法的忠實崇拜者,他們推崇魏晉古法,特別是對“二王”情有獨鐘。米芾和趙孟頫與中國書法史上眾多追求“自外功”、倡導“文人氣”的書法家不同,他們都是著名的技術型書法大師,他們的書法都具有一定的唯美主義傾向,而這些趨同性使后世常常將兩人聯系在一起?;诖?,文章通過對米芾與趙孟頫書學思想的比較與分析,指出二者的書學思想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同時,他們在氣質、人格以及所處特殊時代背景的影響下,書學思想必然會產生一定的差異。例如,米芾與趙孟頫對唐書

    藝術科技 2023年9期2023-06-25

  • 文敏遺風
    色圖》;王蒙;趙孟頫;繪畫元素;家族董其昌在《畫旨》中記載:“王叔明畫,從趙文敏風韻中來,故酷似其舅,又泛覽唐宋諸名家,而以董源、王維為宗,故其縱逸多姿,又往往出文敏規格之外,若使叔明專門師文敏,未必不為文敏所掩也?!盵1]在這段評述中,董其昌言及“元四家”之一的黃鶴山樵王蒙與趙孟之間的親緣關系,以及王氏對趙氏繪畫藝術的傳承。然趙孟實為王蒙外祖,董其昌認為趙為王舅的錯誤觀點,可能是誤讀了元人夏文彥在《圖繪寶鑒》中“王蒙字叔明,吳興人。趙文敏甥”[2]的記載

    書畫世界 2023年4期2023-06-24

  • 趙孟頫與董其昌書法“復古”思想比較研究
    制度、風尚等。趙孟頫與董其昌所持的“復古”書學思想意在恢復“古法”,希望書法能夠走向古典、回歸正統。然而,兩位書法家深究“復古”的方式有所不同,因此文章首先從趙孟頫和董其昌各自的書法“復古”思想出發,分述他們如何矯時弊、尋“古法”、出新質。他們的機緣與閱歷都是在求學途中可遇不可求的,但更重要的是自身的努力,以及在生活中不斷積累、發展、完善,并有不同的突破,進而影響世人,成為榜樣書家。其次,對二人在“復古”思想下的用筆之法和審美追求進行逐一分析。趙孟頫“玩味

    藝術科技 2023年5期2023-06-22

  • 趙孟頫《前后赤壁賦》行書技法探究
    摘? 要:趙孟頫的書法師古但又不泥古,其結筆用字飄逸婉轉,氣息流暢,自成神韻。特別是其成熟期書寫的《前后赤壁賦》作品筆法美峻、結體疏密有間,行草間雜其中而筆觸順滑、牽絲飄逸,結構也轉為修長,勁健風朗,充分體現出趙孟頫的行書技法與藝術風格。關鍵詞:趙孟頫;前后赤壁賦;行書技法元代書法家中,趙孟頫可謂是“開新風”的代表人物。趙孟頫的書法師古但又不泥古,其結筆用字飄逸婉轉,氣息流暢,自成神韻。特別是趙孟頫成熟期(大德三年至至大三年)的作品更標志著趙孟頫秀美書法藝

    美與時代·下 2023年3期2023-06-08

  • 論楚辭美學對趙孟頫藝術精神的影響
    要:楚辭美學在趙孟頫的藝術精神傳達中發揮巨大作用。趙孟頫在楚辭游仙文化、物哀意識和超越精神的影響下超越時空界限,追尋強烈的生命意識。他之所以欲在世外尋求心靈慰藉,與他現實中難以排遣的苦悶息息相關。趙孟頫延續了楚辭悲秋傳統、黍離之思、懷才不遇的愁情,并在傳承的基礎上結合自身境遇以獨有的方式表達己悲。另外,楚辭發源地與趙孟頫故里同屬江南地區,故可以挖掘楚辭里的江南美與趙孟頫藝術作品的共通之處和對其產生的影響。關鍵詞:趙孟頫;楚辭;游;悲愁;江南基金項目:本文系

    美與時代·下 2023年2期2023-06-05

  • 從明人對趙孟頫書法的評價看重神輕形現象
    了明顯的升降。趙孟頫是書法史上一個里程碑式人物,他學古“重形”的書學思想主張不僅貫穿了整個元代,并深刻影響了明代。分析明代書論家對趙孟頫書法的評價,有利于梳理重神輕形觀念在明代的嬗變,進而對“書家對于精神層面的關注,會不會影響對技法形質的修習”這一問題有更加明確的答案。關鍵詞:明代書論;重神輕形;趙孟頫一、重神輕形書法藝術觀的確立書法領域中,重神輕形觀肇始于唐代書論家張懷瓘。張懷瓘有多條書論涉及這一觀念,如:“以風神骨氣者居上,妍美功用者居下?!盵1]14

    大觀 2023年3期2023-06-01

  • 從社會學角度談趙孟頫的繪畫藝術
    人的復雜心境,趙孟頫作為宋宗室仕元,其一生備受自我與他者之責難。本文首先梳理趙孟頫的社會學價值,對其在家庭關系、師承、交游、仕元等方面做出較為立體的剖析,進而分析其人、其畫,梳理其以“復古”為核心的藝術脈絡之形成,探究繪畫古意論背后的思想價值。關鍵詞:社會學;趙孟頫;復古;古意論一、社會學價值分析在社會學價值分析方面,本文將研究視角集中于對趙孟頫社會關系網的梳理上,從其家庭、師承、交游、仕元選擇等方面進行多個維度的梳理提煉,試圖描繪出一個較為立體的趙孟頫

    東方收藏 2023年1期2023-05-30

  • 趙孟頫“古意”說初探
    摘要:元初畫家趙孟頫一直是學術研究中的熱點,其提出的“古意”說經過國內外許多位學者全方位的解析。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礎上梳理“古意”形成的直接與間接原因,在眾說紛紜之中試圖回歸到“古意”純粹的狀態,結合趙孟頫的繪畫實踐梳理出“古意”說的本質。關鍵詞:趙孟頫;古意;本質一、“古意”說的提出趙孟頫作為元初文人,詩書畫藝無不絕,其提出的理論主張引起了當時和之后百年畫壇的討論。最為人熟知的莫過于“古意”說,其說通常認為出于下面這一段文字:“作畫貴有古意,若無古意,雖工

    南腔北調 2022年10期2022-05-30

  • 趙孟頫《鵲華秋色圖》的空間布局
    摘 要:元代趙孟頫的《鵲華秋色圖》是其傳世代表作品之一,畫面中描繪的田園山水景象體現了畫家深厚的繪畫功力,也蘊含了畫家的審美意識。中國傳統山水畫受時代背景和自身發展規律的影響,千百年來以獨具中國特色的繪畫面貌呈現于世人眼前。在山水畫創作方面,趙孟頫提出“古意”美學主張,其繪畫語言也呈現出“借古開今”的面貌。以《鵲華秋色圖》為例,分析中國傳統山水畫的空間布局,通過分析元代山水畫創作的時代背景,運用圖像與理論結合的分析方法,解讀空間透視、空間關系、空間造境等方

    美與時代·美術學刊 2022年7期2022-05-30

  • 趙孟頫《幼輿丘壑圖》中的“古意”探析
    纖靡綺麗之風,趙孟頫提出“作畫貴有古意”,以尊崇古意來革新畫壇的不正之風,以期回到傳統繪畫的中和、雅正之美?!队纵浨疔謭D》是他進行古意探索的早期作品之一,在場景構圖中,采用中景構圖;在筆墨上,他提倡“以書入畫”將書法的筆意優勢融入到繪畫中;在色彩運用上,追求秀潤淡彩的設色,使得畫面增添溫潤古意,可以從此畫的色彩中遙憶到晉唐繪畫的簡逸、高古之美。趙孟頫的“古意”之說,使繪畫從重視寫實向重視寫意轉變,促進了文人畫的進步和發展?!娟P鍵詞】趙孟頫;幼輿丘壑圖;古意

    美術界 2022年5期2022-05-26

  • 從青主論趙窺其藝術觀
    詞:傅青主? 趙孟頫? 以人論書? 藝術觀中圖分類號:J292.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3359(2022)05-0043-03 古代書法品評的重要方式便是以人論書,從柳公權(778—865)“心正則筆正”到項穆(1550—1600)“人正則書正”,都是以人論書的典型代表。正因這一準則成為書論最主要的依據之一,所以歷代眾多書家被后世加以貶低,如蔡卞(1048—1117)、趙孟頫等,也出現眾多人品尚佳的書家被后人傳頌,如王羲之(303—3

    藝術評鑒 2022年5期2022-05-09

  • 趙孟頫“古意”源起探析
    漁 摘 要:趙孟頫標榜“古意”,崇尚“復古”的書畫藝術主張,這離不開他對當時創作語境的反思和自身審美趣味的融合。作為促成宋元藝術風格轉變的重要思想觀點之一,趙孟頫的“古意”說不僅成為元初文人畫信奉的宗旨,更具有遍及明清士人書畫取法的深遠影響。趙孟頫的“古意”說提出后,文人畫趣味與格調由此建構,為后世確立了師法對象范圍。從趙孟頫的師法路徑和實踐探索入手,探究其“作畫貴有古意”之說形成源起。關鍵詞:趙孟頫;古意;文人畫一、北上經歷的觀念反思“古意”作為一個品

    大觀 2022年3期2022-04-27

  • 趙孟頫繪畫題款藝術初探
    關系。關鍵詞:趙孟頫;題款;傳統繪畫一、題款書法風格與畫面的關系中國畫中的題款要想達到與畫面和諧統一的效果,則繪畫者需要具有較高的書法水平。中國畫有寫意、工筆、兼工帶寫、大寫意等多種表現形式,而題款書體也隨著表現形式的變化而改變。題款的書法風格要與畫面的畫意、筆法相統一,所以書體選擇就顯得非常重要。比如大寫意一般多用行書、草書,工筆畫則適合使用篆書、隸書、楷書等字體的題款。趙孟■作品題款的最大特征就是以行書為主。他的行書宗法“二王”,追求其用筆之法,在神韻

    美與時代·美術學刊 2022年2期2022-03-30

  • 趙孟頫山水畫復古思想研究
    摘要:文章梳理趙孟頫復古思想起因、內涵和影響,分析趙孟頫復古思想的歷史地位和畫壇影響,多層次探討趙孟頫山水復古思想的內涵,更加豐富、立體地認知趙孟頫的山水復古思想。關鍵詞:趙孟頫;元代;山水復古思想;理學一、復古思想的歷史背景元朝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重要時期,是首次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朝代,統治者為蒙古孛兒只斤氏,在這種大背景下,元朝統治者在政治上壓迫漢人,導致一大批人寧愿隱居山林,過著“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的田園生活,也不愿意入仕為朝廷效力。這些文人

    收藏與投資 2022年2期2022-03-09

  • 清初“四王”仿古畫中的趙孟頫接受問題
    古的創作中,對趙孟頫畫作的臨仿是一個重要內容?!八耐酢睂?span class="hl">趙孟頫的接受,體現在創作實踐和藝術理念兩個層面,他們在汲取趙孟頫繪畫藝術的基礎上,以仿意、參合等方式兼取其他名家特色,并將自身風格融入創作之中。同時,“四王”在接受董其昌“三趙”之說的基礎上,進一步矯正了董其昌持論的偏頗,重新肯定了趙孟頫的成就?!娟P鍵詞】 “四王”;仿古;趙孟頫;“三趙”在清初“四王”(王時敏、王鑒、王翚、王原祁)臨古和仿古的作品中,對趙孟頫的臨仿占有很大比重。此外,“四王”臨古、仿

    藝術學研究 2022年1期2022-03-07

  • 銅鏡照夜白
    胡煙趙孟頫像本文的主角是趙孟頫,故事卻要從王維講起。唐開元年間某日,長安城,某府第門口,一個衣衫襤褸的少年蹲在地上,神情專注。他手持一根撿來的枯樹枝,“沙沙沙”,在松軟的沙土上亂畫。一行人的車馬聲由遠及近。等到少年一扭頭,卻見時任太樂丞的王維已經站在他身后,用驚異的眼神看著地上的畫——一匹奔騰的駿馬。王維的表情,近乎愕然。少年趕忙匯報起自己的正事來。他此行的目的,是來討酒錢。少年話畢,王維沒接茬兒,仍盯著地上的那匹馬。許久,他鄭重地吐出一句話:“歲與錢二萬

    讀者 2022年3期2022-01-10

  • 援書入畫變實為虛
    術通史 虛實 趙孟頫緣起『書籍作為藝術』和元代書畫題跋《中國書法》組織元代書畫題跋??盗?,[1]以橫跨歐亞大陸的世界史場景為參照,給筆者一個新的平臺,綜合思考這一專門之學與藝術通史不同凡響的關系。二○二○年,范景中在其新著《文明與藝術史:西方美術史講稿(原始藝術—中世紀藝術)》中,專列《中國古書的品味—作為藝術的書籍》一章,以過人的學識和膽量,從文明與藝術史的高度,通過和中世紀歐洲鈔本的對比,拈出中國古籍的品味,讓人耳目一新。[2]這個歷史的高度,讓人想

    中國書法 2021年10期2021-11-24

  • 尚古守法 臨古出新
    蔣傳存摘要:趙孟頫的藝術觀點、筆墨技巧被明代唐寅、文徴明與清初“四王”等書畫家承續、發揚??梢娳w氏書法藝術上散發著無窮的魅力。在趙孟頫影響下,元代以復古為主流,古代各種久已衰微的書體,如鐘鼎、石鼓、詛楚、漢隸、章草等,也相繼得到復興。關鍵詞:趙孟頫;書論;畢業創作不管是從元代中國書法史到現在,還是從古自今以來,趙孟頫都是書法史上一位杰出的代表人物。他廣范汲取各家的長處,諸體兼善,他不但重視理論、重視實踐,而且成就都很高,即使放眼整個藝術史上也是非常少見的

    科教創新與實踐 2021年18期2021-09-10

  • 論“遺民”趙孟頫
    殊時代背景下,趙孟頫雖然出仕元朝,但從其傳世的詩文來看,其內心依然充滿了對故國與家鄉的懷念,以及出仕新朝、受人排擠鄙視的無奈。仕宦生涯的顛簸與現實政治的黑暗,又增強了趙孟頫對故鄉的思戀與對山林隱逸生活的向往。因此,從其心理狀態與仕宦形跡考察,趙孟頫一直處于“遺民”狀態,對仕宦生活的厭倦、對故鄉的懷念、對漁樵生活的向往一直是趙孟頫內心的主要傾向,也是其詩文創作的主旋律。雖然其傳世的書法與繪畫作品對這種心理狀態少有觸及,但詩文創作更能反映其真實的內心世界。理解

    書畫世界 2021年2期2021-05-08

  • 元代趙孟頫篆書初論
    有的繁榮現象。趙孟頫作為當時復古思潮的引領者,對傳統書體,特別是對魏晉、唐代書法極盡追捧。本文通過查閱相關材料,了解到自元、明至今天,大部分學者對趙孟頫的行、楷、章草等書體的研究居多,但將其篆書作為個案研究的學者極少。即便在一些論著中涉及了趙氏篆書中存在的某些現象,但也只是把它放在元朝整個時代下篆隸書風特征平面解讀的范圍內,草草幾筆,不僅敘述簡略,同時個中觀點也存在著頗多爭議。本文由趙孟頫楷書題記出發,對目前能夠見到的趙氏的篆書作品做了較為全面的搜集、整理

    今古文創 2021年5期2021-05-05

  • 趙孟頫及其復古文人山水畫探析
    意”為文人畫家趙孟頫標榜與實踐的重要藝術標準。趙孟頫在其山水畫中將法古、復古等理念發揮得淋漓盡致,對后世的創作影響深遠。自他之后的幾百年間,中國繪畫史以文人畫為主的局面徹底被打開,古意與抒情兩大藝術傳統因文人創作群體的重視,得到深入且集中的發展。文章借趙孟頫之代表作,就其山水畫及其意義予以淺析。關鍵詞:趙孟頫;復古;文人山水畫中國傳統山水畫發展至元代,進入了一個新時期。對于元代宮廷廢棄畫院的史實,過往的研究學者普遍認為是蒙漢文化沖突的一個體現。近年來,經學

    美與時代·美術學刊 2021年1期2021-03-19

  • 探析趙孟頫“書畫同源”思想
    行了論述,其中趙孟頫的“書畫本來同”是從書法筆法在繪畫中實踐運用的角度去闡釋“書畫同源”內涵的,即“書畫用筆同法”。這一觀點對后世的藝術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因此,研究“書畫同源”含義的不同解讀,梳理趙孟頫“書畫同法”觀念,分析趙孟頫對于“書畫同源”在筆墨技法運用上的理解,對于中國書畫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關鍵詞:“書畫同源”;“書畫同法”;“書畫同體”;趙孟頫一、目前學者對于“書畫同源”的解讀目前對“書畫同源”理論持肯定態度的學者是通過不同的角度和方法來對其

    美與時代·美術學刊 2021年12期2021-03-03

  • 淺論趙孟頫“復古書風”
    摘要:趙孟頫是元代著名書畫家、書法理論家。他五體皆擅,代表作眾多。趙孟頫不僅在書法創作上有極高成就,他在書法理論方面也有自己獨特的見解,他的書法理論大致可以分為兩點:一是提倡復古書風,提出“用筆千古不易”,推崇恢復晉唐傳統,直追二王。二是他提出“書畫同源說”的觀點,他認為書法和繪畫應該相互融合,相互借鑒,才能共同發展。趙孟頫復古書風的提出和在其楷書上的體現都對后世產生了極大影響。趙孟頫的復古思想對書法的發展趨勢及個人學書都有很強的指導意義。關鍵詞:復古思想

    科教創新與實踐 2021年43期2021-02-23

  • 趙孟頫《行書五言詩》賞析
    鄉市博物館館藏趙孟頫《行書五言詩》條軸為一級品,是新鄉市博物館六大鎮館之寶之一。趙孟頫書學智永、鐘繇,后學二王,主張“復古”思潮,直接晉唐,造就了元代書壇新風尚,對后世書法發展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文章對該幅行書條軸進行賞析,研究其真偽,品評其優劣,有助于我們了解趙孟頫在中國書法史中的重要地位和巨大貢獻。關鍵詞:趙孟頫;《行書五言詩》;書法風格;后世影響新鄉市博物館藏有一幅趙孟頫《行書五言詩》條軸,絲質,縱129厘米,橫48厘米,為一級品。所書內容為唐代詩人杜

    文物鑒定與鑒賞 2020年15期2020-10-26

  • 淺談趙孟頫書法用筆帶來的筆墨意趣
    劉海云摘要:趙孟頫是元代具有重要地位的書法家之一,也是著名的的畫家,在中國書畫史上可以說影響十分深遠。在繪畫上,趙孟頫是里程碑式的人物。其在人物、鞍馬、山水、花木、竹石、禽鳥,各種題材都有所涉及,且樣樣精通。他繪畫在“尚古意”的理念下博采眾長,詩書畫印相結合而后自成一家。尤其是他在書法用筆做出了突出貢獻。關鍵詞:趙孟頫;書法;繪畫趙孟頫他是中國美術史上不多見的詩書畫全才。他的藝術思想和書法實踐,對元代書法繪畫的發展產生了十分重要的影響。尤其是他所提出的“以

    鴨綠江·下半月 2020年7期2020-10-21

  • 留與人間作笑談
    文化藝術史上,趙孟頫是研究元畫風格首要研究的第一畫家,他的《鵲華秋色圖》雖返古,卻也給元畫開創了新風,更值得人細細體會的是他《鵲華秋色圖》背后的個人情感和避世情懷。關鍵詞:趙孟頫;鵲華秋色圖;輞川圖中圖分類號:J20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5312 (2020) 20-0173-01一、前言元成宗元貞元年(公元1295年),南宋亡國已經十六年,在這年的最后一個月里,趙孟頫在自己的一幅畫上留下了這樣的一段話:公謹父,齊人也。余通守齊州,罷官歸來,

    文藝生活·中旬刊 2020年7期2020-10-21

  • 趙孟頫楷書思想風格初探
    苗芃菲摘 要:趙孟頫作為楷書四大家中橫跨兩朝歷史的文人,他的存在使元代是書風發生了巨大的轉折。其中他的楷書傳世作品也是相當豐富,無論大楷、中楷、小楷都有其獨特的風格。趙孟頫:“少小愛作小字”,尤對小楷用功最深,此外他也身體力行的振興小楷而,使元代反映出全面的復古風格。關鍵詞:楷書;復古;趙孟頫;藝術;思潮;風格中圖分類號:J29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905(2020)05-00-02一、元代楷書的復古現象宋朝楷書逐漸衰敗,直至宋代“尚意”

    藝術大觀 2020年5期2020-10-09

  • 史上最貴書信!趙孟頫兩信札拍出2.67億元
    古代”專場中,趙孟頫《致郭右之二帖卷》以2.67375億元成交,整個拍賣過程持續超過一個小時。作品含兩通書札,流傳有序,刷新趙孟頫作品拍賣紀錄。在此之前,“史上最貴單封書信”為唐宋八大家曾鞏的作品《局事帖》,通篇124個字,被華誼兄弟傳媒王中軍以2.07億元收入囊中。不過,趙孟頫這兩封信札的成交價也被人質疑“假作真時真亦假”,“拉鋸1個小時的加價有些兒戲”,存在假拍的嫌疑。

    投資與理財 2020年1期2020-01-17

  • 趙孟頫“慚”什么?
    清元代文壇領袖趙孟頫,行年六十三歲時撰有《自警》詩:“齒豁頭童六十三,一生事事總堪慚;唯余筆硯情猶在,留與人間作笑談?!保ā端裳S文集》卷4)趙孟頫垂暮之年為何深深喟嘆“一生事事總堪慚”?如果將詩中的“慚”解釋為內負疚于心外愧悔于行,那么,趙孟頫究竟在“慚”什么?揆諸元明筆記野史、文獻載籍,趙孟頫之“慚”與其帝室血胤有莫大的關系。趙孟頫在元世祖忽必烈面前自認為宋太祖趙匡胤十一世孫(《元史·趙孟頫傳》),南宋恭帝、謝太后降元的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趙

    武漢廣播影視 2019年5期2019-12-26

  • 趙孟頫的棱角
    王文元趙孟頫寫的字,人稱趙體。在書法中向來歐、顏、柳、趙并稱,為楷書四大家之一。趙孟頫出身不凡,宋太祖趙匡胤十一世孫、秦王趙德芳嫡派子孫。他的祖父父親,亦皆是南宋的大官。元世祖忽必烈稱其為:“神仙中人也?!笨梢?,在長期無憂無慮的生活中,趙孟頫養成了優雅從容,風度翩翩的氣質。趙孟頫的字,和他的早年生活經歷一般。趙體結字扁平,撇捺舒展,字勢橫展??瑫淖?,借用行書,有的字介于行楷之間,顯得流美動人。整體上流美圓潤,給人以優雅從容之感,后人總結趙字,有中和之美。

    公關世界 2019年20期2019-09-10

  • 元代·趙孟頫
    趙孟頫(1254 -1322年),字子昂,號松雪道人,浙江湖州人,是元代最顯赫也最有成就的書畫家,在中國藝術史上具有深遠影響,是中國歷史上最杰出的藝術家之一。盡管他作為宋王室后裔的獨特身世和入元為官的人生歷程,使其成為藝術史上爭議很大的人物,但他在書畫藝術領域一代巨擘的風范,使其無愧與二王、顏真卿、蘇軾等大家比肩;而他身后留給世人深厚的藝術財富,也是不爭的事實。他博學多才,能詩善文,懂經濟,工書法,精繪藝,擅金石,通律呂,解鑒賞,是楷書四大家(歐陽詢、顏真

    視野 2019年16期2019-08-29

  • 兩封信賣兩個億,趙孟頫究竟寫了什么?
    代畫家兼書法家趙孟頫的早期作品《致郭右之二帖卷》,以2.3億元的高價落槌,加上傭金,成交價將近2.7億元,創下趙孟頫作品的最高價紀錄,也把《致郭右之二帖卷》推上了2019年嘉德秋拍最貴拍品的寶座。兩個郭天錫,誰是收信人?《致郭右之二帖卷》不是繪畫作品,而是書法作品。嚴格來講,它也不是趙孟頫為了展示技藝而專門創作的書法作品,而是兩封對趙孟頫來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書信。這兩封書信寄給了同一個人,這個人是誰呢?他叫郭天錫,是趙孟頫的朋友。在趙孟頫的朋友圈里,其實

    暢談 2019年24期2019-01-07

  • 趙孟頫:半生情緣為道升
    孫曉飛 丁啟陣趙孟頫(1254~1322年),出生于浙江湖州一個與宋代皇室有千絲萬縷聯系的大家庭,南宋滅亡后,他又入仕元朝,特殊的時代造就了其獨一無二的經歷。在亂世中,趙孟頫潛心修煉書法繪畫,并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人們對他書法的評價非常高:“超宋邁唐,直接右軍”。他的繪畫同樣氣度不凡,明代王世貞曾說:“文人畫起自東坡,至松雪(趙孟頫)敞開大門?!辈贿^,趙孟頫在書畫取得盛名之前,經歷了一段并不如意的歲月,直到三十多歲入仕元朝,他的人生才迎來轉折。幼年喪父趙孟

    人民周刊 2018年9期2018-11-19

  • 趙孟頫:半生情緣為道升
    曉飛 丁啟陣趙孟頫(1254-1322),出生于浙江湖州一個與宋代皇室有千絲萬縷聯系的大家庭,南宋滅亡后,他又入仕元朝,特殊的時代造就了其獨一無二的經歷。在亂世中,趙孟頫潛心修煉書法繪畫,并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人們對他書法的評價非常高:“超宋邁唐,直接右軍?!彼睦L畫同樣氣度不凡,明代王世貞曾說:“文人畫起自東坡,至松雪(趙孟頫)敞開大門?!辈贿^,趙孟頫在書畫上取得盛名之前,經歷了一段并不如意的歲月,直到30多歲入仕元朝,他的人生才迎來轉折。幼年喪父趙孟

    現代婦女 2018年10期2018-10-15

  • 淺論趙孟頫臨《十七帖》
    文︱連程峰趙孟頫與《十七帖》結緣至深。清人楊賓《大瓢偶筆》記載,趙孟頫“以臨《十七帖》為日課”“飽《十七帖》而變其形”(虞集《道園學古錄》);董其昌也曾說“第謂趙吳興臨《十七帖》流落人間當不下數十本”。不過,對于趙孟頫所臨的這些《十七帖》,后人也有不同的認知:明人李東陽《懷麓堂集》載:“子昂臨右軍《十七帖》,非此老不能為此書,然觀者掩卷,知其為吳興筆也。大抵效古人書,在意不在形,優孟效孫叔敖法耳。獻之嘗竊效右軍醉筆,右軍觀之,嘆其過醉,獻之始愧服,以為不可

    中國篆刻 2018年9期2018-09-22

  • 趙孟頫,元代藝壇“全能王”
    畫讓乾隆帝贊賞趙孟頫(1254年—1322年)字子昂,號松雪道人,又號水晶宮道人、鷗波,中年曾署孟俯。浙江吳興人。南宋末至元初著名書法家、畫家、詩人。國內重頭的展覽,總喜歡起個特別有意境的名字,比如:“遺我雙鯉魚”——上海博物館的明代吳門書畫家書札精品展;“千里江山”——故宮大熱的歷代青綠山水畫特展; “關山無限”——國家博物館的紀念關山月誕辰105周年作品展……到了元代趙孟頫這里,故宮此次特展卻只有簡簡單單的一個名字——趙孟頫書畫特展。趙孟頫的一生確實太

    環球人物 2017年22期2017-12-22

  • 去故宮,看無所不能的趙孟頫
    在故宮展出的“趙孟頫書畫特展”讓無數國人知道了這么一個“名字生僻到輸入法都打不出來”的人公元1316年,63歲的元朝官員趙孟頫在案前寫下《自警詩》:“齒豁童頭六十三,一生事事總堪慚。唯余筆硯情猶在,留與人間作笑談?!睂σ堰^耳順之年的趙孟頫來說,這是一首“自嘲”:當了幾十年的官,最后只能靠幾幅字畫讓人記住罷了?!端鍒D》局部(fotoe)2017年9月6日至12月5日,故宮博物院武英殿的“趙孟頫書畫特展”讓人再一次記起書畫家趙孟頫。展覽陳列了整整107件趙孟

    看天下 2017年27期2017-10-17

  • 元朝帝胄對趙孟頫影響力的推動
    每一任皇帝都對趙孟頫格外禮遇,尤其是到了仁宗朝,更是厚愛有加,將趙孟頫比作當朝的蘇軾和李白。把內府的藏品交由孟頫過眼整理,這對趙孟頫本身而言,也是絕佳的學習機會。讓王子跟隨趙孟頫學習書法,這樣的舉動本身也是對趙孟頫書法的肯定。各種因素的交織,趙孟頫注定是被元廷鎖定的政治秀品。程矩夫南下搜訪遺逸的名單中,趙孟頫位居首位。因為趙孟頫有著趙宋皇室后裔的身份,在政治上具有一定的象征意義,同時也因為當時趙孟頫的才學也是冠蓋江南之故。令趙孟頫乃至程鉅夫都沒料到的是,元

    東方藝術·書法 2017年3期2017-07-20

  • 大畫家趙孟頫的前半生:娶妻納妾 30多歲當官
    孫曉飛趙孟頫(1254—1322),出生于浙江湖州一個與宋代皇室有千絲萬縷聯系的大家庭,南宋滅亡后,他又入仕元朝,特殊的時代造就了其獨一無二的經歷。在亂世中,趙孟頫潛心修煉書法繪畫,并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人們對他書法的評價非常高:“超宋邁唐,直接右軍”;他的繪畫同樣氣度不凡,明代王世貞曾說:“文人畫起自東坡,至松雪(趙孟頫)敞開大門?!辈贿^,趙孟頫在書畫取得盛名之前,經歷了一段并不如意的歲月,直到三十多歲入仕元朝,他的人生才迎來轉折。并不高貴的宋室宗親說趙

    公關世界 2017年22期2017-05-30

  • 故宮趙孟頫書畫特展 文人畫家中罕見全才
    宮武英殿迎來“趙孟頫書畫特展”,所展示的 107件藝術珍品由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遼寧省博物館等文博機構提供,行書《秋興詩》卷、《歸去來辭》卷、《酒德頌》卷均在其中。趙孟頫,字子昂,號松雪道人,浙江吳興人,南宋末至元初著名書法家、畫家、詩人。他是文人畫家中一位罕見的全才,山水、人物、花鳥、竹石,無一不精。他是宋太祖趙匡胤的十一世孫,也是秦王趙德芳嫡派子孫。趙孟頫自幼就顯現出了很高的藝術領悟能力,相傳他兒時讀書便能夠過目不忘。然而,趙孟頫后來作為南宋遺逸而

    公關世界 2017年20期2017-05-30

  • 趙孟頫家族書風研究
    ■程 渤趙孟頫家族書風研究■程 渤趙孟頫一生主要的活動地點在大都與江浙一帶:大都是趙孟頫北上任職的地方,也是他聲名得以享譽全國的地方;浙江因為是他出生和成長的地方,有很多親朋故舊在此,而江浙向來是文人薈萃之地,所以趙孟頫時常往返在大都與江浙之間。因為生活環境、風俗習慣與教育背景的接近,江浙書家也更容易接受趙孟頫的復古觀念。趙孟頫在赴大都任職以后直至辭世,仍有一半的時間居住在浙江,因而對江浙書壇產生了重要的影響。特別是在大都受到特別的禮遇之后再返回故鄉,對當

    書法賞評 2016年6期2016-02-16

  • 元人“冠冕”趙孟頫
    匡胤十一世孫的趙孟頫被譽為“元人冠冕”,聽起來有些怪異和別扭。拋開他是宋室宗親,他的書法“圓勁秀媚,端俊嚴謹”,繪畫上提倡“簡率尚意”的復古畫風,校正了宋體畫的色調堆砌,提倡“線條的藝術”。他不僅在書畫上有較高的藝術成就,還懂經濟、工詩文、擅金石、通律呂、解鑒賞。對于“冠冕”的贊譽,實乃當之無愧。即便把他歸為“貳臣”也瑕不掩瑜,與顏真卿、柳公權、歐陽詢并稱為楷書“四大家”。論畫藝他與高克恭、黃公望、王蒙并稱為“元四家”,至明中葉,高克恭換成了吳鎮。董其昌硬

    大眾文藝 2014年21期2014-07-12

  • 趙孟頫與中峰明本之情愫*
    啟交往門徑提及趙孟頫,人們只知其為卓有成就的文學家、書法家、畫家,豈知其佛學造詣更為高深。與其同輩的高僧中峰明本將他一生中的所有舉措概括為“以積劫之事系于真情”;贊賞趙孟頫以修行佛法為終極目標,至于其他功業,包括文學、藝術等等,如同路途中的游戲一樣,只是方便施設而已。雖為一家之言,其實不無道理。這也與趙孟頫同中峰明本的密切交往有關。明本曾于大德三年(1299)冬來到湖州弁山,在資福寺后之黃沙坑結庵居住,取名“幻住庵”。其時,湖州顯貴聞達慕名登山,明本開示禪

    湖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4年2期2014-04-09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