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清YKL-40、hs-CRP水平檢測在急性腦梗死患者并發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病情評估中的應用

2017-10-19 01:04魏紅霞
河南醫學研究 2017年19期
關鍵詞:頸動脈硬化斑塊

魏紅霞

(確山縣人民醫院 檢驗科常規室 河南 駐馬店 463200)

血清YKL-40、hs-CRP水平檢測在急性腦梗死患者并發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病情評估中的應用

魏紅霞

(確山縣人民醫院 檢驗科常規室 河南 駐馬店 463200)

目的探討血清甲殼質酶蛋白40(YKL-40)、超敏C-反應蛋白(hs-CRP)水平檢測在急性腦梗死(ACI)患者并發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病情評估中的應用。方法選取52例ACI患者設為研究組,納入同期50例健康人群設為對照組,檢測兩組血清YKL-40、hs-CRP水平,并對比不同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類型患者血清YKL-40、hs-CRP水平。結果研究組血清YKL-40、hs-CRP水平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52例ACI患者,經超聲診斷,42例患者伴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包括4例內膜粗糙、14例穩定斑塊、24例不穩定斑塊,依次設為內膜粗糙組、穩定斑塊組、不穩定斑塊組。不穩定斑塊組血清YKL-40、hs-CRP水平高于斑塊穩定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血清YKL-40、hs-CRP水平在ACI患者中呈高表達,且于不穩定斑塊患者中表達水平較高,可為臨床診療提供指導信息。

甲殼質酶蛋白40;超敏C-反應蛋白;急性腦梗死;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

急性腦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ACI)是一種神經外科疾病,其主要病理基礎為動脈粥樣硬化。相關研究證實,炎性反應機制參與動脈粥樣硬化生成全過程,且破裂斑塊炎性介質含量高于穩定斑塊[1]。YKL-40是一種新型炎性因子,在巨噬細胞內濃度較高,其與動脈粥樣硬化生成、急性心肌梗死炎性反應存在相關性;hs-CRP水平不僅可提示腦梗死嚴重程度,且可有效反映動脈粥樣硬化管壁細胞損傷程度[2]。因此,本研究選取52例ACI患者,以50例健康人群為對照組,探討血清YKL-40、hs-CRP水平檢測在ACI患者并發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病情評估中的應用。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確山縣人民醫院52例ACI患者設為研究組。其中男36例,女16例;年齡40~85歲,平均(62.51±14.00)歲;納入同期50例健康人群設為對照組。男35例,女17例;年齡38~83歲,平均(60.99±13.52)歲。兩組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比較。

1.2研究方法抽取3 ml肘靜脈血,離心取上清液(3 000 r/min),保存于-70 ℃冰箱,應用酶聯免疫吸附雙抗夾心法檢測兩組YKL-40,應用散射比濁法檢測兩組血清hs-CRP。應用超聲診斷儀,取患者仰臥位,于距頸總動脈分叉處10 mm、12 mm處檢測,觀察斑塊形狀、回聲特點、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等。按照頸動脈粥樣硬化性質分組:內膜粗糙組,超聲檢查顯示無斑塊,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1.0 mm;穩定斑塊組,超聲檢查顯示伴有硬斑塊;不穩定斑塊組,超聲檢查顯示伴有混合斑塊、軟斑塊。

2 結果

2.1兩組YKL-40和hs-CRP比較研究組YKL-40、hs-CRP水平分別為(41.08±4.35)ng/ml、(5.95±2.30)mg/L,對照組YKL-40、hs-CRP水平分別為(31.99±2.85)ng/ml、(1.14±0.33)mg/L。兩組血清YKL-40、hs-CRP水平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1=12.430,t2=14.640,P<0.05)。

2.2不同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YKL-40和hs-CRP比較52例ACI患者,經超聲診斷,42例ACI患者伴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包括4例內膜粗糙、14例穩定斑塊、24例不穩定斑塊,依次設為內膜粗糙組、穩定斑塊組、不穩定斑塊組。不穩定斑塊組血清YKL-40、hs-CRP水平高于斑塊穩定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不同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YKL-40和hs-CRP比較

3 討論

隨人們物質生活水平不斷升高,ACI患病率逐年上升。據數據統計,我國ACI發病率、病死率均位于全球首位[3]。故早期診斷ACI對改善患者預后具有重要價值。臨床常采用頭顱CT、腦血管造影或頭顱磁共振掃描等方法檢測,但頭顱CT對于發病時間≤24 h患者難以發現病灶;腦血管造影易出現損傷及并發癥等情況。本研究通過檢測ACI患者血清YKL-40和hs-CRP水平發現,研究組血清YKL-40和hs-CRP水平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血清YKL-40和hs-CRP于ACI患者體內呈高表達。YKL-40為炎性糖蛋白,主要由活化及晚期分化階段巨噬細胞、中性粒細胞、血管平滑肌細胞產生。由于動脈粥樣硬化內部巨噬細胞大量釋放YKL-40,待斑塊不穩定性增加時,YKL-40被釋放入血,從而提升其血清水平[4]。hs-CRP是一種人體肝臟合成的微量蛋白,正常情況下,濃度較低,當人體處于發熱、腫瘤、局部組織缺血急性期時,其濃度可迅速增加。本研究結果還顯示,不穩定斑塊組血清YKL-40和hs-CRP水平高于斑塊穩定組(P<0.05),說明血清YKL-40和hs-CRP水平可作為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性質判定指標之一。

綜上所述,血清YKL-40、hs-CRP水平在ACI患者中呈高表達,且不穩定斑塊患者表達水平較高,可為臨床診療提供指導信息。

[1] 李鳳,朱余友,楊孫鳳,等.血清五聚素3、超敏C反應蛋白、脂蛋白相關磷脂酶A2水平以及微栓子信號與大動脈粥樣硬化型急性腦梗死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穩定性的相關研究[J].臨床神經病學雜志,2016,29(2):95-100.

[2] 王智明,李淮玉,李鳳,等.頸動脈超聲結合脂聯素和超敏C反應蛋白在動脈粥樣硬化腦梗死中的臨床研究[J].實用醫學雜志,2016,32(5):799-802.

[3] 勞嘉良,張凝遠,李明,等.C反應蛋白水平與急性腦梗死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基層醫藥,2015,22(19):2902-2904.

[4] 李妙男,王洪巨,張寧汝,等.血漿甲殼質酶蛋白40和內皮微粒與老年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的相關性研究[J].蚌埠醫學院學報,2016,41(11):1427-1430.

R 743.33

10.3969/j.issn.1004-437X.2017.19.084

2017-03-12)

猜你喜歡
頸動脈硬化斑塊
山東:2025年底硬化路鋪到每個自然村
頸動脈的斑塊逆轉看“軟硬”
一篇文章了解頸動脈斑塊
microRNA-146a與冠心病患者斑塊穩定性的相關性
Apelin-13在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病變臨床診斷中的應用價值
有頸動脈斑塊未必要吃降脂藥
磨削硬化殘余應力分析與預測
額顳葉癡呆伴肌萎縮側索硬化1例
三維超聲在頸動脈內膜剝脫術前的應用價值
腦微出血與頸動脈狹窄的相關性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