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保護動機理論的綜合護理干預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術后VAS評分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2017-10-19 01:04黃艷紅
河南醫學研究 2017年19期
關鍵詞:腰椎間盤動機依從性

黃艷紅

(襄城縣人民醫院 河南 許昌 461700)

基于保護動機理論的綜合護理干預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術后VAS評分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黃艷紅

(襄城縣人民醫院 河南 許昌 461700)

目的探討基于保護動機理論的綜合護理干預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術后VAS評分及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選取2014年9月至2016年12月襄城縣人民醫院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106例,根據入院順序分為兩組,各53例。對照組接受常規護理干預,觀察組于對照組基礎上接受基于保護動機理論的綜合護理干預。統計對比兩組疼痛程度(VAS評分)、脊髓功能(JOA評分)、生活質量(QOL評分)。結果干預后觀察組VAS、JOA評分均低于對照組,QOL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基于保護動機理論的綜合護理干預可提高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治療依從性,減輕其疼痛程度,提高生活質量,改善脊髓功能,值得推廣。

保護動機理論;綜合護理干預;腰椎間盤突出癥;生活質量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由腰椎間盤退行性變、突出刺激神經根及竇椎神經產生的一系列臨床表現,是引起腰腿痛重要原因。L4~5、L5與S1間隙是腰椎間盤突出主要發生處,常并發大小便失禁、中央型突出常導致膀胱等癥狀,對患者造成較大心理壓力,嚴重影響其生活質量[1]。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于術后恢復期常需行腰背肌訓練,但患者治療依從性差,影響治療效果[2]。保護動機理論(protection motivation theory,PMT)是對認知調節過程和威脅評估改變過程的解釋行為,以健康行為主的行為改變理論。近年來保護動機理論逐漸應用于臨床護理工作,可有效解釋、預測并能科學建立患者健康行為,緩解患者負性情緒[3]。本研究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實施基于保護動機理論的綜合護理干預,旨在探討其對患者術后VAS評分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4年9月至2016年12月襄城縣人民醫院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106例,根據入院順序分兩組,各53例。觀察組男28例,女25例,年齡為30~65歲,平均(46.72±5.38)歲,病程為3個月~4 a,平均(2.56±1.04)a;對照組男27例,女26例,年齡為31~64歲,平均(47.12±5.03)歲,病程為4個月~5 a,平均(2.79±1.26)a。兩組病程、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且本研究經襄城縣人民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同意。

1.2治療方法對照組:接受常規護理干預,對患者進行疾病知識等宣傳教育,進行相應鍛煉指導,囑咐患者臥床休息。觀察組:于對照組基礎上接受基于保護動機理論的綜合護理干預,依據保護動機7個因素,即內部回報、嚴重性、自我效能、反應效能、易感性、外部回報及反應代價進一步制定護理方案。①嚴重性與易感性:由于患者自身對疾病和手術掌握程度有限,易導致其在面對手術時產生焦慮、緊張、害怕等負性情緒,護理人員應及時給予相應知識講解,做好術前準備,包括手術注意事項、疾病詳細等基礎內容指導,提高患者認知度,促使患者意識到相關知識缺乏的嚴重性。此外,針對不同患者給予相應護理指導,幫助其建立治療信心,減少危險因素帶給患者的負性心理。②內部、外部回報:加強遵從醫囑帶來的益處,根據不同患者心理狀況、自理能力等給予個性化功能鍛煉方案,促進患者配合治療及醫囑,獲得內部回報;為加強患者家屬支持,對其進行相關病理知識講解,提升患者安全感,緩解其不良心理情緒,進而提高患者手術治療依從性。③反應效能與自我效能:為促進患者術后康復,可通過病友會等形式讓康復速度快的患者分享體會,提高患者康復信心;詳細了解腰椎間盤突出術后康復鍛煉方法,主動配合醫囑,根據病情程度進行方式調節,認識并提高自我效能。④反應代價:術后予以隨訪,組織患者交流會,緩解患者病痛,幫助患者解決日常困難,使患者意識到護理及治療帶來的益處高于其自身付出的心理或疾病反應代價。

1.3觀察指標①干預前后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估對比兩組疼痛程度,分數越高表示疼痛越嚴重;采用日本骨科協會評估治療表(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scores,JOA)評估對比兩組脊髓及神經功能,分數越高表明脊髓及神經功能越好。②干預前后采用生活質量指數(QOL)評估對比兩組生活質量。60分滿分,良好:51~60分,較好:41~50分,一般:31~40分,差:21~30分,<20分為極差。

2 結果

2.1VAS評分和JOA評分干預前兩組VAS、JOA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VAS、JOA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均<0.05)。見表1。

表1 兩組護理前后VAS評分和JOA評分比較分)

注:與護理前比較,aP<0.05。

2.2生活質量干預前觀察組QOL評分為(15.68±6.25)分,與對照組的(14.02±6.12)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1.382,P=0.170);干預后觀察組QOL評分為(32.46±6.54),高于對照組的(21.23±6.41)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8.9277,P=0.000)。

3 討論

腰椎間盤突出癥主要是由腰椎老化造成的臨床常見骨科疾病,近年來發病率呈逐漸上升趨勢,給患者帶來較大經濟、心理負擔。手術為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主要方式,可促進患者癥狀恢復,受到患者及臨床認可,但患者依從性差,對手術認知度低,影響治療效果[4]。高效護理模式為手術重要輔助手段,能緩解患者抑郁、焦慮等不良情緒,已成為臨床護理研究重點。

保護動機理論是健康理論的延伸和擴展,重視環境與個人行為間的關系,可有效判斷威脅健康的程度、易感性,降低危險因素,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劉貞等[5]研究指出,保護動機理論具有較高科學性、綜合性,可深入分析行為轉變的內在機制,促進健康行為建立。保護動機理論的綜合護理干預針對性強,可提高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疾病及手術認知度,調動患者治療積極性,改善醫患關系,進而提高患者遵醫行為,以達到治療效果。保護動機理論結合反應代價、外部回報、嚴重性、反應效能、易感性、自我效能及內部回報等方面,深化護理理念同時幫助患者建立治療信心,緩解其不良情緒,可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促進患者癥狀恢復。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觀察組VAS、JOA評分均低于對照組,且QOL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基于實施保護動機理論的綜合護理干預,能減輕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治療依從性,改善患者脊髓及神經功能,提高其生活質量,值得推廣。

[1] 徐志國,侯勇,張沿洲.老年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椎間盤細胞因子水平改變及臨床意義[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6,36(18):4530-4531.

[2] 張桂芳,黃煥杰,韓秀蘭,等.脈沖整脊技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15,30(8):804-807.

[3] 張學慧,張寧.基于保護動機理論的護理干預對2型糖尿病病人用藥依從性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護理研究,2015,29(36):4497-4500.

[4] 王詩成,潘磊,黃必留,等.椎間孔鏡和小切口手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比較[J].實用骨科雜志,2015,21(4):293-296.

[5] 劉貞,鄧遠瓊,陳凱云,等.保護動機理論對血液透析患者液體攝入依從性的影響[J].實用醫學雜志,2015,31(17):2914-2917.

R 473.6

10.3969/j.issn.1004-437X.2017.19.126

2017-04-01)

猜你喜歡
腰椎間盤動機依從性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二語動機自我系統對動機調控策略及動機行為的影響研究
計劃行為理論在藥物依從性方面的應用
動機比能力重要
16排螺旋CT在腰椎間盤突出癥診斷中的應用觀察
提高手衛生依從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標的一項新技術
16排CT在腰椎間盤突出診斷中的應用
Ⅱ~Ⅲ期NSCLC患者術后輔助化療依從性分析
動機不純
腰背部肌肉鍛煉聯合TDP照射腰痹痛貼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37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